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妻子很是不爽地道:“还能有什么意思,你吃了饭赶快去巡视吧。你走了,我也去地里干活。早去早好。”
亭长摇头道:“巡什么视呀,天还没亮,半夜三更的,我又不是去捉鬼。你今儿怎么了?”
妻子埋怨道:“都是你干的好事,韩信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口只会吃不会做,你倒好叫到家里白吃白喝,你以为你是财主大老爷,家财万贯。我们就那么一点地,老娘起早贪黑地忙活,种点地客易吗?”
亭长瞪着妻子道:“你这是妇人之见。韩信不就是没饭吃嘛,我是亭长,可怜他才叫他到家里来吃喝,要是我不给他饭吃,他去做出傻事,那可不好。在我管辖的地方出了事,还不是我倒霉。再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给点吃喝又算得了啥,你用得着如此小气嘛。”
妻子很是不屑地道:“就他那点胆气。他还能做傻事,你也不看清楚。他要是有胆,他会钻人家的裤裆吗?”个大男人,还佩刀带剑的,个子倒是很高。比牛还壮,就是没胆,人家要他钻裤裆他就钻了,他还是男人吗?”
亭长哼一声D道:“你嘴下积点德。行不行?他要是真动刀动剑了,不定惹出什么天大的祸事呢。到时倒霉的还不是我这亭长,忍了好,忍了好。”
妻子嘴一撇,道:“那种事不要说男人。就我这妇道人家都感到羞耻。他倒好。一点不害臊,人家说到这事他脸都不红一下,好歹也得吱个声啊。就是泥人口也得有三分火气啊刁”
这是平常人的逻辑,亭长也是一常人,顿时为之语塞。说不出话来。
妻子更加不得了,口沫横飞地道:“他这人太不知道廉耻了,到我们家一吃就是几个月,给他吃不是不可以。一顿两顿没问题,几个月顿顿都来,有他这样无耻地人吗?牛高马大的一个大男人。没胆没种不说,吃起来倒是挺厉害,一个人当三个人,老娘种点地客易吗?你那点俸银还不够塞他牙缝呢。”
亭长解释道:“韩信不是练武的嘛,消耗大。多吃点饭又怎么了。”
“练武?就他那样还练武,他再怎么练也只有钻人家裤裆的命,哼都不敢哼一声,练了也是白练。”妻子不依不饶。
亭长虽是不以为然。但也说不出过所以然来,只得道:“你真是妇人见识,妇人见识!”
妻子把一碗饭重重往桌子上一放,道:“饭来了,你快点吃,你再不吃,韩信来了你就没得吃。”
亭长还是同情韩信。端起碗吃了起来,道:“给韩信留一点吧,做事不能太绝。”
妻子的脸沉了下来,很没好气地道:“留,我要给他留,你等着吧。我起这么早做饭,就是为了不给他吃,我还要他留。要留也可以。你不要吃,你地留给他。”
亭长把饭碗放在桌子上,看着妻子,道:“怎么啦。我说错啦。”
亭长万般无奈,摇摇头,端起碗吃了起来。
吃过饭,妻子把碗筷收拾好,一个劲地催促道:“当家的,你快点走,走快点。”
“我等会再走,天还没亮,我出去也没事做。”亭长一边收拾行头一边道。
妻子大声道:“你再不走,韩信就到了,缠着你,你怎么收拾?”
亭长还没有回答,只见一个身长高大。客貌威严,身佩长剑的男子大步而来,快步迎上去,道:“韩老弟。你来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名传千古的军事奇才韩信,向亭长抱拳施礼,道:六小弟韩信见过大哥。”声音洪亮,很有力道。
亭长拉着韩信的手道:“来来来,老弟,你坐,你请坐。”想到汐给韩信留饭,很有点不奸意思,格外亲热。
“谢大哥。”韩信依言坐了下来。
亭长冲屋里喊道:“孩子他娘,你给韩老弟做点饭。”
妻子是一百个不愿意,可也不能明说,应道:“知道啦。叫他等会,我去地里干点活回来做。你先陪着他。”
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她的意思,韩信脸色不变,站起身来,道:“大哥。小弟不打扰了。几月来,承蒙大哥照应,小弟感激不尽,若是小弟命不该绝美中美论坛…整理…提供下载,大用于世,一定厚报。”
亭长忙拉住,道:“韩老弟,你等等嘛。婆娘有事脱不开身,我给你做,我给你做。”
要是一个平常人肯定会留下来,可惜地是韩信不是平常人,微微一笑,道:“谢大哥。弗信还是走吧。大哥,小弟告辞了。”也不客亭长说话。转身离去。
“老弟,老弟,你不要和妇人一般见识!”亭长追土来,可惜的是韩信经去不留。
妻子从屋里出来,很是高兴地道:“他以后不会再来了吧?还算他是个人,知道老娘在赶他走。”
“你你你,你给留点脸面,行不?”亭长搓着手,无奈之极地道。
妻子头一昂口轻哼两句但曲,这才道:“脸面,他那种人还要脸面?连裤裆都钻的人还要脸面,笑话!”
“你这张嘴真刁毒!那种事,谁个受得了,你倒好,成天叼在嘴里说长道短,好象别人不知道似的,你还要不要敲锣打鼓地四处张扬。”亭长脸色青一阵地白一阵。
妻子双手又腰,得意洋洋地道:“他做得,老娘就说不得?哼!”
“我咋娶了你这么一个老婆!”亭长指着妻子,万般无奈,蹲在地上,以手抱头。
就在这时,一声惊天动地的长啸响起,直冲霄汉,声震长空。不是别人,正是韩信地长啸,内含无限悲愤!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十二章 胯下将军(二)
韩信的自制力的确是不凡,要是换个人肯定是破。骂娘了,陋却跟没事人一般。回到自己那破败不堪的小屋。
此时的韩信家徒四壁,就是他这小屋也是他母亲留给他的。自从任的母亲去世后,韩信只会练武,不会营生。这日子过得就每况愈下,越来越糟带,这房子越来越破败,到现在就连墙壁都不完整,墙上不少大洞小洞,仅能遮风挡雨而已口
叹息一声。韩信坐了下来,游目四顾,想在屋里找点吃的,可惜的是不要说吃的,就是老鼠都不会呆在他家里,因为没有吃的,他自然是找不到。
墙角放着一根很有些年头的鱼杆,那还是韩信小时候玩耍做的,韩信心念一动走过去拿在手里一瞧,虽然陈旧了些还算不错,至少可以用。上面的渔线渔钩一应俱全,韩信眼里放光,拿着渔杆出了门。
韩信打定了哟鱼充饥的主意,来到不远处的河边,在潮湿的泥地里掏弄,弄到几只肥大的蚯蚓挂在钩上。走到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信心满怀地把鱼钩扔进水里,眼晴一瞬不瞬地紧盯着水面,以他心里的想法恨不得马上哟起一尾百十斤的大鱼,好好大吃一顿。
说到用兵,韩信之才十古共誉,但说到钩鱼就真不敢恭维了,也许是因为太饿的缘故,一点耐心也没有,鱼钩才扔进水里,随着波浪的前进而不时有些移动。这在韩信看来那是大鱼上钩了,想也没有想就提了起来,只可惜鱼儿打定主意要和韩信过不去:绝对不上钩!
饥饿使得韩信地耐心所剩无几,如是者三五次不要说哟到鱼。连斤鱼影都没看到。韩信长叹一声道:“芥天为难大丈夫如是!”把鱼杆放在石头上,仰面躺在石头上。不再准备哟鱼。
“我看你就不象是个哟鱼的。”一个芥老的声音响起。
韩信定晴一瞧。只见一个老太太背着一篓衣服站在当地看着他。以韩信想来,老太太如此说话定是有高明见解,连忙讨教道:“请问婆婆。你可知道哟鱼之法?”
老太太摇头道:“我呀也不会哟鱼。不过,你一会儿把鱼杆拿起来。一会拿起来口如此急燥哪里能哟到鱼。就算有鱼儿上钩,也会给你吓跑喽。”
“谢婆婆教诲!”韩信忙施礼相谢。
老太太摇手道:“你不要谢我。这没什么好谢的。我给你说,哟鱼呀一定要有耐心。你想呀,鱼钩放在水里刁鱼儿能不能看见,还不一定呢。毕竟水里那么大那么深,鱼儿嬉游地地方大着呀。就算鱼儿看见了,也不一定要来咬呀,鱼儿在水里吃的东西也不少。不一定非要吃鱼饵。你再想啊,就算鱼儿咬钩了,你要是时机把握不对,过早起杆,鱼儿没有吞下钩子,也哟不上来。起晚了,鱼儿吃完鱼饵早跑了。”
“太公直钩哟鱼误人也!”韩信做梦也没有想到哟鱼竟然有如此多地道理,非常感慨,恭恭敬敬地施礼道:“谢婆婆提醒,韩信懂了,这回韩信准哟上鱼。要是天公作美,让韩信哟到鱼,韩信一定孝敬你老卢家。”
老太太把篓子放在地上,从篓子里取出一个食盒,递给韩信道:“你饿了吧,这是我的午饭,你先吃吧。”
韩信现在是饿得前心贴后背,最想听到的就是一个饭字,最想做的事就是马上大吃一顿,没想到在万般无奈之中居然有人给他饭吃,真是太美妙了。要是换个人肯定接过就吃,韩信却没有这么做,婉拒道:“老人家,这是你地午饭,我韩信不能吃。”
“给你。你就吃吧。”老太太安慰韩信道:“一个大男人,怎么菲我们女人一样婆婆妈妈的。来,拿着。”塞到韩信手里。
韩信把食盒塞回老太太手里,道:“老人家,我要是吃了,你吃什么?我韩信纵是不肖,也不会做这种事。老人家地恩情,韩信记住了。”
老太太说道:“我年纪也大了,吃得也不多。一顿不吃也没关系。不象你们年轻人,年富力强,饭量大,一顿不吃就饿得慌。韩信,来,拿着。”
韩信望着老太太再次塞给他地食盒。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道:“老人家,这使不得,使不得呀。”
老太太拉着韩信的手道:“来,坐下吃。”
韩信依言坐了下来,老太太道:“你在这里吃,我去洗衣服。”就要去背篓子,韩信忙把食盒放下,帮她把篓子提到河边,道:“老人家,这里可好?”
老太太点头道:“可以可以,这里挺好的。”
韩信帮老太太把衣服扒拉出来,这才去端起食盒。打开盖子一瞧,一点糙米饭,一点小菜,非常寒酸的那种。老太太靠给有钱人家洗衣服赚点钱渡日,能有得吃就不错了,哪敢奢望美味佳肴。
在饥饿地驱使下,有了吃的肯定是马上就大吃,而韩信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饭菜平分成两份。一份放在盖子里。这才吃盒里地那一份。粒米很难吃的,不过对于此时的韩信来说,那可是山珍海味,三两口就吃完了,他的饭量很大。这点饭只能垫底,准确地说连垫底都不够,紧盯着盖子里的饭菜,真恨不得全吃了。
不过。韩信就是韩信。并没有做这种事,而是把食盒在水里洗干净,把盖子里的饭菜倒回盒子里,再把盖子盖上,拿着食盒来到老太太身边。道:“老人家,谢谢你的饭菜。我给你留了一半,等会你吃。”
老太太恨是赞赏韩信的为人,道:“韩信,你全吃了也没什么,我一顿不吃也没事。你能给我留一半,这说明你这人有良心,年轻人什么都可以丢口就是良心不能丢。”
“谢谢老人家教诲,韩信记住了。”韩信受教,道:“请婆婆放心,要是韩信有发达的一天,韩信一定不忘老人家今日之情,一定厚报。”
老太太摇头道:“韩信,我给你饭吃,并不是图你报答我。我是民情你,你一个大男人,年轻力壮的。不能做王孙事,连饭都没得吃,也怪可怜的。”
韩信帮老太太洗衣服,道:“老人家,谢谢你的好意。韩信一定发奋图强,大用于世,成就一番功业。”
“想,这才象话!”老太太很是赞许。
帮老太太洗完衣服,韩信这才和老太太告别,临别之际老太太道:“韩信。你要是没有饭吃。就到这里来。我每天都会在这里洗衣服,栽给你准备一盒饭。”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十二章 胯下将军(三)
丘陵之巅,一块数里方圆的平地。杂草丛生,在这里可以俯视山脚,山下风光尽收眼底。
平地正中有一座坟墓。这坟墓与寻常坟墓不同的是很大,是平常坟墓的五倍大小,坟头上一根杂草也没有,不用说是给人拔光之故,这坟正是韩信母亲安息之地。
据司马迁在寒史记凳中说,他在韩信去世数十年后游历到准阴,听说韩信昔年旧事,得出结论韩信落拓之时就与平常人的所作所为截然不同。他母亲死后,他把他母亲葬在高山之炭,垒了一座高大的坟墓。
韩信腰挎长剑,大步而来,来到母亲坟前。手抚墓碑,虎目中含满泪水。跪了下来,邓头道:“娘,儿子不孝,没能给悠老人家争光!娘,您老人家原谅不孝的儿子吧!”
磕完头,韩信扯了几根干扯的衰草,回到坟前跪了下来,道:“娘,儿子穷。连饭都吃不起,买不起纸钱。就用这几棵干草权当纸钱。烧给你您老人家。娘,不是儿子不孝,实是儿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