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怡传奇 作者:道不尽心中千般愁(起点vip2013-06-19完结)
“是呀,既然怡儿这样说,那朕今天就好好的做一回登徒子。”刘钰说完就在沈欣怡的额头上亲了一下,然后接着是眼睛、鼻子,正要亲吻那娇嫩红润的双唇时,赵大福在外面一声长宣:“皇上,侍卫统领袁大人求见。”
刘钰气呼呼得道:“来的真不是时候。”
沈心怡推推刘钰道:“皇上,赶紧放开臣妾,正事要紧呀。”
刘钰不乐意的放开沈心怡,一脸的不高兴,沈心怡凑过去帮刘钰整理衣服,又再刘钰的脸上亲了一下,他这才展颜笑了。伸手拿出锦帕,把沈心怡额头的墨汁擦去,拉住沈心怡不让她走,直接喊:“传,”只是他的语气里面还是不可避免地稍微透露出一丝的火气来。
门外太监高声唱喏,随即几个人走了进来。
御林军统领袁朗和几个将领走了进来。
沈心怡微微抬了抬眼,御林军副统领夏建华也在其中。沈心怡的眼神稍一停留,就和夏建华的眼神碰上了,两人刹那间对视了一眼,夏建华立马就低下头去。
沈心怡也连忙低下头去,按照规矩,自己本该回避,可是刘钰不让她走,无奈只能候在这里。
几个人眼见沈心怡一袭宫样的碧色长裙,头上朱钗虽然简单,却也不是凡品,便知道不是普通的宫女奴才,定是得宠的宫妃侍奉在身边,对刘钰回话的时候都故意微微偏转过头去,不敢看沈心怡。
袁朗是进来回禀今年新科武举的事情。
今年春天按照惯例应该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取士,相比起前几次的一旬祖宗旧例的科举,刘钰专门下旨加开武举一科,广招天下武林人士。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梅苑遇刺的影响,让刘钰对自己的安全有些忧心,虽然训练了那么多的暗卫、禁卫军、御林军,可是对上江湖第一杀手,还是险些丧命。这一次他希望通过武举一科,招揽更多的高手,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一听说开设武举一科,天下的武林高手纷纷云集楚京,人多的客栈都住不下了。
作为大楚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武举取士,自然有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杂物细节需要细细推敲处理。这几天刘钰一直为这个而忙碌着。他命令在京城的几处大型武场开设考试考点,分别派出内听的侍卫统领、御林军统领、禁卫军教头等联合坐镇,想要投效朝廷的武人都可以去那里一较高下,一旦合格,就可以参加正式的武举考试。正式的武举考场是在皇家的武场内,刘钰听了他们的汇报,刘钰脸上显出向往的神色,看来也很想去看一看。
刘钰听袁朗将各处武场的事宜细说了一遍之后,心里面甚是满意,随点点头,又交待了一些需要再加以注意的细节,就准备让他们跪安了,看到夏建华也在下面,刘钰忽然问道:“夏副统领,你父亲的伤现在怎么样了?”
夏建华一直低着头,看着沈心怡浅碧色的长裙,裙摆拖在地上,就好像小时候跟随母亲看到的那一汪碧色的湖水一样,微风过处,水波泛起涟漪,柔柔的一直流淌到了自己的心里面,他正看得入神,忽然听到刘钰的一句话,顿时吃了一惊,连忙恭谨的回答:“家父正在休养,两个月即可痊愈,微臣多谢皇上关心。”
听到夏承志还有两个月才能痊愈,刘钰心里面一阵烦闷,交代了几句让夏承志静养的话,赏了一些药材,就挥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刘钰用手轻轻地撑着额头,思索着刚才的消息。希望这一次的科举能够真正的选出有用的人才来,为他解解燃眉之急。
“皇上您有什么可忧心的,如今大楚国力昌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次又是三年一届的科举取士,一定能够为皇上选出众多的人才来。”沈心怡站在刘钰的身后,用手指轻轻的按摩着他的穴位,为他解乏。
“世人只看到我大楚眼前的繁华景象,哪里知道底下的难处呀。”刘钰长叹一声闭着眼睛道。“怡儿,你是有所不知呀,现在的科举,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哪里能够选取到真正有用的人才,每一次选上来的都是那些所谓的豪门显贵之家的子弟,有真才实学的又有多少呢?”
沈心怡心里稍微一思索,就立刻明白了刘钰想要表达的意思。打出自建国以来,就是豪门显贵把持着大楚的朝政,在民建士族喝庶族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像一条鸿沟,不可逾越,官员的任命也采用传统的“九品中正制”,贵族世代为官,士族每一个人一出生都享受着各种特权,不需要经过努力奋斗也能够入朝为官,一生享受荣华富贵。刚建国的时候还好一些,贵族们能够尽心尽力做事,而现在的这些贵族官员,都已经慢慢的堕落了,只知道享受富贵,而不知道尽为官的职责。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也有“察举”和“徵辟”等方式来选拔人才。由地方上的长官定期向朝廷推荐或是由皇帝本人亲自征招有学识、有名望、有才能的人来做官,可是还是依然难以突破贵族圈子。先帝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推陈出新,大力推行科举制,招揽天下人才,不再有士庶之别。可是想法是好的,现实却总是残酷的。在科举考试开始以后,科考选择的多半还是那些士族子弟,毕竟,那些负责筛选的都是豪门显贵之人,对那些士族之人往往看不起。有时候那些寒门子弟也有十分有才学的,入朝为官,也是难以融入大楚贵族圈子,处处受到排挤,在官场上磨难冲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波三折,使得那些人政绩不佳。长期下来科举取士表面上是为大楚选拔了人才,可是实际上还是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现象,这也是最令人头疼的地方。
刘钰继位以后,一直大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借以打击王家盘根错节的势力。尤其是这两年,借着王翦统帅大军连续惨败的机会,大力削弱王家的势力和兵权,提拔在朝堂上毫无根基的齐国降臣夏承志,与王家分庭抗对。
不管什么国家,在建立初期,都需要士族大家来扶持,可是江山一旦稳固下来,这些贵族就会渐渐的成为国家的一种负担,尤其是他们那复杂的关系网,让每一个帝王都为之头疼,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怎么能容得下别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皇上不必忧心,何不请吏部将各家举子的考卷呈上,由皇上亲自定夺,选取合心意的人才呢?”沈心怡笑着道。
“以前先帝在世的时候也是把此事交由吏部承办,皇帝只需要亲自接见中选的人即可。”刘钰不以为然得道。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先帝戎马一生,无暇顾及这些朝政事物,如今皇上文武双全,是旷古烁今的明君,难道不应该亲自选择人才吗?”沈心怡笑道。
刘钰还是闭着眼睛,只是心里面已经有些意动。沈心怡话里面的意思已经很是明确了。当年先帝也不是意识到大楚这样下去会岌岌可危,才想出科举取士这样的办法以求打破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困顿局面,但实际上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先帝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心想着成就霸业,四处征战,对朝政不甚关心,尤其是他本人就是一个粗人,不喜诗书,不喜咬文嚼字的文人,所以这些科举方面的事情都是交给吏部来承办,没有得到重视,如今,刘钰继位以后,多次交代吏部要看重此事,与吏部的官员更是多次商讨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局面,可是十分的无奈,以王家为首的豪门显贵还是占据着大多数科举的名额。
“如果皇上能够亲自点选中选的举子,那将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从此以后,不管是豪门举子还是寒门举子,那可都是天子的门生,谁敢轻视他们,而且,对于今次的武举考试,皇上也可以依校此法,亲临武场,视察这些人的武功人品,再决定是否录用他们,这样一来,天下应考的举子,不管是文举还是武举,都会对皇上感恩戴德,效忠于皇上,到时候天下的奇人异士定会慕名纷纷而来,到那时候,皇上还愁没有人可用吗?”沈心怡一边给刘钰按摩一边小声说道。
刘钰仔细听这沈心怡的一番话,他本来就是一个十分聪慧的人,一听沈心怡的话,更是心里面了开了花。他本来就想在武举考试的时候亲临武场查看一番,当然不光是为了视察国家之栋梁,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这可是一个创举,前人都没有的,再说,他本来就年轻,喜欢玩闹。如今听了沈心怡的话,好像已经看到了那些文举武举对他感恩戴德、天下有才之人纷纷来到他面前,心里面是欢呼雀跃。
刘钰睁开眼睛,一把就抓住沈心怡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沈心怡不依,立刻挣扎了几下,只听得,刘钰闷哼了一声,她感受到了刘钰腿间的异样,红了脸,低下头,不在动弹,看的刘钰哈哈大笑,沈心怡更是羞得拿帕子捂住自己的脸。
刘钰伸出手,硬是扯下沈心怡手里的帕子,神采飞扬得道:“怡儿,你真是聪慧,想得出这样的好主意。”
“哪里是怡儿想出来的,皇上不是早就想去武举考场查看一番吗,臣妾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这都是皇上的功劳。”沈心怡柔柔一笑道。
“嗯,”刘钰点点头,“怡儿真是朕的贤内助呀。”
“啊,皇上,这话以后可不敢再说了。皇上的贤内助可是皇后娘娘,臣妾身份低微,万万担不起呀。”
听到沈心怡提起皇后,刘钰不由得心生厌恶,就连脸上也浮现出不悦之意。
“贤内助?哼,这些王家的人,一个个狼子野心,哪能称得上一个贤字?”刘钰恨恨的道。
“啊!皇上,臣妾听说定国公世代忠良,为大楚立下了汗马功劳,皇上一定是多虑了。”
“哼,他有几分忠心朕不知道,朕看他倒是野心不小。”刘钰眼中含着冷意道:“前几日,朕特意派人去王翦府中请他来议事,谁知道这个老匹夫竟然说自己重病在身,不能前来议事。别以为朕不知道他打的什么注意。一定是知道了什么消息,知道朕可能要再一次用到他,就给朕摆起架子来。这个老匹夫,一定是怀恨在心,想要气气朕,谁让朕在他连吃败仗的时候,夺了他的兵权呢,他一定是咽不下这口气。”
“皇上,不要动怒。定国公告病在家,说不定真的是有病未愈呢。”沈心怡顿了顿又道:“况且臣妾听说,定国公是咱们大楚的中流砥柱,岂会无端告病,必定是为国操劳,才使得身体有恙的。”
“这世上,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他生龙活虎的,不过是在装病而已。如果说他真要是有病,那也是心病而已。当年他前去讨伐姜国,被那个宛城守将李长清打的都差点死在姜国,亏他还号称什么战无不胜,真是笑死人了。如果不是看在太后的面上,朕早已经灭他九族了。”
提起自己刚继位的时候那两场败仗,刘钰的脸色也变黑了。
当年先帝在世的时候,就一心想要一统天下,可惜没有能等到他一统天下,就驾鹤西去了。等交到刘钰手上的时候,大楚已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北辽被困在关外,凭借着重重天险,他们即使再有能耐也攻不过来,剩下的就是一个顽抗不服的南唐而已,还有零星的几个苟延残喘的小国而已,刘钰心里想着,这统一天下的霸业就要在自己的手上完成了,可是谁曾想到,就一个小小的姜国,让他们兵强将广大楚狠狠地栽了一个大跟头,老匹夫王翦让他失尽了颜面。兵力损失严重,让他的霸业都搁置下来了。
“王翦当年跟着先帝的时候,也是一员得力的干将,出谋划策,立下许多功劳,哪知道到了朕的身边,这个老匹夫不堪重任,让朕在天下人面前失尽了颜面。”顿了一小会,刘钰又继续道:“幸好,我大楚还有一个夏承志,帮我们攻下了姜国,这才一雪前耻呀。”只是这夏承志近来也让他放心不下,虽然这夏承志素日里行事低调,私下里也不和那些大臣结交,可是看着前方传来的捷报,那些跟随着夏承志的将士,一个个都十分的忠心,似乎把他这个皇上都不看在眼里面,况且,夏承志家的封地是九州里面最富饶的齐州,易守难攻,怎么看都不能让他放下心来。
这一次夏承志遇刺身受重伤,需要休养几个月,开春战事在即,派谁去最好呢。刘钰虽然心里有些不高兴,但还是隐隐有些高兴,如果夏承志再次出战,打赢了南唐,那可真是功高震主,自己都不知道该赏他什么了。
开春之后对南唐一战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派谁去呢。朝中能派的人除了王翦之外寥寥无几,剩下的那些将军都一个个是廉颇老矣,没有人能够担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