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单从单兵素质上来说,赵军的兵士绝对不比秦国差,差就差在赵王无能,这才是赵国节节败退的原因所在。
王翦忙逊道:“周大人言重了。王翦临出咸阳之时,王上一再吩咐王翦,要服从周大人的调度。王上还说周大人是一个识大局的人,末将只要协助周大人就行了。”
秦王之所以派王翦前来新郑,说到底秦王知道周冲是一个善于谋划,说到谋略,周冲不比别人差,可是要说到用兵方面,周冲就差远了。这原因非常简单,周冲没有军事生涯,更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要他为攻赵做好军事准备自然是有点不太放心。那么,为他安排一位得力的军事助手,问题就好办多了,这个助手自然是非最有军事才干的王翦莫属了。
这一手,既有防范周冲犯错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周冲的莫大信任,周冲很是感动,道:“王上如此信任周冲,周冲敢不尽力!”
王翦接着道:“周大人,王上要末将转告周大人,周大人所奏之事全部可行,周大人放手去做。”
周冲打算把韩地做成一个样板,为未来改制打下基础,奏章中不少东西是依据现代的经验,结合当时条件提出来的,说得好听点是新鲜新奇,说得难听点就是标新立异了,能不能得到秦王的赞同真的很难说。周冲相信以秦王的精明,应该会赞同,即使秦王腰斩了他的建议,周冲做好赶回咸阳说服秦王的准备。
秦王能够恩准其中一条两条,都是很了不起的事,秦王却全部同意了,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周冲在心里大呼快哉,很是兴奋地道:“太好了!”
王翦很是理解周冲的心情,道:“周大人,王上还说了,连弩之事就拜托周大人了。”
沈青接下去,道:“这也是沈青带领能工巧匠前来新郑的原因,王上说了所有的能工巧匠听凭周大人调度,连弩是越多越好了。”
王翦问道:“欲破赵,必先破赵之骑兵,王翦斗胆问一句:周大人,制做连弩可是为了对付赵国的骑兵?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六章 治理韩地(二)
王翦不愧是名将之才,一语中的,道破周冲的用意。周冲决心制造连弩,正是为了对付赵国的骑兵,道:“王将军高见!”
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强而赵弱,也就是从整体实力而言,要是就兵种而言,特别是骑兵,秦国并不占优势,也许还不如赵国骑兵。
要是问朋友们战国七雄中最早大规模组建、运用骑兵,并且取得丰硕成果的国家,我估计很多朋友要选择秦国,因为秦国之强大远非六国所能比,不选秦国还能选谁?事实上并不是秦国,应该是赵国,而让赵国大规模组建运用骑兵的人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
可以这样说,正是赵武灵王的雄才一手推动了中国历史上骑兵的大发展。
骑兵在春秋之际就出现,但那时一直以车战为主,骑兵占到的比例很小,经过赵武灵王的推动,骑兵才有了大发展。西汉算得上中国历史上骑兵的黄金时代,原因朋友们都知道是汉武大帝为了击破匈奴,大量组建骑兵。
事实上,汉武大帝击破匈奴,骑兵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卫青率领他的骑兵军团实施大迂回,让匈奴摸不着头脑,神奇地出现在河套地区,给河套地区的匈奴守军以突然打击,一举击破匈奴守军,收回河套平原。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两次投入的总兵力三万左右,当然全是精锐骑兵,打垮匈奴在这里的二十四万军队,击破数十个部落,一直打到新疆去了。
“漠北决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骑兵的巅峰之作,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精锐骑兵,在步兵的支援之下,横绝大漠,神奇地出现在匈奴腹心之地,好象两把利刃插在匈奴的胸膛上,“单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山”的不朽传奇也就谱写出来了,让后人惊叹不已。
赵武灵王在推行他的国策“胡服骑射”时,就下令赵国大量组建骑兵,从而赵国率先从以车战为主进入到以骑兵为主的战争模式。其余六国,包括秦国在内,还以车战为主时,武灵王的骑兵纵横在北方,击破胡人,拓地千里。
从武灵王开始,骑兵一直是赵军的王牌,从规模、运用经验来说,秦国骑兵都要逊色,因而骑兵就成了赵国的尖刀,要想灭赵,必须击破赵国的骑兵,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当然,有人肯定会认为,只要李牧不掌兵权就好办了,事实上不论谁执掌赵国的兵权,都是难免一战,李牧统率赵军,击破赵军的困难会大很多,庸将掌兵权,难度小很多,并不是说不用打一仗。
周冲知道,密集的火力是骑兵的克星,会让骑兵付出高昂的代价,决心制造诸葛弩。诸葛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半自动化武器,可惜的是三国之后就失传了,很难知道他的制造方法。明朝的《武备志》里有详细的记载,还附有图片。
周冲知道诸葛弩的制造方法,并不是从《武备志》中知道的,他到过武侯祠,见到一把复原的诸葛弩,这把诸葛弩是一个军事爱造者经过一系列研究制成,被武侯祠收藏。
诸葛弩在中国历史上大名久享,然而考古工作并不没有发现,成了一个神话,周冲见到这把诸葛弩很是好奇,下了一番功夫,没想到竟然派上大用场。
沈青很是心急,道:“周大人,可制造出来?能否让沈某见识一番?”他这人喜好新奇之物,把周冲呈给秦王的连弩图看了又看,早就心痒痒了,一有机会自然是急着见识了。
王翦也如沈青一般表现,道:“周大人,你可不能秘技自珍啊!”
内史腾帮周冲开脱,道:“你们两位可别冤枉好人啊,特别是你王将军,当心周大人不调拨连弩给你,让你眼馋。”
王翦马上服软,道:“行行行,我不说了。周大人,你可不能小心眼,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把便宜都让内史将军占了。”
内史腾笑着在王翦肩上轻拍一下,道:“你个老王!”
“造是造出来了,但是不多,所以我奏请王上派能工巧匠前来襄助,没想到沈大人亲自出马了。”周冲本意是要秦王派工匠就是了,没想到秦王大手大脚,居然把沈青派来了。这也可以看出秦王是如何地重视。
王翦一下站起来,道:“那还坐着整啥,去看看。”
周冲笑道:“遂了你王将军的心愿吧。”带着他们来到校场。内史腾早就命令兵士把诸葛弩拿来,十几把摆放得整整齐齐。
诸葛弩的构造非常简单,就一个中空的木匣子,一个弩臂,一根弦,一个把手,至于看不见的击发装置,可以在现代枪械上找到影子。没想到给周冲吹得神乎其神的连弩,就这么简单,王翦和沈青一时难以接受,愣愣地盯着,连说话都忘了。
“不信是吧,看你信不信。”内史腾嘿嘿一笑,拿起一把连弩,打开上面的盖子,装满箭,对着箭靶不停地摇动把手,尖锐的破空声一声接一声地响起,利箭飞出, 网射中一百二十米外的箭靶。
历史上的诸葛弩只能装十枝箭,周冲把匣子加高,装十五枝箭,威力就大了许多。据记载,诸葛弩以铁为矢,经过求证,并不是用铁箭杆,是用铁箭簇,箭杆还是用竹或木,减轻自身重量,射程为一百二十米左右。
“巧夺天工!”沈青跳起来大叫。
“神兵利器!”王翦笑得嘴都合不拢了,道:“有一个问题,连弩一匣射完,就要重新装填,要是赵国骑兵乘机攻上来,问题就大了。”
周冲笑着问道:“王将军以为如何处置为宜?”不是周冲不知道解决之道,而是故意考考这位名将。
王翦微一凝思,笑道:“轮番迭射就是了!可以分为三排或是更多,一排射击,一排准备,一排重新装填。”
名将就是名将,一语说出关键。当火枪出现时,其速射能力很差,不就是这么解决的吗?周冲在心里对王翦的独特眼光赞不绝口。
王翦击掌赞道:“有了周公弩,赵国的骑兵何愁不破!赵国何愁不灭!”
“对呀!”沈青和内只腾齐声附和。
“不是周公弩,是诸葛弩!”周冲在心里大叫。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六章 治理韩地(三)
“哟,邢掌柜的,好久不见,哪里发财?”一个微胖的中年商人对着一个精瘦的商人施礼,问好道:“邢掌柜,孙铭有礼了。”
邢掌柜忙还礼,道:“孙大掌柜,托你吉言,邢某还在老地方讨口饭吃。”
孙铭道:“邢掌柜,你也太谦了吧,谁不知道你邢掌柜经营着很多买卖,饭店、旅舍、车行、皮货、绸缎庄、药材往来,哪一桩离了你邢掌柜都不行。”
邢掌柜双手乱摇,道:“得得得,孙大掌柜的,我就那么一点买卖,只能赚一点吃喝的银子,给你这么一说,我就成了大富之人。”
“你本来就是了嘛!”孙铭笑言,问道:“邢掌柜的,你今儿也是为修路一事而来?”
邢掌柜忙撇清道:“言重了,言重了,我哪里是想修路,是觉得新鲜,就过来看看,看看而已。”
“我看你是想看看能不能接下来,修好了自个发大财去。”孙铭再次揭发。
邢掌柜不认,道:“没那回事,没那回事。过路的关卡历来都是官府设立,收钱也是官府收,哪有给我们这些商人修的道理,我是觉得新鲜,过来看看嘛,随便看看,倒没想着修。”
孙铭不再和邢掌柜斗嘴,点头道:“是啊,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遭。我听着也是蛮新鲜的,一时好奇,就过来看看。我可比你邢掌柜诚实多了,要是真有这回事,我想着要接下点活,这可是聚宝盆啊,要是不接下来,你我就枉为商人了。”
邢掌柜点头道:“邢某是想接下来,可是这路要修好长,凭我的财力只能修很小一段,就是想接也接不了。”
孙铭挠挠头,道:“这的确是个问题,看看再说嘛。”
“对,看看再说。”邢掌柜赞同。
秦王批准了周冲修路的建议,周冲马上就实施,先是张贴告示,把修路一事公布出来。商人不懂得治国之道,但是他们懂得赚钱之术,马上就嗅到其中的好处,秦国最强,咸阳是中国的中心,往来于咸阳的车马不知道有多少,要是自己控制着道路,收得的钱不知道有多少,比起做其他的生意利钱高得多,他们还有不跑来看看的道理。
屋子里的几百商人,哪一个不是本着这种心思前来的,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不休。
秦有虎狼之名,商人们虽是为利钱驱使而来,心里还是有点惴惴不安,没想到的是,那些接待他们的兵士对他们特别有礼,没有一点蛮横之态,热水点心奉上,把他们服侍得周周到到。
“安静,安静,请大家安静。”一个大嗓门的虎贲卫士从里面出来,大声吼起来。
正在议论的商人们马上安静下来,看着这个虎贲卫士。虎贲卫士道:“有请周大人,王将军,内史将军,沈大人。”
他的话音一落,周冲带着王翦,内史腾和沈青大步而来。四人中除了沈青没有名气以外,其他三人都是大名鼎鼎,特别是周冲更是名满天下,商人屏住呼吸看着四人大步而来。
四人来到正中,一字站开,周冲站在正中,扫视一眼商人,双手向下一压,道:“各位掌柜,请坐,请坐。”
第一次见到周冲这种大人物,商人们脑子里热哄哄的,没有反应过来,站着不动,周冲微微一笑,再次道:“各位掌柜,请坐,请坐。不用紧张,周冲把你们请来,是和你们谈买卖,你们就把我当作你们的顾客。”
气氛一松,商人们道声谢,坐了下来。
周冲招呼王翦他们坐下来,道:“各位掌柜,你们都看过告示了,我也不多说。”开场白一完,周冲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这条路西接函谷关,经过新郑,东接赵境。我可以透露一个消息给你们,大秦正在和赵国商量,这条路要修到邯郸去。”
把咸阳和新郑连在一起,这商机就不少了,再修到邯郸去,要知道邯郸是赵国的都城,人口众多,很是繁华,这商机就多了去了,商人们一下子炸了锅,不顾周冲他们就在面前,议论纷纷。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任谁都难以一下子接受,周冲很是理解他们的心情,并没有立时打断,过了一会儿才道:“你们都是精明人,不用我来说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大秦本是要发民夫来修,王上仁德,考虑到天下征战不休,百姓徭役过重,不愿增加百姓的负担,才把这路交给民间来修,希望你们不要辜负王上的好意。”
孙铭站起来,自我介绍道:“周大人,草民孙铭,斗胆请问周大人,要如何修?”
周冲笑着冲他道:“孙掌柜请坐,你们有问题直接说,不用站起来。今天,我们是谈买卖,没有大人,只有伙伴,不必拘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