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
“那都是圣上抬爱,臣骤然得此高位,着实惶恐,但定当尽心竭力以报圣上知遇之恩。”高俅略微欠了欠身,目光却仍旧数着地上的青砖缝,除非万不得已,他才不想和那惑入骨的目光相对。可是,一阵笑声却使得他不禁抬起了头。
噗嗤——
只见座上的刘珂已经掩口轻笑,原本就是绝色的容光更显娇艳。“高卿家,我今日召你来又不是朝堂奏对,你那么紧张干什么?我倒是听说你即便在圣上面前也是不卑不亢,很擅长于活跃气氛的,怎么到了这里就如此拘谨?我记得当初还是先帝美人的时候便见过你,那时你可不是此番模样!”
听到对方口气,高俅不由愈加紧张。哲宗之所以这么早去世,其中与刘珂用的那种秘药有很大关系,而这一点上恰恰是他自己一手策划的。再加上刘珂原本就不是向太后那样的恬淡女子,所以,他相当忌讳让这个女人掌握权力。只是如今赵佶在无知无觉之下似乎为对方所惑,他便不得不耗费精神与其虚与委蛇。
“算了,不说这些陈年往事。”刘珂嫣然一笑,朝身边的一个宫女点了点头,那宫女便向后一招手,不多时,三名宫女便各自托着一个托盘从后殿走出,行至高俅身前方才停住。
“这是用贡品丝绸精制的三套女子袍服,是我特意令人为高卿家的夫人制作的。”刘珂一边说一边观察着高俅的脸色,见其依旧镇定自若,随即又补充了一句道,“虽然碍于钦圣皇后的丧期,高卿家还不能那么快和伊容完婚,但依着圣上的意思,这诰命却是很可能会封赠的,至于另一位嘛……总而言之,还请高卿家收下我这番好意。”
刘珂先前的举止已经让高俅倍感警惕,当听明白那隐去的半截话时,他顿感心神狂震,只是用多年历练出来的城府方才撑住了脸色不变,甚至用异常冷静的口气答道:“臣代内子拜谢皇后恩典。”
出宫的时候,由于身后跟着三个内侍,因此他只能维持着那幅淡然处之的表情,直到回到家中,令人收好了那三套精美的华服,又送走了那几个内侍之后,他才勃然色变,阴沉的脸上凝满了层层寒霜,最后干脆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中。
一门多诰命的前例历史中确实是有的,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真实的历史中,蔡京便是因姬妾封夫人这一点被史官大加挞伐,但横竖自己并不在乎身后之名,这一点倒可以忽略。但是,刘珂刻意提起白玲的用意就很值得商榷了。尽管自己当初着力隐瞒白玲的身世,但是看今日刘珂的态度,说不定已经察觉到了一点风头,万一……
正胡思乱想时,他突然听到房门被人推了开来,顿时大为光火,转身正欲发脾气的时候,入目的却是妻子那张沉静的脸,顿时把后半截话吞了回去。
“高郎,元符皇后命人送来的东西我已经看到了,怎么,是不是有什么不妥?”英娘在看过那三套款式不一,仪制却一模一样的袍服后,本能地感觉到一阵不对劲,听说高俅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她立马便赶了过来。此时见丈夫面色铁青,她更是觉得其中有蹊跷。
高俅按着英娘的肩膀示意其坐下,原原本本地将今日晋见始末说明了一遍,末了才长叹了一声:“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真是哪里都不得消停。”
第七卷 第七章 两缠绵惊得喜讯
“京城不比西南,此事确实可虑。”英娘也露出了一丝忧色,低头沉思片刻后,便用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说道,“不过,当初你在西南的时候,因为白玲妹妹的缘故而收服了不少蛮夷,万万不可因为旁人的一句话而过河拆桥!既然白玲只是乌蒙王的义女,而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又早已去世,此事便还有余地。”
“白玲的事情其实我很早就对圣上提过,他不过一笑置之,由此看来,圣上对此并不在意。但是,一旦宣扬出去,其他朝臣那一关却未必是好过的。”想起自己回来之后赵佶几次召见的情形,高俅稍觉心中一松,但仍是不无忧虑地道,“元符皇后突然提起此事,内中必有深意,再加上先前她力主的那桩婚事,我总觉得,她的棋走得比以前高明。”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前时我晋见王皇后的时候,她也曾经说过崇恩宫进出的人太多,既有道士一流,也有各式闲杂人等,只是圣上不禁,她也不好插手。”说到这里,英娘突然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不由笑道,“对了,郑婉仪不日就要晋封贤妃,她念叨了伊容好几次,王婕妤也是一样,我和伊容提过,得空了可以进宫会会旧友↓们俩如今都是圣上面前最得宠的妃子,说起来你可是好运气呢,钦圣太后亲自调教的三个人,两个归了圣上,另一个最得意的却归了你。”
高俅闻言一怔,这才发现妻子的笑意似乎有几分促狭的意味,沉默片刻便突然伸手将人揽在了怀中,顺势在她的红唇上印下一吻。
“你……”英娘呆了半晌才含羞带怒地娇嗔道,“这里可是书房!”
“反正没人嘛!”高俅并没有松手。而是揽着妻子一同坐在了足可容纳两人的宽椅上。“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自忖是没做到几分修身,但是。齐家两个字你却为我做到了,甚至还帮我分担了许多不在你分内地事。我不在京城的这一年多,你不但操持内外,还差点遭了大委屈,真的辛苦你了!英娘,谢谢你!”
虽然不是头一次听到丈夫地贴心话,但英娘还是感到心底涌动着一股暖流。想要说什么却觉得多余,最后干脆把头靠在了丈夫的肩膀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夫妻本是同林鸟,岂能大难来时各自飞?再说了,你既然把一家都托付给了我,我又怎么能让你失望?高郎。你知道为什么我要留下大嫂么?我只是从她的遭遇上看到了过去发生的事,所以才心软了。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如今的富贵就像做梦似的,有一种不真不切地感觉,似乎一觉醒来就会发现那是一场梦!”在丈夫身边。英娘终于放下了人前那坚强的外表,用一种无比软弱地声音呢喃道,“我真的很怕,很担心……”
高俅越听越觉得心中酸楚,情不自禁地伸手理了理妻于额前的乱发,然后又抚摸着那清秀的面庞。不知何时,妻子那光洁圆润地脸上,已经爬上了些许细纹。看上去格外碍眼。
“英娘,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别老是想那些事。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会同舟共济,明白吗?”见妻子微微点头,他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总之,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我还盼望着你给我生一个儿子呢!”
“尽贫嘴!”英娘的脸不禁一红,而后狠狠瞪了丈夫一眼,这才坐直了身子。“好了,不和你玩笑了,我还有另一件正事和你说。”
高俅颇觉有些煞风景,但还是拗不过妻子,只得开口问道:“什么事非要现在说?”
“是阮夫人的事。”英娘正色道,“今天一早,阮夫人就过来找我说话,我原本以为不过是女人之间地闲话家常,结果她居然把话题绕到了朝政上头。我琢磨她的意思,似乎在为她丈夫表白,但这终究是朝堂正事,我也不敢随便说什么,只是略微敷衍了她几句,并暗示会对你提一提,她这才满意地去了。”
“阮大猷?”高俅轻轻念出了这三个字,心头不无踌躇←如今最坚实的盟友无疑是严均,但是,严均虽然上升的趋势相当快,但依照赵佶的态度,将来更可能的是将其放在枢密使的位置上,而且那也起码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在朝堂中,比起蔡京多年积累下来地人脉,自己毕竟显得势单力薄,而阮大猷在这个时候靠过来,可谓是用心良苦。
“政事上的事情我原本不该插嘴,但是,若因为先前的那点龌龊而拒绝了他,我倒认为不值得。”英娘见丈夫不说话,略一思忖还是出口说道,“既然能够和蔡相结亲,又何惧于先前和他的那点小矛盾,此事你还得细细思量。”她说完便款款地站了起来,微微一笑道,“外头还有事,我先走了,你若是无事也该去看看两位妹妹。伊容还好,阿玲一进京城便被拘束得动弹不得,为此可没少发脾气。”
高俅随口应了一声,待醒觉过来时才发现妻子已经离去,只得摇头叹息了一声,起身便朝门外走去。刘珂的用心既然不清楚,那也就没必要庸人自扰,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想来想去,他还是先去了伊容的小院,听几个使女说人出门了,便转身去寻白玲。
才一进院门,他便听到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正疑惑间,一个使女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差点和他撞了个满怀。直到看清了是炙,那使女才行礼不迭,神情颇不自然。
“这是怎么回事?”
“大人,白……玲夫人病了!这几天玲夫人就一直不舒服,却执意不让我们请大夫,结果今日一大早起来便呕吐不止,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奴婢……奴婢……”
高俅听得心烦意乱,不由得板着脸斥责道:“那你还等什么,赶紧去请大夫啊!”
那使女见炙脸色不豫,不由犯了难↓本想先去告知夫人,谁知竟会这么巧碰上了高俅,思来想去还是道出了实话:“启禀大人,房里一个曾经生育过的姑姑说,玲夫人可能……可能是有喜了!”
“什么?”高俅和英娘近十年的夫妻生涯只生育了高嘉一个女儿,如今听说白玲可能怀上了自己的子嗣,他自然大喜过望,连忙吩咐那使女去请大夫并告知英娘,自己则急急忙忙地冲进了房间。
“大人!”
几个使女仆妇见是炙,慌忙行礼不迭,估摸着情况便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不一会儿,房间中便只剩下了高俅和白玲两个人。
“看什么看,我脸上又没长花!”白玲没好气地瞪了高俅一眼,突然又觉得一阵难受,不由捂着嘴干呕了起来。好容易平息了,她抬头见高俅手足无措,不由又感到又好气又好笑。
当初英娘怀孕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反应,因此高俅对这些女人家的事并不十分明白,此时只得小心翼翼地问道:“你真的……”
“我又没有生过孩子,我怎么知道!”白玲口里虽然那么说,手却在轻轻地摩挲着小腹,似乎能够感觉到里头孕育着一个生命,末了才抬头问道,“喂,如果是真的……真的有了,你一定得想一个好名字。”
见白玲这个时候竟在想这些,高俅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然当初春风一度时对这个火辣大胆的女人并没有多少爱意,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多时日相处下来,再加上白玲为自己所做的那么多事,他当然是为之深深触动。
他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冷不防门帘被人一把掀开了,出现在眼前的是妻子英娘那张满怀惊喜的脸,后头还有笑吟吟的伊容,一时间,他不觉愣了。
英娘也不搭理高俅,拉起白玲的手细细询问了一番,最后才轻轻点了点头。“照这样看来,妹妹大概是真的有了。待会让大夫号了脉,事情也就水落石出了。”她一边说一边瞟了高俅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黯然。
等到大夫匆匆赶来后,屋子里的一众女眷连忙避开了去,而号脉的结果自然一如先前所料,白玲果是已经有了近三个月的身孕。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高府上下自然一阵忙乱,不管怎么样,除了一位千金之外,高府又要多一位小炙了!
借着白玲有孕的机会,英娘找到了一个出身蜀郡又在不久前移居京城的清白人家,将白玲挂在了他们家的名下,这样便名正言顺造了一个汉民的出身。而后,她在入宫晋见王皇后的时候,又装作无意地透露出了这桩喜事。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赵佶在得知此事后,甚至等不及孩子降生便赐下了不少金银绸缎。至此,京城里无人不知高俅的一位侍妾即将临盆,各家权贵也不约而同地送上了各色礼物,即将成为姻亲的蔡京当然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宫中也传来了一个喜讯——郑婉仪和王婕妤同时被诊出有孕!
第七卷 第八章 却圣意心志弥坚
两位爱妃的同时有孕自然成了朝堂上最大的喜讯,虽然赵佶已经有了三个皇子,王皇后更是早已生下了嫡长子赵桓,但是,对于一个诺大的帝国而言,子嗣当然是越多越好,当年神宗皇帝皇子众多,在继位人选上尚且闹出颇大的波折,更不用说连一位皇子都没有留下便撒手西归的哲宗皇帝了。于是,喜上眉梢的赵佶当即下诏,晋封婉仪郑氏为贤妃,晋封婕妤王氏为婉仪。
在殿中侍御史钱遹等人的上书下,数日后,赵佶又下诏进元符皇后刘珂为太后,宫名崇恩。至此,元符两个字便成了宫中禁忌,但凡语涉刘珂,宫人内侍便以太后或崇恩宫称之,也让一直对自己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