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钗
“那怕是亿兆之数,仍然是你的。”
“表哥!你说这个话就太伤我的心了,我虽然生长在豪门,但我并不势利,我不顾羞耻,在姨毋那儿以身自荐,尊敬的是你的才华,我知道爹跟娘都太俗,论金致聘更是俗不可耐,但他们是一对俗人,跟他们说不通,何况他们也是一片爱我之心,使我无法跟他们争,因此我求你,别把我看成爹娘那样的人,委屈你一下,把这个拿去典了,凑足了百万之数,堵住了娘的嘴,等我过来的时候,你瞧不起那些钱,我们俩到黄河边上,把那些钱一把把地丢进水里去,一文不名地进你家的门。”
李益笑了道:“那是做什么?”
卢闰笑道:“你无非是因为我有了钱,恃财而骄,会对你不尊敬,我把钱都去了,靠你吃饭,那就骄不起来了!”
李益很感动,面对着一片少女纯情,他也很惭愧,表妹是个毫无心机的人,而他却在耍心机。
因此他笑了一笑道:“表妹!你对我还不够了解。”
“是的,我们今天才见面,可是我听姨母说,她虽然是你的母亲,相处了二十年,看着你从小到大,对你也还是摸不透。”
李益也笑了。他以前对母亲的了解也不够,倒是这次回去,母子两人一番深谈,才算消去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大家真正的和谐了。同时他也对卢闰英的深情感到歉疚,觉得不该再逗她了,含笑地轻捉住她的手:“表妹,你放心,我绝不让别人娶走你,不过我也不能典质这个珠串来下聘,姨丈和姨母既然定下了那个规格,我也应该有我的尊严,假如我拿不出这笔钱,根本不够资格进这个门,我就不会来了。”
李益很聪明,他知道在什么恰当的时候去接触对方,因此他握住卢闰英手的时候,也正是她最迫切需要的时候,需要向李益表白她心意的时候。所以李益握住了那一双柔夷,卢闰英居然丝毫没有挣扎,可是她的手在李益的掌握中,有着一阵轻微的颤抖,这使得李益体验到一种从所未有的兴奋。
这是一种处子颤抖,欲拒似迎,就像是一头绕足乞怜的小猫,既渴望着主人的爱抚,可是把它抱在怀中的时候,它总是颤抖看,无法压抑那种发自本能的震颤。
希望着,而又畏惧着,使得李益把手握得更紧一点,卢闰英却为那番话而带来了一阵惊喜:“表哥!你已经筹足那笔钱了?”
“是的,否则我就不来了,把珠串还给你的方法很多,何必多此一唔呢,彼此既属无缘,相见不如不见!”
卢闰英的大眼睛望着他:“表哥,你是怎么筹的,我到姑臧去,还拜见过你家的大房………”
李益知道她说的是李揆的家里,因为老家具有一房是当得起姨丈一拜的,大伯虽已弃世,他毕竟还当过一任宰相,门第仍在,那是不会毁灭的。笑了一笑:“那位大伯母对我家没什么好话说吧!”
卢闰英道:“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透露了一点你家里的状况,说为了支持你到长安来赴选,已经费了很大力气。”
李益笑道:“那是一定的,尤其是她想为自己两个儿子也在争取你,必然会找出我家的弱点来攻击的,不过丞相夫人说话总得有点分寸,所以祗能拣这种虽不着边际,却很有力的话来说,你不知道我回家后,到她儿去送上我的觐仪时,她脸上的神情有多妙,尤其是见到我送的东西,比大伯父致仕回家时,分赠各亲戚家的东西,足足贵重了十倍。她连嘴张开了半天都合不拢。”
卢闰英被他逗笑了道:“表哥!你送了什么?”
“白莹一双,黄金十镒。”
“什么?你送得这么贵重?”
李益笑道:“那也算不了什么,我遍赠戚友,每一份都比大伯给人的强。”
“为什么呢!你要表示什么?”
李益傲然道:“宰相富贵,不及名士风流,也让同族的亲友们知道,我李益虽然没有做到宰相,却并不寒酸。”
卢闰英笑笑道:“表哥。你已经够骄傲了,我来到长安后拜会了几家人家,谈话中说起路上的见闻,我告诉他们经曾到姑臧李家弯了一弯。他们不提李丞相的家,却问是不是姑臧李十郎的家?”
李益有点意外地道:“他们是这么说的吗?”
“是的!因为你是个名人,文采风流,艳事频传……”
李益不禁有点赧然,知道她一定听到霍小玉的事了。但卢闰英很技巧地不往下问,把话题转开了问道:“表哥!说正经的,你真的已经筹到那笔钱了?”
“当然是真的,我何必骗你呢?”
“那里来的呢?表哥,你刚放任,还没有视事,而你家的状况,我们是亲戚,大家很清楚,唯一能筹借的,只有你大伯那儿,目前他们是不肯借的……”
李益笑道:“大伯母要为她的两个儿子打算,巴不得我筹不出聘金而作罢。当然他们是不肯相助的人何况就算他们肯了,我还不肯借呢,与其向他们开口。倒不如用你的珠串去变卖了,什么都可以做,唯独借钱娶亲的事。却是万万行不得的。”
卢闰英听得脸红了,却又忍不住道:“为什么行不得?这种事多得很。”
李益笑道:“假如靠告赁来娶媳,那可叫人捏着一世的把柄,日后我有了出息,叫人家说:李十郎有什么好神气的,他的老婆还有半个是我的!那叫我怎么抬头?”
卢闰英实在忍不住了,笑得直颤道:“表哥!你真是的,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这个深闺娇娃虽然健朗聪明,却是在规矩森严的礼教家庭中长大的,很少听过这样粗鲁的谈话,因此李益只是随便的一句笑话。却使她笑得直不起腰来。
那娇柔的神态,使得李益不觉心动,轻轻地在她背上拍着,帮助她喘过气后才道:“我说的是实话,也值得笑成这个样子。”
卢闰英也觉得自己太失态了,咬住嘴唇,才使自己没有笑出来,重重地吸了两口气,才道:“表哥!不要再逼我了,说正经的,那笔钱……”
“钱已经有了着落了。娘就是等我一句话,只要我认为彼此能相投,她就央人来下聘。”
卢闰英把眼睛盯着他,似乎在等他的下一句话,李益轻叹一声道:“表妹!说句老实话,如果你不是留下那一串珠子,我根本不会来的,因为我这个人也很傲……”
卢闰英脸上已现怨色,李益接着又以相反的口吻说道:“可是现在,那怕叫我在长安市上向人叩头乞讨,我也要把这一百万钱凑足……那完全是为了你的缘故,为了得到你这样一个玉人为伴,任何委屈都是值得的!”H李益不愧为调情圣手,对卢闰英这样一个情窦初开,未曾涉世。而又早已对他锺情的女孩子,实在太容易了,轻描淡写几句话,已经把卢闰英整个地俘虏了。
如果是一个对李益有深刻了解的人。一定会知道李益那句话中的诚意少得可怜,因为李益是个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能使他放弃自己的原则,可是卢闰英却完全地相信了。
因为李益在说话时的态度是那样的庄重,没有一个人能不信,老练如鲍十一娘,也没能逃脱这一种深情的诱惑,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少女呢?
李益的天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对女人方面,他尤其懂得个中之味。
要征服一个女人的心,不需要太多的甜言蜜语,只要适可而止的几句话就行了,而且是最通俗的话。
重要的不是那些话。而是表达这些话的技巧!
要赞美一个女人,那怕曹子健为洛神赋的才力,搜尽一切美丽的词藻,还不如用真诚的态度,说一句:“你使我倾倒!”更来得有力些。
卢闰英长得很美,那是一个众所公认的事实,因此李益不去赞美她的姿色,不去夸赞她的聪明,这些话,或许早就有人说过了,因此他只用最平凡的一句话。正经地,虔庄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那就很够了。
卢闰英的眼眶红了,很显然地,李益的那句表白已经震动了她的芳心。
默然片刻,她才低声道:“表哥!你还是没有告诉我,那笔钱是那儿来的?”
“你一定要知道吗?”
“不是我,而是我爹,他是个很精明的人,一定会追究的,因为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他也是个很谨慎的人。”
李益笑了:“你是不是怕我从那儿挪借的?”
“不是我怕,是爹会这么想,我之所以把珠串留给姨母,就是让爹不会查到完全是你去挪借。”
她很细心。唯恐伤及李益的自尊心。但她的顾虑却很正确,知道有千万的妆奁可收回,谁都肯借出这百万来给李益作为聘礼的,但这样的来源,一定不会取得她父亲的同意,而答允这门亲事的。
李益笑笑道:“钱是我自己赚来妁,就在长安到姑臧这一路上赚的!”
“赚的?能赚这么多?”
“是的,别忘了我是个名士,李十郎的文名早已轰动了长安,传遍天下,而且又是少年新贵,科场得意,在许多人心目中,这是个很了不起的衔头,一书一字一诗,到了他们手里都视同拱壁,就这么一路挥挥笔,居然满载而归。”
卢闰英的眼中亮起了光采:“名士能这么值钱?”
“当然了,这也是名士可贵之处,因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成为名士的,而且名士还有真假之分,浪得虚名者,比比皆是,真才实学的就如凤毛麟角了,我这名士却是货真价实的!”
卢闰英显得异常兴奋,目光中充满了尊敬,笑笑道:“难怪青莲学士能作豪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原来名士赚钱这么容易。”
李益笑道:“名士赚钱容易,但名士得来不易,古今诗人千万,能如青莲有几人?李白之前皆寂寞,李白之后无李白,他可以说千金尽散还复来,别人却不行了。”
卢闰英笑道:“为什么?”
李益道:“因为别人不像他这么倒霉,失欢于群小后放逐在外,却又受永玉之累,谪放夜郎,嗜酒若命,迭逢坎坷,别的人一半是敬他的才,一半则是同情他的命,当然多少要周济他一点,钱来得容易,花得痛快,益增他的狂态,却也更洗炼他的诗才,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今人以为这是他的豪情,其实却是长歌当哭的悲哀,欲哭无泪的悲啸而已!”
“这又是怎么说呢?”
“他是个极端骄傲的人,也知道自己的诗才无匹,所以才会有诗嘲杜甫运思成句太苦而现老衰之态,意气何等豪放,可是到后来,他的话境更深时,却不再有那种凌人盛气了,反之只有白发三千离愁长的感慨,明镜秋霜的伤怀,那时候尊严已磨尽了,字里行间尽是谈酒,因为这些酒是他的诗换来的,圣贤寂寞而饮者留名,这不是他嘲笑自己吗?尤其圣贤两个字,更加要特别注解的,时人并称李杜,以李诗为仙,杜诗为圣,他一直看不起杜子美,不承认这个圣字,可是杜甫的遭遇比他好不了多少,客死逆旅,晚年也不得志,李白总算承认他这个圣字,圣贤寂寞是为杜悲,饮者留名则是自嘲,其痛苦可知!”
卢闰英从来也没有听过这些,虽然她知道这只是李益个人意见,但这是超然于常论之外,她父亲的幕客中不乏文人骚士,小的时候,也听过他们评论诗人,李益的看法却是不同于一般人,因此忍不住道:“表哥,你好像对李青莲这个人很有研究。”
李益道:“是的,我做诗也不很费力,诗才也算敏捷,落笔很少推敲,信手成句,尚能得自然之致,而且我的习性也跟他相近,最讨厌那些不学无术而自以为能的人i忍不住就想出他们的丑,得罪了很多人,我们又同姓李,共一个老祖宗,因此我常拿他的事迹为诫,希望将来不要步他的后尘。”
卢闰笑道:“别的都没关系,只要不学他的酒就行了,我不反对偶而小酌几杯,别有情趣,可是一饮三百杯,那就是牛饮了,烂醉如泥有什么意思?我小时侯醉过一次,当时丑态百出不说,醒来后头痛欲裂,那个滋味实在不好受。”
这时那个叫雅萍的丫头来请道:“表少爷,小姐,酒菜都摆在梅雪亭上了,请两位前来用膳。”
卢闰英笑道:“我不是吩咐摆到我的前房去吗?怎么又摆到梅雪亭了呢,大热天,上那儿吃饭干吗?”
“刘家甥少爷也来了,夫人吩咐一并招待,婢子想小姐是不要他上楼的,所以自己作主……”
卢闰英噘着嘴道:“梅雪亭就梅雪亭吧,为了这个厌物,这餐饭就吃不痛快了。”
李益忙问道:“刘家甥少爷又是谁?”
卢闰笑道:“我大姑母的儿子,平西侯。”
李益奇道:“平西侯是薛家并不姓刘呀!”
卢闰英笑笑道:“他的名字叫平,别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