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齐国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再者。地处大海之滨,渔业也很发达,是以齐国在当时非常富有,列国艳慕,号称东帝。但是,齐国后期法度不存,官僚横行,这本身就损害国本,再加上贪官太多。即使齐国遍地黄金也会变穷。
王义民虽是能干,招募了很多人手,但是总得要给人吃饭,要发武器。说到底这就要钱。这钱只能是向齐王要,国库里有没有多少银子,齐王还有不发愁的道理。
“银子在哪里?在我家里呗!”后胜对自己聚财的本事很是自豪,在心里暗暗得意,顺着齐王地话往下说道:“王上言之有理,我齐国本来很富有,为何如此没钱呢?臣想肯定是有人作弊。王上请想,象齐国这样富有的国家,放眼天下也没几个,准确的说只有我齐国一个。就是秦国也没有我们这么富饶,臣以为不是齐国没有钱,而是我们的钱给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了。”
齐王也是疑心这事,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道:“寡人要把他千刀万剐。舅舅,你说是谁?”
中伤人,后胜还是有一套,他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含沙射影,道:“王上请想,象我们齐国这样富有的国家,就是再穷,刮仓底的银子也够养活个几万人吧,不会穷得连饭都吃不起,武器也没有吧。”
这话并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齐王若有所悟地道:“舅舅的意思是说王义民贪污?可他这人一向清廉,忠直,这点寡人是信得过的,要不然寡人哪会留他到现在,以他那臭脾气寡人还不早就把他脑袋砍了。”
“王上,有句话说的有道理,人心隔肚皮呀。”后胜开始中伤了,道:“王上请想,王义民多年来心怀不满,不把王上放在眼里,王上是知道的。”
齐王点头不语,后胜接着道:“他平时不出力,为何现在很是热心,在别人不敢接手地时间肩负防守大任?舅舅想来想去都没有想明白,昨天舅舅得到一个消息,方才明白过来。”
“哦,舅舅,快说,你发现了什么?”齐王忙问。
后胜一下跪下哭泣道:“王上,臣不敢说。”
齐王扶起道:“你说呀,寡人给你作主。”
后胜假装心惊,迟疑了一下才道:“王上,王义民要卖国。”
“什么?他要投降秦国?”齐王几乎是咆哮起来的。
后胜装作义愤填膺,道:“他岂止是卖国,他还要抓住王上去向秦国献功。”
齐王给骇了一大跳,一个趔趄,要不是后胜扶他一下,肯定是摔在地上了,问道:“真有这事?”
后胜一口咬死,道:“那是当然。王上请想,我们齐国现在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人没人,王义民他拿什么抵挡秦国的军队?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与秦国打一仗,结果是不言自明的,败了王上不会饶他,他还得罪秦国,可以说两头不讨好。与其这样,还不如抓了王上去秦国献功,对齐国他是罪人,对于秦国他却是功臣呀,他还可以保得富贵不失。这是很划算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去做呢?”
这话有道理,但要齐王马上接受也有困难,齐王踱来踱去,皱着眉头不说话,后胜再道:“王上,王义民可是处心积虑要坏我大齐呀。王上,从亲情上来说,我是你的亲舅舅,哪有舅舅害外甥的道理,胳膊肘断了还连着筋呐,舅舅不帮你还帮谁?我们是一家人,外甥出了问题,舅舅还不是跟着倒霉?”
亲情地威力不容小视,齐王点头道:“自从母后殡天,这么多年来全仗舅舅张罗着,齐国才有今天。舅舅,你说该怎么办?”
“成了!”后胜在心里大叫,嘴上问道:“王上,舅舅问你真心话,大齐能打得过吗?”
齐王黯然道:“舅舅,外甥明白,打不过。”
后胜赞同道:“是呀,舅舅也这样认为。与其打一仗得罪秦国,还不如投降秦国,还可以全宗庙,保全性命。”
齐王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后胜,喝道:“舅舅,你怎么说这种话?”
后胜装作一副长辈心疼后辈样子,道:“甥儿呀,你要是不听舅舅的话,要是让王义民占了先,到那时就算你想投降秦国也不会要你了。王义民要投降,甥儿也要投降,就看谁快呀。谁快谁得利,谁迟谁倒霉。”
齐王眼睛好象铜铃一般,死死地瞪着后胜不说话,一脸的悲愤,过了好半天,才哇的一声哭出来:“父王,娘:孩儿咋就这么命苦呀!”哭得是天愁地惨。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十)
“启禀周先生,临城门打开了,齐王出城来了。”小校很是兴奋地向周冲汇报。
周冲还没有说话,心急的内史腾一下抓住小校的衣领问道:‘“说什么?临城门开了?”
小校可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兴奋,如实回答道:“回将军,是的,临城门开了,齐王出城来了。”
内史腾在小校的背上亲热地拍了两下,道:“好,太好了。”他用力过猛,虽是亲热动作,小校感觉是重锤在猛击后背,又不好叫疼,只有咬牙强忍的份。
周冲站起,道:“传我号令:准备进城!各军必须严守军纪,不得扰民,不得欺男霸女,一定要做到秋毫无犯,违者斩!”
内史腾兴奋莫铭,一把抱住周冲,在周冲肩头狠擂两拳,把他所知道的最美好言词献给周冲:“周先生,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了!我还以为没有一个月苦战,别想打下临,你倒好,派了一个信使,只用了两天功夫,兵不血刃就把临拿下来了。周先生,你也真是的,成心憋我,是不是?要我有力气没处使!”
周冲一下把他推开,埋怨道:“你轻点,行不?骨头都给你拍散了。”
处于极度兴奋中的内史腾哪有心情管这些,一蹦老远,几乎是唱出来的:“走喽,进城喽!进城喽!”
“哎,你跑什么?齐王还要来见我们呢。”周冲冲内史腾的背影嚷起来,内史腾理都不理,几蹦就不见人影了。
周冲率领众将去迎接齐王,齐王称臣,献上降表。然后请周冲进城。周冲指挥秦军依次进城。齐国自从姜子牙开国,历经八百多年,给周冲终结了,姜子牙泉下有知,作何感想呢?
在齐王的陪伴下,在众将的簇拥下,周冲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齐王宫里,来到朝殿,只见群臣颤颤兢兢,大气都不敢出。问道:“王义民呢?”
齐王听信了后胜地话,还以为王义民的真投降秦国,哪敢说出他们合计杀害王义民的事情。后胜脸上堆满笑容,道:“周先生有所不知,王义民不达时务,逆天而为,不愿归降大秦。已经给田建处决了。”
齐王建已经称臣了,自然是不能再称他王上了,只能呼名道姓了。
“是啊,是啊。”齐王建连声附和。他杀王义民是怕王义民抓他去献功,哪里是因为王义民忠心拦阻。
周冲非常惋惜地道:“王义民是个人物,要是他在,我周冲现在还在城外,不会在这里。一个好好的忠臣,却给你们杀了。真可惜。”
齐王建吃惊地道:“周先生,王义民没有投降大秦?”
内史腾代周冲回答道:“你这个昏君,你上了周先生的当了。周先生派人给这个奸人送信,要他想法御了王义民的军权。没想到他够狠的,居然把王义民给杀了。”很是不满地看着后胜。
除掉王义民,对于秦国来说是很大的功劳,后胜沾沾自喜,道:“内史将军言重了,我是应周先生之请,不得不为嘛。”
齐王长叹一声,道:“王义民,我对不住你呀。我听信馋言,杀了你不说。还把你的家人也给杀光了,呜呜!”说到后来,已经哭了。
周冲喝道:“哭个屁呀。哭!人都死了你才哭,有屁的用,你能哭活吗?告诉你实话吧,王义民我钦佩他,国难显忠臣,大秦兵临城下之际,齐国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当大任,他力赴国难,忠肝义胆,这样地人,我周冲不佩服还能佩服谁?我是想把他招降,委以重任,你却把他给杀了。传我令:厚葬王大人,还有他的家人、族人!”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周冲步步高升,身在高位,早就养成了一股气势,这一发怒,自有一股震慑力,齐王建大气也不敢出,傻瓜似的站着。
后胜领功来了,道:“周先生所言极是,王义民是个人物,可是要是不杀他,他从中作梗,我们就是要归顺大秦,也会难很多,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周冲火大,喝道:“你要杀他,就杀他一个人,为何还要杀了他的家人,夷了他九族?你这是存心报复。”
后胜自恃功大,道:“周先生请息怒,胜为大秦奔走,忠心做事,自思还没有什么过错。”
周冲冷笑,道:“好啊,你有功,是吧。我就来给你论论功吧。你收受贿赂,欺男霸女,贪脏枉法,君王后交下的齐国国富兵强,我大秦都要惧三分,而你辅政这么多年来,齐国忠良退避,奸佞在位,国势日下,是不是你的罪过?”
后胜笑道:“周先生明达之士,辨事何其不明?后胜所为,对于齐国是罪,对于秦国却是功,周先生秦王座上宾,不会不明此理。”
周冲点头道:“你说得对,你所做的一切对于大秦是有好处,按理是该给你记大功,给你个大官做。但是,你这样地人非杀不可!来啊,把他给我砍了。”
后胜很是不服,质问道:“周先生,我有一事不明,我为秦国立下如此大功,你不赏不说,反要杀我,这理在何处?”
“你不服,是吧?好啊,我让你心服口服。”周冲脸一沉,指着齐王建,道:“他是你的亲外甥,你姐姐的儿子。你受你姐姐之托辅政,你理应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也是你的本份,可你却做了些什么呢?里通外国,卖主求荣。贪脏枉法,中饱私囊,结党营私。你所做的这一切,都损害了你的亲外甥,你连亲外甥都要背叛,你还有谁不能背叛?
“无耻的人我周冲见得多了,就没有见过象你这样无耻的人。以王上之精明,绝不会留你这个背叛亲外甥的人,我只不过是代王上行国法。拉出去,行刑!”
后胜自以为理由十足,可是在周冲地质问下却一个理由也不成立,仔细一想,周冲没说瞎话,一个连亲外甥都要背叛的人,还有谁不能背叛的?没有一个人敢用他,刹那间大彻大悟,道:“建儿,舅舅对不起你!”
齐王建仰天长叹,道:“母后,你可害苦了孩儿!母后,你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样不好,你有他这样一个奸诈的弟弟呀!母后!”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十一)
就在周冲灭掉齐国的同时,王翦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大梁,灭了魏国,活捉了魏王假。蒙武北征也很顺利,燕国的精锐给李牧打得差不多了,剧辛十万之众给消灭,现在的燕国是一个不设防的国家,蒙武的北征没有遇到过几次象样的抵抗,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蓟城。
燕王虽然昏庸,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一样本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比,那就是逃跑的功夫算得上一流。一见苗头不对,就向辽东逃跑。蒙武哪会让他逃,命令王贲率军追击,一路顺利,已经进入了辽东之地,彻底扫除燕国残余势力只是时间问题。
战事至此,长江以北全属秦国所有,山东六国只余楚国一国了。可以这样说,长江以北已以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然而事情并非如此,进驻代地的蒙恬已经和匈奴打了一仗。
“启禀将军,前面送来军报,发现三股匈奴军队,正向代地纵深扑来。”小校喘着气向蒙恬汇报。
蒙恬道:“在图上指出来,说具体点。”
小校应一声,指着地图道:“东边这一路差不多两千人,这从这里经过这里向代地纵深穿插。西边这一路势力最强,不下五千人。中间这一路,人最少,一千多号吧。这些匈奴与以往不一样,他们并没有在边境上停留,更没有抢掠骚扰,只是一味向代地纵深扑来。”
等小校介绍完,蒙恬冷笑道:“来就来吧。来了也好,省得我去追。传我令:给匈奴迎头痛击!记住,要让匈奴永远记住痛!”
副将提醒道:“将军,与匈奴开战。可是大事,一个不好,说不定就要兵连祸结,于我们目前情势来说,还是宜忍,不宜战。等到大秦扫灭楚国,那时再开战就什么也不用怕了。”
蒙恬笑道:“从我们目前的战略来看,你说的是有道理,我们应该集中兵力对付楚国,而不是与匈奴开战。可是你有没有看出匈奴的意图?匈奴这次并不是为了掳掠、财物。而是为了土地。他们以为华夏内战,无暇北顾,李牧将军不在,把华夏当作予取予求的仓库,第一步占领代地,进而以此为基地进窥中原腹地,想得美!所以。这一仗一定要打,还要打痛,让匈奴人记住,华夏不是好惹地。只有让匈奴记住疼了,他才不敢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