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文件
不要说攻击秦军,能够阻止秦军的攻击都算不错了,没过多久原本蓄势待发的赵军硬是给一支疲军打退了。
赵军拥有数量上的优势,还可以算以逸待劳,就是抵挡不住,司马尚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怪事,不得不叹道:“秦王真神人也!秦之大业必成!”在心里嘀咕“我也是尽人事而已!”
战争说到底,有时是纯粹的意志之战,秦王就有激起兵士坚韧意志地特殊魅力,才上演了这幕好戏。
对于这点,司马尚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知道秦王的到来也就意味着他从正面突围地可能性更加渺茫了,打马出阵,向秦王施礼道:“外臣司马尚见过王上!”
他是想再努力一下,下番说词,看能不能说动秦王。依他想来,秦王至少要给他说话的机会,没想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秦王大手一 挥,喝道:“司马尚,你给寡人听好了:你要战,就放马过来大战一 场!把你那么鬼话给寡人吞回肚子里去!”剑一指,秦军又开始攻击 了。
司马尚弄得灰头土脑,只得指挥赵军应战。
秦军在秦王的指挥下好象钉子一下钉在原地,硬是阻挡住了赵军无数次进攻,司马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硬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不断有小股秦军赶到,加入战斗,秦王指挥的秦军越来越多。一天之后,内史腾率领的两万援军赶到,秦王手里的兵力骤然增强,司马尚突围的可能性更加渺茫了。
就在内史腾到来的半天之后,老将蒙武率领的一万左路军先头部队赶到,这意味着两路大军正式会合,牢牢地扎住了口袋,司马尚象当年长平大战的赵括一样,给装进了口袋,司马尚突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司马尚却是一员良将,接下来的围歼战将会非常艰苦。
秦王擦拭着手中的长剑,问道:“蒙恬,周先生哪里去了?”激战之中没有时间打听周冲的去处,局面稳定了,终于可以问这个久萦心中的问题了。
蒙恬并没有直说,而是打了一个哑谜,道:“周先生屠龙去了。”
“屠龙?世上哪里有龙?要是世上有龙,韩非就不会感叹空怀屠龙之技,而无龙可屠了。”内史腾没有明白,不解地问。
秦王大笑道:“屠什么龙,那顶多是一条毛毛虫!赵王也不配称 龙!”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七章 攻占邯郸(一)
“剧辛,你说你怎么指挥的?寡人给你举国之兵,你却给李牧,李牧打得溃败千里,丢城失地不说,还把李牧引到蓟城来了,你还要寡人称不称王?”燕王气急败坏地冲剧辛咆哮。
历来是燕弱而赵强,燕赵交战中燕国就没有多少胜仗,数十年来赵国都是奉行送给秦国多少土地就从燕国那里夺取多少土地的策略,燕国败仗打得太多了,可以说已经麻木了,燕王应该接受这溃败千里的事 实。他把所有的怒气冲剧辛发作,实在是太冤枉剧辛了。
与赵国交战没有胜仗是燕国的历史传承,不是剧辛不想打胜仗,而是他做不到,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剧辛的军事才干不如李牧,更在于燕国的弊政太多,比起赵国还要多得多,在军令不能畅通,有功不能赏有过不能罚的情况下,将士不用命,累死剧辛也不可能打得了胜 仗。
剧辛一肚子委屈,又不能争辩,只得请罪道:“王上,臣有罪,还请王上责罚。”
“你说,我们该怎么办?”燕王是毫无主意,心里恨不得马剧辛马上撤了,他也明白对于燕国来说剧辛是不可或缺的,只得忍着怒气问 计。
剧辛回答道:“王上,臣待罪之身不敢言国事,还请王上另择良 能。”不是剧辛演戏,而是心灰意冷,可以这么说。要不是剧辛统 军,换作其他将领,李牧攻占地可能不是大量的燕国国土,而是整个燕国。他呕心沥血,却换来燕王的责骂,能不灰心吗?
燕王指了又指剧辛,恨恨不已地道:“剧辛,你敢要君。寡人最恨的就是要挟寡人。”吸口气,强忍怒气,问道:“说吧,你要寡人怎么做?”怒气虽盛,还是保持了一点清明,知道剧辛是离不得的。
剧辛叩头道:“王上一定要臣说。臣不得言。臣以为,当前紧要之事当是组织蓟城的防御,可以发民夫加固城墙,把武器发给百姓,让百姓协助守城。”
“我们还有多少兵马?”燕王这个王当得够荒唐的了,居然不知道自己手中能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
剧辛回答道:“不到三万。要是把百姓组织起来,有差不多十万,还可以一战。”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却给燕王一口否决,道:“百姓帮忙修筑一下城墙。运送一些东西还是可以地,要用他们来打仗。寡人看是在开玩笑,寡人的大军都守不住。他们能守得住吗?剧辛,你有多少把 握?”
剧辛沉吟一阵,道:“王上,胜败之事臣难以预知。不过,臣知 道,只要我们抵抗一段时间,我们的援军就该到了。”
“援军?你还有援军?好你个剧辛,居然敢隐瞒不报。看寡人怎么治你的罪。”燕王满脸的害怕一下子不见了,一脸的喜色。好象百万大军就在眼前似地。
剧辛解释道:“王上,秦王向我们保证过,对于赵国进攻燕国不会坐视不理,我们已经昭告天下,请求秦国出兵增援,秦军应该上道 了。”
燕王恍然大悟,道:“秦军?要是秦军一到,李牧也是无能为力,非退兵不可。不过,寡人担心秦王这是用计,要知道当年孙 围魏救赵时不是也向赵国派使者,谎言齐军随后就到,以此达到振作赵国信心的目的,而齐军却直袭魏国后方,逼使魏国撤军。寡人疑虑的是秦王用的就是这一计,声言救燕,却率大军直捣赵国腹地。如此一来,我们燕国还不成了冤大头,给秦国当了一回挡箭牌。”
谁说燕王糊涂,这不是挺明白的吗?
剧辛发表自己的看法,道:“从军事角度来说,秦军直捣赵国腹地实为上上之策,胜过与我军汇合。就算这样,只要秦军一到赵国腹地,李牧也必然会退兵,燕国仍是安然无恙。”
“少废话。寡人问你,守不守得住?”燕王没心思听他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剧辛也是心中无底,道:“王上,臣就是肝脑涂地也要保得蓟城。”
“算啦,蓟城交给你了,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吧。”燕王想了一下,道:“寡人先去辽东,给你筹备钱粮,征召军队。”其实他是想逃走,却找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借口。
辽东是指现在东北和朝鲜半岛的部分地区,当时属于燕国。
剧辛对他的心思了若指掌,苦劝道:“王上,请听臣一言。王上若在蓟城,则蓟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奋死力战,若王上去了辽东,军心无主,民心无所依,必不能奋战,于我燕国不利呀。”
君王不管他有没有才具,只要他往那里一站就是最好地号召,更别说在最困难的时间,君王地象征意义会给放大无数倍,对守住蓟城具有莫大的好处。
燕王可不那么想,喝道:“剧辛,你还想要寡人与你一起死在蓟城吗?”大步一迈就要离去,剧辛忙拦住道:“王上,请三思臣言。”
正在君臣两人僵持不下时,太监进来禀报道:“启奏王上,秦国使臣求见王上。”
“快,有请秦国使臣。”燕王陡然间容光焕发,好象叫花子看见金元宝似地。
太监应一声,出去领着秦国使臣进来,燕王好象游子见到亲人一般亲切,拉住秦使的手,问道:“贵使此来,可有好消息?”
秦使施礼道:“回王上,外臣奉敝国王上之命特来传敝国王上的旨意,王上请接旨吧。”
燕王头昏脑热之际没有想到秦使言外之意是秦王把他当作一方藩臣对待,很是高兴地道:“臣接旨。”
秦使冷冷一笑,展开秦王旨意念道:“燕王听者:寡人命你不得放赵国一兵一卒离境,若有违者,寡人将殄灭燕国!”
这是君王对臣子下达的命令,燕王还受宠若惊地道:“一定一定,一定不让赵国一兵一卒离境。剧辛,你愣着干嘛,还不去打李牧,要是放跑了一个赵国兵士,寡人唯你是问。”
真是个好传话筒,原声播放!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七章 攻占邯郸(二)
夜色下的蓟城并不象往常一样宁静,而是人声喧哗,咚咚的施工声响个不停,无数的百姓正在挥汗如雨,加固蓟城的城墙。
燕王原本打算撤往辽东,可是秦王的旨意一到,他马上改了主意,决心坚守蓟城。这倒好,反倒省了剧辛一番唇舌之苦,暗中感叹他千言万语的苦劝抵不上秦王只言片语。战国末期,秦国的强盛远超六国,特别是秦始皇在位时期,更是把秦国打理得远迈先代,他的英名让六国君主为之震憾,可以说心惊吧,也许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是谩骂居多而赞扬甚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秦王在当时具有多大的能量。他的旨意一到,燕王敢不执行吗?特别是那句殄句燕国之语,更是让燕王心惊胆颤。
“快快快,动作快点,再快点。你们这些只会吃干饭的猪,一点劲也没有。等你们干完活,赵国人早就打进来了。”监工的兵士抡起皮鞭照百姓头上打去,骂道:“你们的老婆,你们的女儿,你们的老母 亲,还有你们快死的祖母都要被赵国人扒光裤子。你们想戴绿帽子就偷懒吧,不想做乌龟的多使点劲。”
赵国兵够狠,燕国兵也不差,老百姓处于两难之境。这就是乱世百姓的无奈生活,是以才有后人感叹的“宁为治世狗,不为乱世人”的说法。
一阵急促而沉重地脚步声响起。是剧辛带着兵士前来巡视,见了灯光下的百姓拼命干活,仍嫌不够,喝道:“你们站着干嘛的,不会要他们快点吗?皮肉松驰了的,帮他紧紧。”兵士们会意,抡起鞭子猛抽,打得百姓是哭爹叫娘。
正在兵士们大逞淫威之时。赵营中突然发出咚咚的鼓声,这鼓声非常响亮,不知道有多少面鼓一齐敲响,比打雷还要有威势。
剧辛心头一跳,还没等叫出来,也不知道是谁叫声“妈呀。赵军攻城了”,发一声响,老百姓丢下工具,撒腿就逃。
赵军攻城是燕国最怕之事,兵士和百姓都怕,逃的逃,蹿的蹿,不一会儿功夫工地上就跑走了十之七八。
“站住,你们站住!”剧辛见势不妙,大声喝阻。可是燕国在赵国面前吃的败仗太多了,燕国百姓到了闻赵军之名而丧胆地地步。剧辛又哪里喝阻得住。
钢牙一咬,剧辛喝道:“弓箭手。准备,射!”一声令下,弓箭手乱箭齐发,那些急欲逃走的百姓和兵士立时做了箭下亡魂。
“传我号令:凡擅离职守者,凡逃亡者,杀!”剧辛传下严令,调动军队去镇压。在他铁腕手段的打击下,可能扩大的骚乱终于被控制住了。
不过。燕国也负出了不小的代价,两千多百姓和兵士死于这场镇压行动。整个蓟城喧嚣了一夜,人不敢寐。
让人奇怪的是,蓟城盛传地赵军进攻的消息却没有得到验证,兵士们在城墙上凝神待敌,一等不见赵军的影子,二等不见,三等不见,直到天亮也没有等到。
天亮之后,燕王得到报告说并没有赵军攻城,原本吓得快成鼠胆的胆子一下子又变成了豹子胆,挺挺胸,叫随从打起仪仗前来巡城。
“赵国人呢?怎么没有赵国人?”一见剧辛的面,燕王劈头就问。
对于这个问题,剧辛这个军事才华并不出众,是矮子中的高个的他哪里能够回答,顾左右而言他,道:“回王上,天佑我燕国,赵军并没有攻城。”
没有被攻击总算是好事,燕王更是放心,登上城头,望着城外连营数十里的赵营,道:“这鼓声真够响的,响了一整夜,还在响。他们也真有精力,居然敲了这么长时间还不累。咦,赵国人真奇怪,可以和鸟为伍,你们看,喜鹊在营里飞来飞去,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
有句话说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剧辛能够成为燕国地柱石将军,和这差不多,他的军事才华并无可称道处,哪里弄得明白,拧着眉头看着赵营,不得其解。
正好秦使过来,把赵营看了一遍,道:“王上,赶快命剧辛将军率军去追赵军,要不然就迟了。”
只要保得蓟城安全已是烧了高香,燕王哪敢去追赵军,道:“贵使有所不知,要是我军出城,没有了依托,还不成了李牧地点心。”
秦使微微摇头道:“王上有所不知,赵营已是一座空营。王上请 看,那是喜鹊,那是百灵鸟,在赵营欢唱,这说明赵军早就撤离了,只留下一座空营来迷感王上。”燕王还有点难以置信,秦使接着分析道:“哪有数十万大军驻扎其中,鸟儿还敢去啼叫的道理。”
燕王还没有深信,道:“可那鼓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