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怡传奇 作者:道不尽心中千般愁(起点vip2013-06-19完结)
照顾裕亲王的后人,,还要拜见唐帝,出谋划策……事务庞杂,都分不开身。直到前不久刚刚理出了头绪,安排好一切,才赶紧又返回了。
“都是心怡不好,让先生担心了。害的先生这样劳苦奔波。”沈心怡说道。
两人的精神看上去都还好,但是衣角上都染上了尘埃,眉宇之间难掩疲倦之色,显然这一路上他们走得急促。沈心怡知道他们都是极其重视仪表的人,尤其是李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是不沾尘埃,是有洁癖的。想到这里,心中禁不住就回忆起了在楚国皇宫里面两个人针锋相对的日子,心里面暖洋洋的,视线不自觉的看向了李密。
“我们都是大男人,身上有些灰尘是小事,若不是来得及时,美人儿可就要沾染尘埃了,我可不舍得。”李密似乎感受到了他心中所想,十分洒脱得道。
自从沈心怡出了京城,几人之间很快就恢复了联系,但是靠几张纸条终究是说不清楚个中详情,沈心怡心中也存着好多疑虑正等着诸葛正我给她解惑。
几个人说起分别之后的事情,一个个似乎有千言万语,说都说不完。
沈心怡急切地向他询问着陈志的消息,虽然早就已经有线报说了陈志的近况,但她心里面还是忍不住担心。
几人说起分别之后的事情;千言万语也说不完。
沈心怡目光急切地问起陈冽地消息;虽然早已经有线报告他陈冽的情况;但还是止不住的担心。
诸葛正我安慰她道:“阿志他没有危险,如今的刘钰算是被夏承志给软禁起来了。夏承志对他还算是好的,好歹能够用得着他,刘钰身边的人也没有动,只是一直派人严密监视着。我看他是有绝对的自信能够把刘钰控制在手里面。”
如今的夏承志已经攻陷南唐的京城,刘钰自然而然的也移进了南唐的皇宫,刘钰以前可是做梦都想着能够以一个帝王的身份,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君临南唐的帝都,可是现如今,虽然得偿所愿,却是以一个……
沈心怡的心里面有些难受,刘钰的性子她是最清楚不过的,极其的自负和高傲,被自己最信任的臣子所背叛成了人家手中的傀儡,同时自己的京城又陷入辽人手中,祖宗留下来的百年基业被辽人一扫而空,原本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信满满的征战沦为了天下人的大笑柄,所有的努力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他的心中会怎么想?对他来说又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沉默了半晌,沈心怡摇摇头,如今她都自身难保,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惋惜别人了,即使无限感伤,也抵不过形势所迫,现在的她,只希望陈志平安无事,她所关心的人好便是。
“根据传闻说夏承志在南唐的京城安抚百姓,休养生息,不许扰民,而南唐的新帝则在南部的建章一代韬光养晦,雄心勃勃准备光复京城,依先生之见,南方的战事还会持续多久呢?”沈心怡问起自己最关心的战事问题。
“只怕不出五个月。”诸葛正我郑重地道。
“五个月?”沈心怡睁大了眼睛,觉得十分的惊讶,看着诸葛正我,在她的心里面实在不敢相信这个答案,夏承志攻陷南唐的时候,有些过于急躁的入主京城,反而使得原本布置精密的的计划,出现了大的漏洞,反而让南唐的监国太子给趁乱逃走了,很快的重新纠集起反抗的势力,想要夺回京城。
前几天她还受到密报说南唐新帝已经招兵买马、训练新兵,在督促兵马北上,准备与夏承志一战,光复京城。消息的传递不是十分的便利,有些许的滞后性,按照时间来计算的话,这一战应该已经开始了吧,依照沈心怡的粗浅判断,这一战只怕会拖延好几年才对呀。
“唉,这一仗只怕还用不了五个月呀。”诸葛正我的语气十分的苦涩:“夏承志可是棋高一着,十分的自信呢?”
沈心怡听到诸葛正我的语气,不等他解释,脑海里面灵光一现,难道说……
“难道说,夏承志他……他是故意放走南唐太子的吗?”沈心怡难以相信的问道。
夏承志放辽人从自己的封地入关,就像是引狼入室,使得北方的局势变得更加的波澜诡谲,就算是他手中握有辽人的杀手锏,也很难保证辽人不会撕毁协议,破釜沉舟,而且夏承志所率领的将士都是楚国人,虽然京城的人氏不是很多,但是京城被辽人占据的消息一经传开定会引起他们的恐慌,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家人的安危,自己的家乡会不会遭辽人洗劫一空,如果不是夏承志治军有方,严于律已,威望极高,开战以来又是屡战屡胜,而辽人又没有扩充地盘的意思,要不然早就军心不稳了。所以说夏承志想要平定南唐,就一定要速度快,多拖延一天的时间,北方的局势就更加险恶几分,辽人的阵脚若是越站越稳,也就更加难以赶出去,军心也会一天天的不稳。
南唐各地的势力纷繁复杂,纵横交错,虽然每一个都无法与夏承志的精兵对抗,但是如果他们要是联合起来,那也是不可小觑的;又或者是让夏承志挨个去打他们,只怕没个三五年根本就打不下来,而那时候天下的局势还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说,越拖越危险,只能速战速决。而把南唐太子放走就不一样,太子本来就在监国,他就像是太阳一样,光辉万丈,会把那些想要反抗夏承志的人都给聚集到一起,等到所有的敌人都结成了一股绳,打起来就方便多了。但是这一条计策也是有风险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些反抗势力都集结起来,还是很多的,不知道夏承志究竟是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自信呢?
置之死地而后生,夏承志的野心和自信让他敢于这样做,因为他根本就不能败,如果他败了的话,就会彻彻底底的身败名裂,被人千刀万剐,而辽人肯定也会倒戈一击,让他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夏承志如何能够保证自己一次就胜利呢?”沈心怡看着诸葛正我问道。诸葛正我既然说在五个月之内南唐的新帝就会被夏承志给收拾掉,定然有他的原因。因为诸葛正我每一次说的天下大势都没有落空过。
诸葛正我长叹一口气道:“再来这里之前,我就曾经去见过南唐的新帝。”
沈心怡眉头微挑,还在等他进一步说明详情。
“哼,”诸葛正我还没有开口说话,一旁的李密就气呼呼的冷哼一声,蔑视得道:“一群酒囊饭袋的好色之徒而已。”
沈心怡的心已经变得沉甸甸的。
“我对唐帝提出建议,让他们派使者北上,以提供给辽人粮草为条件,与辽人商讨结盟的事宜,一起对抗夏承志。”诸葛正我说道。
沈心怡听了之后,觉得无比的心惊,如果南唐的残余势力与辽人勾结在一起,夏承志的危险和压力立刻就增加了许多,那后果简直不敢去想象,最直接的一条就是辽人会立刻挥师南下,到时候,他们所经之地,百姓的日子可就苦不堪言了,一想到这个,沈心怡的心里面就十分的酸楚,闷得发慌,就问道:“那结果是怎样的?”
“呵呵,结果,唉,被他给臭骂了一顿,”诸葛正我满脸苦笑道:“对于那些南唐臣子而言,这北方的蛮夷之人就不值得一提,把他们的名字说出口都是一种侮辱,更不用说与他们结盟了。”
沈心怡也是面色黯淡,南唐久居繁华之地,物产丰富,是及其富庶的地方,相比于北方这些占据政权来说,辽人每年南下,都会让北方政权损失颇多,而南唐历史悠久,已经有上百年没有受过辽人的抢掠了。快乐的日子享受的太久,对于那些北方的政权以及关外的胡人,就更加的看不起,把他们都成为蛮夷之人,说他们茹毛饮血,不知礼仪。就算是到了亡国的危险关头,依然放不下那可笑的身段,还在鄙视那些人,不希望他们与自己平起平坐,也许,在他们的心里面,他们认为只要把南唐的旧势力集结在一起,就可以打败夏承志。
又想起了前些天接到的密报,南唐新帝继位没几天就下了两道旨意,一道是招兵买马,招揽士兵,一道是广选秀女,充实后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平日子过久了的君王,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呢……
“白白丢了一个好机会呀。”沈心怡叹了一口气,但是内心深处,却又有几分轻松,还好,南唐没有和辽人勾结在一起,如果两军一旦结盟,辽人定会立刻南下,到时候五胡乱华的大动乱场面,岂不是又要上演一遭。
“如今聚起来的兵马虽然多,但是难以统一指挥,新帝又是一个文人书生,喜欢诗词歌赋和美人、美酒,对于军事那是一窍不通,而他的手下有没有可以服众的大将,最糟糕的是,为了增加兵力,他还专门派人叫来了南方各个部落的夷人参战。”
“啊,夷人?”沈心怡惊疑道,她是听义父讲过,南唐的深山老林里面住着不少山寨民族,都是归附于南唐的子民,“我听说那些夷人战斗力惊人,可以和辽人相提并论的。”
“不错,这些夷人虽然长期处于南唐的统治之下,但是南唐对他们过于苛刻,一直是盘剥加重税负,矛盾重重,这一次新帝为了扩大实力,派人给了许多部族好多重礼,让他们来参战,但是他却不知道,有时候并不是兵马越多越好。”诸葛正我十分的忧心道:“而且南唐的存粮全部都落到了夏承志的手中,而南唐的诸军却是粮草不足,新帝又把都城定在了建章,此地是一个中等的城市,与夏承志的战事一旦拖延下去,朝廷许诺给夷人后继的重礼就无法兑现,到时候军中势必会大乱,而夏承志盘踞京城,粮草充足,又有好多金银财宝,如果他派人去联络夷人的话……”
沈心怡是越听越心惊胆颤,这样下去的话,南唐是注定要灭亡了。夏承志此人果然计谋出众,实在是很难对付。
三人正说着,外间的门被人推开了,是刘皓回来了。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商议对策
第七十二章 商议对策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天下局势也是变幻莫测的,本来是敌人的,却不像敌人;本来是朋友的,却不像是朋友。谁能够想到,他们四个人会有机会像眼前这样共处一屋,促膝长谈。
李密和刘皓算是旧识了,两人还打斗过;诸葛正我和刘皓也算是旧识了,太白楼的一番劝贤,也算是相识一场,不过他们互相见礼的时候,就像从来没有见过面一样,只是久仰大名已久,十分的平淡而坦率。
四人相对而立的身影被初夏的夕阳余晖拉得很长很长,在漫长的大楚历史的画卷上,这一次会面,可亦是留下了隆重的一笔。无数的后人都曾经试着去想象他们几个人见面时的场景,对于那个时代力挽狂澜的大楚康亲王和未来的尚书令诸葛正我之间,智者与智者之间,是何等的神奇,站在时代的最顶端,品评时局,指点江山,推测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的谋略和智慧相互交织在一起,闪耀着无尽的火花,但是人们想到了许多许多的情形,却没有人想到过这场会面的开始是如此的平淡。而这一场的会面,也不是只有那两位智者,还有两个世人眼中绝不会出现的人影就在身畔,一个是绝世罕见的杀手,另一个是平常的宫妃。
“皓一向对先生敬慕久矣,想不到现在会以这种身份相交,也算是了了平生一大憾事。”刘皓坦荡的一笑,扬声道。
诸葛正我亦是一笑道:“康亲王果然非比寻常,在下对王爷也是敬佩有加,这一次我们二小姐多亏了王爷照顾有加,在此十分感谢王爷。”说着就施了一礼。
“诸葛先生还是不要在这样称呼在下了,”刘皓摆摆手还礼,苦涩的笑道:“如今楚国已经是英雄迟暮,帝王遭软禁,皇室遭屠戮,哪里还有什么所谓的亲王,那些虚名早就已经不存在了。如果不嫌弃的话,称一声刘皓便是。”
诸葛正我坦然的一笑道:“那在下就不客气了,称呼一声刘兄了。”
诸葛正我知道如果追究起来,自己和刘皓也算是旧相识了,但是以前是以一种虚假的身份来结交的,而且自己又是楚国的敌人,如今以一种新的身份重新面对,谋求合作,难免有些尴尬。
刘皓刚刚出言点明了旧情,就是为了打开这个结,以便双方放下成见,精诚合作。
诸葛正我很自然的顺势下台,两个人相视一笑,放开心结,几句话下来,已经将事情揭过。
初夏的太阳已经让人觉得有些灼热,夕阳斜照,晚霞带着明媚的光辉洒下斜斜的阴影,窗户边都被镀上了金色,看上去闪闪发亮,树影被拉得很长很长,一切看上去都十分的温暖,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