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周冲一点也不动怒,呵呵一笑,道:“丞相还是消消火把,别把身子气坏了。至于周冲是君子,还是小人,后人自有定论,就不用丞相来评判了。你也不想想,大秦统一天下之势早成,山东五国尽灭,大秦王上会让楚国飘摇在外吗?我们本来打算发兵五十万前来灭楚,没想到你请我们前来,还给我们辎重物资,这样的好事大秦没有理由拒绝吧?”
李园指着张良,恨恨地道:“张良,你误国呀,你误了大事呀!”
周冲哈哈一笑,道:“丞相不必动怒,不必迁怒于子房,这都是你辨事不明,判断有误,子房不过是提议而已,究竟用与不用还不是你拿主意嘛,你怎么能把这错失推到子房身上呢?不能正视自己的错失,把错失全推给别人,不能把功劳留给别人,抢别人的功劳,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所在,好好想想吧。”
这话不是强辩,象这种事情责任张良也是有地,但主要责任还是在李园,谁叫他是最终决策者呢?他不点头,此事能成吗?
李园奇怪问道:“你为什么给张良说话?”
张良笑道:“好叫丞相得知,张良与周先生相交莫逆,奉周先生之命而入楚,维持楚国的僵持之局。张良幸不辱命,维持楚国之局直到大秦王上灭楚为止。”
李园恍然大悟,道:“你明明是要配合周冲进军,就出了搬秦军助战的主意?我李园真是蠢呀,真是蠢呀,蠢到家了!”一口鲜血喷出来,仰天便倒,气绝而逝。也不知道李园是给气死,还是给如此阵仗吓死的!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二章 灭楚之战(八)
子房,来,干!”周冲举起酒杯,和张良碰了一杯,道:“与子房共饮,诚人生乐事。此时言欢甚好,周冲本不该言及其他,只是你我都是为天下而奔波之人,自是不能不顾及天下,周冲是不得不言。”
张良指着周冲,笑道:“周兄,你还真是扫兴。你来到楚国我本该尽下地主之谊,请你喝上一杯,只是诸事繁多,总是不能如愿。现在,事情都办好了,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小酌数杯,又你提国事,俗,俗不可耐!周兄时刻不忘天下之事,张良感佩,周兄有话直说。”
周冲指着张良笑言:“好你个子房,明明和我一样想法,却把我周冲说成俗人,好象你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似的。我没有其他的事,只是有点好奇,子房是如何说动李园,要他向大秦搬救兵。”
张良呵呵一笑,道:“这有何难。路修好之后,李园马上派人去了岭南,我抓住机会给他说派兵岭南固然是好事,等到平定岭南,也需要几年时光吧,这时间还是长了点,不如向大秦求救兵来得快。我提醒他,大秦的条件可能会很高。李园只想着早点完事,对于条件倒不在意,马上就派人去了。后面的事,你都知道了,就不说了。”
周冲笑道:“若不是子房这计用得高明,现在还不是打得血流成河,《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子房写的。子房此计一出,虽使将军们无用武之地,可少死很多人,给天下减轻了很多负担,实是功德无量之事。来,子房,周冲敬你一杯!”
张良端起酒杯,道:“博奕是两个人的事情,我张良自认这手下得还不错,要是没有周兄应得巧妙,也不会有今日之功。来,周兄,张良也敬你一杯。”
两人碰一下,一口喝干。相对大笑,好不畅快。
周冲斟上,道:“请子房饮了这杯,周冲有话说。”
张良也不多说,一口喝干,道:“周兄有话请讲,张良洗耳恭听。”
周冲笑道:“我是想把寿春。把江淮之事交给子房。子房在楚国有些时日,认识的人多,情况也很了解,更重要的是子房之才楚国之民很是认同,有你坐镇寿春,则江淮无忧也。”
张良接过话头道:“周兄可是要直下江南?”
周冲指着张良,道:“什么事都瞒不过你,我正有此意。子房是知道地,江南之地本是吴越之地。自成一体,吴越争霸之后,吴亡而越弱,楚国趁机兼并。然而。江南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孙子遗教,民风强悍,若不早定,恐生变故。周冲是想趁此机会,率军直下江南,收服吴越之地,则楚国才算是真正的平定。”
张良点头赞同道:“周兄深谋远虑呀,张良也正要以此事相告。没想到周兄想到头里去了,看来张良是多虑了。周兄说得一点没错,江南之地土地肥沃。甲于天下,其民众多,孙武以三万吴兵攻入楚国,几灭楚国,若不是秦国出兵,楚国复国无期。孙武伍员句践范蠡文种之辈虽逝,但是他们的遗教仍在,若是别有用心之人趁此机会据此而为,纵不能逆天,制造一些麻烦还是可能的,是应该早定。请问周兄,你打算什么时间出发?”
周冲笑道:“饮完这杯酒就出发。本该与子房多所盘桓,只是军务在身,担误不得,还请子房见谅。等到天下一统之时,我们再作长夜之谈。”
张良很是赞同周冲的话,道:“周兄之言正是张良所想。周兄即刻南下江南,张良本不该多言,只是周兄只带三万之众来寿春,寿春至少要留一万人驻防,带到江南的不过两万人,以张良之见兵力太少啊。”
周冲点头道:“子房所言极是,周冲也想过。只要子房坐镇寿春,那么江淮之地则无异动,内史腾他们就有很快从后赶来增援,这问题就解决了。”
张良笑道:“周兄尽管放心,有我张良在,一定使周兄无后顾之忧。”
“那就多谢子房了!”周冲举起酒杯,道:“子房,请!”两人对饮,周冲抱拳,道:“子房,周冲告辞了。”
张良道声:“周兄请!”把周冲送上路,依依惜别。
周冲率军南下,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不一日来到锡山,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典故,一时好奇,带领虎贲卫士来锡山怀古。没想到,刚到锡山脚下,就见一堆百姓围观,啧啧称奇,众人围上去一看,只见百姓指着一块石碑评头论足。
石碑上写的是“有锡则乱,无锡则宁”八字,周冲一看清碑上的字,差点晕倒在地上了。他来这里就是想看看历史会不会重演,这块石碑会不会再次出现,没想到石碑仍然出现,要熟知无锡名称由来的周冲不晕都不行。
周冲向百姓打听,道:“请问这位大爷,锡山的锡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这位老头点头道:“是啊。锡山自古就盛产锡,也不知道前些天怎么回事,突然就少了。我们不甘心,不断地挖,挖了几天,锡没有挖到,倒是挖出这块碑了。”
“是呀是呀!”百姓附和,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听说大秦地军队已经把王上和丞相给抓了,正向江南进军呢。碑上说的有锡则乱,无锡则宁,难道是天下一统,没有战乱了?”
“那可好了,我们不用每天为打仗的事提心吊胆,终于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了。”
周冲非常感慨历史竟然如此巧合,道:“各位父老,你们说的没错,大秦的军队已经到了这里。”
“你怎么知道?”百姓好奇地问。周冲怕吓着百姓,身着便装前来,是以百姓不知是他。
虎贲卫士道:“好教各位知道,这位就是大秦的周冲周先生,大秦的军队在周先生率领下刚到锡山。”
百姓忙跪下叩头,道:“参见周先生!”
周冲和虎贲卫士一齐动手把百姓扶起来,道:“各位乡亲请起。”
“都说周先生对老百姓最好,可不是嘛,对我们都这么礼遇,真是位好人。”百姓很是高兴,老头道:“周先生,天下一统了,这锡山地名称不能再用了,你给取个吧。”
周冲心念一动,道:“那就叫无锡吧。”
“无锡,无锡,有锡则乱,无锡则宁,好名字,好名字。”百姓品评叫好。
现在无锡之名就是因为这块石碑,由王翦给取的。万未想到历史重来,周冲代替王翦给无锡取了这名称,望着欢呼的百姓,周冲真有点晕乎乎的。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二章 灭楚之战(九)
山耸峙,千峰万壑,高耸入云,如刀劈斧削一般,这原与岭南的五岭。五岭千百年来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开,成为中原与岭南之地交通的障碍,为了经营岭南,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一是开凿了灵渠,二是在五岭上修筑了通道,历代王朝在此基础上进行修缮,成了中原进入岭南的两大战略通道。
周冲驻马山脚,望着五岭感叹秦始皇的伟大,正是秦始皇的雄材伟略,使得中国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在扫灭山东六国之后果断进军岭南,才有了现在的两广福建这些领土,而最开始五十万秦军的补给就是从五岭获得的。
由于五岭山高林密,道路险阻,使得秦军的后勤极其困难,周冲正是考虑到这点才派张良入楚,用计要楚国修路,为大军进入岭南做好准备。
现在,周冲一路追击楚国残余势,来到五岭下,自然是要尽情领略一番五岭风情。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把周冲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周冲寻声望去,只见一队秦军正飞驰而来,头里一人个头甚是高大,不是别人正是内史腾。
内史腾冲到跟前,猛一拉马缰,战马人立起来,内史腾在战场上练就的马术得到很好地体现,腾地一下就跳了下来,把马缰扔给亲兵,小跑着过来,喘着粗气,道:“周先生,你的腿是兔子腿吧,跑得还真够快的。我赶到寿春,子房说你去了江南,我赶到江南,听说你去了东越,我赶到东越。你又到了五岭,你的腿如此能跑,要不是兔子腿还真跑不出来。”
他说得没错,周冲一路追击,几乎没有受到象样的抵抗,自然是如入无人之境,内史腾从后增援,要想跟上周冲的速度,还真是困难。
周冲开玩笑,道:“内史将军。你这不是追上了吗?内史将军,我要是兔子腿,你能追上我,你那是什么腿?不会是老鹰腿吧?”
内史腾哈哈一笑,道:“周先生,你真没学识,老鹰在天上飞地。是用翅膀,不是用腿。”
周冲反驳道:“谁说的老鹰没腿?要是老鹰没腿,怎么抓小鸡?”
“得得得,不跟你说这些。周先生能说会道,我跟你说这些,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嘛。”内史腾直叩主题,道:“周先生,楚国已灭,我们的作战任务全部实现。是该休息一段时间了,扎个营寨,睡个安稳觉吧。”
灭楚一仗几乎是兵不血刃,可以说完成得非常漂亮。并不是说大军不累,相反大军抢占各处城池,连续行军相当的疲劳,是该好好休整了,内史腾这话可是针对当前军情得出的最好结论。
按理周冲应该答应,然而周冲却一口否决,道:“不行,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间,应该趁此机会进入岭南。”
内史腾双眼一翻,吃惊地道:“周先生。你可想好了。进军岭南,王上虽是早有此意,但王上还没有下旨。我们现在就进入岭南,那可是擅自调兵,是重罪呀。王上圣明,自是不会追究,但大臣们就难说了,要是他们给王上上书弹劾我们,那也是麻烦。”
“你的顾虑固然有道理,只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此时不进入岭南,更待何时呢?”周冲不同意他的话,道:“平定百越是王上的既定策略,之所以没有实行,是因为楚国还在,现在楚国已灭,该是平定百越的时间了。你放心,王上没有下旨之前,我是不会对百越开战,我是想进入岭南追击楚国地残余势力。你是知道的,东楚凿通五岭后,已经派兵进入岭南,我们要是不穷追,把这股残余楚军剿灭,必然会生乱。”
周冲现在进入岭南的真正意图不全是为了追击楚国残余势力,更重要的是想在岭南建立战略基地。剿灭楚国残余之后,可以占领一定的岭南土地,就可以设立基地,屯积物资,为大军南征做好准备。
更重要的是,一过了岭南,南方的气候与岭北截然不同,气候潮湿,山高林密,多瘴气,土著还是以部落地形势散居各地,南征之战必然与中原作战截然不同,在这片土地上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兵士掌握不同的战术,对南征有莫大的意义。
内史腾虽然不能完全明了周冲的用意,但他一听周冲之言,大拇指一竖,赞道:“周先生此言极是!对,我们就以追击楚国残余名义进入岭南。如此一来,谅那些大臣们也不能说什么,高高高,委实高!”
秦代的军队控制得非常严,五十人以上的调动,都要有秦王的兵符,灭楚之战已经完成,军队应该停下来,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就冒然进入岭南,秦王不会过问,大臣也会饶舌,让人心烦,以追击残余为名进入岭南是名正言顺之事,要内史腾不高兴都不行。
周冲笑道:“内史将军没有异议,那我们就执行了。”
“请周先生下令吧!”内史腾飞身上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