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刃剑
林佛剑道:“这话怎么讲?”
尤美娘道:“就算对方料定咱们必会前来仙女洞,又怎知咱们一定进洞呢?而且即使进洞,也不一定能发现壁缝中的信,若发现不了信,他对咱们的联系,岂不就中断了吗?”
苗英接道:“神秘门的这种做法,确实有些一厢情愿。”
当日下午,三人已返回水寨总舵。
晚餐时,苗英备上酒席,并亲自作陪。
席间,苗英问道:“林公子是否决定再到泰山一趟?”
林佛剑道:“为了营救家母等人出险,晚辈焉有不去之理。”
谁知尤美娘却有不同意见。
她道:“依我看,相公最好先行冷静地考虑考虑,然后再决定如何行动。”
林佛剑道:“你说这话的意思是……”
尤美娘道:“我觉得神秘门很可能是存心戏弄你,故意让你东奔西跑,疲于奔命,此去泰山,又是千里以外路程,倘若又是白跑一趟呢?”
林佛剑深深一叹道:“纵然如此,我也必须依约前往,否则,受害的必定是家母等人。”
尤美娘道:“可是相公别忘了那信上有件事不曾说明。”
“什么事?”
“前一次的信上,注明是到巫山仙霞谷仙女洞,但这次信上只说是泰山,并无详细地点,泰山周围数百里,若不指明地址,只怕咱们一辈子难以找到。”
林佛剑这才想起那封信上并无详细地点不觉沉吟不语。
苗英道:“依老身之意,林公子还是必须前去,事实证明,你们二位的行踪,很可能已在神秘门掌握之中,到了泰山之后,对方必定会主动和你们联络。”
林佛剑点点头道:“晚辈和苗统领也有同样想法,所以才决定前去。”
苗英道:“那很好,老身决定和二位一起到趟泰山。”
林佛剑和尤美娘全都一愣。
林佛剑讶然问道:“苗统领为何也要到泰山去?”
苗英道:“有件未完之事,老身必须亲自去料理一下。”
林佛剑道:“苗统领执掌长江十二水寨,身份地位何等重要,怎可远赴东岳,擅离总舵呢?”
苗英笑道:“上次为令尊剑帝的老爷子之事,我还不照样离开总舵很久吗?何况这次要办的事情,比上次更为重要。”
林佛剑“哦”了声道:“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
苗英透出神秘一笑道:“老身要去救一个人。”
林佛剑道:“救谁?”
苗英道:“暂时还是保密的好,免得公子会认为荒谬不经。”
林佛剑沉默了一会儿、道:“莫非苗统领也精于岐黄之术?否则又何必亲自前去?”
苗英道:“老身上次由帝王谷返回长江总舵后,目的就是为了设法配制一种药物,如今药物已成,就算不和二位同行,也必须亲往一趟泰山不可。”
“苗统领配制的是一种什么药物呢?”
“这种药物并无名字,老身把它取名‘十全百补大还丹’。”
“是苗统领亲手配制的吗?”
“公子取笑了,若仅凭老身一人,只怕穷毕生之力,也无法完成。”
“那是集多少人之力了?”
“不错,采药的三十六人,足迹遍及江南各大名山,负责配制的,则是江南十二名医通力合作,耗去十二天工夫,才得以完成。”
林伟剑和尤美娘像在聆听神话一般。
但因苗英言明必须保密,也就不便多问。
饭后。
苗英道:“二位就在这里好好休息一晚吧,明天咱们一早就动身。”
翌晨提前用过早餐,林佛剑、尤美娘便和苗英动身北行。
苗英只带了一名叫素华的女弟子。
素华身材高大、武功了得,她既是苗英的得意弟子,也是苗英的八大女侍之一。
一行四人,晓行夜宿,半月后已到达泰山。
林沸剑本想顺便前往鲁山帝王谷,以便探望妹妹寒梅以及留在那边的尤龙、尤虎和尤丽娘等人。
同时也要看看寒傲天和寒若水父女是否已到了帝王谷,但因担心误了神秘门的泰山之约,也就只好作罢。
过了泰安,便进人泰山境内。
林佛剑和尤美娘都曾参加过上次五大门派的泰山丈人峰论剑比武大会,对登山之路,井不陌生。
但这次苗英所走的路却与上次完全不同。
林佛剑四下张望了一眼。问道:“苗统领要带我们到哪里去?”
苗英道:“林公子可听说过泰山有座松鹤观吗?”
林佛剑摇头道:“没听说过,苗统领为何要到松鹤观去?”
苗英道:“松鹤观观主清虚道长,是令尊翁老爷子的生前之交,老身和他也很熟,咱们来到泰山,当然住在松鹤观较为方便。”
近午时分。
四人已到达松鹤观前。
松鹤观是一座规模不小的道院,弟子有二三十人,观主清虚道长原是武当出身,在未来松鹤观前,曾是武当四大名剑之一,武功之高,自是不在话下。
但因他自从主持松鹤观后,即不再过问武林中之事,故而上次泰山丈人峰下的五大门派论剑大会,他虽受邀却并未出席。
由一名小道童通报以后,观主清虚道长亲自迎出观来。
清虚道长年在五旬开外,五缕长髯神清目朗,大有仙风道骨之气概,一望便知是位世外高人。
当下,苗英为他介绍了林佛剑和尤美娘。
双方见礼毕,清虚道长将四人引进待客精舍,时已中午,立即招待午餐。
清虚道长因苗英等人将在观中小住数日,餐后便又将四人亲自引进外客专用的客房。
安顿完毕,林佛剑问苗英道:“统领,咱们就在这里暂时住下吗?”
苗英道:“松鹤观远近闻名,公子和尤姑娘住在这里,相信很快便可接获神秘门的通知。”
林佛剑不再说什么。随即进人客房休息。
但苗英却顾不得休息,一个人急急来到清虚道长所住的云房。
清虚道长正等候在那里。
苗英一进云房就关切无比而又迫不及待地问道:“老爷子怎么样了?”
清虚道长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你那十全百补大还丹可曾炼好?”
苗英道:“若没炼好,我怎会抛下十二水寨的事不管亲自跑到泰山来。”
清虚道长顿时喜形于色道:“那太好了,是否现在就要去看看?”
苗英有些迫不及待地道:“既然来了,当然越快见到越好。”
清虚道长站起身道:“那就由贫道带路了。”
两人由后门而出,直向一处山壁下行去。
苗英边走边问道:“圣手医隐司马长风前辈还在吗?”
清虚道长道:“司马前辈这几月来,一直衣不解带守候在病榻旁,若非他老人家悉心照顾,病人也许很难拖到现在。”
苗英大为感动地道:“司马前辈年登八旬,竟还是如此古道热肠,真大令人感动了。”
山壁下方,是一片巨大的青石,青虚道长在青石上轻轻拍三下。
一阵轧轧之声过后。
青石上立刻裂出一道石门。
清虚道长当先进入石门,俯身取起摆在地上的一盏灯笼,回身道:“苗总舵主快快进来,此处是敞观最为机密的禁地,石门必须立刻关上。”
当苗英快步进人后,又是一阵轧轧之声,石门已经关上。
清虚道长将灯笼燃亮,前导而行。
坑道内三步一折,五步一转,有如进了迷魂阵一般。
大约数十步之后,来到一处石门前。
清虚道长又在石门上轻轻拍了三下。
他这次是叫门,并非启动机关。
里面传出一个低沉中而又清朗的声音问道:“什么人?”
清虚道长谨声答道:“贫道清虚。”
石门打开,门内出现一位鹤发银须,但却满面红光的老者。
此人正是圣手医隐司马长风。
苗英立即抢着躬身一礼道:“晚辈苗英参见司马前辈。”
司马长风望着苗英道:“苗总舵主莫非已把丹药炼好?”
苗英道:“晚辈正是送丹药来了。”
司马长风喜道:“好极了,老朽这些天来,无时无刻不在盼望你早点到来。”
清虚道长道:“目前情形如何?”
司马长风道:“仍在昏睡中,只要有了丹药,老朽保证三日内便可苏醒,七日内可下床走动,半月内必将完全复原。”
苗英关切地问道:“复原后武功是否仍能与往日一样?”
司马长风道:“既已恢复,当然会和往日一样,甚至较前更为精进。”
苗英道:“怎可能较前更为精进呢?”
司马长风道:“这要归功于十全百补大还丹的功效,这种丹丸,集天下百药精华于一炉而冶成,可谓功参造化,神效无可比拟,平常人服用之后,至少可延寿十年,对一个身负武功的人来说,服过之后,足可抵上十年面壁苦修。”
他说完话,再道:“二位请进来吧!”
里面是一间石室,靠里有一张床,床上仰卧着一名老人,赫然是剑帝翁长青。
原来这完全是苗英一手安排的。
因为她知道剑帝翁长青曾习过“龟息大法”,能自行封住经脉,闭气三天三夜以上而仍能运气复活。
当上次翁长青与易名袁南荒的罗士远在帝王谷对决时,苗英正站在翁长青的身旁不远处。
她眼见翁长青在中剑前已封住经脉因而料想翁长青在气绝后也许有救。
本来,翁长青死后,依林佛剑和翁寒梅之意,要诵经七七四十九天才再行安葬,但苗英为救翁长青,便编出一套理由,为了“帝王谷”的安定,暂时停葬不发,将翁长青停灵在“剑庐”。
就在翁长青迁入剑庐当晚,趁灵寝无人时,苗英偷偷打开了棺榔,果见翁长青面目栩栩如生,尤其胸口处仍有体温存在。
因之,也就越发增加了她救治翁长青的信心。
当下,她从身上玉瓶内倒出三粒“保命丸”为翁长青服下。
一面悄悄招来几名随她由长江总舵前来的心腹手下,将翁长青由陵寝后门抬出,连夜送往泰山松鹤观。
这是因为苗英已早知圣手医隐司马长风当时正在松鹤观做客,要救活翁长青,必须仰仗司马长风的妙手回春。
于是,她随后也亲自赶到松鹤观。
…
旧雨楼 扫描 怡康楼 OCR, 独家连载
:
48 064
第六十三章 神秘地府
司马长风在检查过翁长青的伤势后,当时也以精制的百炼仙丹为翁长青稳住伤势,在经过三日三夜的悉心疗治后,翁长青终于经脉渐开,有了呼吸。
但司马长风心里有数,翁长青因经脉封闭太久,元气耗尽,纵然伤势痊愈,也必定永远陷于昏迷状态,不再会有任何知觉。
司马长风果然不愧是位绝代神医。
在他几经苦思熟虑之下,终于想出一剂药方。
只要将这些药材备齐,冶炼出一种叫做“十全百补大还丹”的丹丸,就可让翁长青完全复原。
但这些药材,不下百种之多,而且必须在深山大泽中才能采到,这又绝非司马长风力能所及。
苗英为救翁长青,便毫不犹豫地承担下这份责任。
她请司马长风写下药草名称种类及数量,再写下研制冶炼的方法与程序,便连夜返回长江总舵,立刻派出手下数十人,分头往各处名山大门采集药材,再请来江南十二位名医合力冶炼研制。
经过数月的时间,终于将“十全百补大还丹”冶炼炮制成功。
就在她准备携带大还丹前往泰山松鹤观前夕,正好遇上了林佛剑和尤美娘到达长江水寨,因之也就顺便一路同行。
至于她之所以不便对林佛剑明言,那是因为她不知道是否能治好翁长青,尚无绝对的把握。
更不知道这三个多月翁长青的病情有无变化,万一翁长青不幸已死,那么她岂不要落个开棺盗尸之嫌,这罪名她如何承受得起。
这时。
苗英已把装有“十全百补大还丹”的玉瓶交给司马长风,一面说着:“玉瓶里共有三十粒,司马前辈最好能先行检验一下。”
司马长风打开瓶塞,倒出一粒,在鼻端闻了一下,然后拿到灯下审视。
苗英心情紧张地道:“怎么样?”
司马长风道:“这是一种最新研制的仙丹灵药,老朽从前又何曾见过,既然是由江南十二位名医合力炼制而成,那应该是不会错的。”
苗英稍稍放下了心,道:“现在就服用吗?”
司马长风颔首道:“现在就为他服下一粒。”
苗英连忙倒了杯开水,来到床前,一面将翁长青的头部轻轻托起,灌下一粒丹丸。
司马长风道:“药效如何,大约明天可看出反应,二位如果没别的事,就可以回去了。”
苗英道:“翁大侠的公子也来了,是否可以通知他来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