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韩信接着道:“只要我们把这事一说,等到东胡给冒顿打得一败涂地之时。他就会转而向大秦求援,大秦军队北上就是名正言顺了。大素的军队一出动。名为援助东胡,实为占领土地,行动一定要快,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越是占得多,对大秦越是有利。”
周冲计策的翻版,正所谓英雅所见皆同是也,秦始皇笑问道:“你就不怕冒顿派人来责问我们不守信用?”
“他肯定会那么做。”韩信想也没有想,道:“只要我们手里有了更多的土地,就可以和冒顿谈判,一谈起来我们就更有利。甚至,大秦可以与东胡和匈奴同时谈,因为大秦地态度决定着他们地生死存亡。大秦地价钱他们不敢不给。”
秦始皇带头。众人一齐鼓掌。周冲叹道:“周冲当日也曾如此说,只是没有说到谈判一节,还是韩先生高明。”
韩信谦虚一声。接着出主意,道:“韩信大胆妄猜,冒顿最后不箱不屈从于大秦的条件,以实际占领地区为分界线。这个实际占领线又可以做文章,我们可以蚕食冒顿的领土,他地实力还不够强大,不敢和大秦翻脸。”
秦始皇指指韩信。再指指周冲,笑道:“你们两个想到一块去了口正所识英邓所见皆同。妙妙妙!”
“周冲先生大才。韩信佩服!”韩信略一谦逊,接着道:“韩信听说草原上有很多部落。冒顿要想与大秦分庭抗礼,就得把这些部落灭掉,正所谓积弱成强。他在灭了东胡之后,一定会掉头西进。去灭那些小部落,这些部东深处大漠深处,大秦要想和处理东胡一样处理不太可能。因而大秦应当奉行他打他地,我们打我们地。
“楼烦白羊一带有好些小国小部落。大秦应当出兵迅速灭掉,尽可能减少匈奴增强实力地机会。灭了楼烦白羊,大秦就在河西走廊上站住了脚跟。到那时,大秦就要兵分两路,一路与匈奴争夺邻近地小园小斟落,一部分南进,与西羌开战。
“西羌民风膘悍。但是物资奇缺。而大秦富饶?以天秦之金玉绢帛来驭使西羌百姓。,必得一支能征善战的生力军,为日后与匈奴决战扪下基础。”
当时的西羌主要是现在西藏和青海一带。这一带的原住民悍不畏死。但是生活条件奇差,要是运筹得当,韩信所提之事未必不可能实现,。噩多日悦,愿在碧子冀www山旧ha四c。m
这一带土地的开拓是汉武大帝击破匈奴,解除北边强大的威胁之后,西汉王朝才能腾出手来进军这一带,赵充国是中国历史上击西羌取得重要成就的第一个名将。到了东汉时期,段迥,张焕两大名将继续开拓这一带领土。历代用兵不绝,才有了我们现在地青海西藏一带地领土。
若是韩信这一计划实现地话,那么中国的版土就会扩大很大,秦始皇的功业将更甚。而且开拓西羌之地将整整提前差不多两百年时间,功莫大焉!
韩信的计井和周冲的看法大同小异,这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只是,周冲却没有说到西羌之事。而韩信却说到了,周冲轻拍脑门,心想自己这个现代人却没有韩信的胆略。太也惭愧,首先附和道:“韩先生所言极是有理,周冲附议。”
当时对西羌地认知虽然不深,但是能够得西羌之力而制匈奴地话,那是很好的战争负担转嫁猎施。金银绢帛用了可以再生产,人死了却牙能复生,当时的中国极需地就是人力资源,百姓不能损失过大,何乐而不为呢?秦始皇抚掌赞道:“妙妙妙!这事联看没什么问题,就这么定了。不过,一定要派一位得力地干员去坐镇北方,联看就让扶苏去吧。”
他这一手谋得很远,是在为后事做安排,目地是缎炼扶苏。再者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一旦立下功勋,将来登上帝位,驾职群臣就更客易,众人不会不明白这个理,齐道:“任凭皇上圣裁。”
扶苏忙道:“父皇,儿臣年幼,恐误国事。不敢担此大任。”
秦始皇笑道:“这事你不用担心,联请周先生与你一道坐镇北方,总理攘夷大业。”
扶苏虽然精明过人,但毕竟年幼,缺少阅历经验,把周冲这个老谋深算威名素著的老手派过去保驾再好不过了,周冲道:“周冲领旨!”
秦始皇看着萧何道:“萧何曹参就留在朝中,协助丞相处理政务。”
萧何曹参齐道:“遵旨。”一来就把他两人放到中枢之地,那是重点培养,只需要他他熟悉政务之后,自然飞快提升。
“韩信,虞子期,樊吟你们就随太子一起去北边,一切听从太子调度。”秦始皇下旨。
韩信虞子期樊给领旨。
秦始皇看着扶苏道:“扶苏,你与周先生陈平去应付一下匈奴使者。”
扶苏周冲陈平颌旨,扶苏问道:“请问父皇,儿臣该怎么说呢?”
秦始皇笑道:“这事你自个去想,不要什么事都来问联。周先生,陈平。你们要记住,尽可能由太子去应对。”
这是给扶苏处理外事的机会,周冲和陈平自然明白秦始皇安排他们去地目的,只是起个辅助作用,要是扶苏有欠思虑之处。他们才能出面料正,齐道:“遵旨!”
第七卷 攘夷篇 第二章 匈奴使者(一)
“大匈奴使者撅罗见过太子殿下。”须罗操着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向站在门口迎接他地扶苏行礼。
扶苏还礼道:“贵使请免礼。”
须罗打量着扶苏身边的周冲和陈平,问道:“这两位贵人气质非凡。好生让人敬仰,不知太子能不能为我了介。”
扶苏爽朗一笑,道:“当然可以。这位是周冲周先生,这位是陈平。”
须罗满脸堆笑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周先生。幸会幸会。须罗早就听说周先生大名。一直在想什么时间能见周先生一面,没想到今日方才成真。借用你们的话来说,真是三生有幸了。”恭恭敬敬地向周冲行礼。
中国史书把游牧民族写成不识华夏礼仪的蛮夷。各种传奇演义把他们描写成只知盘马弯弓的野蛮人,没想到这个须罗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华夏语言不说,还杭称有礼,比起中原的礼仪之士也不见得会逊色,周冲在心里暗赞匈奴并非无人,笑着回礼道:“贵使过奖了。周冲是盛名难符。”
须罗笑道:“周先生真是谦虚,我听说周先生激流勇退,不做大官,宁愿做太子殿下地师傅,周先生这美德让我好生钦佩。须罗见过陈先生。”向陈平施礼口
陈平回礼道:“陈平见过大人。”
须罗笑客不变地道:“不客气。你们是不是很奇怪,我也能说你甘地语言,懂得你们的礼仪?”在当时,胡人心慕华夏文化,以懂得华夏语言为荣,心气郁高了三分。
对于这事。还真是有点奇怪,不过扶苏却另有话说,道:“华夏礼仪之邦,声名远播。蛮夷之邦仿效不绝,匈奴人掌习哉们的语言礼节本太子例也不惊奇。”其实他心里蛮惊奇的,只不过了维护脸面,才如此说话。
扶苏的话可是有所指,特别是蛮夷二字对于匈奴人来说带有侮辱性,不过须罗的涵养恨好。并没有动怒,而是道:“太子瞧不起我们真奴人,说我们是蛮夷。这我能理解。我们匈奴人是自小就长在马背上,喜欢盘马弯弓,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不了解外面的的世界。
“大单于就曾在中原小住三年。学习你们地语言礼节,可以这样说,大单于对华夏地了解比起你们的饱学之士一点也不差。”
冒顿曾经到过中原。还住了三年,这事还真是有点难以让人相信。很让人震惊。扶苏不动声色,缓缓开口问道:“大单于在中原做什么?是窥测华夏的山川地理,还是别有用心?”
须罗笑道:“太子如此质疑。须罗能理解。大单于当年到中原并才是为了窥测华夏的弱点。而是心慕华夏前来游览,为华夏的富饶殷实所动,这才小住三载。大单于经常说,大匈奴要向华夏学习,要有我们自己地语言。要有我们自己的礼仪,更要有我们的富饶。”
冒顿实际上是匈奴历史上最伟大地君主,他不仅仅是统一了匈奴各部。同时他还是一个改革家。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匈奴一时之强。甲于天下。传粗所至,万国震恐,他能有如此雄心很有可能。
外交场合嘛。占的就是口头便宜口扶苏问道:“照这么说。还是华夏比你们匈奴好了?”
须罗不卑不亢地道:“太子殿下,大单于认为华夏和大匈奴各有所长:华夏殷实富厚,这远非我们大匈奴所能比。大单于还认为华夏的示仪很是规范,而我们大匈奴的子民礼仪简浩,这也是我们不能比的。不过,大匈奴的百姓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土过一生。行踪枫忽,难以捉摸。”
他地话只说了一半,周冲笑道:“你后面地话是不是说要是华夏与大匈奴开战的话,我们连你们的人影都找不到。你们完全可以利用大苹原把我们拖累拖疲。然后再攻击我们,是不是?”
须罗心里的确是如此想的,不过这话不能承认,笑道:“周先生言重了,大秦与大匈奴是好朋友,是好兄弟,哪里会打仗呢。”
这时就把话说得太狠就显得不够礼貌。周冲笑道:“贵使所言极是,华夏与贵国礼尚往来,兄弟之邦嘛,不要打仗才是两国地福份。”
“周先生所言极是,周先生所言极是。”须罗附和。
周冲接着道:“你说了两个方面匈奴不如华夏。其实你还忽略了一个你们大不如我们地方面。”
须罗有点好奇了,道:“还请周先生赐教。”
周冲微微一笑,道:“我们华复的科技远非你们所能比,科技对我们华夏来说那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非常重要的工具,可对于你们匈奴来说,那也太难了。”
有学者戏称科技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太难了,游牧民族骤悍善战,可到了近代,曾经横行天下的游牧民族彻底没落了,原因就在于热兵器地出现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那是致命地,他们地辉煌不可能重现口
这话可是击中了匈奴地要害。须罗心里缔自震惊。只听周冲接着道:“河套之战,你们地军队打得很硕强,作为对手我们对你们的这种精神还是尊重地。你们之所以败得那么快!就在于你们没有我们的武器先进。你们自潮的骑射之技在我们先进的武器面前根本就没有施展的括方,我们的弩是你们地射程两倍之多,而且我们的苛射得比你们多,比你们准确,你们的骑兵在我们的打击面首不过是活靶子罢了。”
河套之战,秦军的弩很好地压制了匈奴的骑射,这是秦军能够获胜的重要原因。冒顿登上大位以后,曾经仔细研究过这次战争,他也如此认为,须罗本想不卑不亢弄得体面点,谈起来才能更加有利。没想到层冲搬出这事一说,他的底气就不足了,忙笑道:“周先生所言极是,河套之战纯属误会,大秦与大匈奴经过这一战和好如初,成了兄弟,不会再打仗了。”
姜还是老地辣,周冲一开口就把须罗地心气压下去了,扶苏暗自向周冲一竖大拇指,笑客满脸,道:“贵使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屋里请,屋里请。”
斗嘴已经输了一阵,须罗巴不得就此收场,道:“太子殿下,请!”跟着扶苏进屋了。
第七卷 攘夷篇 第二章 匈奴使者(二)
进了屋。扶苏邀请须罗坐下,侍候的兵士送上热茶。退了下云。
在匈奴人的印象中。中原有几个样东西是他们非常想得到的东西,一是美丽的缝罗绸缎,二是粮食美酒,三是中原美女,四就要算茶叶了。
前三项,不用解释朋友们都知道原因,茶叶在匈奴很受欢迎就有说明的必要了。匈奴的日常食品是牛羊肉,一辈子都吃这东西,油脂沉承得多,要去油就得用茶叶。茶叶的主要成份是鞭酸,而油脂带氢氧根粪子,可以视为碱,可以视为酸城中和反应,因而茶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那是生活必备品,是宝贝。
顺带告诉朋友们一个小秘密。游牧民族喝的茶多是浓茶,原因在于体内地油脂太多。不是浓茶没有太大的效用。
须罗这个很有修养的人看着茶杯,仿佛体内的油脂又在作怪了,一股很不好受的油腻味涌上心头,真想端起茶杯一口喝干。只是主人没有开口,不好意思罢了,只得强忍着。
扶苏没有现代化学知识,虽然不能从根本上理解须罗的反应,但他知道匈奴人对茶叶别有偏好,微微一笑,端起茶杯。道:“贵使请。”
须罗等的就是他的这句话,道声:“太子殿下请!”端起茶杯,就着嘴猛喝起来。这茶是新泡的,很是滚烫,他急于喝下去,也没有感童到有多烫。牛饮起来,三两口就把一杯茶给喝得精光。
按照中原人的习怡,茶是用来品的。要慢慢喝,而不是牛饮,不旺所以地扶苏很是惋惜地摇摇头。心想蛮子就是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