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内史腾点头道:“周先生说得没错,现在的齐国虽是一日不如一日,可齐国历史上毕竟出了很多英豪,哪一个都让内史腾钦佩无限。不要说男人,就是齐国的女人也了不得,钟离春一代丑女,却能主持王宫。打理得头头是道,巾帼不让须眉,要人不服都不行。君王后更是一代女中豪杰,就连多谋善断地应侯范》'
“想想齐国的过去,再想想现在的齐王建,真是窝囊废一个。抓住他,内史腾倒要好好问问。齐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他为什么就那么蠢呢?”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谁也不敢保证虎父必生虎子,他这么说太过苛求了,周冲也理解他的心情,道:“内史将军这话虽不近情理,可也是英雄之心呐。”
二人正说着,城头上一人大声喊话。道:“城下秦军听者,叫周冲听话。”
周冲回道:“周冲在此,请问是哪位能人?”
城头上的王义民道:“在下王义民。请问周先生,秦齐世代交好。秦国为何不顾兄弟之谊,冒然进攻兄弟之邦,绝数十年之好。秦王必然是误听奸人之言,若周先生能够向秦王晓明大义撤兵,一则可全秦齐兄弟之谊,二则可免生灵涂炭,功莫大焉。王义民良善之言,还请周先生三思。”
齐王一心盼望群臣出计出策,可是群臣束手无策,王义民忠肝义胆。主动请命,愿率军守城,誓死力战。齐王一听他的话。大喜过望,连升王义民数级,委以重任。王义民这人有胆识,有才情,就是脾气太怪了,要不是国难之际,以他的怪脾气哪会肩负这种重任。他接手之后,大刀阔斧地整顿,在极短时间内,使得临从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变得戒备森严。
其实,哪个一英雄豪杰没有一点怪癣?往往就是这种怪癣葬送了英雄豪杰,因为人们往往不能理解,不能容忍,诚为英雄之痛。
一见面就说漂亮的言词,再质问一通,这是例课,周冲一点也不意外,反问道:“王大人何故颠倒黑白,正话反说?请问王大人,是大秦不义在先,还是齐国无情在前?”
王义民笑道:“数十年来,齐国与秦国交好,齐国年年贡奉不绝,从无半点违例之事。秦国先是弱魏,再是攻韩,齐国要不是念两国情义,若出兵相助,秦国能得志吗?”
周冲也不是省油地灯,哈哈一笑,道:“齐国历来反复无情,不顾秦齐兄弟之谊,为何在先昭襄王攻打时出兵相助信陵君?春申君攻秦,齐国为何兵临函谷关?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敝国攻打赵国雪先昭襄王兵败之耻,齐国为何听信公孙辩之言,出兵助赵?”
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王义民口才虽好,也不能强辩,笑容不变道:“若敝国不行救赵之名,哪有擒公子嘉之实?周先生明智之人,为何不计实利而计虚名?”
周冲冷笑道:“齐国先有助赵之心,后有背赵之实,不顾情不顾义者,没有比齐国更无耻的了。周冲请问王大人,太公遗教,桓公遗德何在?田氏代齐,不会连这些高尚的道德都抛弃了吧?”
这话锋利似刀,王义民辩不过了,脸一沉,喝道:“周冲,住嘴,齐国这事还轮不到你说话。”
周冲脸一虎,沉声喝道:“王义民,你要记住,义之不存,情何以堪?齐国依违秦赵之间,背信弃义,如此无情无义无道无德之国,这样的国家,谁敢与之称兄道弟?若我大秦不伐之,以正世风,大秦如何向天下交待?”
他还真是能说,秦王这次灭齐地手段的确是够阴的,不够正大光明,给周冲这么一说还名正言顺了,内史腾听在耳里,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忖要是换作他,肯定是无言以对,哪会象周冲这样侃侃而谈,大占上风。
周冲接着道:“王大人,请听周冲一声劝,趁我大秦还没有攻城之前,赶快投降吧。若是迟了,死伤无数,生灵涂炭,齐之宗室不完,祖庙不存,悔之晚矣。”
王义民喝道:“住口!有我王义民在,齐国就在!要想灭我大齐,除非我王义民不在了!”
内史腾猛地拔剑出鞘,喝道:“我内史腾就从你的尸身上踩过去!”
周冲挥手道:“内史将军别急。”
内史腾很是不爽地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匹夫欺人太甚,不灭了齐国,我内史腾誓不还兵!”
周冲笑道:“你别急嘛,我没说不打。以我看,王义民说了实话,要是没有了他,那么齐国也就没有了。我想只要用一点小计就可以除掉他。”
“怎么除?”内史腾手握剑柄问道:“要是除不掉呢?”
周冲脱口说出了他这辈子最无情的一句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用鲜血把临清洗一遍!”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八)
夜色沉沉中,一个人影出现在后胜府前,对守门兵士一抱拳,道:“这位大哥请了,请通禀一声。”
兵士斜着眼睛打量着这个大汉,不屑地问道:“你是谁?你这人六不六五不五的,说不定是奸人,给你通报,我不想要吃饭的家伙了。”
这个大汉笑笑道:“瞧你大哥说的,我哪是奸人。哪有奸人跑到国舅府上来的道理,那不是自投罗网嘛。大哥,这点小意思,请各位大哥买酒喝。”把一锭金子塞在兵士手里。
得了好处,兵士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笑容满面,道:“这位兄弟,要给你通报不是不可以,总得要有个名有个姓吧。”
这倒是实话,大汉笑着道:“就说故人相访。你一说,国舅爷就知道了。”
话挺大的,兵士不敢怠慢了,道声你请等着,小跑着进去了。没过多久,兵士回转,领着大汉进去。
后胜挥手要兵士退下,问大汉道:“你是何人?我并不认识你,何故说是故人?”
大汉不慌不忙,行礼道:“国舅爷说的是,国舅爷哪会认得我这种小人物。国舅爷认不得小的,可认得我家大人。”
“哦,你家大人是谁?”后胜不动声色。
大汉朝西边指指,道:“回大人,我是这边的人。”
“你是秦人?”后胜吓了一大跳,道:“你来做什么?你不会是来行刺我的吧?”担心得额头上都渗出汗水了。
大汉笑道:“国舅爷,瞧你说的,你是我大秦国的功臣,我哪会行刺你呢。我要行刺也是行刺王义民。也不会动大人。”
后胜略为放心,道:“那也不成,你要是刺杀了王义民,这临还不知成什么样。你刺他,就是刺我。”
大汉说话一直小心,很恭谨,这次不同了,冷笑道:“国舅爷,这话别人说可以,就你不能这么说。王义民是你的死对头。他要是保住了临,功劳全是他地,你又成什么了?他一旦得势,会饶过你吗?”
这话后胜很是顾忌,脸一虎,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离间我们的关系。”
大汉不为所动。笑容不变,道:“国舅爷,我家大人要我给国舅爷讲一个故事,还请国舅爷容片刻之暇,让我毕言。”
后胜挥手,道:“你说吧。”
大汉应一声道:“长平大战之后,赵国精锐尽失,震恐,只要大秦军队一到。必然是一鼓而下,而最终大秦并没有兵临城下,国舅可知原因?”
当年长平大战后,昭襄王只要兵临。肯定是灭了赵国,最终并没有兵临,给了赵国喘息之机。后来,昭襄王后悔了,两年后再发兵邯郸,却大败而归,其中的原委是因为争功引起的。
对于这事,后胜尽管不学无术,还是知道的,道:“那是苏代给范说。要是依白起所请,挥师,则必破。赵国必亡。对于秦国,是好事,可是对应侯来说却是坏事,因为功劳全给白起得去了,他位在三公,功在范》。|说实在的,我这外行都看得明白,那么大规模的决战,兵士要是不疲累就不对了,应侯也没有说瞎话,只是说的时机不对。只要秦军挺一挺,拿下邯再休整就对了。昭襄王对应侯很尊重,还为他逼死魏齐,一时不察他的用意,才没有挥师东进,灭了赵国。两年后,他反悔了,再起五十万大军,准备一战而灭赵国,却给信陵军大败于城下。”
大汉点头道:“国舅爷学识渊博,在下敬佩。不过,我家大人要在下问国舅爷一个问题。”
后胜倒也干脆,道:“你问吧。”
大汉道:“我家大人这个问题就是国舅爷为何明于长平之事,而昧于临之事?”
“你这话什么意思?”后胜有点不解地问道。
大汉笑道:“王义民者,齐国才智之士,之所以一直藉藉无名,还不是因为国舅爷之故。大秦兵临临,国舅爷不领兵拒秦,已是失策。要是任由王义民领兵,若他拒秦成功,你说这功劳谁最大?是王义民最大,还是国舅爷最大?今日王义民虽还无大功,可他日就难说了。若王义民成功,他能不成为齐之武安君吗?他日一旦军权在握,再有大功,朝中群臣响应,国舅爷,你地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武安君指白起。
后胜猛地站起来,一拍脑门,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点呢?谢谢你提醒。请问你家大人是哪位?”
大汉回道:“回国舅爷,我家大人就是周先生。周先生要小的进城,给国舅送一封信。”取出周冲手书,送给后胜。
后胜把周冲的手书看了一遍,皱着眉头问道:“我要是真依周先生所请,那我不是成了齐国的罪人吗?”
大汉笑道:“国舅爷过虑了,你就是不做这件事,难道你就是齐国的功臣?恕在下直言,国舅爷也明白,你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权势,还不是因为你是君王后的弟弟,齐王地亲舅舅。按理,你是托孤重臣,理应尽心竭力辅佐才是,你做到了这点吗?
“你不是收了大秦的贿赂,忠心为大秦办事吗?就凭你给大秦办的事,任何一件都足以让你死一百回。你不做这件事,你已经是齐国的罪人了,还不如再做一件大的。这事一成,你就是敝国王上的座上嘉宾。
“挑明了说,并不是我大秦兵锋不利,攻不下临,是周先生仁慈,不想使临百姓惨遭涂炭之苦。大秦要灭哪一个国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幸存下来,这点国舅爷是知道的。国舅爷做成这事,为我大秦立下天大的功劳,敝国王上一定会重重有赏。”
后胜想了一阵,道:“理是这个理,可郭开不是也给秦王办了很多事嘛,还不是给秦王杀了。”
大汉笑着反驳道:“国舅爷何必自降身份与郭开相比。郭开,赵王一弄臣,而国舅爷却不同,你是齐王的亲舅舅,国戚啊,将来王上倚重之处甚多。”
后胜自恃国戚身份,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一咬牙,道:“好,就依周先生所请。你在府里等着,我这就去见王上!我就不信,王义民再亲,亲得过亲舅舅?”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九)
“舅舅,快来,我正有事找你。”齐王一见后胜之面,迫不及待地道:“舅舅,你说临守得住吗?我们仓促调集起来的军队不过六万多,秦军是五十万,差不多是一个对付秦军十个,兵力太过悬殊,我实在是没底。”
后胜正要说事,还没有说齐王倒先担心起来了,后胜心想大事成矣,接着齐王的话往下说道:“王上所言只不过是问题中的一点点,问题还有很多。秦国年年征战,秦军人人都有丰富的战场经验,而我国四十多年没有打过仗,我们的军队能和人家比吗?”
齐王点头承认道:“是呀,寡人也是这么想。”
“还有,我们的军队虽有六万之众,但是多数却是没有经过训练,连战场是个啥样都不知道,好多人还没有武器,我就不信凭这样的军队能够打垮秦国五十万之众。”后胜危言耸听,道:“要是照这样算我们就不是一个对付人家十个,怕是二十个都不止。”
这话虽是危言耸听,分析得也还有道理,齐王原本就没有多少信心,听了这话骇得脸色都白了,过了好一阵子才道:“寡人就想不明白,齐国能有四十多年不用打仗,多好啊。可到了寡人手里,这仗是非打不可,躲也躲不了,避也避不开,这可如何是好啊?”
后胜开始演戏了,卟嗵一下跪在齐王面前,以头触地,道:“王上,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王上忧心如此。臣不能为王上分忧,请王上治臣死罪。”
齐王忙扶起后胜,埋怨道:“哎呀,舅舅,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些。舅舅,你的忠心寡人……外甥知道。舅舅,你说说看,我齐国号称东帝,国富兵强。天下侧目,为何现在是要钱没钱,这钱都哪去了呢?王义民一天几次向寡人要饷,要银子,寡人愁啊,这银子到哪去弄啊。”
齐国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再者。地处大海之滨,渔业也很发达,是以齐国在当时非常富有,列国艳慕,号称东帝。但是,齐国后期法度不存,官僚横行,这本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