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我还没有答应,你们就帮我决定了,未免也太喧宾夺主了吧。”周冲在心里诽议他们的表现,笑道:“朴大哥,你还没有说正事呢。”
朴风整理了一下思路,才道:“周师傅,昨儿晚上,孙大伯给了我半罐油,我拿回家去,婆娘做菜时放了一点,我的小狗儿饭也多吃了三碗饭。这个狗东西,真不是东西,趁着半夜我睡着了,爬起来把油给喝了。”(按:喝油的事情非杜撰,小时我也干过。更倒霉的是我的堂兄,居然把照明用的煤油给喝了,张着一张嘴巴就只能一个动作:哈……不住呵气。)
“你也真是的,自家都过不下去了,居然还养狗养猫的,也不用根绳子拴着。”周冲在心里很是不以为然,正要指出他的错误,只听孙老头叹息一声,道:“这也苦了那孩子,一年也吃不上几次油荤。”
要不是孙老头感叹,周冲肯定是闹了大笑话,颇有点庆幸自己没有快言快语。看着朴风他们脚下的袋子,若有所悟,忙推脱:“这事,我想帮,可我帮不了。”
朴风的脸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用乞求的口吻说:“周师傅,这事是有点难为情。我是想换点油回去,让小狗儿解下馋。我们象换豆腐一样,一斤豆子换一斤油。”
他们要换油,周冲已经猜到了,一点不惊讶。要是真的一斤换一斤,会亏死他,摇头道:“朴大哥,你也看到了,我们那么大一袋豆子,才出这么一点油,这恐怕行不通吧。”
也是这个理,朴风拍拍脑袋,很不好意:“那咋办?周师傅,你说吧。你说咋换就咋换。”他是只要能换到油就不错了,哪里还管其他的。
另外几个帮工也跟着说:“周师傅,只要能换,整啥都行。你们人手不够,我们帮你们,不要工钱。”
按照周冲的打算,再榨几次,就足够孙老头两口子吃一年了,到那时他就可以甩手走人。虽是来到不熟悉的秦国,但是周冲相信凭自己的知识,去城里搞点小发明、小创造,富足的生活不敢想,平安稳定的日子还是不会有问题,至少比窝在乡下强。
要是这事一答应下来,就要多担搁些时日,于自己的前途很不利,可看着朴风他们那期待的眼神,虽无圣人仁慈之心,但还不至于没有同情心的周冲,真的是为难了。
第一卷 初试啼声 第四章 不速访客
孙老头阅历丰富,察觉周冲似有难言之隐,对朴风他们说:“朴风,你们先坐会。这事有些体大,等我和我侄儿商量一下再回答你们。”
“孙大伯,你要多劝劝周师傅。”朴风他们很是焦虑地叮嘱一句。
孙老头道声知道了,拉着周冲去到外面,来到一棵树下,四下寂静无人,孙老头亲切地道:“周冲,我孙老汉托一声大,叫你一声贤侄,你不会介意吧?”
自从与孙老头相识以来,虽是日食粗饭淡菜,但老两口对自己格外亲切和蔼,好象亲人一样,这让周冲这个在秦国举目无亲的人来说很是温暖,在潜意识里早就把孙老头当作自己的长辈,点头道:“大伯对我关爱倍至,小侄铭感于心,能有大伯这样的亲人,小侄心里也是很温暖。”
孙老头对周冲的回答很是满意,开心地道:“周冲,你这人质朴无华,但人却聪慧内敛,更难得是有一副热心肠。我孙老头年纪一大把,看得明白,你之所以留下来,是为了帮我孙老头,你虽不是我的侄儿,却胜似亲侄子。周冲,你要是没有地方去的话,就留下来吧,我孙老头虽穷,只有破茅草屋一间,也是个容身之地,比你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总要强些。”
这是一句大实话,有家的感觉总是很好,哪怕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家也能给人以温暖。周冲心头一热,道:“大伯对小侄的关爱让小侄终生不忘,只是小侄……”
孙老头有点失望,道:“你年富力强,正是大有作为之时,住在我们这里也实在是太委屈你了。”
周冲这个营运官出身的人自然知道一个道理:人多的太方才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他心里是想早点了却这里的事情,好心安理得地走人,给孙老头一语道破,又有些不好意思,遮掩道:“大伯,我不是这个意思。”
孙老头很是遗憾地道:“我膝下无儿,还真是期待有你这么一个后生相伴。哎,人各有志向,不能强留。罢了,罢了,这事就不用说了。周冲,朴风他们都是实诚人家,你是知道的。日子过得也还可以,就是没有油,大人还好熬,小孩可就苦了,周冲,你就看在大伯的份上,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吧。”
周冲不忍孙老头失望,心下略一盘算,就是他们几人要换,也就是多榨几次的功夫,他最多再呆上几天而已,对自己也无大碍,反倒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决心一定,道:“大伯请放心,我答应就是了。”
孙老头大有放下心头石的舒心,道:“那就好,那就好。我去给他们说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人们的感叹之词,这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还是将来,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朴风他们很是紧张地望着孙周二人的到来,性急的朴风远远就问道:“周师傅,你答应了?”
周冲笑着说:“朴大哥,你放心好了,我遂了你心愿便是。”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朴风他们大喜,张嘴呵呵直笑道:“多谢周师傅!多谢周师傅!”
等他们高兴过后,周冲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朴大哥,我想这次就不用换了。”
“那咋办?”心急的人们同声问。
周冲接着说:“我帮你们出油,油渣、油角子,你们都带回家去喂牲口。只是,这功夫和柴禾,要你们自己出。”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办法,在我的家乡这一办法前些年仍在使用。东家的工具,使用的人不好意思啥都不给,就凭自己心意给些东西。比如用水磨磨面的,就留下一些面在一个筐里奇書∧網。当然,也有那些昧着良心的人,白用。
朴风他们想也没有想就道:“成!周师傅说咋办就咋办。”
“朴大哥,我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周冲征求他们的意见。
只要能够得到油,做啥都行,齐道:“我们听周师傅的。”
周冲给他们解释道:“我这事也没啥大的,现在需要柴禾,我的意思是你们几个商量一下,去几个人打柴禾,其他的留下来帮我出油。”
这是一个很好的分工协作问题,比大家扎一堆好得多,朴风他们自然无异议,当下商量好,两人去打柴,其余人开始炒豆子。
古时的民风淳朴,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在严刑竣法、轻罪重罚的高压手段下,秦国民风为之变,不敢欺诈,达到道不拾遗的程度,远非山东六国所能比。
按照周冲的意思,打的柴禾够他们出油就行了,没想到的是打柴的两人老老实实打了一一天,出完油也是用不完不说,孙老头两口子烧上半年也不一定烧得完。
朴风他们出完油,要留些下来,孙老头死活不受,朴风他们无奈,只好带回家。可是,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孙老头家里成了古代版的幼儿园,来了好几个小孩,不是提着吃的,就是拿着喝的,这些东西都是朴风他们家的存货,有干菜、有野味,这是用来答谢周冲和孙老头他们。
小孩们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叫得好不亲热,孙老头两口子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这是他们这些年来过得最为畅快的一天。孙老头可以不要朴风他们的东西,总不能不要小孩的吧?这东西就这样留了下来。(按:我的家乡也常有这种事情,大人不好出面,就要小孩去,往往能够搞定大人不能搞定的事情。)
看在眼里的周冲忍不住感叹:人心不古!现代人和古人相去,何止万里之遥。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其实不完全,好事也能传千里。周冲才出够孙老头需要的油,问题就来了。附近的村民听说后,有的跑来看稀奇,一看之后果然是真,马上就带着豆子来了,要周冲帮他们出油。
望着一张张朴实而而期待的脸,周冲心里暗暗叫苦:就那么一个石窝,我能出多少油?
正在烦恼的周冲看见一个年青人,青衣小帽,很是儒雅,步履轻盈,神态洒脱。
第一卷 初试啼声 第五章 一语点醒(上)
这个年青人来到近前,抱拳唱诺:“请问哪位是石窝出油的周冲周兄?”声音清脆,很是悦耳,不似男声,倒象是千娇百媚的少女之声。再加上他身材瘦小,尤其是腰肢纤细,不似男人般粗壮,给人的感觉就不是男人。
“石窝出油?还真能掰的,现在社会那么多的榨油设备,你要是见了,还不惊奇得眼珠都掉下来?照你这么说岂不成了无中生有的戏法魔术?”周冲在心里暗笑不已,上前一抱拳,模仿古人声口:“在下周冲。敢问兄台大号。”
年青人抱拳回礼,道:“在下曾遥,见过周兄。”
“原来是曾兄,幸会幸会。”周冲依然一副古人声口。
曾遥倒也爽快,直入正题,道:“小弟路过贵地,听闻周兄拥神鬼莫测之机,石窝出油,小弟一时好奇,特地来看个究竟,还请周兄不吝赐教。”
石窝出油一说,周冲真的是当之有愧,忙谦逊道:“曾兄太抬举小弟了,石窝出油不敢当。豆子本有油,小弟只不过顺势而为,用石窝压榨出来而已。”
曾遥淡淡的眉头微微一轩,道:“小弟与周兄初次相识,交浅不可言深,不过,小弟仍有一句不太中听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古人质朴,他如此说必是有不太好听的话,周冲不仅没有反感,反倒是有点好奇了,问道:“曾兄有话请讲,小弟敬聆嘉言。”周冲把古人的言语学得很是精当,不了解他底细的人肯定会把他当成土人土长的古人。
曾遥抱拳道声得罪:“既如此,小弟就直言了。压榨一说,颇有贬损之意,小弟不敢苟同,不如就叫出油更是贴切,周兄意下如何?”
两人相见还没有说上三句话,他居然指责周冲的言语不当,用词不妥,还真是冒昧,不过周冲倒是喜欢他的直爽性格,再说他的话很有道理,压榨一说在现代社会倒没有什么,在古代某些时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文字狱史书不知道记载过多少回。周冲点头赞同道:“谢谢曾兄提醒,小弟谨记。曾兄,请进屋,喝杯热水。”
曾遥摆手道:“周兄,不必了。周兄,小弟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周兄允准。”
“曾兄有话,但说无妨。”周冲微笑着说。
曾遥抱拳告罪:“周兄,小弟此来是为了周兄石窝出油,周兄能让小弟一饱眼福么?”
“我还以为是什么难事,原来就是这点事。”周冲在心里有点不敢赞同他小题大做,侧手肃客道:“曾兄见爱,周冲敢不如命。曾兄,请!”
曾遥礼节性地道:“周兄请。”
两人相偕而行,来到灶台上,周冲开始给他讲解如何炒豆子,再到石窝边,给他讲解如何压榨。榨油放在现代社会,有着非常严格的工艺,不仅仅是出完油就完事,还要去胶消毒。对于这些专业技术,周冲也是不甚了了,知之不多。再说,即使知道了,也没法实行,毕竟条件不具备。
要说周冲的口才伶牙利齿,能说会道,能把稻草就说成黄金,也太夸张,还不至于讲解不清。更何况,周冲发现这个曾遥非常聪明,是一个很好教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很快就讲解完了。
曾遥望着石窝很是感慨地道:“原来是这样,豆子本身有油,周兄只不过是出点力,把油压出来。并非无中生有的神秘不测之术,顺天应人也就是这个理。周兄,小弟见识浅薄,还请不要见笑。”
他这人心直口快,加上人又聪明,彬彬有礼,言辞得体,周冲和他相识虽短,却大有好感,相邀道:“要是曾兄不弃,请进屋歇息。”
曾遥点头道:“多谢周兄。就是周兄不说,小弟也会不请自来,品尝一番周兄沸水滚雪花的本事。”
“不就做豆腐嘛,还沸水滚雪花,你还真能说!”周冲是再也忍俊不禁,卟哧一下笑出声来,道:“曾兄请进屋,包准让你见识见识。”
两人进屋,孙老头送上热水,自去灶下和老伴忙活饭菜。曾遥喝口热水,看着在屋外的村民,问道:“周兄,你这里咋这么多村民?现在可是农忙时节,不去干活,却在你这里瞎耗,也不怕王法。”
为了适应群雄并争的需要,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之民在农忙时节要全力农桑,不得偷懒,不然的话要受到惩罚。
周冲正为这事烦恼,有点无奈地道:“曾兄有所不知,他们是来换油。可是,我只有一个石窝,自己用都有点困难,哪里有油换给他们。”
曾遥放下瓦罐,道:“周兄,请恕小弟直言,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