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增大杀伤力,这道理不难理解,不多说了。
可以预见得到,这次奔袭行动是连续行军,很难有时间休息,煅炼骑兵的韧性、意志和持久作战能力就有绝对必要。正是从此点出发,周冲决定每人配发五天地口粮,却要他们坚持十五天,这就成了一场生存训练。
兵士们饿了渴了,口粮不够,只有喝马奶,饮山泉,打猎吃生肉,以此来维持生命。当完成行军后,来到预定的战场,已经是人困马乏,周冲却毫不犹豫地下令进行冲杀,不吃不喝地练下去,整整折腾了一天,当场就有好多兵士倒地不起,不是死了,是睡着了。当然,他们会给淘汰掉。
周冲明白一个理,真正优秀地将领做到“赏罚分明”四个字也就行了,用不着与士卒同甘共苦。周冲决定与士卒同甘共苦,一是周冲没有军旅生涯,想感受一下,二是这种练兵在当时很少见,抵触情绪很大,周冲如此做是为了树一个榜样,达到减少阻力的目地。
这次训练真的练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然而周冲本人却累坏了,训练一完下令解散休息,飞马往四宝斋赶,想找一张床,懒着不起来。淳于珏哪里知道这事,一个劲地怪周冲。
虎贲卫士上来,要抬周冲,淳于珏很是理解地道:“行行行了,你们也累了,快去休息吧。你们的房间都整理过的,去睡吧。”虎贲卫士是周冲的贴身卫士,睡觉的地方自然是要给弄一个。
“可是周大人……”虎贲卫士真想马上就睡个天昏地暗,可是周冲还没到床上,他们的职责没有完成,哪能独自睡觉。
淳于珏叫来几个伙计,把周冲抬去房间。虎贲卫士这才相互扶着,进屋大睡去了。他们一进屋,只听几声卟嗵声响起,人倒在床上,连盔甲都不脱,就睡着了。
把周冲放下来,伙计帮周冲脱下盔甲,给周冲摆好姿势,用锦被盖住。淳于珏叫伙计打来热水,把伙计支使出去,用热水给周冲清洗身上地尘土,清洗完成,再用药涂在手上,包扎起来。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四章 御驾亲征(上)
尉缭,韩非,周冲,甘罗,李斯,王敖,王绾,王翦,蒙武,王 贲,蒙恬,内史腾等人静静地坐着,看着眉头深锁,不住踱来踱去的秦王。
周冲他们都知道秦王把他们召集起来是布署灭赵一事,这事让人很是兴奋,是众人期待已久的事情。灭赵尽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旦真的到来,还是让人热血如沸,秦王也是难掩激动之情,不由得踱起步 来。
秦王踱了一阵步,突然停下来,扫视一眼众人,道:“各位,你们是寡人的臂膀,寡人马上就要灭赵,你们有什么看法,都说出来。”
他的话虽是言简意赅,不过听在周冲他们耳里却是具有神奇的力 量,众人眼里的热度骤增,激情澎湃,要是秦王马上下令厮杀的话,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就冲了过去。
赵国一灭,则秦军东进最大的障碍也就扫除了,余三的魏齐燕三国根本不堪一击,再下三国也只是时间问题,进而天下一统,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因为他们而成就,他们这些时代精英,热血志士哪会不激动。
周冲对秦王统一大业的意义以及影响比谁都认识得深刻,甚至他是当时第一个活在秦王开创的统一格局中的人,按理不应该激动,然而他仍是激动得热泪盈眶,道:“王上圣明。必成大业!”这点已为历史所证明,周冲这个现代人根本不该说出这句近乎空泛地话,然而处在当时情景,他是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胸中激情澎湃,难以自己!
“王上圣明,必成大来!”尉缭他们也是难掩激动之情,大声颂 扬。
“成就大业非寡人一人之力。还有诸位之功!”秦王谦逊道:“要是没有你们为寡人出谋划策,纠正寡人的错失,寡人还不知道要犯多少错误。要是没有你们,也不可能有今日之局面。缭子先生,你说说,大战之前。寡人还要做些什么?这场大战关系天下的安危,寡人不能犯一丝错误,缭子先生尽管说就是了。有错,寡人必改!”
有错必改,的确是秦王的一大美德,可圈可点!
“王上,缭子以为三军集结,只待王上一声令下,就可以杀奔赵 国。”尉缭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阐述秦王这一战的伟大意义。道: “天下攘攘,数百年不息。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黎元汹汹。翘首以待明主,王上趁时奋起,上体天心,下顺心情,举义师,伐天下,结束数百年之征战,还百姓之安宁。固分合之道。运数使然,也是王上圣明。顺天应人之举!王上此战以义击暴,以强秦之威破疲惫之赵,犹如泰山之压卵,费力少而义举。缭子在此恭祝王上,贺喜王上,大业之成!”
尉缭持重之人,很少有如此激动表现,实在是这事太让人激动。更别说他以独到的眼光锁定秦王,决心把自己地才智奉献于秦王,辅佐秦王统一天下,当大业即将实现之时,心愿即将得成之际,他能不激动 吗?
韩非他们一起站起来,向秦王躬身施礼,道:“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统一大业一直是秦王追求的目标,赵破则天下归一之势不可阻挡,秦王也是少有地激动起来,虎目中含着热泪,向周冲他们深深一躬, 道:“嬴政不敏,不能止天下征战,得诸位相辅方才成就今日之局面,请诸位受嬴政一礼!”
他的这一举动出乎任何人的意外,就是多谋善断的尉缭都没有想到秦王如此谦逊,眼中的热泪滚来滚去,道:“王上!”后面地话再也说不下去。
如此之大功,任谁都会高兴得忘乎所以,说点大话,再小小地谦逊一番就是了,如秦王这般真诚,不自称寡人,而直呼自己的名字,实在是少之又少。
对于秦王的举动,周冲他们心里是感动无已,叫声王上,如梗在 喉,再也说不出话来。
秦王看着韩非,道:“韩非,你说,寡人还有什么错漏处?”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圣明,韩非以为王上没有错漏。韩非当尽心竭力,制订新秦律,使之能够行之于天下。”
“好!大秦的律法就是要行于天下。六国之所以弱,律法不当,漏洞百出,难以执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秦王很是赞同韩非的话,道:“周先生,给寡人指点错误之处。”
周冲对秦王的表现打从心里佩服,道:“王上,周冲不敢!,周冲以为有几件事还得请王上斟酌。”
秦王大感兴趣,道:“哦,周先生快说说,是哪几件事?”
周冲略一施礼,道:“回王上,周冲以为此战必胜,赵国必灭,魏齐燕也不存,大秦一战而下四国,疆域骤广,人口骤增,若是不能善加治理,必酿大祸。周冲斗胆请王上选拔贤良之官吏,用于四国之地;调拨钱粮以安难民,废除四国之苛政,施行秦之仁政。王上,周冲以为四国一下,只余楚国,楚国虽大,破之也不难,这天下大局已定,大秦律法过于苛猛,周冲以为是猛政中的猛政,在于列国征战不休之际有奇 效。商鞅变法,轻罪重罚,法不当其罪,征战之际,天下所苦者征战 也,而不是律法。四国一灭,天下大定,当还百姓以康宁,若不弃猛政而施仁政,法当其罪,则百姓所苦者秦之法也!周冲狂悖之言,还请王上明察。”
秦国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灭亡,和他的律法有很大地关系。商鞅变法实行的重奖重罚,轻罪重罚,这在战争年代不会有问题,原因正如周冲所说,老百姓最苦地莫过于征战,对于律法之轻重倒不怎么放在心上。一旦到了和平年代,要是不修改律法的话,那么问题就来了,老百姓会猛然发觉原来秦法如此之不便。
后人不明此中变化,在评点秦朝之得失时,直斥秦法太过苛暴,却不说为什么同样地律法适用于征战年代,却不适用于和平时期。正是基于此点,贾谊指责秦始皇没有“因时而改政”,可谓中肯之评,时代已经变了,施政就该变一变了。
周冲这话可谓击中了秦法的要害处,秦王脸上变色,愕然看着周 冲,问道:“周先生以为大秦的律法就如此不堪?”商鞅之法施行了一百多年,秦国越战越强,全赖此法,周冲却指出其中的过失,秦王没想过此事,乍闻周冲之言,心中震惊,语气颇为不善。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四章 御驾亲征(中)
偏颇一点说,秦国之所以在七雄中胜出,越战越强,功在于商鞅之法;强悍的秦王朝尽管令人神往,可是存在的时间极短,很快就灭了,罪在商鞅之法。一套在征战年代实施得很好,让秦国受益,进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律法,为何在天下统一之后却成了秦王朝覆灭的罪魁祸首呢?
归根结底,就是时代已经改变了,律法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周冲深知这套律法的功劳和危害,是以才建议秦王修改秦法。当然,周冲也清楚现在还不是修改律法的最佳时机,他只是想抓住韩非修订秦法的难得机会,说服秦王把秦王修订得更好些。至于什么时间实施新律法,那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了,也就是根据六国余逆、各地豪强被打击程度来定。
韩非修订秦法,是改变秦法的一个难得机会,这个机会一定要抓 住。可以说,统一天下的秦王朝是走上历史的老路,很快就灭亡,还是走向一个全新的方向,成为让后人感叹赞赏文治武功鼎盛的王朝,关键就在周冲能不能说服秦王了。
周冲深知责任重大,决心竭尽全力说服秦王,道:“周冲是商人出身,就以商贾之事打个比方,请王上圣裁。”
“好吧,你说吧。”秦王虽是心中生惊,还不失礼数。
周冲应一声。道:“周冲在商贾间时听说一件奇事,一户农家养了两只羊,每天赶羊出圈时,农夫总是最先看见同一只羊,最后才能看见另一只羊,请问王上这是为什么?”
这事有很多种可能,要一口说出原因秦王尽管精明,也是难以做 到。想了想道:“难道是农夫眼睛有问题,看不见远地?”
周冲摇头道:“回王上,农夫的眼睛很好。”
“那这事就奇了。”秦王有点想不明白道理,问道:“缭子先生,你以为是什么原因?”
尉缭想了一下也是想不明白,道:“王上。缭子惭愧。”
“韩非,你以为呢。”秦王问韩非。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韩非不解其意。”
秦王还待问别人,甘罗嘻嘻一笑,道:“王上,你别问了,我知道了。”
甘罗的才情让人折服,秦王也不例外,很是心急地道:“快说,什么原因?”
“两只羊。一大一小,小的躲在大的后面。农夫每天当然最先看见的就是同一只羊,是那只大的。”甘罗眨巴着明亮的眼睛。道: “周先生,我说对了吧?”
周冲打从心里佩服甘罗地才情,道:“对对对,正是这样。”
秦王若有所悟,道:“周先生要说明什么呢?”
甘罗代周冲回答道:“王上,周先生的意思是说征战和大秦律法是两只羊,征战是大的那只,秦法是小的那只。秦法的弊端。老百姓现在看不见,是因为有征战挡住了老百姓的视线。一旦王上统一天下,数百年地战乱给消除了,那么秦法的不便老百姓就会切切实实地体会到。所以,周先生建议王上抓住韩非修改秦律的机会把秦律修订得好些,便于老百姓遵守。”
他所言正是周冲所想,道:“王上,周冲正是这个意思,还请王上圣裁。”
秦王不动声色,道:“在周先生眼里,商君之王就如此不堪吗?周先生要知道,正是大秦执行了商君之法,大秦才国富兵强,东扩领土,西霸戎狄,成就我大秦统一天下之大业,如此良法若是不堪,请问周先生,什么律法才是好律法?”
周冲回答道:“王上,商君之法在于详尽完备实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商君之法最大的缺点就在于重奖重罚,轻罪重罚。重奖重罚在于征战年代固无不可,在天下一统之时,就值得商榷。轻罪重罚,罚不当其罪,则会造成不便,让百姓感到困苦。周冲的意思是请王上下令,把量刑失当,轻罪重罚的律法修订成法当其罪,如此一来有利于百 姓。”
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备详尽的律法,这点要承认。同时,也是中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量刑失当的律法,轻罪重罚,罚得让人怵目惊 心。要是真如周冲所言,法当其罪的话,秦朝也许不会那么快就灭亡 了。
秦王霸气十足地道:“秦法之利便,商君说得很清楚,要么遵守,要么不遵守。遵守者是顺民,不遵守者是逆民,顺民者活,逆民者杀,这没什么好说地。”
甘罗歪着脖子看着秦王,道:“王上,你错了,你错了。”
敢于当面指责秦王之错误,还当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