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怡传奇 作者:道不尽心中千般愁(起点vip2013-06-19完结)
诠锩娑蓟嵋鹁薮蟮牟ɡ胶陀嘣希耸钡乃胱抛蛱旌椭罡鹫业哪且怀』崦妗?br />
皇帝专门交代下来的事情自然是非比寻常,就在交代之后两天之后,诸葛正我便被召进了皇宫,开始为大楚的妃嫔们画像。
第一个承接这份荣耀的自然是宠冠**的沈心怡。
她穿上深碧色的蜀绣的华丽长裙,裙摆上绣着洁白的点点梅花,由下往上碎花慢慢的减少,就好像看见了繁华落地的场景,像流水一样的晃动,在腰间,长裙被一只宽大的月白色绣着淡金色祥云图案的腰带紧紧的束缚住,楚腰不赢一握。外罩着一件薄薄的用银线绣成的外袍,阳光照在上面,显现出点点银光。一头乌发挽成华丽的天仙髻,用刘钰新赏赐的玉兰花式样的八宝玉兰簪子点缀,上面镶嵌着圆圆的东珠,衣饰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却是处处透着高雅,清新动人,面若桃花。
那一日,她早早的就把小桂子、秋月她们一干人等打发去看花灯、玩耍,自己宫里面就只剩下陈志和春花两个人在伺候着。等待了一会儿,就听见外面的内监进来禀报葛先生到了。
再一次见到故人,虽然已经有陈志的前例,沈心怡也禁不住满脸的笑意,她优雅的起身,轻移莲步站在绢布之前摆好姿势,随行的小太监摆好作画用的毛笔砚台、颜料等物,就退了出去。诸葛正我撩起宽大的袖子,提起毛笔轻轻地点了点墨汁。
沈心怡带着几分怀念几分调皮的轻笑道:“先生近来可安好?”
“颠沛流离,却也能够自得其乐,”诸葛正我笑着道:“一把老骨头了,好与不好没有什么分别,倒是二小姐这几年受苦了。”
“这可不像诸葛先生平日里的作风,”沈心怡笑着道:“以前先生可是满怀豪情壮志,放眼天下,如今虽然不能征战沙场,可是裕亲王单通也是难得一见的英明的主将,如今又有先生辅佐,他日若能征战沙场,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父亲他在天之灵也会倍感欣慰的。”
“在这个乱世之中,生存都是如此的艰难,要想功成名就,那是难于上青天。光靠英明的主将是万万不够的。”诸葛正我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一片黯淡,摇摇头,长叹一声。
“如今南唐能的先生相助,又有裕亲王这样的主将,可谓是如虎添翼,先生为何叹息不止?”沈心怡疑惑得问道。
“在下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当不起二小姐的称赞。”诸葛正我苦笑道,他说的是实情,原本他自恃才高八斗,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面,希望能够辅佐英主成就一番大业,所以在李长清三顾茅庐,多次邀请之后,才出了山。李长清不仅是他的主君,也是他这一生最好的朋友,二人意气相投、推心置腹,情谊深厚的就好像亲兄弟一般,可是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计谋,还的好朋友惨死,家破人亡,那一刻,他突然之间明白了,“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抵不过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和人心叵测。就好像那宫廷中的势力变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谁能改变呢。
“先生难道在南唐不得志?”沈心怡看着诸葛正我脸色不佳,忽然问道。
“还不是那样的老道理,裕亲王即使再有才干,也不过是一个亲王而已,受制于别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沈心怡立刻明白了。南唐的皇帝是一个多疑的人,裕亲王是皇室宗亲,地位尊贵,文武双全又手握兵权,南唐的国主不得不防,这就好像当初的父亲,沈心怡心里面不禁有些难过。
“听陈志说,父亲当年的旧部如今都跟着先生归顺了南唐,不知他们可安好?”沈心怡心里面有些担心他们,现如今这种宫廷争斗越来越厉害了,还不晓得他们都好不好,心里面有些放心不下。
“这也是我今次前来的最大的目的。”诸葛正我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
“自从我们归顺了南唐,裕亲王对我们是礼遇有加,一直很是看重,可是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前几年唐王就因为听信小人的谗言,害怕裕亲王功高震主,曾两次收了裕亲王的兵权,将他幽于王府之中。可是近来,有人把我们这些归顺之人的事情说给了唐王,说是裕亲王拥兵自重,有谋反之意。唐王虽然表面上不相信,可是还是有些不高兴。”诸葛正我顿了一下又道:“所以啊,王爷怕皇上又再一次听信谗言,对我们下毒手,就干脆把我们编入了谍报组织中来,离开南唐,潜伏在楚京里面收集情报。”
“所以啊,我们才会在这里,”诸葛正我脸色一片黯然。诸葛正我擅长于军政谋略,作战布局,如今形势所迫,成了间谍,躲躲藏藏的在别的国家里面收集情报,郁郁不得志,所以显得比较苦闷。
“诸葛先生,开春的战争,南唐有多少胜算呢?此次楚国怕是要派定国公王翦出征了。”沈心怡忽然问道。
诸葛正我放声大笑,后又小声道:“南唐必胜。”
“哦,先生为何如此的有自信?”沈心怡又问。
“如果是以前的王翦,那么南唐肯定会吃大亏,可是现在的王翦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楚军一定会惨败。”
“此话作何解释?”沈心怡又问道。
“二小姐,你有所不知呀。王翦此人虽然智勇双全、心机颇深、可是他为人骄傲自大,不肯听别人的谏言。这样的将领,若是取胜的话,便会势如破竹,打得敌人四处逃窜;可是,若是失败,那便是他被别人打得落花流水。这一点,从三年前他连续两次的败在宛城就可以看出来。以前他在楚武帝军中,每一次都是跟随着武帝征战,有人压制着他,他的缺点一直没有报漏出来,可是如今他一单独领兵,缺点就都暴漏出来了。他位高权重,众人即使有怨言,也不敢与他说,他那样的性格唯我独尊惯了,再大败之后,被楚京之中人取笑了好久,又被刘钰骂的是下不来台,我听闻他告病的这几年,脾气愈发暴躁,所以说,这样的人领兵,楚军必败无疑。”
诸葛正我一边说着,心里面却还在想着,王翦被打败了,可是还有一个夏承志,夏承志可是不好对付的,万一,唐王,又给裕亲王添乱,可又该怎么办呢?这对王爷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呀。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唐王还不至于蠢到这步田地吧。
“哦,那这样说来,南唐是想要收复失地、开疆扩土了?“
“这一仗想要赢是很容易的,可是要想收复失地,难啊,开疆扩土,那只能是痴心妄想了,难上加难。“诸葛正我摇摇头。
“问什么?”沈心怡惊讶的问道。
“如今的南唐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唐帝又是一个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人,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想到南唐如今的局势,他也忍不住头疼,在归顺于单通之后,他就曾几次三番的用言语试探过他,单通此人虽然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眼光长远,可是却十分看重兄弟手足之情,不忍对自己的兄长下手,更加没有想过要谋反。
“那么这将来岂不是……”沈心怡惊呼一声。
“是呀,二小姐,只怕是楚国要一统天下了。”诸葛正我长叹一声。
“先生此话说得过早了吧?”沈心怡问道:“楚武帝正如吴武帝。焉知楚国不会像吴国那样盛极而衰,昙花一现?”
沈心怡说的是吴国时候的旧事。
百年前吴国出了一位旷世明君,不到三十岁就统一了北方,有称霸天下的雄心,最盛的时候,天下九州,吴国占据其六,北败胡辽,南抵长江,可谓是举世无双。可是这位英明的君主却死得很早,导致国家慢慢地衰败下去,就被外戚篡权,后来的楚国给取代了。楚国的上一代帝王就和吴国的开国之王一样,有着一样的故事,一样的命运,就连封号都是一样的,太多的相似,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已经到处开始传言,说着楚国也昌盛不了几年。
诸葛正我摇摇头,说道:“如今的楚国和当年的吴国大不相同,当年吴武帝故去的时候还身在战场,连继承人都没有选定,致使诸皇子一起争位,将领叛国,国力一日不如一日,如今的刘钰虽然也有些缺点,但是他处理朝政是英明果断,能够英明果断,善于提拔庶族之人,可算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了。更何况,还有,还有夏承志在身边。”诸葛正我虽然不想提到那个名字,可还是提了出来。
他此时又想到了几天前见到的康亲王刘皓,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诸葛正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抱负了,无论是山涛、刘皓、夏承志,大楚如今的人才辈出,国事稳定,只怕是天命所归,有一统天下之势了。
他当年之所以选择投效姜国,一来是因为被李长清的真心实意所打动,二来那时候的楚国虽然也是国力强盛,但是其优势还不是很明显,他选择留在了姜国,如今这几年住在楚京里,看到楚京一天天繁盛起来,再想到自己目前效力的南唐小人当道,国主有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心里面很是沉重,不管是以前的李长清还是现在的单通,他都不希望他们再遇到那种灭门的惨象。
听完了他的一番分析,沈心怡心里面一阵烦乱,不再说话。
屋子里面过于静谧,只留的人的呼吸声,不一会儿,诸葛正我出言打破了一室的寂静道:“有道是世事变化无常,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风云变幻无常,天下大事也是如此,我等凡人还是不要思虑太多,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老夫知道二小姐想要为将军报仇,可是这条路凶险万分,儿小姐在宫中根基尚浅,千万要慎重,一定要韬光养晦,万不可操之过急。”
沈心怡点点头。
“不久之后,我说不定也会返回南唐,这里的势力会都交给陈志来管理,如今我们在楚国的势力,已经自成一系,慢慢的渗透到了茶叶、布匹、酒楼,将来对于二小姐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后盾呀,希望二小姐多多关注。”诸葛正我拿着毛笔点上蓝色的颜料,说道。
沈心怡慵懒的翻了个身,外面的声音又传了进来,小桂子刚刚把金灿灿的灯笼挂了上去,直嚷嚷不够喜庆,还想要再挑几个鲜艳点的灯笼挂上去,“秋月,你看这几个,哪个更显得吉利一些,你说话呀……”
“天下大势不可逆转吗?”沈心怡倚在榻上,看着桌上的碧玉花瓶,轻轻地呢喃道。
正文 第二十九章 祭拜遇险
很快便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整个宫里头都在为新的选秀而忙碌着,但是这个节日的礼仪还是不可轻废。相对于喜庆的宴席,龙抬头的节日对于大楚来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那同时也是**之人的一种无上的荣耀,那就是相国寺的祭祀活动。
大楚刚建国的那会,国力十分衰弱,形势十分艰难,初代的乾安皇后为了节省开资,曾经一度带领**妃子织布裁衣、务农养蚕,首饰也不曾佩戴,为的就是将省下来的钱用于军费开支。有一年正是二月份,强敌来犯,大楚的开国皇帝立刻御驾亲征,可是却传来了楚军与强敌不相上下的消息,乾安皇后在宫中烧香拜佛,祈求自己的夫君能够平安归来。可是传来的消息却不能令她安心,乾安皇后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就来到了相国寺中,斋戒苦修,诚心祷告,只希望能够感动上苍,让自己的夫君打败强敌,平安归来。可能是乾安皇后的诚心打动了上苍,太宗皇帝有如神助,打得敌人节节败退,凯旋而归。从那之后,只要太宗皇帝御驾亲征,皇后就会入庙清修,望上苍保佑自己的夫君,这一对传奇夫妻在故去之后,那可是流传青史,乾安皇后更被世人尊称为贤德淑珍的皇后,从此以后,大楚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每年的二月份妃嫔入庙祷告上苍,为国祈福。
后来大楚国力日渐强盛,就在宫中修建了家庙,自然不需要宫妃跋山涉水得去相国寺祈祷神灵保佑。每到这时候,皇后便会率领众妃嫔在宫中进行献祭、诵经等事宜。但是为了表示不忘国之根本以及对乾安皇后的敬意,楚宫每一次都会派一位妃子前去相国寺之内,礼佛叩拜,为国祈福,而每一被选中的妃子都是无上的荣宠。
“你是说这一次由梅嫔带你前去相国寺负责朝拜祭祀之事?”刘钰惊讶的道。
“正是如此,”皇后满脸是笑道:“难道皇上觉得不妥当?”
“臣妾身份低微,怎么能贸然当此重任呢?”沈心怡连忙插话,祈求这事不要落到自己的头上,又道:“臣妾对于宫中的礼仪尚不熟悉,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贸然当此重任,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