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你是谁?寡人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吗?”公子嘉气愤之下摆谱 了。
王敖呵呵一笑,自我介绍道:“好教你得知,我是王敖,奉大秦王上之命出使齐国,败你之功。赖天之幸,齐王圣明,王敖得成大功,这不就捉住你了吗?”
公子嘉想不明白,问道:“齐国明明是助我赵国,为何会如此背信弃义,侮辱寡人?”齐国大张旗鼓地前来救赵,没想到一见面就把公子嘉给拿了,任何一个赵国人都难以置信。
王敖好人做到底,微微一笑,道:“这道理很简单,赵国快完了,谁会为你火中取栗?大秦之强,天下知闻,得罪秦国离灭国不晚了,齐国虽大,也难撄大秦兵锋。再说了,此战灭赵有燕魏两国相助,齐国若出兵助赵,岂不是与三国为敌吗?如此不智之举,英明的齐王会做吗?与其为了一个即将灭亡地残赵劳民伤财,修怨天下,还不如与天下一道共伐赵国,分一份功劳。你听信李牧之言,一心想着唇亡齿寒之道,却没有想到墙倒众人推的道理。我王敖要败公孙辩之功,又何难之有?”齐王英明一说,不过是因为田复义在场,给点面子。
古人还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向道精神,王敖一席话在情在理,让公子嘉眼前豁然一亮,慨然而叹,道:“先生此见高明啊!闻先生一席话,我心里跟明镜似的,以前好多想不通的问题全通了,秦王有如此之人才,怪不得呀,怪不得呀!李牧,你误寡人!”
王敖摇头道:“你不要怪李将军,李将军尽心尽力扶保你们父子,到头来却给你们父子两人误会,不敢重用,这就是你们赵国败亡的原 因。是你自己误了自己,我们来之前已经留下了蛛丝马迹,只是你一心向好的方面想,没有注意到罢了。”
这话又有点玄,公子嘉理解不了,一脸迷惑地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田复义不耐烦地道:“你没想想,秦王明知我国会派兵前来救赵 国,却不派兵截断齐赵边境,那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我赵军将军舍身拼命守住了边境。”公子嘉不无得色地道。
田复义哈哈大笑,道:“你就知道自大。秦王手里六十万之众,加是燕魏两军,还截断不了我们两国的边境,还派不出兵来拦截我们?攻而无力,打而无功,那是秦王给你们下的套,为的就是迷惑你们,为我们前来保持一条通道。等到我们一到,你必然前来迎接,本将不费一兵一卒就活捉你了,你难道想不到?”
“公孙辩,你这头猪,你这头蠢猪,你与齐军一起前来,却没有察觉齐国之谋,你误寡人也!”公子嘉一口鲜血喷得老远。
田复义教诲起来,道:“想想自己地缺失吧,不要老怨别人。抓起来,别跟他啰嗦。”卫士动手,把公子嘉抓起来。
王敖道:“田将军,走,见王上去。”
田复义道:“本将正要去见秦王。把那头猪带上,本将要献给秦 王。王先生,请!”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九章 大破李牧(八)
“将军,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殷飞洪气喘嘘嘘地冲进来,冲埋头看地图的李牧吼起来,道:“将军,你还看什么地图,出大事 了。”
军事家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看地图构思作战方案时最不喜欢给人打扰,李牧也不例外,闻言猛地抬起头,瞪着殷飞洪,喝道:“大 胆!嚷嚷,就知道嚷,象个娘们,亏你还是带兵的将军。”
“哎呀,将军,你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殷飞洪哪有心情和李牧计较这些,整理一下混乱的思绪,道:“将军,王上给秦王擒住了。”
公子嘉明明去迎接前来助阵的齐军,怎么会给秦王捉住,这事不要说李牧难以置信,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李牧脸一板,厉喝一声,道:“殷飞洪,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信口开河,你以为本将不敢拿你军法从事。来啊,给我推出去,打三十大板。”
亲兵一拥而上抓住殷飞洪,殷飞洪并不抗拒,哭泣道:“将军,你不信你去看呀。这么大的事,我殷飞洪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造谣 啊。王上给秦王抓住,正在阵前叫阵呢。”
秦王是精明的人,田复义把公子嘉带到,马上就知道李牧全军覆没的时间到了,夸勉一阵田复义,然后给他部署任务,命令全军发起最后的进攻。公子嘉只要一出现在两军阵前。对赵军地军心士气将是致命的打击,秦王自是要把他带来。
这其中的曲曲折折,李牧哪里想得到,一想这话也有道理,道: “松开他。你要是撒谎,惑乱军心将是什么后果,不用我告诉你 了。”
殷飞洪胸一挺,道:“将军请放心。末将自裁就是。”跟着李牧去了。
来到阵前,李牧看清了,给任冲押在两军阵前的不是公子嘉还能是谁?李牧舍生忘死,那是因为他有一个效忠的对象,有一个精神支柱,现在公子嘉成了秦王阶下囚。他没有了效忠对象,最后的精神支柱已经没有了,只觉天旋地转,浑身发冷,颤栗不已,话也说不出来。
李牧虽是坚强,还是给平生最沉重的打击彻底击溃了。再坚强的人也可以击溃,只是你要找到击溃他地方式,李牧忠心无二,没有效忠的对象。他是不得不溃。
秦王的声音从对面阵中传来:“李牧将军,久违了。将军请看。这是公子嘉,已经被寡人生擒活捉。请问将军还为谁尽忠?将军听寡人一言,归降我大秦吧,寡人向将军保证天下虽大,任由将军驰骋。”
没有了效忠对象,李牧心中空落落的,一点底也没有,跪在地上,道:“王上。臣无能,不能保得王上万全!”说到悲伤处。泣下沾 襟。
邯 失守,赵王被俘对赵军士气的打击已经够大了,之所以能够撑到今天,那是因为有李牧为之运筹,还有公子嘉即位的精神支柱。现 在,精神支柱倒掉了,全军失去了效忠对象,李牧给彻底击溃,将士们心里发慌,不知所措,茫茫然,惶惶然。
用好听地话来说,秦王是个精明人,算无遗策,用不好听的话来说秦王最会落井下石,赵军军心不稳,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喝道:“尔等赵军听者:我是大秦的王上,现在命令你们放下武器。放下武器者,即是我大秦的顺民,既往不咎,若有违令者,杀无赦!”猛地拔剑出 鞘,向前一挥,下令道:“杀光手中有武器的赵军!”
秦军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开来,脚步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望着杀气腾腾的秦军,不少赵军兵士扔下武器投降了。
李牧猛地从地上跳起,喝道:“兵士们:你们听着,我们身为赵国人,死也要为赵国鬼,我们要为赵国尽忠!杀呀!”拔剑出鞘,就要冲锋。
要是在平时,李牧的号召具有振死起伤的特殊功用,现在不要说李牧,就是神仙当此之情也是回天乏术了,兵士们哪里还会听他的,仍是不动。
“你们不要慌,我们还有救兵,齐国地救兵到了,赵国还有希 望。”李牧再次吼起来。
秦王哈哈大笑,道:“李将军,你回头看看,那就是齐军,正在追杀赵军呢。”
李牧回头一望,果不是嘛,田复义正率领齐军从东边杀来。对于赵军来说,齐军是他们盼望的星星,对齐军完全没有防备,哪里还能抵 挡,真地如王敖预料的一样,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死伤遍体。
“李将军,寡人告诉你吧,他就是田复义献给寡人地见面礼。”秦王手指公子嘉,笑道:“齐军这次来不是助你,是来助寡人灭赵。”
在没有了公子嘉这个效忠对象后,齐军是李牧心目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想到就是这根稻草也离他而去,李牧知道他将面临生平第二次败仗。这一败就不是象上次在王 面前那样的败仗可比,上次他还可以逃走,还有军队可供他调动,现在这一败他将什么也调不动了,赵国的军队将在这一役全军覆没,万念俱灰,道:“我李牧忠心无二,却落得如此结局,天意呀天意!苍天啊,何故不佑我赵国?”手中的长剑就要往脖子上一抹,自行了断。
就在这时,只觉手腕一紧,手臂上一疼,肩上如同给压了一座山一般,气都喘不过来。定睛一瞧,三个身着普通兵士服装的大汉制住了 他。
“放开我!”李牧喝道。
李牧虽是处于困境中,自料命令兵士放开他还能做到,然而这三个兵士根本就不理睬他,道:“你不能死,你死了我们可交不了差。你要是少了一个根毫毛,我们都是失信。我们这种顶好顶好的人,怎能失信呢。”
发现这三人不是一般兵士,李牧疑心大起,问道:“你们是什么 人?”
荆轲好整以暇地道:“在下荆轲,这位是盖聂兄,这位是鲁句践 兄。”
这三大剑客的名声,李牧还是听过,奇怪地问道:“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还不是为了你。你一位朋友要我们来保护你,不能让你伤了一根毫毛。”盖 回答,道:“走了,带上他去交差。交完差,我们就算完事了,又可以练剑喽。”一想到又可以从周冲那里讨教剑术,心痒痒地,恨不得马上把李牧交给周冲。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章 劝降李牧(上)
秦王的爱才之心再一次得到了验证,望着溃不成军的赵军,秦王忙道:“传寡人旨意,一定要活捉李牧,谁要是伤了李牧将军,寡人要他好看。”
乱军之中意外事情太多,即使将士们真想执行他的旨意,也不敢保证就能活捉李牧,秦王真的担心起李牧的安危。周冲笑道:“王上请放心,周冲已经派人去了,要是顺利的话,李牧已经成擒了。”
“哦,那太好了。”秦王脱口叫好,问道:“周先生如此有把握,派的是哪位能人?”
周冲正要回答,看见荆轲三人把李牧围在中间,大步而来,道: “王上请看,李牧将军已经请到。”
秦王定一睛一瞧,果不是嘛,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道:“这下好 了!走,我们去迎接李牧将军。”李牧虽是败军之将,但他的才干,威望,声威都让人心服口服,王翦他们虽是得胜之将也是对李牧钦佩有 加,闻言自无异议,跟着秦王去了。
秦王站定,众将分两边排开,站得整整齐齐,摆出一副迎接英雄归来的架式。王 ,蒙武,尉缭,周冲这些重臣站在秦王身后。
荆轲他们来到近前,荆轲向周冲道:“周先生,荆轲幸不辱命,李牧将军请到。”他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周冲花这么多心思要活捉李 牧,不会是问罪。而是要重用,才用一个请字,给足了李牧面子。
周冲赞道:“荆轲先生信守承诺,周冲心感。三位壮士请来李牧将军,周冲这里谢过。”
李牧站定,望着秦王,道:“李牧征战一生,就没有如今日之败 绩。王上活捉了李牧。这下心满意足了,王上这是奚落李牧?”
秦王哈哈一笑,道“将军过虑了,寡人哪有此心。将军之威名,寡人如雷贯耳,给将军说句掏心窝子地话吧。天下虽大,为寡人欣赏的将军还没几个,将军就是其中的翘楚。将军虽是败军之将,对于寡人来说却是座上嘉宾,这不来欢迎将军吗?将军千万别多心。”三两下脱下王袍,给李牧披在身上,道:“将军身子虽壮,可连月征战,身子难免虚弱,恐难禁风寒。”
他的心气有多高。对秦王不无钦佩之心的李牧不会不知道,知道他说欣赏自己的话不是假话。李牧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最让李牧想不到的是秦王居然对自己如此礼遇,当着数十万之众给自己披上王袍。那是什么样的情份,李牧一清二楚就是如尉缭这样地左臂右膀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更不是对自己既用既疑的赵王能做得出来,心里一激动,泣 道:“王上,王上如此对待外臣,外臣愧不敢当。”
象李牧这样的天才,最希望的事情莫过于有一个让自己钦佩。又能信任自己的君主,李牧虽是忠心赵王。但他心里明白赵王不是这样地 人。而真正让自己钦佩的,又对自己很是欣赏的却是自己与之死战到底的秦王,心里的感受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酸甜苦辣,无尽的辛酸、委屈、伤感全在泪水里。
精明的秦王自是能体会李牧的感情世界,轻拍着李牧的肩头,鼓励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将军肩负赵之存亡,呕心沥血,却不能得到赵王的信任,忠臣之悲痛莫过于此。将军,哭吧,哭出来就好受些。”
李牧明知道这时不该哭泣,可是就是抑止不住泪水,哭得更伤心,所有地积郁都随着泪水消失殆尽。
秦王拉着李牧的手,道:“将军,我们进去叙话。”对荆轲三人 道:“三位壮士,请!”
荆轲抱拳一礼,道:“山野之人,不敢与王侯之礼,我等本是山野清闲之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