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的要地,都是不错的选择。”
蒙武这员老将也忍不住了。接着往下分析道:“奇袭敌人也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李斯忍耐不住了,道:“还可以擒贼先擒王,运用骑兵打击敌人的主脑。”这主意不错,可惜后面那句太不应该了,他说的是:“王上,臣愚昧,臣一时妄言,还请王上圣断。”
当此之情,大家都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如此加上一句就太见外了,秦王笑道:“你不说后面这句话多好!擒贼擒王,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周先生不正是要为寡人擒王吗?”
尉缭不无感叹地道:“周先生早就妙算在胸,才向王上提出此策,缭子现在方才明晓,惭愧,惭愧!”他是一代军事大家,没有周冲想得远,自认不如,叹息是真。其实,他大可不必感叹,他和周冲之间差了两千年的文明,不能完全明晓骑兵地妙用,是情理中事。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骑兵的运用之道,周冲不得不感叹他们不愧是时代精英,把骑兵地运用之道说得很透彻。
秦王看着周冲,问道:“周先生,你怎么不说话?周先生,你以为该如何运用骑兵为宜?”
周冲是这次骑兵提升的始作俑者,他肯定是成竹在胸,听听他地高见必然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就连有点看不惯周冲的李斯都凝神静听。
“王上,周冲以为骑兵的妙用虽多,王将军,蒙将军,缭子先生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周冲开始向秦王建议,道:“王上,骑兵的妙用不外两途。”
秦王颇为好奇地问道:“哪两种用法?”
周冲接着道:“一种是冲阵。骑兵不仅仅是机动性好,可以快速突击,还在于他的冲刺能力,可以很好地冲乱敌人的堂堂之阵。战场之 上,必然是箭矢横飞,骑兵要冲阵首先就要保证存“骑兵在远处,要边射箭边冲锋。然后手持长矛,一齐冲入敌人的堂堂之阵,扔掉长矛,用马刀砍杀。即使坚如铁桶的阵势也会给冲乱,这是重骑兵。”
重骑兵冲阵绝对占有优势,尉缭这个军事大家听得双眼冒光,连连击掌赞道:“好主意,好主意!周先生此计得行,堂堂之阵将不难突 破。”
王翦蒙武蒙恬王贲内史腾他们是欣然色动,道:“真是好主意!”
秦王不仅没有兴奋,还紧盯着周冲,脸色也变了,紧咬嘴唇,久久没有说话。
周冲和秦王相识以来,就没见过秦王以这种不善地眼神持着自己的道理,很是奇怪,道:“王上,周冲一得之言,还请王上圣裁。”秦王仍是盯着周冲不放,没有说话,周冲就更是奇上加奇了。
活,要保证存活,周冲以为可以给人制造专用盔甲,覆盖躯体。对于马匹,也要保护好,可以制造专用地马甲,让马匹披上马甲,如此一来,人马皆安全。但,还不能冲阵,还要给骑兵配备很多武器:弓箭、长矛、马刀这些必备之具。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三章 周冲论兵(三)
尉缭他们也发现了秦王的异常,惊奇地看着秦王。过了一会儿,秦王恢复正常,一笑,道:“周先生的话提醒了寡人,我大秦步兵阵势要是遇到敌人的重骑兵冲击,这麻烦就大了,这事不得不虑,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都说说。”
秦军能征善战,和秦军的步兵方阵有很大关系。兵马俑里整齐的步兵方阵,可不是拿来看的,是真正秦军的写照。集结时,秦军成一个又一个的方阵,每个方阵的最后一排面向后方,为的是掩护后面,防止敌人从后面进攻。两翼也是根据同样的道理,面对两侧。阵势一展开,象一把刀刃。
要是秦军的步兵方阵受到重装骑兵的冲击,能否突破要视战场具体情况而定,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必然会制造前所未有的大麻烦,这可是涉及到了秦军的根基,精明的秦王心中震惊,才盯着周冲不放。
周冲他们反应过来,不得不赞叹秦王的精明,什么事都想到前面去了。尉缭想了一下,道:“在步兵前面摆上战车,可以阻挡骑兵的冲击。但是,不太利于步兵出击。”用战车阻挡骑兵的冲击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西汉名将卫青正是把武刚车集结在一起,阻挡匈奴骑兵的进攻,等到时机成熟再果断地反击,击破了匈奴单于,上演了“单于夜遁逃”地壮歌。
王翦思索着道:“王上。缭子先生所言极是,用战车固然可以阻挡骑兵的冲击,却又妨碍步兵的推进,这事还真得从长计议。”他的话马上得到蒙武的赞同。
周冲出主意道:“要是为了消耗敌人的骑兵,用战车是最好的方式,等到敌人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果断出击。要是只是为了延缓敌人的进攻,也可以不用战车。配备长矛,前排地兵士把长矛拄在地上,斜向前方,足以给敌人以很大杀伤。”
秦王点头道:“这主意不错,步兵以后要配备长矛。周先生,再说下去。”
周冲应一声。接着道:“王上,可以把高头大马集中起来,组建重骑兵,用来冲阵,骑兵对骑兵。同样的,可以把个头稍小,耐力长的马匹集中起来,组建轻骑兵。轻骑兵主要用来迂回包抄大纵深穿插,机动性将是轻骑兵的最重要要求,因而轻骑兵的装备就要与重骑兵不同。要求轻便,便于节省体力。
“兵士可以穿皮甲。虽然防护能力不如铁甲和青铜甲,也能满足要求。为了节省马力。马匹就不用覆以重甲。”
战国时的骑兵主要是轻骑兵,不过由于骑兵处于起步阶段,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在战争中地作用仅仅是一种辅助力量,还没有成为战争的主导力量,秦王他们对骑兵的认知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听了周冲的话,眼里放光。
秦王点头赞道:“周先生的主意是好主意。不过。问题也不少,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如何才能保证轻骑兵的战斗力。装备少了,身着皮甲,防护能力就差了,生存的可能性也大为下降。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如何保证马匹的持久奔行能力。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轻骑兵难以在战争中大规模运用。”
他的洞察力简直是惊人,一语道破了关键,不要说周冲信服,换作任何一个对骑兵有了解地人都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上圣明!”尉缭这位军事大家也是心悦诚服。
王翦搓着手问道:“周先生可有妙计?”他是优秀的将领,自然知道要是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对于战争所起地推动作用有多大,还有不心急的道理。
他这位老成持重地将领如此表现,周冲还真是想不到,忍住好笑,道:“王将军言重了,妙计没有,办法还有几个。兵士配备弓箭,长矛,马刀,在冲击中边冲边射箭。差不多了就手持长矛冲击。经过弓箭长矛的打击,敌人的阵势差不多也乱了,再用马刀趁乱砍杀,必有奇效。”后世的骑兵就是这么干的,特别是蒙古骑兵在这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秦王点评道:“怪不得周先生特地设计了这长矛,原来有这等妙处。戟在马上不如长矛方便,剑砍杀起来也不如马刀,有了这两样再加上周公弩,轻骑兵就会大显身手,寡人指到哪,就会打到哪。”
周冲接着往下剖析,道:“至于机动能力可以通过一人多马来完成,一个兵士可以带几匹战马,行进中换马不换人,马歇人不歇,一日一夜行进四五百里不会有太大问题。”
一个兵士带有几匹战马,中途换马不换人,只是行进的话一天一夜行进四五百里不会有问题。在当时,除了北方的胡人能做到这点,中原的骑兵很难做到,听了这话,秦王地虎目中精光四射,道:“这不是胡人的办法吗?寡人听说胡人能日行千里,用地就是这法子。这法子好,可以在军中推行。”
“为了让马匹上膘,能够打恶仗,可以用精粮喂养,上等谷子拌鸡蛋,战马很快就会上膘。”周冲再说主意。
秦王不住点头道:“周先生这次任务很重,寡人就给你调拨上等谷子和鸡蛋,一定要保证战马的持久奔行力。”
他真是太可爱了,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就给周冲解决问题了。周冲心悦诚服地道:“谢王上!”
“周先生,马的问题解决了,人呢?”秦王再提一个疑问,道:“人要吃东西,粮食带多了,会拖累行军,带少了,又不利于持久作战。”
这办法,后世已有好办法解决,周冲回答道:“王上,有两个法子,一个是就地解决,以战养战。另一个就是多带母马,可以饮马奶。”
带母马,饮马奶,北方少数民族就是这么做的,才能长期不下马背。秦王大笑道:“这不全是胡人的打法吗?怪不得赵武灵王要胡服骑射,好处这么多,寡人都眼热了。周先生,都依你。不管是胡人的办法,还是华夏人的办法,是好办法就用,用好了就是自己的办法!”
他这话完全没有华夷之防,后世好多人,特别是读书人拘执华夷之防,拒绝接受更加先进的新事物,足以愧煞。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三章 周冲论兵(四)
周冲摇摇晃晃地坐在马背上,胯下战马小跑着来到院子里,一拉马缰战马停下来。周冲翻身下马,一个趔趄,要不是手里有马缰,无形中战马帮了他一下的话,肯定是摔倒在地上。
淳于珏快步从屋里出来,看见周冲好象喜欢星星的孩子突然看见星星一样高兴,道:“周兄,你回来了?”
周冲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一摇一晃的,几欲摔倒。淳于珏不顾男女之别,忙扶住周冲,道:“周兄你怎么了?”
“我没事,真没事。”周冲含糊地说了一句,头靠在淳于珏香肩上,打起了呼噜。听他那呼噜声,好象一个月没有睡觉似的。
淳于珏根本就想不明白一个精力旺盛的周冲为何如此疲惫,问道:“周兄,你这是怎么了?”回答他的只有周冲鼾声,打得山响。
“今儿怎么了?”淳于珏嘀咕一声,把周冲仔细打量一番,方才发现眼前的周冲已不复以前的周冲,以前的周冲生龙活虎,精力不是最棒的,也不算差。眼前这个周冲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老大的黑眼圈挂在眼眶上不说,眼睛还深陷下去,淳于珏扒开周冲左眼皮,只见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血丝之多赛过了蜘蛛网,密密麻麻的好几层。
再看下去,周冲整个人都瘦了好几圈。满脸地胡子,盔甲上不是尘土就是树枝树叶,双手有不少划痕,伤痕累累。
淳于珏大奇,在周冲脸上轻拍,道:“周兄,你这是怎么了?身上怎么这么多伤?”又是一阵蹄声响起,周冲的贴身侍卫。也就是秦王调拨来的虎贲卫士策马进来。
一瞧之下,淳于珏更是吃惊,因为他们和周冲一般无二,很明显累到了极点,要不是强撑着,肯定是在马上就睡着了。
“你们这是咋了?和周冲一个样。”淳于珏好看的凤目睁得老大。自有一番别样风情。
为首虎贲卫士回答道:“淳于小姐有所不知,周大人是练兵练累了。”
“练兵?我看他是没事找苦吃。他一个文弱书生,能练什么兵?”淳于珏嘟囓着道:“练兵练兵,练的是兵士,又不是练将,用得着把自己当兵一样练嘛?”
周冲知道要完成奇袭的任务,关键就在于骑兵的运用,而以目前的骑兵状况来说,虽把装备提升上去了,但还没有转变成作战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进行针对性训诫。向秦王陈述完。周冲把挑选出来地骑兵集中起来,进行一次为期十五天的强行军训练。
这次训练不单是一场拉练。还要完成周冲预订的三个战术目标:一是必须在崇山峻岭里面行军。二是在行军过程中练习骑射,必须是在奔驰的过程中射箭。三是煅炼人的韧性、意志以及持久作战能力。
这是硬指标,必须完成,不能完成的兵士不仅仅是给淘汰出局,还要降两级爵位。完成了地,晋爵一级,这点秦王同意了的。
周冲之所以把强度定得这么大,是针对攻打这一战术目的展开的训练。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开战,赵国境内到处都是军队。两万骑兵很难做到隐蔽性,很难保密。要保持骑兵对打击的突然性,保密将是最重要的一环,要做到这点一是可以昼伏夜行,二是拉网,把骑兵所过之处的赵国百姓裹挟,不让他们泄露消息,三是专走密林小径,不走大路。
因而,在崇山峻岭里面行军将是决定成败的重要一环。都知道一个理,骑兵利于平原作战,不利于山地战,这是行军,不是作战,不要混同。
行进中练习射击,当然是为了增加骑兵的杀伤力。周冲配发给骑兵人手一把连弩,三百枝箭矢,要求要有一百枝箭射中目标。同时,还要练习持矛冲刺和马刀砍杀。这是为了增大杀伤力,这道理不难理解,不多说了。
可以预见得到,这次奔袭行动是连续行军,很难有时间休息,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