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怡传奇 作者:道不尽心中千般愁(起点vip2013-06-19完结)





钰的旨意,没有人违抗,都在遵照执行。

    虽然在旨意发下去之后,立刻就有礼部的官员上奏折称这样由臣子代替行使帝王的权力不和体制,请皇上收回成命。甚至还有官员跪在午门,整整一天,以求皇上取消成命。夏承志也亲自上表推辞,说自己万万不敢。可惜这些都不能动摇大楚帝王的坚定意志。在刘钰的连连旨意之下,天下人皆知,已成定局,没法再更改。

    刘钰到底是为了什么,沈心怡也在琢磨,但是怎样也想不透,难道真的已经绝望了,心灰意冷,想要借着这样的方式把万里江山交到夏承志的手里面。

    沈心怡呆呆的坐在乾清宫被宽大屏风隔起来的小隔间里面,静静地等着刘钰处理完政事。虽然她以前也是侍奉在乾清殿里面,没有怎么避讳过大臣,刘钰也会把一些国政大事说给他听,让她说说自己的见解,但是此时此刻,她却刻意的想要回避。

    “…爱卿可否愿意?”外面传来刘钰飘忽上扬的语调,沈心怡的立刻竖起耳朵,手也无意识的绞紧了手中的帕子,心脏也砰砰的跳起来,不敢去听那个人的声音。

    外面此时议论的正是刘钰几天前刚刚下的旨意,任命夏建华为御林军的统领兼任大内侍卫统领。

    这是自从她回宫之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夏建华,明明如此近的距离,却像隔了崇山峻岭,无法跨越。透过淡金色的帷幔,隐隐约约可见殿前众人的身影。听了刘钰的话,殿前诸多身影都开始动了,说起话来。

    夏建华原本就是御林军出身,在刘钰出征之前,就曾经下旨将他任命为御林军统领兼大内侍卫统领,只是他正逢母亲丧期,一直推辞,没有接受,但是此时颁下这道旨意,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考虑,都不是很合乎情理,名正言顺,显得十分的诡异不合时宜。

    刘皓很是苦恼,真想敲开刘钰的脑袋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想要做什么。不待夏建华说什么,刘皓立刻出列,走上前一步,扬声道: “世子殿下虽然处事严谨,对陛下也是忠心可嘉,但此时秦王殿下病体未愈,身为人子,理应侍奉在床前尽孝心,依微臣愚见,此时还不宜入宫为官。”

    夏建华攻破上京,虽然他一直现在家里面,没有受到显赫的封赏,但是夏承志被封为秦王,他唯一的儿子就是世子,刘皓这一句无非就是在点出以夏建华世子的身份,担任统领之职有些不妥当。夏承志自从刘钰开始处理政事以来,就一直告病在家,没有上朝,也没有入宫,让沈心怡和刘皓也不清楚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还是因为顾忌自身的安全,毕竟此时此刻刘钰的身子没有痊愈,所有的朝政商议都在乾清宫的寝殿之内,这里处在内宫,四处都是刘皓的眼线和势力。

    “哦,呵呵,”里面传出刘钰的笑声,他就像没有听到刘皓的建议一样,而是继续注视着夏建华说道:“夏爱卿,认为如何呢?”

    沈心怡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夏建华会如何选择呢,这对于夏承志的势力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后宫已经被刘皓抢了先,各处都是刘皓布置好的内线,此时夏建华要是进了御林军系统,就等于在宫中势力体系中安插进一根深深的钉子,所以说刘皓才会立刻出言反对。

    刘钰此举无疑是一个对夏建华的试探,送上门的好机会,如果夏建华依然坚辞不受的话,只能说夏承志真的是病重了,但是如果他接受了,又要……沈心怡在心里面想着,十分的烦躁,好好地锦帕都捏的皱巴巴的。

    夏建华的身子微微的颤动,似乎在犹豫着,在思考着什么,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的父亲夏承志确实病重,虽然也不是什么致命的伤,但是只要稍微劳累一下,就会心口疼,如果静心休养的话,再过一个月就会痊愈了。这事情一致对外隐瞒着,只有亲信才知道,但是如果要继续隐瞒下去,只怕会有有心人给刺探出消息来,要是再拒绝的话,定会让他们更加起疑心,又会引来诸多麻烦。可是要他真的留在宫里面,那就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的父亲。低垂着头,又看见了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纤细身影,视线收回,他终于还是跪下高声道:“承蒙皇上看重,微臣感激涕零,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皓垂着眼,眼中闪过光芒,悄悄看了一眼屏风后面,然后又静静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此时就这么决定了。刚刚康亲王既然提到了为人子应当尽孝心,侍奉父母,乃是天经地义……”高高在上的刘钰淡淡的说道,斜靠在榻上,漫不经心的的道出一句把所有人都要吓死的话: “所以嘛,朕决定请秦王暂且搬到宫中居住,各位爱卿没有异议吧。”

    什么?夏承志搬到宫中居住?

    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让沈心怡坐都快坐不住了,也再一次的让殿里面所有人的心都沸腾起来。

    夏承志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府邸,但是辽军在与夏承志决裂的时候,辽人一怒之下来了个杀人比赛,把府邸里面的人,包括动物在内都全部杀光了,然后一把火就把他的府邸给烧了个精光,所以夏承志在回京之后,没有府邸居住。不过京城之中有无数的豪门显贵之家都遭到了屠戮,就像王家、程家、李家等,都是空荡荡的。只要夏承志愿意,随意的选一座居住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夏承志为人谨慎小心,回京之后就一直居住在军营里面,不知道他是为了笼络人心,还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考虑。尤其是前两天,更是传出他病重的消息,夏承志就呆在军营里面,再也不出来了,从那之后就谣言满天飞了。

    虽然在刘皓的建议下,刘钰早就已经命令户部专门拨出一笔银两,为夏承志修建府邸,但是修一座府邸可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完成的,所以,夏承志就呆在军营中。此时,刘钰竟然会下令让夏承志搬入宫中。

    “秦王殿下功勋卓著,为我们大楚立下汗马功劳,这一次更是因此而旧伤复发,军营之中,怎么能够安心养病?还是搬入宫中比较好,太医可以随时为秦王殿下候诊,在府邸建成之前就先入宫养伤吧,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刘钰语气平淡的说道。

    刘皓低着头,不动声色,但是心中在飞快的盘算着。刘钰啊刘钰,你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真是令人费解呀。难道他也想知道夏承志是不是真的病重了,所以想要以此来试探。

    难道他刚刚对于夏承志的再一次任命也是为了试探?毕竟,夏承志是只老狐狸,十分的狡猾,是不那么容易能抓到他的把柄,他也是绝对不会毫无防备的走入敌人的陷阱,但如果自己的儿子负责宫廷的安全护卫,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刘钰再决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和他商量过,也没有透露过分毫,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让刘皓的心里面十分的不舒坦,也许,在他的心里面 ,自己这个兄长,也是狼子野心,像夏承志一样觊觎他的皇位,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十分的苦涩,面对权势,自己也会生出像夏承志那样的心,刘钰对自己产生防备之心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让夏承志搬入宫中?这样的荣耀算是逾越祖制了,殿中站着的朝臣一个个都沉默不语,左顾右盼,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权衡着利弊。外臣入宫,一是忌讳礼仪,但如今刘钰的后宫只有沈心怡一个人而已,没有什么可以避讳的,二是要避讳名分,既然刘钰都已经说了是慰劳夏承志的劳苦功高,如果拒绝也像是没有必要。很多人都把眼光转向了刘皓,看到刘皓面无表情,似乎没有反对的意思,众朝臣也都不说话,只有那些御史之类的,议论了几句,看没有人应和,也就渐渐风平浪静了。

    夏承志没有上朝,也没有人能够替他答应,对于这一道旨意,已经有负责宣旨的官员在一旁记下了,准备过一会儿就宣召入宫觐见。

    随后又商议了几件事,刘钰满脸疲倦之色,挥挥手,道:“随后的事情,就交由康亲王代为处理吧,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明天再行商议,散朝吧。”

    众人依言告退,离开了寝殿。

    沈心怡站起身,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定定心神,端着温热的药,从屏风后面轻轻走出来。

    刘钰依然斜倚在榻上,姿势没有变,看到她的到来,依然无动于衷。

    沈心怡将盘子搁置在一旁的紫檀木小几上,端着药碗上前去。

    “皇上……”沈心怡坐到床榻的一边,正要说些什么,忽的刘钰伸出手来,紧紧地捏住她拿着调羹的手。

    沈心怡的手一颤,差一点把药碗给摔到地上。定定心神,强颜欢笑道:“皇上,怎么了,要是不舒服的话,臣妾立刻传御医过来?”

    刘钰看着她,忽然笑了,凝视着她的眼睛,轻轻地说道:“朕很好,不需要太医,只是想到有一件差使,似乎拖延了好久,还没有人为朕分忧,把它给处理了,马上就要年关了,看来要劳动怡儿一番了,不知怡儿可否愿意替朕走一遭?”

    “臣妾愿意为皇上分忧。”沈心怡的语气中含着颤抖,温顺的低着头说道。

正文 第八十七章 繁花易逝

    第八十七章 繁花易逝

    梅苑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回宫之后,这些一时之间用不到的园子,由于宫中缺少人手,就一直没有人来得及打理收拾,梅树生的张扬肆意,地上尽是枯枝败叶,踩在上面沙沙作响。

    雪不知不觉已经不再下了,只是寒风依旧肆掠,呜呜的发出声响,有些凄凉,有些阴森,令人不自觉的心中生出惧意,但是沈心怡不惧怕,她需要这样的地方。天边依稀可见殷红的晚霞,忽然之间晚霞似乎变成了满目的鲜血,连呼吸都困难了。记得上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杨柳随风摇曳,飘逸生姿,柳絮飘飘,梧桐树生出新的绿叶,春意盎然,桃花的香味飘散在鼻端,到底是过了多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繁花易逝。

    我的未来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沈心怡走进园中,不自觉的加快了步伐,身后的小桂子差一点都跟不上,端着红木匣子,在身后小跑着才赶得上。终于走出园子,沈心怡才长叹了一口气,喘了几口气,平复心神之后,才放慢了脚步。

    看到沈心怡走得慢了,小桂子抬眼望去,出了梅苑向前走不远,就可以看见飘渺湖。原来那是宫中景致最好的一处园子,不过现在已经好久没有人打理,荒凉了不少。从宫外引来的温泉水早就断绝了,没有了弥漫四周的热气和瑶池仙境般的荷花池,让人忽然发现,原来,冬天的飘渺湖,竟然寒冷刺骨。

    小桂子的视线又看回手中的匣子,生生地打了个冷战,不敢再想,小跑着赶紧跟上自己的主子,此地不可久留,太过阴森,这是他脑子里面的想法。

    沿着飘渺湖继续往前走去,沈心怡的脚步越来越慢,可是无论怎么样慢的行走,这段路程还是会走到尽头。锦绣宫矗立在眼前。

    负责看守着这里的内监立刻迎了出来,他早就已经知道了沈心怡此行的来意。

    在门外踌躇了片刻,抬起沉重的脚步走入殿中。

    明明是大白天,在这里却觉得天色晦暗无比,就好像已是深夜,让她有一种错觉,自己是不是踏进了无底洞,再也走不出来。沈心怡闭上眼睛,片刻之后再次睁开,终于可以看清眼前的事物了。

    殿中仅存的一盏油灯,还点着,萤火之光,忽明忽暗,旁边的地上还有摔碎的闪着光的碎片,仔细看去,那是原本配在灯上的琉璃灯罩,已经变成碎片了呀。没有了灯罩,这微弱的烛火似乎在下一刻就要熄灭了,寒风吹进来,殿里面好冷。

    在暗淡的烛光下,殿中仅存的那几张桌椅反射出清冷的光辉,层层帐幔,早就已经残破不堪,在地上拖曳着,看上去有些令人心痛,它们在此时此刻就好像在昭示殿中人们的命运一样,令人心酸。

    然后,她看见了她们。她们还活着,是的,只是还活着而已。这些昔日里娇艳明媚、貌美如花,满头珠翠的妃嫔们,此时一个个都失魂落魄的呆呆的坐在地上,她们中有的坐在殿中的柱子后面,紧紧的靠着柱子;有的把自己缩成一团,缩在一个角落里面;有的人还笑嘻嘻的,嘴里说着:“皇上,来看我了,来看我了……”;还有的人神色麻木,没有一点儿表情,呆呆的坐在那里。她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透露出绝望、凄凉、无助的气息,看不出一丝生机。反正,就算是她们现在都还有亲人,那些人也巴望着她们赶快死掉,免得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