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要是在功名与朋友之间进行一个选择的话,李斯肯定会选择功名,不要朋友。要是多给他一个选择的话,他功名和朋友都要,这就是李斯的性格。
周冲之所以决定指点李斯,把功名还给他,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曾氏父女对他很不错,好象亲人似的,不看李斯之面也要看曾氏父女之面。要不然,周冲和只要功名,和不要朋友、不要情份的李斯没有区别。
李斯绝顶聪明之人,马上明白,道:“周兄的意思是要小弟进谏王上?”
周冲点头道:“李兄才思敏捷,写一封谏书,呈递王上,必然会使王上改弦易辙。”
想了一下,李斯点头道:“这倒是个主意。只是就算李斯写好了,也无法呈递王上。通过驿传是一个办法,只是驿传之事,王上很难看到。”
驿传就好比现在的邮政,只不过是专门为政府传递而已。这其中的问题很多,秦王身边必然有不少办事人员,要是他们有一个人作祟,秦王就不可能见到了,李斯写了也是白写。
在历史上,《谏逐客书》能给秦王看到,的确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应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同时,也看得出,李斯在当时情况下是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
“这倒不难,李兄尽管放心好了。小弟正好有事要找王上,顺便帮李兄呈给王上。”周冲决定成全李斯。周冲他如此一做,后人肯定会赞美他,正如他帮助尉缭写兵书一样。
李斯知道周冲是专门为他跑一趟,很是感激道:“李斯谢过周兄!李斯代表天下百姓谢周兄。”这件事关系到秦国的命运,也关系到天下的命运,代表天下百姓之语绝对不是大话。
象秦王那样意志坚定的人,要他改变主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是以为周冲只是跑跑腿就可以把事情办成,那是天真的想法,其间必有一场唇枪舌剑,才能把秦王说服,李斯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哪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周冲道:“李兄言重了。天下纷扰,黎民苦战国,数百年而不息,为平定天下,我辈敢不尽力。”不是周冲热衷功名,而是他知道这场统一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就出一分力,这才是炎黄子孙该做之事。
李斯抱拳一礼,道:“周兄如此胸怀,李斯感佩。敢问周兄,这谏书如何写?”
周冲指点道:“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辨明事机,才能让王上醒悟。王上只是惑于一时,稍加提醒必然废除逐客令。”当然,周冲完全可以把《谏逐客书》背给李斯听,不过那样一来就落了下乘,李斯这个心高气傲之人未必肯受。
李斯求教道:“周兄成竹在胸,可否明示?”
“穆公之所以霸,在于穆公得到百里奚,蹇叔,公孙支,由余;秦孝公得到商鞅,变法而强;惠文王得张仪,连横破纵,使秦所向披靡;昭襄王得到范睢,专力东进,成就帝业。由此可见:客何负于秦?”周冲引用《谏逐客书》里的主题来点拨李斯,很有点晕眩之感。要不是李斯这个大活人就在眼前,打死周冲也不会相信自己居然用李斯的思想来指点李斯。
李斯嚼咀起来:“客何负于秦,客何负于秦,对呀。有了,来人,笔墨伺候。”
“你就知道你的国事,天下事,就不把人家放在心上。”曾淑瑶嘀咕着,虽不太情愿,还是很高兴地道:“斯哥,我给你研墨。”
周冲向曾澍发打个手势,二人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只听屋里李斯大叫一声:“壮哉!痛快!”
“成了!”曾澍发兴奋地叫道。
曾淑瑶手捧谏书,从屋里飞奔而出,兴奋不已地道:“爹,你快看,斯哥的文章写得太好了。”《谏逐客书》千古流传,能不好吗?心上人如此才学,她能不高兴吗?
曾澍发从女儿手里接过墨迹未干的谏章,略一浏览,赞不绝口:“好文章,好文章,斯卿此文可为千古表率!”
“你们倒高兴,我可为难了。秦王逐客,表面上是以韩国水工郑国疲秦之计说事,实际上要逐的是吕不韦在秦国的势力呀。宗室的势力很大,要不然也不可能迷惑得了精明的秦王,我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事做成呢?要是做不成,这可是有损统一大业的事呀,我还不成为历史罪人?”周冲在心里担心了。
周冲虽熟知历史,可是历史重来,轨迹往往不尽相同,秦王不同意也不是不可能,周冲的担心并非多余。
第四卷 攻伐篇 第一章 片言回天(三)
“这下好了,没有了客卿,该我们宗室出头了。”
“这些客卿只知摇唇鼓舌,没有一个好东西,却骑在我们头上,他们的血统有我们纯正、高贵吗?”
“你准备向王上要什么官职?”
“我嘛,至少要一个大将军。我是嬴氏子孙,少熟读兵书,幼习弓马,武艺超群,我的长剑闻马嘶而振,我的热血闻杀声而沸腾。我要向王上一支兵马,踏平六国。”
“说得好,我们嬴氏子孙,哪一个都是好样的,都比那些可恶的客卿好上百倍。他们能够为王上做事,难道我们就不能?要知道,我们姓嬴。”
一群宗室子弟围在秦王书房外,议论纷纷,说到底就是三个字:要官做!
“王上叫你们回去,你们怎么还不走?是不是要王上亲自轰你们走?”赵高扯着尖细的嗓子冲那些宗室子弟训斥起来。
“嘿,你算什么东西?一个奴才,居然敢来训斥我们?你也是赵人,你也滚。”宗室子弟冲赵高吼起来。赵高先人是赵国人,算起来他不是秦国人。
赵高脸一虎,喝道:“赵高是奴才,可那是王上的奴才,赵高要滚也要王上要奴才滚。”他这一搬出秦王,宗室子弟马上住口。
扫视了宗室子弟一眼,赵高走上几步,向正大步而来的周冲一抱拳,道:“周大人,好久不见,周大人可好?周大人,可是有事要进见王上,赵高这就给你通报。”
周冲还礼,道:“托赵大人的福,周冲过得还行。”看着那些宗室子弟,周冲明知故问,道:“请问赵大人,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都是吃饱了,撑着,没事跑来找抽。”赵高瞪着眼睛,对那些宗室子弟没有好感。
周冲故作恍然大悟,道:“哦,他们都是宗室。”
赵高颇为不屑,转移话题,道:“周大人,你等着,赵高这就给你通报。”
“谢赵大人。”周冲把嗓门扯得老高,道:“我不姓嬴,不是宗室,不能见王上。赵大人,就此告辞。”
赵高双手乱摇,道:“小声点,小声点,跟打雷似的,王上正在假寐,你不要命了?”
“谁在外面大声嚷嚷?叫他滚!”秦王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很是愤怒,接着就是:“是周冲吗?进来。”
赵高侧身相让,道:“周大人,请吧。”
周冲站在原地不动,道:“周冲启禀王上,周冲不姓嬴,不是宗室,就不见王上了。”
“你这话怎么说的?不姓嬴,不是宗室就不能见寡人了?寡人的大臣有几个姓嬴,有几个是宗室?照你这么说,他们都不能见寡人,就做不得寡人的臣子了?”秦王一连串的质问声从屋里传来。
赵高脸拉得老长,瞧他那模样,恨不得给周冲一个耳光,道:“周大人,你又何必捋虎须,你这不是找死吗?”
“有戏了!”周冲心里很是高兴地想,道:“谢赵大人提醒。臣周冲有要事进见王上,还请王上恩准!”
门吱呀一声开了,秦王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里,对周冲道:“叫你进来,你还在外面,是不是要寡人亲自请你?”瞪着那些宗室,道:“你们怎么还在这里?你们都想做官,是吧?寡人的官是留给能人、贤人,你们这些只知道吃喝享乐的无用之才,赶快给寡人滚!”
“王上,我们愿为王上效力。”宗室子弟们一下子跪子下来。
秦王浓眉一轩,道:“赵高,调一队虎贲卫来,给寡人乱棍打出去。”
赵高欣然领命,不一会儿来了一队手执棍棒的虎贲卫,秦王道:“用你们的棍子,把这群讨厌的蚊子给寡人赶走。”
虎贲卫得令,一阵乱棍下去,在哭爹叫娘声中,宗室子弟顷刻之间就跑得没了踪影。
秦王冷笑,道:“就这点胆色,还敢到寡人这里讨官做。寡人的官没人做,空着也不会给你们这些酒囊饭袋。”
“想人才了吧,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周冲更加高兴,在心里如是想,道:“臣周冲见过王上。”向秦王施礼。
秦王拉着周冲的手,进了屋,赵高把门关上。
秦王问道:“周冲,你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是不是有人作梗,你说,寡人给你作主。”
“谢王上。”周冲直入主题,道:“臣所做之事还算顺利。”
秦王有点奇怪地看着周冲,道:“你这人是那种没事不来的人,你来究竟有什么事?说吧,能做的寡人一定办。”
“他怎么会对我另眼相看呢?”周冲有点想不通秦王为何对自己这么亲近,这是重臣的待遇,就是重臣也不见得就有如此待遇,道:“臣听说王上最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好事,偶得一文,特来献给王上。”
秦王欣然道:“周先生才思奇妙,必是佳文,寡人先睹为快。”右手伸出。
周冲取出李斯的《谏逐客书》,道:“请王上过目。”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秦王才读几句,赞不绝口,道:“好文章啊,好文章啊,周先生如此文才,寡人今日方才得知,寡人这识人之术还得多学学。”
周冲更加放心了,心想:“看来这事很可能成功。”
然而让周冲想不到的是,秦王看完,把谏章一合,双眼一翻,瞪着周冲,喝道:“周冲,你好大的胆子,你居然敢欺君,你这是在讽刺寡人!”
周冲心里咯噔一下:“这可如何是好?”
第四卷 攻伐篇 第一章 片言回天(四)
“王上,此话怎讲?”周冲吃了一惊,忙施礼问道。
秦王不答所问,道:“客何负于秦,问得好。好文章,好文章!”
周冲接着道:“道理也是硬道理!”
秦王点头,沉默了一下,才道:“可你为什么要正话反说,以此来讽刺寡人?”
“成了,成了。”周冲在心里很是兴奋地想,表面上装作一副诚惶诚恐之态,道:“王上,臣有罪,请王上责罚。”
“罚就免了吧。”秦王笑道:“看来,这逐客令是行不通了。”
现在正是下说词的好时机,周冲才不会放过这机会,道:“王上,行要行不得不行,止要止于不得不止,方为上智呀!”
“说得好!”秦王很是赞同,皱着眉头道:“可是,寡人下令逐客,才几天呀,要是废了,就是朝令而夕改,为政之大忌呀。”
周冲深深一揖,道:“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秦王奇怪地问道:“喜从何来?”
“逐客令才下数日,大多数客卿还未出秦国之境,只要王上决心废除逐客令,人才还不至于流失,王上的大业依旧。王上一朝而拥有如此多的人才,臣敢不贺喜王上。”周冲回答。
秦王指着周冲,道:“你这张嘴,还真是能说。道理是有道理,很有道理,不过……”
心眼已经活了,只是最后的面子拿不下来,周冲问道:“请问王上是要令出如山而坐失人才的虚名,还是要群贤毕集,成就大业的英名?”
“周先生可愿做寡人的第一位客卿?”秦王轻拍额头,决心下定。
周冲拒绝道:“王上,周冲无才无德,不姓嬴,不是宗室。”
秦王无比坚决地道:“寡人用人不问功绩、不问出身,唯才是用!只要有才,寡人决不遗弃一个!”这话说得掷地有声。
周冲再次向秦王贺喜,道:“王上如此爱惜人才,何愁士人不负力西向,归之于秦。王上得人才,就是得天下,周冲向王上贺喜喽!”
秦王很是高兴地点头,道:“寡人又少了一件错失,是该高兴高兴啊。要不是周先生妙笔点醒,寡人岂不铸下大错?寡人的第一位客卿非周先生莫属。”
周冲笑道:“王上厚爱,周冲感激。不过,周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