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野七咒
文易为东海三世老臣,现为右相,乃是东海第一号厚道人,即不会结党,也不会营私,一心只在国事上。林国舅兄妹弄权,有私理无国法,东海王又整天沉迷酒色,若不是文易苦苦撑持,东海早乱成了一锅粥。
雪槐只听过文易名字,还是第一次见,眼见文易白须白发,颤巍巍爬下马来,感他的忠义,不觉暗自摇头,心中却也疑惑,想:“什么事,不会是东海王得了重病要死了吧?那倒正好。”
文易急步到无花面前,猛地趴下叩壮头,叫道:“王子,快救救东海。”
无花大吃一惊,急伸手相扶,叫道:“文大人,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文易站起来,却因为走急了,一时气喘,反说不出话来了,歇了一会儿才说出原委,倒不是东海王有什么事,而是巫灵大兵压境,巫灵在腾龙江一线,本只有一两万兵马,但最近突然急速增兵,短短十余日时间里,增加到二十多万大军。
大致说了情况,文易喘息着对无花道:“王子,我们听说你在巫灵很受礼遇,所以老臣急急赶来,请王子暂缓回国,先和巫灵王求个情让他们退兵,至少也要问个明白,到底我们什么地方得罪巫灵了?他们要大兵压境?或许他们要什么,无论是割地还是赔钱,慢慢的都好商量啊,何必要兵戎相见呢?”
听他这么一说,无花急坏了,转头向着富安便要拜下去,富安早有准备,伸手扶着,无花急,他却笑,道:“王子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大兵压境吗?”说着转眼向雪槐看过来。
雪槐先也疑惑,是呀,好好的巫灵没道理要对东海动刀兵啊,一看富安眼光,他猛地明白了,不由鼓掌道:“好,好,这可多谢了。”
无花还没明白呢,可就急了,道:“木大哥,你不帮着说句好话,怎么还叫起好来了,真是。”
“当然要叫好。”雪槐笑:“因为巫灵大军压境不为别的,乃是为王子助势而来,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呢,我如何不叫好?”
“为我助势而来?”无花疑惑的看向富安。
“是。”富安微笑点头,握了无花的手道:“王子仁义之人,只是时运不济,一旦回国,必又会落到林国舅兄妹手里,动弹不得,所以我家大王才调集二十万大军,摆出二十万大军护送王子回国的声势,如此一来,东海谁还敢小瞧王子?林国舅兄妹更不敢算计于你。”说着扭头看向文易,沉下脸道:“文大人,请你回复东海王和林国舅,我家大王眼里,只认得一个无花王子,王子回去,好便好,若有丁点不好处,我将亲率二十万大军到东海城下来给王子问安。”
他这话重,可怜把一个老实人就吓得全身乱抖,连声应道:“是,是,我必将大司马大人原话带回给大王。”当下也不及休息,便又回马奔去。
富安看他背影消失,微微摇了摇头,对无花道:“文大人老成持国,他日王子即位,仍可借重。”
无花眼中却已有些湿润,道:“我朝也就是多亏了他,否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随即又谢富安和巫灵王,富安呵呵笑,道:“王子这话客气了,这只是小事一桩,相对于木兄弟的恩德,差得远呢。”
又行三日,到了江边,果见大军密布,声势惊人。
先与富安道别,雪槐随即转头看向碧青莲,一时不知怎么开口,碧青莲却抢先道:“槐哥,青莲也在这里和你分手,我要回青莲观去,就七杀教的事,当面请教师父。”
雪槐其实知道她的本意,乃是怕跟着他让他陷在感情的漩涡里为难,所以主动提出离开,又是感动又是过意不去,勉力笑道:“如果能请得尊师出山收拾妖孽,那就最好了。”
“我师父不会出观。”碧青莲却摇了摇头。
“为什么?”雪槐不明白了,道:“七杀教刚刚兴起,正是剪除他们的最好时候,如果尊师。”
不等他说完,碧青莲却轻轻叹了口气,道:“不是我师父不想出观,是他出观也没有用,五百年前一战,魔道固然烟消云散,我佛道正教却也同样的元气大伤,包括万屠玄女娘娘在内,无数道基深厚的有道之士都折在那一役之中,我师父虽得保性命,但道基大损,已不能再和人动手了。”
“什么?”雪槐大吃一惊,叫道:“照你这么说,我佛道正教难道再无高人?”五百年前佛道联手灭魔之事,他只是听说过,先前还以为是神话传说呢,就中内情更完全不知。
碧青莲见他情急,忙握了他手道:“槐哥,你别急,古话说邪不胜正,我佛道两门虽是元气大伤,但魔道受的打击更大,现在那七杀教主召集的邪怪如天风道人等,不过只是当年的漏网之鱼,那些真正的大魔头如血魔及地狱门的地狱王等,也都在那一役给打散邪灵,再无法做恶,那七杀教主估计也只是个漏网的邪怪,没什么大不了的,另外我佛道中也不是再无高人,只是有些神道不喜管闲事,有些又性子特别孤僻,只要机缘巧合,自会有人伸手。”
他这样一说,雪槐心情略觉轻松,却又觉奇怪,道:“当年的血魔真的那么厉害?象万屠玄女那么厉害的神道也折在他手中?”
“是。”碧青莲点头,道:“我听师父说,当年的血魔,魔功确是极为了得,尤其练成了血魔解,那是借自身的解体极大的提高魔功与对手同归于尽的功法,当时血魔手下群魔死得差不多了,佛道高人将血魔围在中间,血魔眼见不敌,竟就发动血魔解,将自己炸得不剩半丝青灰,而围攻他的佛道高人也是十死九伤,万屠玄女娘娘就是死在他的血魔解下,我师父当时因是在外围,所以得保性命,但道基也是严重受损。”
她说得轻松,雪槐却是听得怵然惊心,遥想当年道魔大战,心中气血翻涌,想:“义父根本不信这个,我当时也以为只是神话传说,原来都是真的,当年赶不上,现在我即学了万屠玄功,必要仗天眼神剑屠尽群魔。”一时间豪情万丈。
当下分手告别,雪槐无花上船,雷电双鸦便落在了船桅上,水手不识玄机,觉得晦气,便拿长杆去赶,惹得雷电双鸦大怒,鸹鸹叫,但那水手不懂,照捅不误,一边可就笑坏了一卦准。雪槐心中本有些伤感,这时也觉好笑,心念一转,对雷电双鸦道:“你们现在不必跟着我,可先送青莲小姐回青莲观,然后用心探查七杀教的异动,随后禀报于我。”雷电双鸦应了,飞去碧青莲身后。
雪槐看向碧青莲,碧青莲也一直在看他,两个眸子里,是海一样的深情,不过没有伤感。
莲心最洁亦最灵,碧青莲莲心中早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而她可以肯定,雪槐将直面风雨,迎风独立,到时她一定会和他站在一起,现在的分手,只是短暂的离别罢了,而且可以让雪槐调整情绪,免得让他为难,所以她这时展露给雪槐的,是一个最动人的笑。她可以肯定,她这临别一笑必将深印雪槐心底,她守在雪槐身边,雪槐会矛盾挣扎,不在身边,这一笑却会在雪槐心底种下思念的种子,并且会不断的生根发芽。
与先前的离开不同,这次无花回国,一上岸,便有官员迎接,执礼之恭敬,招待之降重,无花从所未见,东海王也派了五百兵来,说是王子护卫。所有这一切,自然都是巫灵摆在腾龙江边的二十万大军起的作用了,雪槐冷眼旁观,只是冷笑,心中却在盘算,回到东海后,怎么借着这股势头让无花一步步掌握实权。东海王不死,无花当然做不了东海王,但只要无花握有实权说得上话,照样可阻止东海王向巨犀借兵,巨犀大军找不到借口来不了东海,与矮子盗的结盟便也只有自动取消。
而先前无花斩马二和县令的事也早已传开,这时一路上便有百姓拦路喊冤,雪槐立知这是一个更造声势的好机会,叫无花来者不拒,放开手干,无论豪强官吏,只要给告上了,那就绝对逃不掉。那五百护卫说是东海王派来,其实是受林国舅所命,领兵的副将关佑本得林国舅嘱咐,对无花,一是护卫,绝不能出事,万一出了事,对岸巫灵二十万大军可不是吓唬人的,二也是监视,要看得无花死死的,不要让他接触百姓,更别说听他的命令去为百姓伸冤,因此当无花下令关佑捉拿犯事的豪绅时,关佑张口就想拒绝,要找理由,他可以找很多出来,然后这时雪槐的眼光也正剑一般射过来,给雪槐的目光一射,关佑所有的理由突然就象狂风刮着的落叶,跑了个无影无踪,老老实实受命,雪槐更以剑眼监视,关佑稍有半点受贿纵情处,他便知道,一一呵斥,三两次下来,可就把关佑吓了个半死,先是为势所逼,到后来则是死心塌地的信服,他把雪槐当神仙了呢。
有雪槐撑腰,无花辣手理事,不论什么人,不论牵着什么关系,只要犯了律条,当场处置,绝不容情,所过之处,百姓齐呼青天,夹道相迎,一时间无花之名,响遍东海。
雪槐在一边看着,暗暗高兴,想:“现在还只走了一半路程,已有这般声势,等走到东海城,民心还不尽归无花?”
可惜他高兴得早了点,当夜东海王突以六百里加急下诏给无花,说宣州山贼作乱,已陷三城,命他为讨贼大将军兼宣州安抚使,讨平反贼,夺回城池,以军情紧急,命片刻不得延误,限三日内必要到宣州城。
听完诏令,岩刀第一个跳起来,怒叫道:“这是害人,去不得。”
雪槐不明宣州情势,无花却是知道的,当下说给雪槐听。
宣州为东海西南最偏远的一个州,与夜白国为邻,再过去便是南夷十三国,南夷十三国名虽为国,其实是一些不服王化的蛮夷部落,好勇斗狠,常劫掠他国,与之紧邻的夜白国固然深受其害,东海的宣州也同样常受侵袭。但宣州最让所有东海官员头痛的,不是蛮夷的侵扰,而是山贼。宣州是东海最大的一个州,有六城之地,纵横数百里,却是山林密布,大山一座接着一座,受了蛮夷的影响,民风强悍,大山又提供了啸聚之地,于是千年以来,匪患不断,宣州名义上是受东海统治,其实就是山贼的天下,尤其近数十年来,随着东海国力越弱,闹得越大,动不动就是聚众十数万,杀官作反,攻城掠地,在东海官场,都把去宣州做官视作最大的苦差,但凡听说要到宣州上任,不是托人情另谋职位,就是装病赖着不上任,甚至弃官而逃的都有。
无花大致说了情况,苦了脸道:“其他的我也不怕,只是山贼势大而朝庭兵弱,只怕我讨不了贼,反倒要叫贼讨了去了。”
“这明摆着是害你。”一卦准在一边点头:“朝庭兵弱不说,最要命的,只怕是弱兵都不会派给你,光宣州城那几个人,不够山贼塞牙逢的。”
他这么一说,无花越发的愁眉苦脸,岩刀只在一边叫:“不去,我家王子又不是武将,凭什么要他去打山贼?”
“不去怎么行,这不是公然违旨吗?”无花苦着脸叫,转眼看向雪槐,雪槐却猛一挥手,叫道:“去,这是王子真正扬名东海的好机会,为什么不去?”
他神采飞扬,无花岩刀可就有些发愣,一卦准则是在一边冷笑:“扬名东海,哈哈,两手空空拿什么扬,我只怕到头来是魂归东海吧。”
那传旨官催着动身,无花一则没办法,二则对雪槐实有点盲目信任,当即上马,赶赴宣州。
三天急赶,到了宣州。宣州城不算小,设有知府衙门和指挥使衙门,编制有五千守军,有居民十余万,这时加上大量涌来的难民,城内城外,到处是人。
闻得讨贼大将军到,知府白芒和指挥使孟奇一齐出城来接,一见是无花,却是两个人都愣了,白芒叫道:“王子,怎么会是你?”孟奇则探头向无花来路张望,叫道:“你的兵呢?不会就这几百人吧?”
对无花在朝中的情形,白芒两个自然是清楚的,这时危急之中,望眼欲穿,盼来的却是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而且只带了区区五百人来,轻视失望甚至是愤怒便明显的写在了两个人脸上。
如果是无花自己来,他无法处理眼前这种场面,但还有雪槐,这三天中,雪槐一直在用天眼看这边的情势,一切了然于胸,早有定计,并已先行告诉无花如何行事,这时无花便脸一沉,喝道:“废话少说,去大校场,点兵。”
他这么沉声一喝,倒也有些威势,孟奇两个一时摸不清深浅,只得随他去大校场。孟奇点兵,说是五千守军,入在眼里却最多两三千人,而且一个盔歪甲乱,整个一群乌合之众。
孟奇列好队伍,请无花训示,无花却看了他道:“孟将军,这里有多少人?”
“守军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