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
“哦!”秦王兴趣大起,道:“周先生,你这可是百多辆车啊。依寡人看,每辆都很沉重,没有一千斤,也有几百斤。不是财宝,那会是什么?”
秦王所言,正是众人所想,尽皆点头。巴不得周冲立时揭开谜底。
周冲答道:“王上有所不知,周冲这次给王上准备了两件见面礼,这是其中一件。”
秦王难得心急的人都心急了。嗔怪道:“周先生,你别卖关子了,快说是什么?”
周冲却道:“王上何不启开过目?”
“对对对!”秦王轻拍脑门,来到车前,周冲命兵士打开,只见车上是白华华地食盐,秦王惊奇之极地道:“周先生,这些车上全是盐?”
周冲抱拳行礼,道:“王上圣明!王上,请容周冲细说。周冲以为大秦地处西边,不接海滨,赖天之幸,王上圣明,大秦拥有齐地。齐地渔盐之利,天下知名,而大秦百姓所缺者以盐为最,周冲斗胆在齐地设立盐场,晒海为盐。”
“好啊,好啊!”秦王右手抓起一把盐,用舌头一舔,赞道:“好盐!寡人就没见过这么多盐,看来寡人派周先生去灭齐国,这一步是走对了。周先生不仅把齐国灭了,还造福齐地百姓,造福天下,寡人甚慰。
“寡人还记得当日李斯初见寡人之时就曾言及百姓所缺者不外三样东西,一样是安宁,列国征战,百姓攘攘,何来安定?第二样是油,周先生奇术,石中出油,已经少了一不足。周先生晒海为盐,则天下百姓都有盐吃了,李斯你说的三样不足,除了楚国未灭以外,已经全部实现了。”
李斯这人急功近利,缺少德操,但要说他不关心天下苍生的安危幸福,那又不对。他当日所说三事,正是他心系天下的表现,没想到现在油盐之事已经全部实现了,也是难掩激动之情,翻身拜倒,道:“王上圣明!臣以为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天下百姓的生活无油无盐,王上圣明,推行周冲之术,使天下百姓食有油,食有盐,滋味俱全,实是远迈三王五帝之大事呀!”
这话并不是拍马屁,是真心话,秦王扶起,道:“周先生,你这礼物送得好,寡人就收下了。蒙武,王翦,你们都要向周先生好好学学,不要把燕地魏地的美人一个接一个地往寡人身边送。寡人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去管她们。”把盐放了一撮在嘴里,赞道:“咸,咸,咸得有滋有味!这滋味,老百姓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尝到!你们也来尝尝!”
尉缭他们也是兴奋,依言放了一小撮盐进嘴里,不住点头,赞赏不已。
秦王之所以修阿房宫,是因为美人太多,多得没地方住了,不得不修。要是他手下象周冲一样,不拍他马屁,把那些美女遣散了事,也许就不会修阿房宫了。
“来啊!把盐给寡人运回去。”秦王大声,道:“你们可要看好了,这可是宝贝。”拉着周冲地手,道:“走,周先生,先进城再给寡人看你的第二件宝贝!要是在这里看的话,太怠慢周先生了。”不由分说,把周冲拉到王车上,再要韩非和尉缭上去,四人同乘王车进城。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议(二)
坐坐,都坐。赵高,去把李牧将军请来,用寡人的王招呼众人坐下,道:“周先生送给寡人的礼物很好,寡人很喜欢。只不过,周先生的礼虽重,也就是一百多车盐,也不够大秦百姓吃的。现在的大秦,不再是以前的大秦,土地人口都翻了几番,不能光让以前的大秦百姓有盐吃,就不让现在的大秦百姓有盐吃。要是那样做的话,寡人这个王上就当得太昏庸了。你们都出出主意,要如何才能让全国的老百姓都吃上盐。”
这是国计民生之事,众人无不是赞同秦王的话,李斯很是兴奋地道:“王上,臣以为应该派工部去齐地,加大晒盐的人力物力。”就目前来说,齐地临海,发挥地理优势,在齐地制盐是再好不过的办法。
秦王点头道:“这倒是个办法,周先生以为如何?”
周冲回答:“王上,周冲无话可说。只是,周冲以为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荒地、海岛,尽量避免与农争田。”
秦国历来重视农业,对周冲的提醒,秦王自无不准之理,道:“就这么办。”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韩非以为齐地以北的燕地,辽东之地都临海,可以参照齐地做法晒盐、制盐。”
“嗯,是个好办法,这也可行。”秦王赞同,道:“韩非,你就选派人手过去吧。”
韩非应一声是,秦接着道:“你们还有没有办法?缭子先生,周先生,你们说说。”
尉缭笑道:“王上,缭子以为盐除了海边可产以外。在内地也有些地方出产井盐,蜀中、燕地都有井盐,可以多派人手。”
“是啊,是啊。”秦王很是赞同,道:“这么多年来,大秦的盐主要就是靠蜀中供给,是应该加在投入了。寡人决定,成立盐官,专门负责制盐。”
四川自贡号称盐都,井盐在历史上享有大名。同时。四川制井盐,还有一个惊世发现,那就是发现了天然气,只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允许,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秦王笑着道:“寡人粗略估计了一下,就是这样做,也不够我大秦百姓吃的。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寡人以为,楚国拥有很多海滨,要是把楚国灭了,那么我大秦地盐就会猛增,老百姓吃上盐就不会有问题了。”
有历史学家感叹,现代社会的人不把盐当一回事,要不是吃饭需要盐也许人们可以忽略盐的存在,在古代社会盐是一种战略资源,为了盐可以发生战争。这不就证明了吗?
“周先生,你的第二件礼物是什么?别藏着掖着了,给寡人看看。”秦王索要礼物了。
周冲以盐作礼,别出心裁。让众人感叹,心想周冲第二件礼物更是不凡,很是期待地看着周冲。然而,周冲的做法让他们大跌眼镜,周冲取出一本奏章,道:“王上,这就是周冲送给王上的礼物,还请王上过目。”
秦王也是好奇,接过来展开一看,大笑道:“海军!好好好。真是好宝贝。”走到地图前,右手食指从齐地开始,顺着海岸南下。经过东海岸,最后到了南海之滨,笑道:“有了海军,寡人就如虎添翼,周先生这一步棋下得妙,布得好,海军是应该打造了。现在不建立海军,等到将来要用时,又没有,岂不可惜。周先生,你这件礼物,比起刚才那件更好,寡人收下。”
在历史上,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不仅仅是灭了山东六国,还包括百越之地,也就是现在的两广、福建、海南岛,还有越南北部。这些地方,在当时不属于中国,正是秦始皇的果断决策,把这些地方并入了中国版图。
为了征服这些地方,秦始皇一共投入了五十万军队,战争一开始几乎没有遇到抵抗,打得很顺利,直到广西才遇到大麻烦,问题主要是后勤补给不上,秦军缺衣少食,战斗力大为减弱,最悲哀的是秦军地统帅也身亡。
为了解决后勤问题,秦始皇特地出动了水军,还建造了灵渠,把湘江和珠法连在一起,从根本上解决了补给,秦军恢复了战斗力,很快就摧毁了土著的抵抗。
周冲打造海军也是在为秦王远征百越之地做准备,让周冲意想不到的是,秦王一看了索方的奏章,马上就想到如何利用海军远征百越。这种敏捷的才情,周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秦王把奏章递给尉缭,道:“缭子先生,你看看。有了强大的海军,这些地方,还不都是大秦的。”手指在地图上由南向北划动,包括越南,海南岛,福建,朝鲜这些还没有并入版图地地方。
尉缭看完递给韩非,道:“王上,缭子以为海军于大秦的未来极其重要,应该加大投入,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大海军。”
韩非结巴道:“对!王上,应该多派工匠去齐地,多造战船。黄河,长江都是宜于行船之地,会水的百姓不在少数,也是打造海军的好地方。”
“你们说得对,寡人也是这样认为。”秦王很是欣慰,道:“寡人立即下旨,升索方做将军,给寡人打造海军。”
眼睛又回到地图上,道:“要想海军大有作为,那么必先灭楚。楚国一灭,五岭以北皆为我大秦所有。楚国可是一块硬骨头,现在虽然两派打得火热,难分难舍,但是自从项燕加入以来,他是所向披靡,很快就会分出胜负。
“寡人把你们请到来,就是要听听你们的意见,现在是不是灭楚的时机。这事很重要,关系天下,你们就畅所欲言。”
秦王话音刚落,李牧进来,向秦王施礼道:“李牧见过王上。”
秦王很是高兴,一下拉住李牧,要他坐在身边,道:“李牧将军,你猜猜看,寡人请你来是有何事?”
李牧谦道:“王上,李牧败军之将实不敢聆听机密。”
秦王滋一声,道:“李将军,你多虑了,请你来就是信你。你也别想只听不说话,寡人第一个就听你的意见,寡人欲伐楚,你以为可否?”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议(三)
王真心相待,推心置腹了,按理说李牧应该很感动,为所动,只淡淡地道:“王上以为可则可,王上以为不可则不可。”
他这话太模糊了,让人听着就不爽,李斯忍不住斥道:“李牧,王上敬你,才真诚相待,就算是块石头也该捂热了。你不想为王上出主意,尽可以不说。”李牧的表现实在是让人不愤,不能怪李斯。
秦王挥手阻住李斯再说下去,问道:“李将军以为何为可?”
李牧坐得笔直,仿佛没有听到秦王的问话似的,秦王再问道:“李将军难道认为寡人昏庸不堪,不称将军之意?”
“李牧以为王上之才千古罕见,王上是多虑了。”李牧淡淡地道:“李牧斗胆请问王上,王上以为攻楚的条件成熟了?”
秦王点头道:“要是光从军事角度来说,寡人灭楚的时机成熟了。寡人一举而灭赵燕魏齐四国,兵锋正锐,楚国两派相争,他们的血都快流干了,只要寡人大军一到,还有不转眼殄灭之理。”
“以王上天威要灭楚自是不成问题,只是李牧有几个问题想向王上请教一下。”李牧缓缓道:“请问王上,秦军自出关以来,连续作战,与司马尚大战于西线,再与李牧大战于东线,再东灭齐,北伐燕,南征魏,四处开战,万里转折,兵士疲惫吗?”
秦王想也没有想,道:“自从大军出函谷关东向,已近两年,士卒疲惫不堪,极待休整。这理寡人明白。只是,若是大军休整而不趁机伐楚,那么长平大战旧事就要重演,寡人是想趁楚国两派没有分出胜负之机灭了楚国。要是楚国两派分出胜负,寡人要灭楚,楚国也必灭,只是困难会大很多。”
李牧点头道:“王上所言极是,不过李牧以为今日之楚非昔日之赵。当年,长平大战之后,昭襄王错过了灭赵的最佳良机。后来悔悟兵临邯郸,却落得大败而归。究其原因,并不是赵国强大起来了,而是赵国得到诸侯的增援,假使没有诸侯的增援,若是没有信陵君窃符救赵,那么赵国也会为昭襄王所灭。
“山东六国已灭其五。只余一个楚国,即使楚国两派分出胜负,正如王上所言楚国的血已经流干,要想恢复过来也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做得到。楚国统一之后,实力是会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没有了诸侯,楚国又能做什么?”
众人齐皆点头赞同。
秦王击掌,道:“有道理,有道理。那么。李牧将军以为现在伐楚不是时机?”
李牧直言道:“王上,李牧以为王上若现在攻楚,则是逆时而为,会埋下无穷后患。若王上暂缓攻楚。则为顺时而动,其利无穷。”
秦王笑道:“李将军有话尽管说,不必藏着掖着。只要有道理,就算是逆耳之言,寡人也能接受。不信地话,你可以问问周先生,他可是指着寡人鼻子骂过的,可他的话有道理,当时寡人很生气,寡人还是接受了。”
周冲忙道:“王上。周冲莽撞,还请王上恕罪。”
秦王摆摆手,道:“周先生不必多心。只要你有道理,寡人会接受。”
李牧不无感动地道:“王上,请恕李牧狂妄。李牧以为士卒疲惫,极待休整,这是一不可伐楚。现在的秦军虽有六十万之众,但分散在赵燕齐魏之地,要把他们集中起来,又能要费时费力,千里奔走,必然疲惫不堪,这是雪上加霜之事。
“李牧以为现在的秦军还是以前的那支秦军,而大秦已非以前的大秦,拥有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百姓,若现在伐楚,只不过是用以前的秦军灭楚,而不是动用大秦的所有力量。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何也?因为死伤无数,若王上现在伐楚,苦难地依然是以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