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记住疼了,他才不敢轻易犯边,我们才有时间对付楚国。”   
副将点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明白过来了,只是兹事体大,是不是向王上禀报一下。”   
蒙恬否决道:“要是来得及。当然最好。可是这一来一去,得花多少时间,战机早就过了。你放心,王上会同意打的。打吧!”   
XXXXXXXXXXXXXXXXXXX   
“沙漠上的雄鹰们,展开你们硬朗的翅膀,往南飞吧。”骨都侯须卜弥骑着高头大马,站在路边,冲行进中的匈奴骑兵嚷道:“南边有发光的金子,有漂亮的丝绸,有美味的食物,还有你们从来没有抱过的美丽女人。女人从来都是邻居家的好,我要告诉你们地是,不要把眼睛老瞧着邻居家的女人。南边的女人比邻居家的女人更好!”   
匈奴兵挥着弯刀,齐声喔喔地大叫,发泄着他们的疯狂。   
须卜弥很是满意自己的鼓劲。一拉马缰,飞驰南去。他没有跑出多远,就见一个探子飞马来报,道:“骨都侯,发现南朝的军队。”   
“南朝正在打内战,哪有时间理我们。”须卜弥不信。   
探子证实道:“骨都侯,他们不远,就在我们前面五里之地。”   
“管他是谁,只要不是李牧,敢拦我路者,只有死。”须卜弥一点也不怕,拔出弯刀,在空中挥动,喝道:“沙漠上地雄鹰们:前面有一群小鸡,用你们的铁嘴,把小鸡的肠子啄出来。”率先冲了出去。   
匈奴骑兵发声喊,跟着冲了过去。   
须卜弥终于发现前面有一队秦军,旗帜不多,人数也不多,大喜过望,道:“一条小鱼,怎么也不够猫儿吃的。杀啊!”率领骑兵杀了过去。   
秦军人数虽少,并不慌乱,把匈奴放近了,连弩齐射,箭如飞蝗,匈奴骑兵中箭者不在少数,纷纷落马。对于骑射之道,匈奴一向以自傲,万未想到秦军的箭射得比他们还要好,心里的惊讶真非笔墨所能形容。   
匈奴勇悍善战这点没错,但是他们的文明和科技远远不如华夏,第一次遇到连弩,吃了亏,还闹不明白,还以为是秦军的射箭比他们还厉害,要他们不惊讶都不行。   
须卜弥打了一辈子的仗,胆子也挺大,吃了点小亏,并不害怕,指挥匈奴骑兵继续往前冲。眼看着就要接近秦军了,可以肉搏,就在这时一声惊天动地地战号响起:“大秦万岁!”从后边冒出无数的秦军,挥着马刀,直冲他们背后杀来。   
蒙恬决定要把须卜弥这支最强的匈奴给吃掉,调集一万军队参战。以一千步兵为饵,在后面埋伏了五千军队,左右两边各有两千。须卜弥一进入伏击圈,伏军四起,很快就把匈奴包了饺子。   
一场大战下来,匈奴幸存者廖廖,兵士把浑身是伤的须卜弥押了上来,他很是不服气地道:“你们南朝人卑鄙,偷袭我们,不算英雄好汉。”   
蒙恬冷笑着讥嘲他:“你们趁我大秦统一天下地时机,出兵代地,难道你算英雄好汉了?我告诉你,我大秦现在已经统一天下了,不日,我大秦的铁骑就要出现在你们的草原上,踏平你们的王庭。”   
楚国在南边,秦国还没有灭掉,匈奴隔得太远,也不会知道,听了这话,须卜弥很是吃惊,道:“你们真统一了?”   
蒙恬冷冷地道:“废话!没有统一,我们到这里来做什么?我们的大军随后就到,我放你回去,你回去告诉你们的单于:要是再敢骚扰华夏的边境,我大秦就不客气了,他最好在北边找个好地方做王庭吧。华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那也是华夏的,绝不会给你们匈奴!来啊,给他一匹马,让他滚!”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五章 打造海军(一)   
“我说,周先生,你有事没事做啊?好端端的,跑到海边来做什么?”内史腾很是不满地道:“海风这么腥臊,闻得人难受,你就不烦么?”   
周冲反驳道:“腥,有多腥?有战场上的血腥气浓烈吗?你内史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闻惯了血腥味,难道这一点腥味都不能忍受。你这个土包子,不识好人心,我好心好意带你来海边,让你领略一下大海的博大胸怀,你倒怨起我来了。这好人呐,真是难做!”   
“这腥味和战场上的血腥气比起来是不同,虽没有那么浓烈,可也让人鼻子难受。我还是愿意闻血腥气,不愿意闻这腥味。”内史腾笑道:“周先生,你别说,我还真是土包子,早就听说过大海非常的广阔,就是没有见到过,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还真与那些山川不同。”   
秦国地处现在的陕西,后来拥有了巴蜀,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周冲灭了齐国,把秦国的版图扩大到大海之滨。内史腾一生都在内陆征战,哪有机会见到大海。   
周冲不怀好意地问道:“你真不想闻?”   
“真的不想闻。”内史腾如实回答。   
周冲很不近情理,道:“美吧,你。我告诉你,你不想闻也得闻,不仅要闻,还要闻好长时间呢,先习惯习惯吧。”   
内史腾不解话里之意,问道:“周先生,你这话什么意思?能说明白点吗?”   
周冲说出用意,道:“我带你到海边来,是要你了解大海,熟悉大海。还要你做好在大海上生活的准备。”   
内史腾觉得挺好笑,道:“周先生,我又不是渔夫,干嘛要到大海上去生活?你说笑吧。”   
“你看我象说笑吗?”周冲反问,道:“在商代,商族把他们在这里活动的地方叫有穹之地,把这里陆地以外的大海叫做无穹之地,这你是知道的。可是,你知道无穹之地上有多少宝贝,等待着我们去捡。”   
内史腾一下来了兴趣。问道:“周先生,有些啥宝贝,你快说。”   
周冲笑道:“来兴趣了?你看到那些煮盐地盐民没有?海水里面煮出盐,这是一宝。”   
“第二宝呢?”内史腾问道。   
周冲接着道:“你想象一下,要是海滨之地货物运输用船,而不是用人力,畜力。这得省多少事。”   
内史腾不同意周冲的看法了,道:“周先生,你是想得很好,可是大秦就这么一点地方靠海,要用船运也运不了多少东西。大秦主要是在内陆活动,还得靠人力,畜力。”   
周冲指责他道:“你这是目光短浅。你知道楚国有多大吗?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你知道楚国有多少地方靠海?楚国一灭,这些地方就归大秦所有。难道船运还用不上?”   
“那倒是这个理。”内史腾不得不服,道:“还是周先生有眼光。”   
周冲再分析道:“再说了,华夏之地辽阔无边,有多少河流可以通船。黄河长江自是不用说。关中的渭水,湖泊纵横的江南之地,还有岭南,这些地方用船比用人力畜力方便得多。”   
“有理,有道理!”内史腾若有所悟地道:“请问周先生,你要我怎么做?”   
周冲回答道:“我是想做两件事。第一件我是想用晒盐取代现在的煮海为盐。煮海为盐产量低,耗工耗时,不宜于盐的大力推广。你知道,盐对每一个人有多重要,要是海边全是盐田。这会晒出多少盐。有了这些盐,华夏的老百姓就不用为没有盐而发愁了,人人吃上盐。对身体很有好处。身板硬朗,好处在哪里,你是带兵的人,我不说你也明白。”   
在战国时期,主要流行煮海为盐,晒盐还没有推广。齐国由于地处海滨,渔盐之利丰富,这也是齐国能够号称东帝的原因之一。也正是齐地富饶,周武王才把姜子牙这个头号功臣分封到齐地,做为国之屏藩。   
“那是当然。”内史腾脱口而出,道:“我打听过了,煮海为盐的产量是很低。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把盐地产量提高,提高到至少够我们老百姓吃的。周先生还有如此之妙策,周先生能给我说说吗?”   
周冲解释道:“晒盐也就是在海边整出盐田,把海水引进来,灌满盐田,再切断海水。等到海水干涸之后,就可以在盐田里取盐。当然这盐还要进一步处理,才可以吃。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产量高,省工省力,老百姓就不用再去锅呀柴的忙活。”   
“对呀!”内史腾恍然大悟。   
周冲接着往下讲道:“你也知道,齐地土地肥沃,盐田要占用很多的良田,不划算。我是想把盐田开在海岛上,出了盐用船运回来处理。”   
内史腾双手猛击一下,道:“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既得到了盐,又不与农争田,一举两得之道!高,高,委实高!”   
周冲话锋一转,道:“可有一个问题,你想到过没有?这样做,必然使得海上一片繁忙,若是有不法之徒贪其厚利,从中渔利,岂不是害人?我是想打造我们大秦一支强大的海上兵力,你可以叫做海军,用来保护来船队,维护秩序。这海军,不仅仅在大海上有用处,在内河上也有用处。”   
内史腾终于明白周冲的意思,道:“我明白了,周先生是要我来组建海军。”   
周冲点头道:“我是这个意思。我是打算先建一支小型海军,积累起经验,训练出一批精英,等到将来灭了楚国,那么海军就会大显身手。”   
“没说地,我一定干。”内史腾颇为兴奋,一口应承。   
周冲笑道:“我还以为你这个土包子不想做水里蛟呢。”   
内史腾讪笑道:“周先生,哪会呢,我不是不明白嘛,现在明白了,我能不做吗?不过,周先生,要建海军,总要有船吧。你不会给我乌篷船,独木舟,小鱼船吧?先说了, 你给我这些船,我可打造不出海军。”   
周冲非常肯定地道:“你放心,我不会给你这些小船,我给你造大船,楼船。一艘楼船可以载几百上千名兵士。”   
内史腾几乎是唱出来的道:“那太好了!”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六章 打造海军(二)   
“见过周大人,见过内史将军。”一众工匠向大步而入的周冲和内史腾行礼。   
周冲还礼,道:“各位师傅甭客气,请坐,请坐。”   
等工匠们坐了下来,周冲把一众工匠打量一阵,笑道:“你们气色都不错嘛。齐地风光好,富厚殷实,不象内地百姓,往往是脸有菜色。他们呐,和你们没得比,他们一年到头能吃上一顿饱饭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一个姓王的工匠站起身,道:“周大人有所不知,齐地富厚殷实没错,可我们也不是顿顿都能吃饱饭,一个月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我记得,我家每到月中要打一次牙祭,不是吃肉,是让全家人吃一顿饱饭,我那娃儿吃撑了,路都走不动,他还眼望着锅里一个劲地说还要吃三碗。”   
这话乍听俏皮好笑,仔细一想,又是无比辛酸,让人笑不出来,周冲黯然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姓林的工匠回答道:“周先生,还不是官员们太过残暴,把我们的生活之资都给搜刮走了,我们一年忙到头,连饱饭也吃不上几次。煮盐的不要以为他们家就有盐吃,我小舅子就是煮盐的,一年到头也就吃那几回盐,一到用盐的时候,那哪里是在吃饭,纯粹就是在吃肉,比过节还高兴。”说到后来,眼泪都流下来了,道:“可苦了咱老百姓!”   
周冲想起一句歌词,道:“你们的生活我能理解,就是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是这意思吧?”   
“对对对。还是周先生说得对。煮盐的没有盐吃,编凉席地没有凉席睡,种地的没有饭吃,打鱼的没有鱼吃,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跟猪牛差不多。”一个姓尚的工匠呜咽着道:“从我们祖辈到我们都是这苦日子,可把我们熬苦了。周先生你们一来,把那些比牛毛还要多的税赋减免了,咱老百姓就有饭吃了,要我们气色不好都不行。”   
“对对对!要不是周先生你们来了。我们的苦日子还不知道还有多长。”工匠们七嘴八舌地附和。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征战,死伤无数,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沉重的负担。再加上齐国的吏治败坏,以后胜为首的佞臣贪婪无度,老百姓地生活过得就更苦了。   
周冲非常感慨地道:“齐地富厚饶给之处,你们的日子都过得这么苦,比起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你们的日子还是好的。读书人骂大秦是暴秦,你们对大秦这么好,他们可是要骂你们的哦。”   
“读书人,他们就知道胡说。”姓林工匠很是不屑地道:“先前,我们也听信了他们的话,以为大秦残暴不仁,会把我们杀光,没想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别地不说,我们至少可以吃上饱饭。不用再象以往,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官府,我们一年忙到头啥都没有。   
“咱老百姓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我们只认一样理。谁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咱就对谁好。大秦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大秦就是我们的朝廷。”   
他的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又是一阵附和。   
周冲再次感慨道:“齐鲁之地号称礼仪之乡,周公之礼,太公之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