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周冲接着道:“在现有官吏中提拔。固然是必行之事,但是周冲以为这还不够。因为人的经历必然不同,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经历,有些人有才有德,却没有做官,他的才具德操就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这些人要是不能为大秦效力。实是大秦的损失,也是天下地损失。是百姓之不幸。
秦王一下站起来。道:“周先生这话寡人爱听。川的不说,就说缭子先生,要不是周先生向寡人举荐,寡人哪里能够得到缭子先生为助啊。
周冲忙道:“王上言重了,周冲不过是尽了一点人事而已,若不是王上圣明,礼贤下士,缭子先生也不会得展凌云壮志。
尉缭谦道:“缭乎见识浅陋。若不是得遇王上,缭子必当终老山林。
秦王挥手道:“好了,你们先不要忙着谦逊了。周先生说出你的办法。
周冲应一声,道:“王上。周冲以为如缭子先生之才者,天下间不是没有,而是很少。E上要治理天下,并不是要人人都有缭子先生之才,只要他们能干,他们的才情不必如缭子先生。能够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寸于这部分人才,取之之道有两个。”
“哦。还有两种办法,不少嘛。秦王艰是感兴趣,道:“快快说。
周冲道:“第一个办法就是举荐制,着令各地官吏每年举荐一名或者数名当地有才有德的人才。为了防止当地官员做弊,举荐自己的亲属,实行连坐制。凡所举之人无才无德,犯了事那么举荐人也要受到处罚。
本孝廉是西汉实行得非常成功的办法,为西汉聚集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于后来受到饥评。那是因为西汉已经朝政败坏,什么都坏了,孝廉制度也不能例外。
“你们以为呢?”秦王问道。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地确是个好主意啊。犬秦地官员遍天下,若是他们能够举荐人才,那么大秦的人才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你们都赞成,就这么办。秦王当即准了。
周冲往下说道:“第二个办法嘛,就是开科取士。卜年大秦进行一次科考,朝廷出题目。要读书人来考取功名。匠目可以分为很多类,依读书人的喜好自己选择参加,比如善于农事者。可以让他做农官;善水事者。可以让他做河工;善造盐者,让他做盐官;善言者可以让他结交周边国家、部落;善法者。让他做法官断狱;善政事者,让他为官理政:善兵者,让他带兵。
科举制度虽是骂名不断,可是静心而论对中国历史地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是古代社会人才聚集的主要方式。当然,周冲深知其利弊,决定取利去弊,把题目给换了。巴历代君王用来考核学子们的圣贤之言换成各种专业知识,那么和我们现代的考试制度也相差不远了。
若是这一猎施得到施行的话,各方面的专才都会冒出来,那是什么局面。不用说都想得到了。
秦王猛地站起来,赞道:“只要周先生之法得行,那么人才就如过江蜘,多不胜数!”
第六卷 革新篇 第一章 周冲议政(六)
“赵高,去拿点吃的喝的来。我们今天要好好议议,一定透。秦王很是高兴。
赵高应一声,自去办理。
秦王接着道:“依寡人看。天下一统了,地方大了,大秦的吏治也必然与以往不同。以前,大秦的地方不大,寡人可以放言,大秦不是没有有贪官,而是贪官远不如六国多。 网现在地方大了。寡人看得也就不如以前紧了,这贪官必定会多些。
“天下归一了,若是吏治败坏。官员贪污,横行不法,鱼肉百姓。那么问题将会非常严重,一定要想一个好办法来保证吏治的清廉。尔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能行,寡人一定推行;若是不能行,寡人也不会怪罪你们。
李斯看着周冲,道:“王上,臣以为还是听听周先生的意见再说。周冲今天的主意实在是太妙了,李斯虽是忌妒周冲,也不得不打心里佩服出来。
“是啊,王上。韩非他们附和。
秦王点头道:“周先生,你听见了吗?都想听听你的高论呢。习先生出了这么多好主意,不妨再多出几个口
“王上有命。周冲敢不遵从。周冲说了这么多主意,也是兴趣大增,意犹未尽,欣然应从,道:“周冲以为王上要治国就不得不用人,用人就不可不防,防其腐败贪污,尸位素餐,而不干实事。因而监督是必然的选择。
秦王深表赞同。点头道:“是这个理啊。父秦的官员之所以比六国的清廉,就是因为大秦监督得好。甩在不同了,天下统一了,疆域广了,官员也多了,监督起来也就更困难了。习先生,说说你的办法。”
周冲应一声。道:“考核官员的政绩是一个监督的办法,不这这种方式也有弊端。目为这些都是面上的事情,官员们为了政绩,难保不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因而不得不防。司冲以为应该设立秘密的监督机构,招募秘密地谍报人员。寸他们进行专门训练。分派到各处去明察暗访,收集证据。生就好比一把悬在官员头上的利刃,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皇员不得不怕,不敢不尽心尽力。”
明朝锦衣卫弄得天怒人怨,骂声载道,细细一想。设立锦衣卫的初衷是好的,官员要是没有人进行监督,那还不乱套。帛衣卫之所以弄得骂名干载,说到底不是这一制度本身有错,而是错在一是给予的权力过大,又取证又抓人。习题自然就大了。再加上阉宦从中渔利。毫无节制,要想不乱都不行。
我们可以假设,要是明朝地锦衣卫只有取证地权力,不能抓人的话。会是什么样呢?再假设要是明朝皇帝用来主管锦衣卫的人不是太监,而是公正廉明的正直官员,又会是什么样呢?不用说也想得到。
李斯反驳道:“王上。周先生提议虽好。只是臣以为此法有待商量。若是这些秘密人员不法。栽赃陷害,胡乱抓人。岂不要乱套。”
韩非沉思着道:“李大人之言未必,这要看如何使用了。
“你们先别争,还是听周先生说清楚了再说。秦王挥手,道:“周先生讲下去。
周冲接着道:“王上,李大人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周冲以为这些秘密人员。只给他们收集证据的权力,不给他们抓人、断狱地权力。至于他们能不能尽心尽力的事情,这好办,功者赏,过者罚,正大秦之所长也。
“哦,原来是这样。李斯恍然大悟,道:“我是多虑了。”
秦王的眼光却比李斯远大得多,一语切中要害问道:“请问周先生,谁来处治这些官员呢?光有证据不行,若是不问罪,岂不空忙一场?”
这个问题正是周冲接下来要阐述的,周冲还没说,秦王就问出来了。道:“王上圣明!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过也好办。王上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专管断狱之事,这机构只管断狱,却不能取证,更不能抓人,但他们的断狱却不是别的机构所能推翻。
秦王思索着道:“周先生的意思是说取证的只管取证。抓人地只管抓人。断狱地只管断狱,各行其是,各不相干,这事咋看起来很难协调,仔细一想不愧是高明主意,断狱就公平公正了,要杜绝冤狱不太可能,但是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冤狱。夫秦历来崇尚法治,要老百姓有冤可以伸,有苦可以诉,这办法好,只是要如何实施,你们都来说说。
李斯他们还没有发表看法,周冲接着道:“王上,为了防止断狱出错。过轻或过重。可以再设一机构,专门制衡断狱机构。断狱不公的可以提出不同看法,申请重断。b且断狱的人不能是一个,要几个人一起来断,如此一来。就公正得多。
周冲的想法就是引入现代司法制度,当然秦代的司法制度不可能全盘引入现代司法制度。但可以择其可用部分引入。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推崇法治的帝王之一,极有可能赞同周冲的提议,是以周冲决心一试。
秦王的洞察力再一次得到验证。分析道:“这就需要三个机构。一个主管断狱,一个主管执行,一个主管监督,要是实行得好,给予他们真正的权力,那么冤狱必定大量减少。
“这么着吧,断狱地时候再叫老百姓去看。一是警醒他们不要犯罪。二是有利于监督。老百姓都知道了,也更易为我们秘密人员发现。这主意不错啊!”
现代审剩之所以公开审判,一是我们常说的教育老百姓,二也有监督作用,秦王一口说出,真是难能可贵。
李斯韩非法家集大成者,略一转念头,立明其理。赞成道:“这主意好。完全可行。
“你们以为如何?”秦王问道。
尉缭点头道:“王上。缭子以为此事可行。
“那好啊。你们都赞同,就这么定了。秦王很是高兴地道:“断狱清,则官员不得不清廉。守办法呀好办法!”
周冲可没有他那么乐观,道:“王上,断狱公平公正固然是好事,不仅仅可以用于对官员地审判。还可以用于对民间案件的审判。然而,要澄清吏治,这也只是一个办法而已,光有公平公正的断狱。还不能让吏治清廉。
“哦,周先生智珠在握,快快说来。秦王兴趣大增,盯着周冲。
第六卷 革新篇 第一章 周冲议政(七)
秦王是那种眼光极高。难得动一次心的人,无奈周冲的办法实在是太好了,在他们这些古人看来是想所未想。闻所未闻,这也难怪,谁叫周冲说的都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果。秦王就是再聪明一百倍也是想不到,要他兴致不高都不行,才有如此心急的表现。
正所谓:世间并非无不可说之人,只是你说得不得其法!
周冲理解秦王的心情,道:“王上,周冲以为要想使得吏治清廉就得分权。
“分权,分什么权?”李斯心里一惊,马上就反对道:“王上,此事万万不可。
秦王的眼光可比李斯深远得多,他知道周冲断不会无的放矢,挥手道:“李斯啊,周先生说分权,并没说分你的权,你不必着急。先听完再说。
这话一针见血,李斯心里暗惊,忙道:“王上,李斯不是这意思,李斯是说要是地方官员没有足够的权力,办起事来也难啊。
“先听。先听,听完了再说。秦王不急不慢地道。
周冲接着道:“王上,周冲以为周室八百年天下之所以八百年征战。说到底就是诸侯的权力过大,诸侯的权力没有限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因而要对地方官员的权力进行重新井分。靠先要做到的就是军政分离,地方的官员只管治理地方,不得插手军务。
军政一体化,影响实在是太大,周冲这话也是依据数千年的历史得出的结论口也是我们现代使用的办法口
秦王打断周冲的话道:“军务,国之大事,不可不重视,若是军政分离。那么地方的官员不得干预军务,军务岂不是荒废了?”
“王上所言极是,军务国之大事,不可不重视。周冲赞成秦王定下的基调。夏:“周冲以为保持强大的军队并不一定要军政合一,军政分离也可以做到。E土请想,若是朝廷给军队定下统一标准,比如射手要射多远、中的多少才能合格,骑兵的骑术、箭术、格斗要达到什么样地程度才算一名合格的骑兵。毒些都可以定下来。平时。军队进行训练,战术演练。但是军队的调度没有王上的允准,一兵一卒也不能调动。刊了战时,王上派一员良将统兵即可。如此一来。既不会让军队训练荒废,也可以防止将军们拥兵自重。
秦王天生就是追逐权力的人。要分他地权力那是找死,要加强他地权力没问题,血流成河他也要去做,军政一分开。他的权力更稳,这没什么好说的,道:“这个主意好。对了,在邯郸时。周先生就建议寡人对军官进行训练。并建学校,寡人看啊,大秦就应该建立这样的学校,让优秀的军官们去掌习,去研究新地战术。既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又能保证军队探索新的战术,还能防止将军们坐大。这是好事啊。就这么办吧。
内史腾有点想不通,道:“王上。尔这不是对将军们不信任吗?将军们可是忠心耿耿,愿为王上出生入死呀口
秦王笑道:“内史腾,你不要急。不是寡人不信任你们,相反,寡人对你们很信任。只是,你要想到一个问题,周先生说的不是一代的事,而是千秋万载的大事,你内史腾能活一百岁吗?你能保证你自己忠于大秦,不会为祸。但你能保证别人都如你一样忠心耿耿吗?”
内史腾拍拍额头,道:“不能。
“这就是了。秦王剖析道:“周先生说的是一种制度,要传于千秋万载,所以必须考虑周全,要谋得万全。不能有一丝的差错。
“哦,王上,臣明白了。内史腾终于转过弯来了,道:“周武王分封天下时,那些诸侯不是姬姓骨肉,就是有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