神箭传说





了,但仍不是一般人所能享用的。轿中之人的身份,恐怕也是尊贵无比。 
    软轿却并没有在朝臣们应该等候的地方停顿,而是越过两人,径向宫门行去,所过之处,竟有留下一股特别的香味,历久不散。 
    看着那顶软轿毫无阻碍地直入宫门,杨诚不由微微疑惑。这个时候,谁还能自由出入宫门呢?要知道宫禁森严,没有皇帝的特许,任何人都不能在宫门关闭后随意出入。虽说皇帝现在年幼,但这历来的规矩,恐怕不是会稍有改变。轿中人的身份,顿时让杨诚猜测不已。离早朝还有一个多时辰,几位辅政大臣应该不会这个时候进宫,而且那软轿似乎是女子所用,到底会是谁呢? 
    杨诚对京城中的情形本就不熟,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转头之际,却发现刘虎仍呆呆地望着已经关闭地宫门,竟有些失魄落魄的样子,当下立即拍了拍刘虎地肩膀,疑惑的问道:“喂?你怎么了?” 
    直到杨诚问到第三遍,刘虎才陡然一惊,及至看清杨诚,才喃喃说道:“没什么,没什么,难道是会是她吗?” 
    “谁?难道你认识刚进进去的人?”杨诚惊奇地问道。据他所知,刘虎这是第一次来长安,而且和他交往的那些人,根本只是些富家公子而已,怎么可能与如此尊贵的人扯上关系。但看刘虎的表情,却绝非做作,是以杨诚顿时疑惑不已。 
    刘虎摇了摇头,定神说道:“不,不可能的,我胡乱猜的。” 
    “你,你没事吧?”看着刘虎,杨诚迟疑的说道。 
    刘虎晒然一笑:“没事,我只是想,要是能让我认识那轿中之人就好了。”言罢,又深深的看了宫门方向一眼。 
    “又在做梦了。”杨诚打趣的说道,刘虎这个回答虽然让他并不满意,但他却并没有过多的留意。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也再没有做什么交谈。杨诚思虑着交州之事,刘虎则静立在一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其后不久,便开始陆陆续续有前来上朝的大臣到来,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所谈之事也大多为花前***,杨诚竖耳良久,最终也只得摇头叹息。这些人两人几乎一个人不认识,只得干立一旁,及至那一伙“属下”到来之时,两人才稍解尴尬。 
    随着几位辅政大臣的到来,场面总算平静下来。潘泽林路过之时,只是淡淡的向两人点了点头,便径自向前而去,其他几人的眼神则多为冷淡,对两人的行礼也是视而不见。辅政大臣就位之后,原来四散而聚的官员纷纷按自己的品级列成四列,静候着宫门开放,杨诚他们则列在最后。 
    等了不久,便有宦官前来宣旨,众大臣开始鱼贯而入,杨诚他们却并不能一同上殿,而是要在殿外等候,期间还有专人负责向他们讲解宫廷里的规矩。两人虽然提不起半点兴趣,但却不得不做出认真的样子,没想到上殿居然还这么麻烦。“宣,虎贲中郎将杨诚、神威营副统领刘虎上殿觐见!” 
    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一听到终于轮到自己,两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发觉,宦官们那阴阳怪气的声音,竟是如此的悦耳。 
    两人整了整衣装,对视一眼,昂首向雄伟的大殿走去!   
      第五卷 第七章 崇政殿上 
       
    百零八阶白玉石梯,让两人走得小心不已,生怕自己会将其踏碎。虽然早已见惯了千军万马的大场面,看着左右如山挺立的禁军士兵,杨诚竟有些紧张,连手心里也是微现汗珠。侧目向刘虎望去时,那小子却悠然自得的四下张望,丝毫不理会身旁频频皱眉的宦官侍者。杨诚不微暗笑自己,在这方面竟然连刘虎也比不上。 
    拾阶而上,雄伟华丽的崇政殿渐渐浮现在眼前。比起崇政殿来,西域各国的宫殿便是相形见绌。在高达五丈的崇政殿面前,任何人似乎都在瞬间变得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这让无数人想方设法,甚至付上生命的代价也要争夺的地方,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刘虎似乎也被崇政殿的雄伟所震惊,表情也渐渐严肃起来。 
    “扑哧!”仅剩下三十阶左右时,刘虎却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让杨诚几乎吓了一跳。转头看去时,刘虎虽然已经止住笑容,却显然忍得非常辛苦。杨诚哪知道刘虎因何而笑,当下眉头微皱,以目相问。刘虎却不作答,只是用小指指了指前面领路的宦官。杨诚顺着看过去,不禁哑然。原来那宦官走路不紧不慢,姿势也经过特别的训练,但在他们这样的人看来,无疑是怪异无比。杨诚忍住笑意,狠狠的瞪了刘虎一眼,幸好大殿已近在眼前,不然恐怕连他也忍不住。 
    行至殿外,那名宦官又叫住他们,再细细交待了一番,才让众人入殿。 
    一行二十余人分成两列,杨诚与韦立雄领头。后面则是刘虎和几名货真价实的征西军将领,另外占了半数以上的人,却是那群在长安才冒出来的立功者。 
    行了几步,杨诚和刘虎均忍不住向前探望,一见龙椅左右仅有三人安坐,均有些失望之色。看来大将军章盛。并没有来参加这次的朝会,这让两人打算趁机一睹章盛地风采的希望,立即落空。对于大陈的大多数军人来说,章盛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绝对不比天子逊色,甚至还要过之。能够看章盛一眼,也觉得是莫大的荣光。 
    “咳。”领队宦官一声轻咳,两人顿时一惊,想起事前宦官给他们交待的“暗号”。立即双膝一软,轰然跪拜。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倒底是军人出身,山呼万岁地声音也是刚劲有力,在大殿中久久回响。 
    余音渐止,大殿内却是一片宁静。三位辅政大臣微微皱眉,纷纷歉身向龙椅上望去。刚才还微襟正坐的小皇帝陈博,只时却不见踪影,只剩一双小脚,还挂在龙椅上摇晃。 
    “皇上?”丞相郑南风轻声提醒道。 
    “哦。”陈博应了一声。手足并用的缓慢爬了起来,尚未坐好,便随口说道:“按大臣们商议的办!” 
    三人均是老脸微窘,齐声说道:“错了。” 
    陈博疑惑的看了三人一眼,见三人双手上举的暗示。才大声说道:“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众将齐声应道。 
    看着立在大殿正中的二十几人。陈博突然来了精神,一双大眼睛不住在众人身上打转。显然对这些新鲜的面孔感到好奇。“曹公公,你又带了些什么人来陪朕玩啊?”打量半晌,陈博突然脆声问道。 
    杨诚和刘虎均是有些意外。皇帝虽然年幼,但毕竟已经快到十一岁了,而且这龙庭也坐了四年之久,照理说不应如此。当下均是疑惑的向上望去,哪知还没看清,便被曹公公地轻咳止住,吓得二人慌忙目视足尖,大气也不敢出。饶是二人胆大,毕竟是从未经过这样的场面。 
    曹公公皱眉看了二人一眼,才恭敬的说道:“启禀皇上,这二十三人,都是我大陈在征西战场上战功彪炳的各军将领。” 
    “他们来干什么?又不陪我玩,都带下去。”陈博嘟嘴说道,完全是一副贪玩的小孩模样。 
    听到这话,杨诚和刘虎不禁一愣,难道第一次上殿,便是这样的结局? 
    “皇上不可。”郑南风缓缓说道:“我大陈此次扬威西域,令四方蛮夷纷纷来朝,皆有他们莫大的功劳,皇上应该好好嘉奖他们才是。” 
    陈博歪着脑袋,看着郑南风说道:“你是说最近宫里多的那些孔雀、大象是因为他们,才会有人送给我的吗?” 
    郑南风脸色微窘,急忙辩道:“那当然不是,我大陈上承天命,乃是泱泱天朝,四夷理当朝拜进贡。” 
    “他们都送我东西了,为什么还要去打他们呢?打了他们以后岂不是不会再送我这些好玩的了?你们真是可恶,要是他们不送我好玩地东西了,我就将你们全斩了!”陈博指着杨诚他们,生气的说道。 
    听到陈博这样说,三人均是面面相觑。还是潘泽林急智,立即回道:“不是这样的,那些蛮夷并未开化,不识礼仪,竟然觊觎我大陈,所以我们才要派人去教训他们。” 
    “难道他们反悔,想要把那些好玩的东西抢回去?那样就真该打,明天我让老公公去,再多打他们几下。哼,这么小气,送人的东西还想要。”陈博一脸天真地说道。陈博所说地老公公,正是掌管内廷的宦官总管陈忠。陈忠服侍了三代皇帝,在宫中地地位极高,除了太后之外,宫中其他人都得尊他为李老公公,就连章盛以外的三位辅政大臣,对他表面上也得恭恭敬敬。 
    三人虽然都是老成精了的人,但要应对陈博这样地问题,显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下哪里还管陈博怎么误解,纷纷唯唯诺诺的应着。 
    “咦,这些东西才送到宫里不久。是不是他们以前从我父皇手里抢回去了,现在又还回来的呢?”陈博眼睛一转,又出言问道。 
    “这个……”三人闻言均是无言以对。要是回答是,那岂不是等于说大陈不及他们口中的蛮夷。连先皇的东西都保不住。“当然不是,四夷年年都要向我大陈进贡……”郑南风慌忙说道,刚说到一半却突觉不妥,陡然止住。 
    果不其然,陈博立即问道:“年年进贡?那前几年怎么不见这些东西呢?难道是你们眼红,放到自己家里去了吗?” 
    “没有没有。”三人同声回道。心中均有些纳闷。这小皇帝以往上朝,所说不过就那么几句,哪想到今天竟然会有这么多奇怪地问题,让他们也顿觉难以招架。 
    陈博瞪大眼睛,一 
    的三人脸上来回巡视,不信的说道:“哼,我知道你玩的东西藏到你们自己家里了,总有一天我要把它们找出来!” 
    “这……皇上,该宣旨嘉奖了。”这样闹下去。定会让他们三人窘迫不已,郑南风急忙说道。 
    — 
    陈博顿觉无聊,指着早已放在案桌上的圣旨说道:“傅定,宣旨!” 
    一直立在一旁的一名年约十三四岁地小宦官,立即跑了上来,见三名辅政大臣点头示意后,方才高举圣旨,走到前庭高声宣读起来。 
    圣旨的内容,也无非是为大陈皇朝歌功颂德,同时也着实赞扬了一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三位辅政大臣,什么居功致伟,尽忠尽力,而且还再三推辞封赏,不为名利。高风亮节之类。直把三人吹成了圣人一般,听得杨诚和刘虎暗叹不已。征战的时候这些人不使绊就好了。现在仗打赢了,首功却被这些人拿去了,而且还要拖上一伙沾亲带故得跟着他们一起表彰。 
    好不容易才把三人的内容念完。接着又是追封战死的征西军诸将。潘宗向自然是身后哀荣,连史达贵也因为杨诚他们隐瞒之故,被大大的嘉奖了一把,不仅被封为忠武侯,更让其子承袭爵位。大陈以武立国,除非特例,爵位一般是不世袭的。上一代功劳再大,下一代若没能立下功劳,也只能享受其富贵而已。当然,在各大世族把持朝政的这几年,这一条几乎是形同虚设,但对于失势地史家来说,仍然来之不易。 
    “……虎贲中郎将杨诚,屡立战功,更生擒蛮首……然因其不敏,至使天水、安定二郡数万百姓伤亡;且行军迟缓,未及救援玉门关,以至玉门守军全数战死,实难辞其咎。纵观此战,其功大于过,为彰朝廷之……封杨诚为镇南将军,仍统交州,安抚南夷……勿负朝廷之望。” 
    终于听到自己的封赏,杨诚磕头谢恩之后,却说不出是喜是悲。天水、安定之事虽然是史达贵所为,但他也确实认为自己有责任,毕竟当时凉州的防务,是由他在统领。不过其中把玉门关失落的原因也拉了部份到他身上,却让他有些无奈,当时他刚从星星峡撤回,身受重伤,根本无法立即赶去玉门关,更何况玉门守将潘宗德一直隐瞒真实战况,直至最后他才得知实情,不过那时玉门关已经陷落。幸而他对封赏也并不太在意,虽然不清楚镇南将军和虎贲中郎有什么区别,但也没去多想。至少交州剌史仍是他,他仍有完成心中的理想的机会,这便已足够。 
    接下来其他人的待遇,便比杨诚要宽松多了,个个都是战功彪炳,大加封赏。其中让杨诚和刘虎都想不到的是,刘虎竟捞了个左辅都尉副使。杨诚之前还认为刘虎想统领京辅都尉是自己妄想,这样看来,竟是并非不可能。左辅都尉虽然比不上京辅都尉,但均属京畿防务部队,历来其中将领都只在京畿部队中的将领逐级提拔而来,少有外人能够进入。刘虎虽然只做了左辅都尉副使,但却一下子跨入了京畿部队之列,凭他的年龄和能力,上升地可能仍是极大。 
    三位辅政臣的表情却是各异。潘泽林自是一副得意的表情,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