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蒙恬收复河套之地就曾大量使用弩,而匈奴人自以为凭他们手中的弓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当他们对上了蒙恬大军吃了大亏方才明白过他们的弓比起秦军的弩就差远了,秦军地弩射得比他们的弓远,也更准。从而被后人称为“游击战专家”的匈奴人退出河套之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秦王笑道:“李将军说少了一样,那就是你还需要大量的周公弩。这好办,你的军队人手一把周公弩,遇到匈奴就射箭,看是匈奴人的弓厉害,还是周公弩厉害?李将军,你以为如何?”
李牧想也没有想,道:“王上圣明!蒙恬那一仗,用步兵打败匈奴精锐骑兵,就是因为使用了周公弩。有了周公弩,不怕匈奴跑到天上去了。”
秦王哈哈大笑,道:“那寡人就静候你的佳音了。”
在座之人都是才情非凡之士,韩非和李斯虽不主兵,并非他们对兵道一无研究,自然是听得出如此处理的好处,可以说真要按这套打法去打,匈奴还真不经打,无不是喜悦无限。
李牧信心十足地道:“王上请放心,李牧决不辱王命。”
秦王很是放心道:“有李将军坐镇北方,寡人无忧也。”
李牧叹道:“王上过奖了,若不是周先生提醒,李牧肯定会犯错误,河套一战会困难得多。这趟咸阳之行,李牧不虚也。”
秦王点头道:“周先生的主意总是那么新奇,这点不仅你感觉得到,就是寡人也如此认为。很多事情,寡人都是从周先生那里获得灵感,要是没有周先生给寡人以灵感,寡人也会犯很多错误。北方之事无忧,寡人就可以专注南方了,你们都说说该如何灭楚。缭子先生,你先说。”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一章 英雄归来(五)
缭是国尉,也就是后世说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主管军陈述一系列的战略战术行动可以理解为灭楚部署,然而尉缭却撂了挑子,道:“王上,缭子以为自从四国灭后,大秦积极备战,各项准备充分,现在山东安定,山东之民心向大秦,楚国两派相争仍是难分难解,此时不灭楚,更待何时?只是这一仗具体怎么打,缭子以为周先生在山东积粮贮兵,应该是早就胸有成竹,王上何不向周先生问计?”
他之所以把球踢给周冲那是出于对周冲的信任,周冲自从参与军政事务以来,越干越顺手,越来越厉害,他的主意总是高人一筹,主要原因当然因为他是现代人了解很多秦人所不了解的事务,以尉缭看来他也是自叹不如了。
秦王指着尉缭笑言,道:“好你个缭子先生,又撂挑子。周先生固然有奇计,但是寡人还是先听听将军们的意见,周先生最后来说,最好的东西总是在最后才上场,不是吗?韩非,你以为这一仗怎么打好?”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韩非以为这是必胜之仗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还请各位将军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轻敌。有一句话说的一个一个比秦不如楚,楚国民风骠悍,不得不重视。”
秦王点头道:“这倒是,寡人相信这一仗必然灭楚,但是不要以为楚国是纸糊的,就不堪一击,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天下虽大,半入于楚’的说法。王翦蒙武,各位将军。你们要好好记住!”
“遵王命!”王翦他们齐声领命。
秦王点名道:“王翦,你说说你的看法。”
王翦的挑子撂得更干脆,道:“王上,将军的职责是在战场上指挥千军厮杀,战场上地事情臣职责所在,自当知无不言。战场以外的事情,王上说打到哪,臣就打到哪。”
“好你个王翦,这挑子撂得倒干净。你们都说说看法。”秦王看着众将,众将尽皆不言。眼睛有意无意地看着周冲,意思非常明白,周冲肯定有好主意,听他的就行了,何必自己说。得到众将信赖,也是周冲威望日盛的表征。
秦王坐回王座上,道:“周先生。都等着你的主意,还是你说吧。”
周冲这人谦逊,虽然灭楚方案已经成熟,依他想来只要尉缭他们提出相应的方案,自己进行一定补充就行了,没想到他们居然都不说,要听他的,看来是不得不说了,只得道:“王上见爱。要周冲说周冲不敢不说。只是,周冲在说出自己看法之前斗胆请问王上几个问题。”
“讲讲讲,周先生什么时间也学会弯弯绕了?有话直说就是了。”秦王非常干脆。
周冲谢一声,道:“王上。周冲请问王上,王上灭楚是建万世之基,还是一时之利?”
“这还用问嘛,当然是万世基业。”秦王想也没有想回答,很是奇怪地问道:“这是个很明显的道理,周先生不会不懂这理,周先生必有高论,寡人洗耳恭听。”
秦王就是就秦王,具有超出常人的洞察力,周冲不得不从心里感叹秦王的优秀品质。道:“王上,以周冲之见楚国不同于韩赵燕齐魏五国,应当另行处置。自从商代武丁初征荆楚。荆楚方才初入华夏眼里,但是以华夏人地眼光来看楚国不算中原,楚国之民也不是中原人。周宣王征楚国,只是象征性地收受祭祀用的茅,也是这个理。
“直到周天子失德,列国征战不休,楚国趁中原人不注意的时候已经征服了南方大片土地,拥有荆襄江淮之地,号称五千里之国,已经非常强大,才开始与列国争霸。楚文王、楚成王、楚庄王这些明君使得楚国进一步强盛,在中原人眼里楚国也是华夏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楚国就和山东五国无异,而是有很大的区别。一者楚国地域广阔,百姓众多,虽然两派相争不息,其实力仍是不容小视。二者楚国之民种属众多,既有荆蛮之属,还有东夷之蛮,更有越人。这些种属其风俗与中原人不同,王上是要他们保持自己的特色,还是要他们与中原人一样?”
楚国的发展史和秦国一样,最初是给中原人视为蛮夷的化外之地,经过一千多年地发展,直到战国后期楚庄王争霸成功,才正式成为中原人眼里的华夏之地。楚国的发展史和秦国也一样,就是征服那些蛮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那些不够开化的野蛮民族,并不断同华而成,是以楚国的民族众多,他们的风俗习惯与中原人大不相同,若是不能很好地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会很严重,导致战争也有可能。
依秦王尉缭韩非他们想来,周冲肯定是说出一系列灭楚战略战术,没想到周冲却把这事提了出来,转念一想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却不容易引人注意,要不是周冲提起还真不容易想到,不得不佩服周冲缜密的心思。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韩非尉缭李斯他们不住点头。
秦王猛地站起来,来回踱步,很明显他也在思考,过了一会,秦王决然道:“周先生之议利在千秋,不过不虑呀。寡人灭楚是为了统一天下,让天下不再有战争,让天下之民过上好日子,并不是为了敲诈勒索。要是那样地话,就不是王者之道了,是盗之行。只要这些种属承认我大秦,愿做我大秦的顺民,那么他们都是大秦的子民,应该得到遵重和保护,王翦蒙武,你们这些将军要好好记住这点。”
王翦蒙武他们齐声道:“遵王命!”
秦王接着道:“我大秦本是黄土高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因给周天子养马而起家,这虽然有点丢脸,但寡人却认为英雄在不出身低,只要他奋发有为就是最骄傲地事。我大秦的发家就好比一个出身卑微的英雄,兼并了高原上其他的民族,才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局面,即将统一天下。
“在这几百年时间里面,我大秦始终做到了一件事:凡是愿为我大秦效力者,一视同仁!他们有功,我大秦不会不赏;他们有过,我大秦也不会不罚。你们这次出战,要把这点告诉楚国的那些民族!”
这话相当于现在的所有民族都平等,在当时是了不起的举措,可以想象得到有了秦王这番话,那么在处理楚国众多民族问题上就好办多了,周冲不得不佩服秦王的大气,道:“王上圣明!”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一章 英雄归来(六)
王感叹道:“周先生计事总是从千秋万代着眼,从根难得呀难得!周先生接着说。”
周冲这个现代人自然知道让人神往的秦朝覆灭的原因,也知道中国历史的利与弊,尽一切努力把具有超越时代意识的秦王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来,开创出中国历史的新未来,秦王这句从千秋万代着眼可谓中肯之评。
“楚国最早是在荆襄之地立国,逐步向南向西向东发展,最后把主要精力用在向北发展,与中原列国争霸上。”周冲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道:“楚国集中精力向北发展,与列国争霸,这虽然限制了楚国向南发展,特别是楚国进军岭南之地,若是楚国先发展岭南之地再来北上争霸,也许局面有所不同。”
秦王打断周冲的话,击掌赞道:“楚国这就有点鼠目寸光了,和我大秦比起来就差远了。我大秦集中了几百年时间兼并西戎,直到西戎全部成为我大秦的子民,方才集中精力向东发展,与列国争霸天下。而楚国却不同,岭南之地富饶,岭南之民可用,而楚国的君主们却没有向北取守势,专力发展南方,而是不问岭之事,集中精力向北,与列国争霸,逞一时之气,失策了。楚文王,楚成王,楚庄王这些楚国的明君们,力主北上,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功,国人庆贺,从长远来看实是不智。周先生这话,堪称妙语,寡人极是赞同。”
从长远着眼一直是秦王的优秀品质,这一优秀品质再一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若楚国集中精力向地发展,象秦国当年一样。兼并了岭南之地,那么楚国会更加强大,即使秦始皇这样的雄材面对这样的对手也会发怵。
“王上圣明!”众人不得不佩服秦王地战略眼光。
周冲接着道:“王上所言极是有理,周冲也认为楚国北上争霸是一个失败的战略决策。不过,这也有一个积极的成果,那就是楚国对中原文明的认同感大为提升,王上灭楚的困难也就少了许多。
“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一直强盛,中原列国面对楚国都不寒而栗,齐桓公虽是五伯之首。管仲虽称圣贤,但召陵之师无功而返,反使楚国更加骄横。直到晋文公城濮之战才稍抑楚国北上势头,后来楚国雪耻成功,锋芒所向列国退避。
“直到大秦东进,白起一举攻入郢都,烧毁楚国历代君主的陵墓。楚国自此衰落,一蹶不振。在大秦的军威面前,楚国这个桀傲不逊的国家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不得不累次东迁,直到定都寿春。
“以周冲之见,荆襄之地是楚国经营千多年的重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楚国两个根本重地之一。另一个根本重地就是淮河流域。是以楚国才在失去郢都之后定都于此。因而周冲认为此次灭楚,应当兵分两路,一路直下荆襄,一路直取寿春。失去了这两个战略中心。楚国也就无能为力。”
王翦率先表示赞同,道:“王上,周先生所言极是有理,臣以为是深思熟虑之策。臣也以为楚国若是失去了荆襄和江淮之地,楚国也就不再是楚国了。现在西楚据荆楚,东西据江淮之地,两派立于不败之地,原因就在于此。若大秦兵分两路,直捣重地,只要攻占了这两地。其他地事情就好办了,也许可以不战而破楚。”
“对呀对呀!周先生所言极是,我等并无异议。”蒙武他们附和。
秦王呵呵一笑。道:“周先生总是能说出众人的心声,寡人猜想缭子先生和韩非也没有异议吧?寡人说对了吗?”
尉缭和韩非齐道:“王上圣明,我等也是这样认为。”
周冲接着道:“江淮之地多水渠河流,便于行船,以周冲之见应当把海军也投入,一则可以从水路支援大军,二则可以历练海军。”
秦王双手猛击一下,笑道:“周先生之言正是寡人所想,投入海军是势在必行。海军组建以来,还没有经历过实战,有什么问题也不清楚,打一仗检验一下也是好的。索方,你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与楚国的水军开战,打败他们。另一个就是支援大军,你能做到吗?”
索方腾地站起,道:“回王上,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坐下坐下!”秦王招手要索方坐下,道:“有了你这话,寡人就放心了,这次灭楚就来个水陆并进。你们还有什么建议,说吧。怎么,都没有了?你们没有了,寡人倒还有几个问题,周先生提议海军参战,目的是检验海军,为以后进军岭南做准备,灭楚与进军岭南是一体,楚国一灭大军即刻进入岭南,所以寡人要求你们在完成灭楚之外还要做好进军岭南的准备。有问题吗?”
进军岭南已经是铁板上钉钉地事了,众人没有异议。
秦王踱来踱去,道:“寡人的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