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清高的人高尚了何止百倍。”
“珏儿,不得胡说。”中年儒生脸一沉,喝道。
年青书生卟哧一声笑出来,有点调侃地道:“爹,我又没说你。”
中年儒生右手提起,作虚打之状,斥道:“找打!”
年青书生舌头一吐,扮个鬼脸,道:“说不过人家就打人,耍赖,不理你了。”
“真是有趣的一对父子。”周冲在心里好笑。
中年儒生一抱拳,道:“在下管教无方,致使小女无状,还请各位大贤见谅。”
“哦,她是女扮男装,怪不得看起来象女儿身。和曾淑瑶一个德性,就喜欢搞点古怪。”周冲恍然大悟。
她玉足在地上一跺,嗔道:“爹,你不是答应过我,不说的嘛!爹,你言而无信,枉读圣贤书。”
中年儒生一脸的严肃,很认真地道:“珏儿,不得胡闹。人生在世,莫过于正身,你身为女儿身,却喜欢穿男装,有违圣贤之道,为父枉自教你读了那么多圣贤书。”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喜好,想穿穿男装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把这事居然和圣贤相提并论,难道圣贤连这也要规定?真是一个古板的父亲!迂腐的书呆子!一点不懂权变之道。”周冲听了他的话,真想放声大笑。
“人家不是图个方便嘛,从齐国到秦国,好几千里哦,要是我穿女装,还不知道有多麻烦。”她很是不服气地反驳。
中年书生不同意她的看法:“已到地头了,是该昭示真象了。圣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是女儿身就是女儿身。”
“就这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居然给你弄出圣贤之语,整出大道理,还要昭示,真能掰的。看得出来,你们两父女喜欢磨牙争论,我可没那心情。”周冲打定主意转移话题,一抱拳道:“敢问先生大号如何称呼。”
中年书生颇有几分自豪,道:“齐地儒门弟子淳于越!”
尉缭师徒很是高兴,道:“原来是齐地名儒淳于先生,怪不得有如此高才。缭子见过淳于先生。”王敖执以师礼,道:“弟子王敖见过先生。”
周冲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没想到自己的名头如此响亮,居然把周冲吓得差点摔倒在地上,淳于越很是欣慰,摸着颏下长髯,笑咪咪地看着周冲。
“我这是怎么了?先是遇到李斯,后是尉缭师徒,又见到赵高,现在淳于越这个一件历史大案的引发者自动找上门来。淳于越到访,会不会让我也搅进那件历史大案中,让我身败名裂,背上几千年的骂名?”周冲在心里为自己的将来担心不已。
第三卷 青云之路 第三章 名儒到访(下)
“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让人愤慨的历史暴行,而这一事件的引发者正是这个淳于越。在一次秦始皇举行的酒会上,周青臣赞扬秦始皇的功业,说实话,秦始皇的功业远迈前代,三王五帝、周公之辈与他比起来都远为不如,周青臣的颂扬之词固然有拍马屁的嫌疑,总体来说还是忠肯的。
再说了,酒席上说点好听的,和络一下气氛,图一乐而已,过了就算,不必当真。酒桌子上的话有多少能当真,我想经历过酒局的朋友们都知道这点,犯不着去较真。
偏偏这个淳于越不识时务,出来搅兴。他要是有独到的见解也还罢了,他的见解是秦始皇的改革不对,因为不“师古”,他建议秦始皇废弃郡县制,仿效周武王实行分封制,这其实是历史的倒退,大倒退。
事情要是到此为止,也还不至于演变成不可收拾,也不会有焚书坑儒。他的这番话可以视为当时守旧势力的话,政治势力插手了,才有了进一步的演化,酿成了历史悲剧。
我们都知道郡县制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还在使用,将来还会继续使用。但是,在秦始皇刚刚统一全国后,那些宗室贵族、有功劳的文武群臣们,谁不想分一点好处,盼望秦始皇实行分封,弄一块土地去当土皇帝。
秦国的宗室自从商鞅变法之后被裁抑,其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秦始皇下令逐客就是宗室搞出来的,让人惊奇的是精明的秦始皇居然上当了,要不是李斯《谏逐客书》片言回天,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政治势力一插手,秦始皇当机立断,决心粉碎政治阴谋,在他的安排下,很快就粉碎了这些妄想分封的顽固势力,当然“焚书坑儒”这一历史悲剧也就发生了。粉碎政治阴谋,捍卫统一成果,这无可厚非,先焚书再坑儒又太过,让人叹息。
熟悉历史的周冲深知淳于越在这一历史悲剧中扮演的角色,乍见其人还有不惊奇、惊讶、惊愕,还能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心的道理?不要说周冲,换作任何一个现代人,当此之情也会如周冲一般反应。
“原来是淳于先生,周冲景仰,景仰。”周冲反应过来,说起客套话。
淳于越这人除了迂腐、呆板、不通权变之道外,还有一个让人看不惯的特点,那就是有点自大,凡是与己意见不合者,都会视为陌路人,用一句儒家说了千百年的名言来说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用现代的话来说,淳于越不过是一个大知识份子,是一个知名学者,他的观点不过是学术观点,别人有不同观点论调也是很正常的,学者之间的对话是学术交流,允许存在不同观点,而他偏偏就喜欢我说的就是对的,这也是引发“焚书坑儒”的一个诱因。
这也折射出他性格的另一面:自大。周冲说的只是场面话,他听在耳里颇为高兴,很是自得地道:“周掌柜言重了,淳于越一点薄名,不敢有辱周大掌柜清听。”话说得很优雅,但是欣慰之色已经写在脸上了。
周冲本着来者是客的处世哲学,侧身肃客,道:“淳于先生,淳于小姐,请,屋里请。”
“得罪了。”淳于越告声罪,大步走在头里,一副我不走在头里还能有谁的姿态。
淳于珏好看的秀眉一皱,抱拳道:“长者在上,淳于珏不敢僭越,缭子先生,王敖先生,周掌柜,请。”
父女二人的差别如此大,真的让人想不到,尉缭微皱的眉头松开了,笑道:“淳于小姐知书识礼,人生有女如此,足矣!淳于先生,你真是有福。”
淳于越头也没回,摇手头道:“缭子先生过奖了,这丫头对她父亲可是没大没小。”
周冲听了他的话,忙以手捂嘴,要不然笑出声来了,不是周冲没礼貌,而是这个淳于越太让人受不了,好象他不暴短就过不了日子似的。
他后面的话更让人想不到,他说的是:“淳于越读圣贤书,当知圣贤诲人诚实无欺,淳于越不敢一日或忘。”
“圣贤也教你暴女儿的短吗?”周冲在心里反问,拿眼瞄淳于珏,只见她噘着一张小嘴,很是不高兴,嘀咕道:“爹,你不要老往女儿身上扯。好象离了女儿,你就没话说了。”周冲暗自摇头,很是同情淳于珏如此玲珑的一个女孩居然有如此一个古板到刻薄的父亲,真是造化弄人,由不得自己。
“淳于先生读圣贤书,行圣贤行,愧煞我辈。”尉缭忙扯开话题,道:“淳于先生远道而来,实是不易。来人,给淳于先生上茶。”
店伙计忙把热茶奉上,周冲请淳于越父女坐下,道:“淳于先生鞍马劳顿,先喝点茶润润喉。”
“有劳周掌柜费心,淳于越实是不敢当。”淳于越喝一口热茶,赞道:“清香可口,好茶。”
周冲一招手,道:“把纸和笔拿上来。”
店伙计拿着纸和笔过来,放在桌上,周冲再取出一锭黄金放在桌上,笑道:“淳于先生,这是敝店的小仪,请先生点收。”
淳于越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倒胃口,周冲巴不得他收了东西快点滚蛋,免得张口圣贤之书,闭口圣贤之言,图个耳根清静,才马上兑现奖励,意思是要他快点走路。
只要是个见机识趣的人都知道周冲的意思,偏偏这个淳于越也许是不为钱财所动,也许是压根儿就不会猜测别人的心思,看了一眼桌上的奖品,摸着着胡子,道:“周掌柜有所不知,淳于越听闻周掌柜巧思无方,先有沸水滚雪花、石中生油的神术,后有化树皮为纸张的神奇,心慕不已,不辞千里之遥赶来一会周掌柜。哪知,百闻不如一见,周掌柜也不过如此,只知弄点雕虫小技,却不通圣贤之道,淳于越有几句话想请教周掌柜,还请周掌柜不吝赐教。”
尉缭师教脸色微变,立时恢复正常。淳于珏的脸拉得老长,道:“爹,你不说那些,行不?女儿求你了。”
“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说话是讲技巧的,你用得着说得如此露骨、尖酸刻薄吗?委婉一点,不行吗?你说的请教,不就是为难我吗?象你这种喜欢逞口舌之能的人,难住别人就是你的最大乐事。”周冲听着他的话很是刺耳,心里很是不爽。
第三卷 青云之路 第四章 宫闱之乱(上)
“周兄,你真是奇思妙想,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居然把最平常不过的树皮制成纸,淳于珏佩服。”听周冲给介绍完,淳于珏很是钦佩,赞不绝口。
现在的淳于珏已经换上女装,恢复了女儿身,一袭洁白的素袍穿在身上,淡雅中不乏高贵气质,好象仙子一般,自有一股难以描绘的气质。
淳于珏的美丽、气质、学识都在曾淑瑶之上,周冲和她相处本身就有点晕乎乎的感觉,再给他这么一赞扬,真的是有点受宠若惊,不要说周冲,换作任何一个人处在他的情况下都有他那种奇特的感觉,颇为兴奋地道:“淳于小姐过奖了,周冲一得之愚,倒让小姐见笑了。”
虽是谦逊,脸上颇有喜色。不能怪周冲,只要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处在那种情况下都会如他一般反应,可以没有坏心思,可以不遐想联篇,但不可没有淡淡的喜悦,这才是正常男人的表现嘛。
淳于珏好看的弯月眉微微一皱,道:“周兄,淳于珏有个提议,你别老叫小姐小姐的,听着让人挺别扭,你就叫我淳于珏,叫我小珏也行哦。”
在现代社会直呼人名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古代是对人的极度不尊重,周冲哪敢冒犯美人,忙道:“不不不,我觉得挺好的。”
淳于珏颇有点不高兴,道:“人家就这么见外吗?”
周冲是万万想不到她有如此表现,不由得愣住了,道:“既如此,周冲恭敬不如从命。”
淳于珏展颜一笑,道:“这不很好嘛。周兄,人家真的是好佩服你哦,这些奇事人家是做梦也想不到,真的了不起。”
“这也惊奇,要是在现代社会我如此造纸造笔,还不给人骂为疯子才怪。笔和纸哪家工厂不是机械化生产?就是倒闭企业的陈旧设备也比这先进了千百倍。再说了,现代人连钢笔都不用了,都用电脑了,谁还去用毛笔?只有那些书法爱法者才会一买一大捆。”周冲在心里不敢苟同淳于珏的赞美,道:“你过奖了,一点小事,不值一提。”
淳于珏瞄着周冲,问道:“周兄,你知道我爹听说你有如此神术,是如何说的吗?”
“他这种迂腐之人,只知一味‘师古’‘法前王’,泥古不化之人,以为圣人的一切都是好的,不能改变,自然是没有好话,给他斥为异端了,他见了我的面不是就这样讥评我的吗?”周冲在心里揣测淳于越的点评,嘴上却道:“周冲愚驽,不敢妄自揣测大贤之评。”
淳于珏看着周冲,道:“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口不应心,明明心里有主意,却偏偏不说,要人家说出来。”
她还真厉害,居然把周冲的心思看穿,周冲哪会承认,巧辩道:“你多心了,淳于先生一代名儒,尉兄那样的高人都要敬三分,何况我这样一个混迹于市井利钱中的凡人,哪敢妄猜淳于先生的心思。”
“狡辩!”淳于珏嘴角微微一撇,道:“你要猜的话,你还真猜不到。你肯定是在想,爹是在讥评你,那你就错了,爹听说后是赞不绝口,一口气叫了十三个好,他说有了如此奇妙的东西,从此以往读书人就少受很多苦了,他一定要来拜访你,向你道声谢,他是代表天下读书人向你道谢。爹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就这样,我们就从齐国到了秦国。”
她的话一说完,历来表现平静的周冲却不平静了,嘴巴张得老大,吃惊地道:“这这这,淳于先生不是说我这是奇巧淫技,有乖圣贤之道吗?”
淳于越一见面就指斥周冲乱搞小发明,以奇巧淫技亵渎圣贤,还说圣人韦编三绝是何等的感人,他这种淫术大行于世,圣人之迹将不传,是对圣人的大不敬。这顶帽子扣得很大很大,大得周冲这个现代人都吃不消,就连尉缭都是连连摇头,忍不住出语反驳他。
万未想到私下里淳于越居然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同一个人,其言行差距居然如此之大,任谁都要吃惊不已,周冲晕乎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