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王剪铁青的脸色总算好了些。道:“来啊,把马糊腾个地方出来,把这不孝子孙关到马糊去。没有我的同意,哪里也别想去。”   
这也太狠了,王离又要求情。王剪喝道:“还不快去!你想气死你老子?”   
王贲低着头,靠着王离,自去马糊了。   
第六卷 革新篇 第三章 闹分封(七)   
“王上万年无期,万年无期!”群臣向秦王行礼。   
秦王挥手道:“免了。”群臣谢恩站起。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赵高扯着尖细的嗓子吼起来。   
他的话音一落,迫不及待的赢宁马上出班,道:“王上,臣有本奏。”   
秦王问道:“缭子先生,韩非,李牧,张良,王剪,蒙武,甘罗,王敖,王贲,蒙恬他们怎么没有来?”   
“回王上。缭子先生他们病了,告病假。”赵高小心地回答。   
秦王双眉一轩。道:“都病了?他们病得还真是时候。”   
这么多股脑之臣同时生病,这本身就够可怕的,赵高早就担上了心,听了这话忙道:“王上,奴臣派人去请。”   
“请什么请?病了还不让人休息,寡人太也不近理了。他们病了就让他们休息吧。”秦王不动声色。   
很明显,尉缭他们肯定没病,只是不想掺和朝堂上的事才装病,按理精明的秦王不会不明这个理,他应该是大恕才对,没想到他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还如此通情达理。实在是想不通,赵高摸不透秦王的心思。也不敢多说。   
尉缭他们作壁上观,上朝的官员绝大多数是支持分到,只要自己一提,必然会群起响应。尉缭他们不在。连一个反对的人也没有,那么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赢宁自然是迫不及待了。   
秦王扫视一眼群臣,最后看着赢宁道:“你说吧。”   
“王上。臣以为王上即位以来,励精图治。整军经武。以一统天下为任。赖天之幸,王上圣明。群臣尽心口将士用命,历经数年征战,六国灭。百越臣服。匈奴退避,天下一统。王上之伟业远迈三代,在五帝之上,臣恭贺王上。”赢宁先来上一通好听的。达到偷悦秦王的目的。   
秦王谦道:“海内一统,天下归一,光凭筹人之力不足以成事,要是没有列位臣工地努力,要是没有将士们血洒疆场,也不可能成事。这些,都是列位臣工。将士们地功劳,你就不要一味说好听的了,还是说你的正题吧。”   
“王上圣明!”群臣礼节性地赞一句。   
秦王何等精明之人,哪会不知道赢宁地心思,一语道破,赢宁心里一惊,转念一想既然知道了,那就挑明了讲,应一声道:“王上,臣以为赏功罪过立国之本。有功不赏,近则寒功臣之心,远则寒天下人之心。臣工们、将士们效力于鞍前马后。略有微功,还请王上赏赐。”   
“你说的很对,有功不赏。何以为国?法令何在?”秦王点头赞道:“那么王叔以为该如何赏呢?”   
赢宁早就在等这句话,脱口答道:“王上,臣以为应当效法古制,行分封,分封功臣和宗室。”   
“臣附议。”群臣响应。   
前次上朝。谈到这事时还有尉缭他们不掺和可以制衡,现在他们不在。群臣一体同心要分封。秦王的压力骤增。   
秦王不直接回答行与不行,而是问道:“王叔,你说说看,以你地功劳该分封到哪里?”   
赢宁早就把自己的功劳想得一清二楚,只是不能在这场合说出来,故作谦逊,道:“臣虽有微功,但臣之功远不如周先生,缭子先生,只是臣掌管宗室以来,上体王心,蓖兢业业。还没有错失而已。”   
这话是锦里藏针,表面上是说他没什么功劳。其实是说他是宗室长老,就凭这一点就算周冲他们的功劳再大,也不能有他地功劳大。要知道。在当时宗室的地位非常高。   
秦王点头道:“王叔身为宗室长老,操持国事,寡人甚慰。王叔以为以你之功。当封于何处?齐地如何?”   
齐地富厚之地,再者太公当年封于此处,要是封于齐地那是莫大的荣耀,赢宁早就垂涎三尺,一闻是言,眼里放光,道:“臣但凭王上处置。”   
如此说来已是同意了,李斯眼里闪着忌妒之光口   
“李斯,你说以你之功你该封于何地?”秦王问道。   
李斯会说话。道:“王上,云从龙。风从虎,臣能追随王上定鼎天下,实是臣之大幸,臣不敢言功。”   
“难得你还知道谦虚。”秦王点头赞道:“那么齐地如何?”   
赢宁忙道:“王上,齐地富厚,太公故地,没有太公之业不能封于齐地,还请王上三思。”他明楞着是想打消秦王封李斯于齐地地念头。   
李斯先是一喜,听了赢宁的话。心里恨恨不已,道:“王上,赢大人说的是,臣虽有微功,但臣无太公之业,更无太公之才,也无太公之德。不宜封于齐地。”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么分封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群臣想到美好的未来。无不是喜形于色。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秦王脸一肃,道:“王叔,这几天你的府上宾客盈门呐,你们是在商量什么?是不是想逼宫?”   
赢宁直言相告道:“王上。臣是楞了酒宴。请各位大人赴宴。王上说了,分封各有利弊。王土还没有想好,臣身为宗室长老,不能不为王上分忧。这才请各位大人商议分封。”   
“李斯,把你的奏幸拿出来,让寡人看看。”秦王盯着李斯。道:“你地《谏逐客书》,片言回天,让寡人醒悟,撤消了逐客令,你的《劝分封书》定能让寡人大开眼界。”   
赢宁和李斯商量,要李斯写一篇劝分封书,这事知道的人不多。没想到秦王当众叫出,看来这里面有问题,李斯的忍劝分封书勇就在左袖肖里,再也不敢拿出来,道:“王上。臣智识浅陋,虽有心于分封上书,还没有写好,不敢有辱王躬。”   
“想!”秦王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李斯,道:“王叔,你听见了吗?李斯还没有想好。等他想好了再说。李斯,你回去好好想想,寡人一日不见你的分封上书,一日不赏。退朝!”转身离去。   
“王上,王上!”赢宁大声叫起来,秦王好象没有听见一般,经去不留。   
赢宁冲李斯道:“李大人,你看你看。今日就可决事。你不用心,没把寒劝分封书勇写好,这不错过了?哎,李大人。你真是,你真是!”   
群臣也如他一般想法,附和起来。   
李斯念头电转,就是摸不准秦王的心思。道:“各位大人请放心,李斯一定写奸这篇上书,定不教各位大人失望就是。”   
第六卷 革新篇 第三章 闹分封(八)   
秦王一回到上书房,怒气勃发,道:“反了,反了。居人然狼狈为奸,威逼寡人。寡人最恨的就是给人威逼!”   
只要是有自尊心的人给人逼迫都不好受,更何况还是秦王这样堆材大略,自视极高的帝王。群臣一条心闹分封,他心里当然不好受,不发火就成了怪事。   
赵高是颤颤兢兢,大气也不敢出,低眉顺眼。   
秦王在屋里政来政去,隙了一阵,气呼呼地坐下,吼起来:“去,把太医传来。”   
赵高应一声,有点奇怪地问道:“奴臣斗胆,请问王上哪里不适?”   
秦王浓眉一轩,喝道:“胡说。寡人好端端的,哪有不适。”   
赵高吓得叶蝇一声跪下。道:“王上,奴臣知罪,奴臣知罪。王上并无不适,还找太医。奴臣实是想不明白。”   
“寡人没病就不能找太医了?去,把给周先生看病的太医传来。”秦王喝道。   
赵高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秦王是要召给周冲看病的太医,应一声,忙出去召人。不一会儿,赵高带着一个太医进来。   
“臣胡微见过王上!”太医向秦王施礼。   
秦王挥手,道:“起来回话。”   
胡微谢恩站起。   
秦王吸口气,冷静一下,放缓语气道:“你给周先生瞧过病了?”   
胡微回道:“回王上,臣奉旨去看过了。”   
“周先生得的什么病?真的是风寒?如实报来。如有半字虚言,寡人砍下你的脑袋。”秦王语气极为严厉。   
胡微吓得又跪下了,道:“王上,臣无能口实是不知周先生犯地什么病。”   
“怎么?你成饭桶了?”秦王一惊站起。道:“你给寡人听清楚了:周先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寡人要你地命。”   
胡微结结巴巴道:“王上,周先生先是头疼。后来心又疼起来了。臣和几位同僚商议过,皆不知周先生犯的是什么病。王上饶命。王上饶命!”   
大脑组织非常复杂,心脏也不简单。周冲深知此理。先说头疼,再说心口疼。这两种毛病一齐发作,不要说医疗设备极为简单的秦代口就是在现代也不见得有办法。糊弄几个太医自然是不在话下。   
秦王也知道药医不死病地道理,周冲真要是不济了,就是把太医杀光也是于事无补,放缓语气,问道:“你们怎么处置的?”   
“臣等无能。只有请周先生好生调养。”胡微回答。   
秦王兀自不放心口道:“就真的没办法了?”   
胡微邓头道:“臣等无能,无扁鹊之术,实是无能为力,还请王上恕罪。”   
“好了,下去吧。”秦王挥手。   
胡微谢恩,退了出去,方才敢用手抹去额头上地冷汗。   
秦王看着赵高,道:“平日里,寡人有事,自可找到人商议,现在倒好了,身边除了你,一个人也没有。周先生一病,缭子先生他们全病了。他们这是商量好,要和寡人过不去。”   
赵高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王上,以臣所知。周先生自从病后,闭门谢客,任何人都不见。就是李斯也没有见着。缭子先生他们也和周先生一样,闭门谢客,任何人不见,他们怎么商量呢?”   
“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秦王瞪了一眼赵高,解释道:“他们都是才智极高之人,要商量一件事,用得着和平常人一样,聚在一起,争吵一通才有结果。只要一个眼色,皱一下眉头,甚至装一下病,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周冲这一病,缭子先生他们准是悟到了什么,才同时生病。”   
赵高不得不佩服秦王的才情,道:“王上圣明,奴臣也明白过来了。”   
“你明白什么了?”秦王问道。   
赵高如实回答道:“他们这病十有八九是假。”   
秦王否决道:“不是十有八九,本来就是假的。是装地。只是。太医都束手,查不出原因,寡人还能说什么?总不能指着周冲的鼻子说,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装病。赵高。你说说,这分封与不分封,哪一个更有利。”   
现在地赵高还懂得规矩,道:“王上,这是国政。奴臣不敢说。”   
“叫你说,你就说。”秦王有点不耐烦,道:“怎么,连你也想抗旨?”   
赵高忙道:“王上,奴臣不敢。王上,奴臣以为甘罗的话说得有道理,分封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要打仗,打仗就是不好。”   
“打仗不好!金石之言呐。”秦王点头赞道:“没想到你赵高还有这等见识,正是看透了这点,寡人才不想分封。只是,王叔说得也有道理,要是不分封。就会寒功臣之心。就会让天下人失望。寡人在这分封与不分封之间找不到一个好办法,才犹豫难决。本以为李斯有奏幸呈上来,会有办法,没想到他却不敢拿出来。”   
这可是掏心窝子的话,秦王能说给自己听,赵高也是感动,道:“王上,请怒奴臣斗胆。若真分封。奴臣也有微劳。也可以分得一块土地。只是。奴臣以为,王上应该以天下芥生为重,不分封好。若是分封,奴臣以为一开始也不会打起来,只要王上在,就不会打。百年以后之事,就不太好说了。”   
秦王拍拍赵高的肩头,道:“难得你有如此见识。寡人也是这么想,只是找不到一个安抚功臣的办法,让寡人举棋难定啊。要想不分到。必须要有一个安抚功臣的法子,你有吗?”   
赵高回答道:“王上,奴臣哪能有呢口不过,周先生应该有。”   
给赵高一提。秦王双眼放光,道:“你不说,寡人还差点忘了。周先生这一步棋就是以退为进,必是智珠在握了。寡人这就去看望周先生。任冲。”   
任冲进来,莲:“见过王上。”   
“你。多带点人。对了,带上一队刀斧手。跟寡人去探望周先生。”秦王眼里闪着厉芒。   
任冲难以理解,道:“王上,带刀斧手干吗?”   
秦王冷笑道:“哼,要是周先生真病也就算了,要是他装病。寡人就砍了他地脑袋。走!”大步而出。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四章 一语定乾坤(一)   
“相公,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你一病,缭子先生他们都病了。王上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这不是欲盖彰吗?”淳于珏很是担心地问道:“你们都是王上的股脑之臣,王上到时要是找不到人商量,发起火来,说不准会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