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事变化无常,未来之事难以预料,将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只有到了将来才能知道。”
曹勃也是个聪明人,什么也没有说,向尉缭深深一揖,再向周冲施礼道:“谢周掌柜。”他向尉缭一揖,意思是说真要有你为大秦出力的一天,我曹勃感激无已,先行谢过。对周冲施礼自然是谢他提醒。
周冲忙礼,连称不敢。尉缭受了半礼,回了半礼。尉缭如此做法,应该是不礼貌的举动,按理曹勃要不高兴才对,没想到曹勃却是兴奋难已,连声道:“王上圣明,得先生相辅,天下大事成矣!”
淳于珏有点糊涂,悄悄在周冲耳边嘀咕道:“周兄,你们这是打的哪门子哑谜?”
周冲一瞧,她一脸的迷茫,俏脸上更增几分妩媚,不由得心头一跳,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句,淳于珏眨巴着眼睛,以手掩嘴偷笑。
尉缭之所以受半礼,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说他是为大秦而来,曹勃能不高兴吗?他们都是趣人、妙人,如此一来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形亲近,相对大笑,极是欢畅通。
“走,快走!”一阵喝斥之声打搅了他们的好兴致,众人的笑声戛然而止。
周冲寻声望去,只见几个军兵推搡着两个浑身是伤的人,这两人一身绫罗绸缎,很是华贵,只可惜给划破了不少口子,难以蔽体,糟蹋了上等华服,手指上戴了名贵的戒指,戒指上的宝石闪闪发光,身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养尊处优!”周冲在心里点评两人,心想长信侯取悦于太后,权势熏天,他的食客死士自然是骄纵难驯,打扮得富丽堂皇也是情理中事。向曹勃一施礼,道:“曹大人明鉴,这两人实非敝店中人,还请曹大人明察。”
尉缭看了两人一眼,眼里颇为不屑。他这种高人对于天下大势很热心,但是要他身着华服,穿金戴银,他又不屑为,自然瞧不起他们了。
淳于珏美丽的小嘴一撇,不屑地道:“金衣禽兽!”意思是说这两人并无什么真本事,只知道修饰边福,衣着打扮,和穿着金衣的牲畜没区别。(现代那些只知一味追求时髦打扮的人,是不是当得这四字?嘿嘿!)
曹勃抱拳回礼,道:“周掌柜请放心,贵店正经买卖,哪会养这等无用之人,本官自会秉公外理。周掌柜,缭子先生,王先生,淳于小姐,下官公事在身,不能多担,告辞了。”
“大人慢走。”周冲他们把曹勃送到门外。
周冲相信曹勃的为人,相信他会处理得很好,这事也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一个小插曲而已,过了就算。
然而,几天之后赵高的出现,让周冲心惊胆跳。这天,周冲正在店上打理生意,看见赵高带着几个五大三粗的虎贲卫士直奔店里,一见面就扯着他那尖细的太监嗓道:“恭喜周掌柜,贺喜周掌柜。”
周冲忙回礼,道:“草民周冲见过赵大人。请问赵大人,喜从何来?王上又向敝店订购货物了?这全仗赵大人美意,周冲感激不尽。”
赵高笑笑道:“那倒不是。王上是要宣召周掌柜,赵高做了这么多年的奴才,就没有见过王上宣召过商人,周掌是柜第一人,大喜呀,大喜呀,周掌柜请吧。”本是喜事,却给他的尖细高亢的太监嗓说得刺耳之极,难听得要命。
能够得秦王的宣召,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兴奋的好事,然而周冲不仅没有喜悦,还提心吊胆,心想:“赵高是有名的两面三刀之人,他的话绝对不能信,他说喜事肯定是坏事,肯定是秦王派他来捉拿我的。那几个虎贲卫士老拿眼睛往我身上瞄,随时准备动手。难道曹大人出卖我了?官场上的人不能尽信,一是他们的话太假,往往是场面话;二是上面一压,他不变都不行,这是身不由己呀。时光可以流逝,这条官场经却是不会改变的,我来的那个世界还不是这样吗?赵高之来,完全有可能与这事有关,我该怎么办?”想到可怕的后果,周冲都快抓狂了,把国骂甩给了那两个倒霉蛋。
第三卷 青云之路 第五章 谏秦王(一)
“大秦万年,万年,万万年!”朝殿卫士们齐声高呼,声震长空,良久难绝。
这种歌功颂德之声,周冲在电视电影里看得多了,本不以为奇,然而听了这些卫士的呼声,不得不从心叹服: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了!那些影视作品为了冲击视听效果,不惜巨资打造,毕竟是假的,不能和真的相比,秦王的卫士呼声自有一股惊天动地的威势,远非金钱能够打造出来。
这些卫士更有一桩奇特处,那就是他们呼喊是全身心地投入,好象如此呼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绝对没有口不应心的表现,周冲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心想能够让卫士具有如此信心,相信秦国能够万年,万万年的人不是雄主一词能够赞美得了,应该是少有的雄主才能激起他们如此的信心。
中国历史上的君王虽多,其中还不乏雄材大略的君王,但如此秦始皇者却少之又少,也许只有他才有这种能耐。
只要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能给人以无穷信心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国家大事上更是这样,不仅仅要给臣子们信心,还要给士卒们信心,给百姓以信心,做不到这点,秦始皇不可能统一中国。
“好威风啊!”周冲脱口赞道。
走在身边的赵高给周冲解释道:“周掌柜有所不知,以前的卫士并没有这么多,这都是王上下旨增派的人手,在以往根本就没有这样大的声气,听起来就觉得少了点什么。给周掌柜这么一说,还真是这理,就少了点威风。”挺挺胸脯,心气都高了几分。
要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秦王调集如此之多的卫士守卫朝殿,为的就是一声呐喊,威风一下,这是十足十的不恤民情,是暴君之行,是他心里害怕的表现。特别是儒生们,肯定会持这种看法,他们对秦王的评价不正是如此吗?
然而周冲却没有这种想法,他想的是“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秦王统一天下的壮志马上就要付诸实施,统一战争即将发动。”
秦王发动统一战争的时机成熟了,一是他亲政了,大权在握,可以推动这一伟业的实施;二是他借这次造反事件,把那些能掣他肘的人全面清除,就可以集中精力来进行统一战争。
当然,周冲也明白秦王之所以如此做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他的心气太高,凡事都要有气魄,没有气魄的事情,他就不满意。
“赵大人身在局中,听得多了,不以为奇,周冲一介草民,第一次听到如此威风的声音,不免感叹一句,赵大人不要见笑。”周冲笑着谦逊,受到感染,头也昂了起来。
赵高看着身边的卫士,道:“周掌柜,你看,他们一喊,这胸都挺出来了,以前可没这回事。万象更新了!”
万象更新一词很好地说出了中国历史在秦始皇亲政后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截然不同。周冲在心里大加赞成,道:“赵大人妙人妙语。”
赵高要不是有后来的悖逆之行,骂名千载,而是兢兢业业,凭他的才学,博一个青史垂名,流芳百世,成为宦官的楷模还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周冲鼻子轻微抽动,赵高眼尖,问道:“周掌柜,你发现什么了?”
“哪来的血腥气?”周冲脱口问道:“不仅有血腥气,还有一股尸臭味,好浓烈的血腥气。”鲜血非常腥,人血的腥味比起猪牛之血腥味更加重,周冲给一阵强烈的人血腥气刺激得心头难受,开始干呕起来。
赵高皱了皱眉头,叮嘱道:“周掌柜,王上召见你,是有要事和你谈。要是王上没有问的事,你也不要管。周掌柜是明白人,知道一个理:不该管的不要管!”
不该管的不要管,绝对称得上人生处世哲学中的经典,周冲对此是深表赞同,点头道:“谢赵大人提醒,周冲明白。”
赵高赞许地道:“那就好。周掌柜,请吧,王上在等着你呢。”
周冲跟着他向前走,问道:“赵大人,这血腥气是哪来的?朝殿上有如此浓烈的血腥气,周冲愚钝,还真想不明白道理。”不是周冲不明智,而是他好奇,再明智的人好奇心起都会变得不明智,周冲正是这种情况。
赵高白了周冲一眼,脸色一沉,道:“我刚给你说的话,你就忘了?一点不长记性。”这话很严厉,带有数落成份。
象赵高这种人拿眼色给人看是家常便饭,周冲一点不以奇,不过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难以忍受,周冲正要反驳,看见朝殿台阶下堆了很高一撂尸体,有的尸体脖子上还在向外渗血,流得满地都是,血腥气正是从尸体上传来的。
这些尸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身着朝服,很明显是秦国的官员。
秦王性格冷酷,说要杀人肯定要杀人,但是一次性杀这么多的臣子,还把他们的尸体扔在朝殿上的事情没有听说过,周冲纳闷了,开始搜索记忆,突然一道灵光在脑海里闪现,记起一桩著名的历史事件,大叫一声:“必须得阻止,不然还要杀好多人。”
周冲大声道:“草民周冲,有要事上谏大秦王上!”
赵高完全没有想到周冲会来这一手,吃了一惊,瞪着周冲问道:“周掌柜,你这是做啥?快起来,你知道嘛,这可是杀身大祸。”急得不住搓手,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智计不少,如此无奈,可见此事真的是无法可想了。
周冲不为所动,冲赵高一抱拳,大声道:“草民周冲要进谏太后一事,请赵大人转奏大秦王上。”
赵高手举起了又放下,放下又举起,瞧他那模样,真恨不得给周冲一个结实的嘴巴,最终一跺脚,道:“人要过奈何桥,孟婆也没办法,周掌柜,你不要怪我赵高没有提醒你。”转身跑走,自去禀报秦王。
望着赵高的背影,周冲心里一阵后怕:“要是按照历史的发展,我只要如此一说,秦王就会改弦更辙,要是历史重来并不按照原先的轨迹发展,我岂不是把命搭上了?”
第三卷 青云之路 第五章 谏秦王(二)
没过多久,赵高快步跑了出来,到周冲面前一站,轻叹一声,脸一肃,指着那些尸体问道:“王上有谕:周冲,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进谏寡人,说太后事,你看见那些尸体了吗?二十七个大臣都给寡人杀了,朝臣们都闭嘴了,不再来唠叨,难道你就不怕死,你现在闭上你的嘴巴,给寡人滚!”
从口谕中可以听出来,秦王正在盛怒头上,火气大着呢。
按照赵高的想法,秦王如此严厉的口气,足以吓倒千夫,周冲这个草民应该是夹着尾巴滚蛋,然而周冲的表现让他大跌眼镜,要是他戴得有的话。
周冲好象没有听到赵高的话似的,大声道:“草民周冲听说天有二十八宿,降生于地,是为正人。现在已经死了二十七个,还差一个,草民之所以来,是为王上凑够二十八人之数。古来圣贤尚不免一死,周冲又何惜一死,请王上成全。”
这话是摆明了要和秦王对着干,赵高的脸色都白了,看了好一阵周冲,轻叹一声,道:“周掌柜,你保重。”转身跑走了。
听赵高那口气,好象周冲死定了,周冲在心里偷笑,道:“那位历史名人不就是这么说的吗?我背诵他的说词,不会没有效果吧?除非现在的秦王和历史上的秦王不一样。”
没过多久,赵高气喘嘘嘘地跑过来,他身后跟着两个牛高马大的虎贲卫士,不用想都知道是来捉拿周冲的。赵高立定,抹抹额头上的热汗,道:“周掌柜,请吧。”一打手势,两个虎贲卫士不由分说,象老鹰抓小鸡似的连推带搡地把周冲带走了。
周冲脸色不变,问道:“赵大人,王上可是要生煮周冲?”
赵高白了周冲一眼,道:“你知道了,还何必问。”
“狂夫故犯吾禁,炊镬汤于庭,当生煮之。彼安得全尸阙下,为二十七人满数乎?”周冲在心里默念秦王当年说的话,心想历史重来,居然如此的相近,看来成功的可能性极大,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来到朝殿下,只见一口大铜锅,里面盛满了清水,三个太监正在往锅下扔柴禾,周冲指着铜锅,道:“赵大人,这锅是用来煮我的吧?”
“这要问王上,奴才可不知道。”赵高狐狸尾巴问出来了,狡猾的潜质显露无疑。
周冲再往殿上一望,只见秦王正坐在王座上,浓眉倒竖,脸色苍白,呼呼直喘粗气,右手拔剑出鞘,站起身来,拄剑于地,喝道:“把狂夫押上来,给寡人活煮了。”对群臣道:“你们都去给寡人看好了,凡有再敢说太后事者,他就是榜样。二十八个人算得了什么?就是一百,一千,一万,寡人照杀不误!”
“我读历史读到这事时,说你气得口吐白沫,我还不信,心想你那样大的气魄,断无气到这种程度的道理,没想到你真的气成这样了。也是秦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