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说地。”
甘罗歪着脖子看着秦王,道:“王上,你错了,你错了。”
敢于当面指责秦王之错误,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有甘罗一人。秦王不仅不怒,还在甘罗地小脸上轻拍一下,道:“你怎么说话的?没大没小地,没礼没貌,寡人赏你个巴掌。说,错在哪里了?”
“王上,你又把人家当童子看。”甘罗嗔怪,道:“王上,甘罗以为周先生所言有理,而王上所说霸气有余,其理难足。商君之法也就是霸王之术,用商君的话来说就是逆民情而为,不与民虑始,只与民乐 成。这在天下纷争之际固然有大用,可一旦天下一统了,王上已经成就大业了,当与天下百姓分享太平,也就是商君说的‘与民乐成’,王上若是不改秦法,百姓哪能享受到天下太平呢?王上扫灭六国,不就是为了给百姓安宁,要是王上坚执,则百姓哪来的安宁?”
商鞅当年说服秦孝公变法,他认为难与百姓虑始,可与百姓乐成,因而决定用霸术,逆民情而为,实施重奖重罚,秦国因此而变强。当 然,代价也不小,商鞅渭水决囚,一日杀掉七百多人,渭水为之赤,多为后世指责。轻罪重罚,一点小事说不定就要砍头,想代价不大都不 行。
秦王不为所动,道:“秦法可驱百万之众,扫灭六国,如此之法不良,什么律法才称得上良法?甘罗,你说,秦法又哪里有问题?”
“问题不仅有,还多着呢。”甘罗也不示弱,道:“王上,你想知道秦法之不便,你问问李大人就知道了。李大人是大秦廷尉,掌管决狱之事,有多少事是他于心不忍。” 秦王看着李斯,道:“李斯,你说。”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四章 御驾亲征(下)
李斯之所以能够得到秦王的欢心,他是有才而且还很高,他喜欢猜摩秦王的心思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这事,他还弄不明白秦王的心意,哪敢乱说,顺着秦王的话往下说,道:“王上,臣自掌大秦律法以来,决狱虽多,但都是法当其罪。以臣看,大秦之律法可驱百万之众扫灭天下。放眼天下,能做到此点者,舍秦法其谁 ?”
这人真是太滑头了,听得周冲,韩非和尉缭暗中摇头。
秦王很是满意他的回答,点头不已,还没有说赞赏的话,甘罗一下蹦到李斯跟前,冲着他的脸上哈了一口气,手里的小木棍在李斯手背上重重一敲,道:“李斯,大胆,你敢欺君。”
欺君可是大罪,李斯吓了一大跳,忙跪下道:“王上,臣有罪,臣自决狱以来,是有很多事于心不忍。臣每决一狱,心里在想要是他们愿当顺民,遵守大秦律法,就不会有此灾妄。王上,臣也是血肉之躯,有血有肉有情感,臣每判一次,心里实在是难言其苦。”
这话不全是讨秦王的欢心,是一个执法者的心声。要是你去问法官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们要是回答你是执法如山,不纵容犯罪份子,那是假话。他心里真正想的是没有人犯罪该多好!特别是死刑的判决,更是想了又想,要是有一点机会可以不判死刑。法官们会很高兴改成无期,因为可以减少他地心理负担。这是人之常情,不必责怪法官们。
秦王对他的话大为赞赏,可甘罗不干了,挥着手里的小木棍,道:“李斯,你不仅欺君,还妄言。”
李斯忙撇清。道:“甘大人,李斯说的句句是心里话,真心话。王上,李斯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君。”
甘罗嘻嘻一笑,道:“李斯。我们打个赌,要是我指出你欺君,你怎么说?可得给我打一顿板子,你看好了,我手里的木棍就会……”挥了几下,不再说下去。
李斯知道甘罗这人太过刁钻古怪,说不定真给他抓住什么把柄,借题发挥,打自己一顿也不是不可能,忙道:“王上……”甘罗不给他机会。道:“李斯,你敢不敢赌?”
秦王道:“甘罗。你说,要是李斯欺君的话。寡人自会处理。”
“王上,这可是你说的哦。”甘罗叮咛一句,道:“李斯,你曾经决个一狱,是一个男子在路上倒了一盆灰,而你却割了他地鼻子,有没有这回事?”
李斯还没有回答,秦王就喝道:“李斯。你大胆。路上倒灰,风一吹。可能吹入别人眼里,要是吹入的正好是驾车而过的人,就会造成事故。罚肯定要罚,你打他一顿板子或是要他做几天劳役就是了,用得着割掉他的鼻子吗?”
甘罗为李斯开脱道:“王上,不是李大人不想打板子,是律法难 容。秦律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在路上倒灰要割鼻子。王上,李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斯忙附和道:“王上,臣于心不忍呐,可律法如山,李斯不得不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李斯想起当时情景,难以入眠。”
甘罗抓住机会,道:“李斯,你终于承认你欺君了吧?看你能嘴硬到几时。”
李斯吓得一下伏在地上,以头触地,道:“王上,臣有罪,臣有 罪。”
秦王并没有理睬他,眉头拧在一起,踱来踱去,沉思起来。过了一会,道:“韩非,你以为秦律中有多少律条法不当其罪?”
“回王上,韩非以为有一千两百余处需要修改。”韩非委婉地回 答。
秦王吓了一大跳,道:“这么多?如此之多的不便之处,推行天 下,必然引来不便之事,必须要修改,马上就改。韩非,你精通律法,你放手去做吧,凡你认为不便不当之处,尽管修改就是。修订完成了,再报给寡人,由寡人裁决。”
知错就改,秦王的美德,这件事再次体现出他这种良好品质。
“王上圣明!”周冲他们齐道。
周冲心里地激动真非笔墨所能形容,秦律一旦修改完成,严苛之处尽去,让人神往的大秦王朝就不会再是一个短命王朝,中国历史必将走向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治武功鼎盛的全盛时期就会出现在秦始皇时期,而不是汉武大帝时期!最大的功臣却是周冲,后人对周冲的评价肯定非常非常高,周冲虽不好名利,也是不由得激动难已。
甘罗扯住李斯的袖子,道:“李斯,该打你的板子了。李斯,你是廷尉,当知道执法如山,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高高举起小木棍,就要打李斯。
秦王喝阻道:“甘罗,行了。这事,也不能全怪李斯。李斯,你能不以一己之情而徇私,寡人本该赏你,可你瞒着寡人不报,其罪也不轻。姑念你是初犯,这事就算了。李斯,你要记住,要是再遇到这种特殊的情况,你不报寡人的话,甘罗地棍子还给你记着呢。你要是再犯的话,打在你身上地就不是小木棍,而是一百大板,你要时刻记住,你还有一百大板没有打。”说到后来,已是非常严厉了。
李斯那套把戏,哪里瞒得过秦王,秦王借此事向李斯示警,如此处理岂止是一个妙字道得尽,周冲在心里大叫痛快。
“臣遵旨!”李斯谢过恩,爬了起来。
秦王向周冲施礼道:“周先生首但倡其议,难能可贵。要不是周先生提起,寡人还不知道要什么时间才能明白过来。周先生,请受寡人一礼。”
周冲哪敢当秦王之礼,忙让开道:“王上,周冲不敢当。王上能听信周冲之言,周冲感奋。”向秦王施礼道:“王上圣明,请受周冲一 礼。”这不是拍秦王的马屁,这事秦王能够采纳,无论怎么赞誉都不为过。
秦王接着往下说,道:“律法先修订着,暂不施行,什么时间施 行,寡人自有决断。韩非,王 ,王敖,李斯,甘罗,你们就留在咸 阳,为大军筹措粮饷,征募兵员。缭子先生,周先生,王翦,蒙武,内史腾,王贲,蒙恬随寡人出征。”
“遵旨!”众人齐声领旨。
秦王御驾亲征,中国历史将翻开新地一页!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五章 大战前夕(上)
秦王,尉缭,周冲,王翦,蒙武,内史腾,王贲,蒙恬他们静静地站立,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地图上标出了秦赵两军的军力。
过了一阵,秦王问道:“缭子先生,你以为还有什么错漏处吗?趁还没有开战之前,有问题还来得及处理,缭子先生就知无不言吧。”
尉缭笑道:“回王上,缭子以为我军的布署已经相当完善了,应该不会有问题。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具体的问题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了。”
他是军事大家,他认为没有问题了,自然是不会有问题。不过,秦王仍是问道:“周先生,你以为呢?”
周冲回答:“回王上,周冲认为缭子先生说得很对,从我军布署来看,几乎不用调整了。以后的调整就视战况进展而定了。”
“王翦,蒙武,你们以为呢?”秦王再问。
王翦,蒙武他们都没有问题。
秦王笑道:“你们以为没有问题,寡人以为还有一个天大的问题没有解决。”
尉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兵家,秦王这话大出他的意料,不由得很是惊奇地道:“请问王上,错在何处?”
秦王回答道:“这不是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这次灭赵,寡人特地邀请了几支客军,算时间他们也该到了。客军处理好了。就可以进攻了。”
为了迷惑赵国,秦王顺着周冲地设计往下设圈套,把燕齐赵三国拉过来,结成一个军事同盟,摆出一副灭魏姿态,他说的客军就是这三国军队。燕齐两国的军队还好说,赵国的军队必须除掉,不然于灭赵不 利。
周冲他们微笑不已。都知道如何处理客军,秦王是胸有成竹。
秦王的话音刚落,赵高进来,道:“王上,赵燕齐三国的军队到 了,他们的将领请求见王上。”
“叫他们进来。”秦王手一挥。道:“换下去。”
赵高把攻赵的军事地图收起来,把一幅预先准备好地攻魏军事地图挂在墙上。秦王一招手,笑道:“都过来,我们来研究一下攻魏之 策。”周冲他们忍住好笑,凑了过来,装作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看着地图。
在秦王的引导下,原本攻赵一下子就变成了攻魏,要是不熟究里的人肯定想不到这是圈套,会当成真的,这戏演得真是绝。
燕赵魏三国将领进来。向秦王行礼,道:“外臣见过王上。”
秦王嗯了两声。才抬起头,一副沉思之状。看着眼前的三国将 领,道:“你们来了,寡人正等着你们呢。来了就好。来来来,过来过来,都过来,你们是国之精英,精通兵事,过来帮寡人看看。如此灭魏可好?”
三国将领万未想到秦王是如此地平易近人不说,还把最机密的事情让他们知晓。心想秦王其人与虎狼之名一点边也沾不上。赵将赵葱迟疑着道:“王上,外臣身为赵将,要是知晓极密之事于情有碍。王上,请恕外臣不能从命。”
秦王滋了一声,道:“好你个赵葱,要你看就是信你。赵高,把赵将军请过来。”
赵高是秦王身边的人,赵葱哪有那个胆要赵高来请他,只得道: “王上厚爱,赵葱敢不从命。王上,外臣失礼了。”
秦王点头道:“你们两个也别杵着了,过来一起看。”燕齐两国将领告声罪,过来看地图。
指着地图,秦王亲自给他们解释战略意图,道:“战国之初,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是天下第一强国。然而,自文侯以后,魏国没有明君,魏惠文王先失兵家尉缭(非秦王身边的尉缭),后失商君,国势日弱。在我大秦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丢城失地,不得不迁都大梁城。寡人以为,只要大梁城一下,则魏国不复存。寡人思之再三,决定调集一支精锐部队攻击大梁城,其他军队从后面跟进,进行战略掩护,把魏国的精兵强将吸引过来。你们都是国之良将,你们以为这种打法怎么 样?”
这一战法很大胆,不过最是有效,也只有秦王这样的大气魄才敢如此做。赵葱他们连点赞叹道:“王上的战法很大胆,不过一旦成功,战果最大而代价小。”
秦王接着往下说道:“战法虽妙,不过那也是死的,还仅仅是一个想法。寡人现在最需要地是一员良将能够挑起这一重担,要是没有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良将,寡人这一构想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你们三人可有兴趣,为寡人挑起这一重担?”
赵葱他们是万万想不到秦王把如此重任交给他们,吓了一大跳,赵葱道:“王上厚恩,外臣本该勉力而为,不过这事太大,恐外臣难以胜任。素闻王上良将千员,猛将如云,外臣能供王上奔走已是万幸,不敢作他想。”
秦王看着赵葱,道:“赵将军,你够机灵地,你是怕寡人不利于你们,想借魏人之手来收拾你们?寡人告诉你,你想去寡人还不派你去。寡人听闻赵国之豪士,胆气过人,没想赵将军就这么一点底气,怪不得赵国闻我强秦之名丧胆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