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怡传奇 作者:道不尽心中千般愁(起点vip2013-06-19完结)
雨绮没有说话,她虽然单纯,但是并不笨,在宫里面这么长时间,早已经知道观察宫中的风向了,她明白沈心怡是在告诉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夏贵妃只怕是要权倾六宫,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了。
“哼,那又怎么样?“雨绮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会儿,她抬头看着沈心怡道:”只要我尽快把身子养好,以皇上以前对我的宠爱,一定会保护我的,姐姐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可是,你不知道……”
“姐姐,你已经宠冠**,无人能及,难道是害怕妹妹把你的宠爱给分去了吗?”雨绮的声音十分的尖锐得道。
沈心怡一瞬间失去了力气,心都凉了,半晌才道:“妹妹,我这是都为了你着想……”
“姐姐,不必再说了,倒是妹妹忘了,姐姐你现在已经是一宫主位了,如果真的是要抚养小皇子,以皇上对姐姐的宠爱,只怕会将小皇子交给姐姐,而不是交给夏贵妃吧。”雨绮含着嘲讽道。
沈心怡觉得自己此时就仿佛是在高山之巅,冷得刺骨……
“姐姐,对不起,是我胡说八道了,还请姐姐见谅。”雨绮看到沈心怡的脸色越来越不好,顿时知道自己失言了,忙拉起沈心怡的手道:“如今姐姐盛宠不断,我也有了皇嗣在身边,等我全好了,**之中,你我姐妹联手,到时候皇上的宠爱还会落到别人的身上去吗?我们姐妹还需要害怕别人吗?”
沈心怡勉强的笑道,无比的沉默,点点头……
春花看到沈心怡苍白着脸色出来,惊呼道:“娘娘,您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
因为雨绮的房里面有刚出身的皇子在,所以闲杂人等是不能随便进去的,她一直在外面等候着。
沈心怡没有回答,主仆二人慢慢地走出了西福宫的大门。
晚霞出来了,火烧云在天边慢慢地低沉下来,红光照射在皇宫里面,看上去是无比的温馨,可是她的心却渐渐的凉了。
沈心怡走在回宫的路上,盛夏的风及其的闷热,吹拂过她的衣服,十分的黏腻沉重,就好像要这样沉沦下去,难以解脱,她抬起头看着天空,火烧云不停地变换着形状和色彩,终于问道:“你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呢?”
她的声音飘渺空灵,散在空气中,被盛夏的风吹散了……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太后薨逝
沈心怡刚刚回到宫中,只觉得自己身心俱疲,短短的一个月的离别却好似一生漫长的时光,就连踏进宫门的时候,都恍惚起来。
是呀,恍惚不安,要不然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好熟悉的场景呀。
他正在扶起一株新近移植的花木,听到门口的声音,转过身来。在这样的一个黄昏的午后,就这样不足数尺的距离,当一个人满怀失望之情又看到希望的时候,都已经恍惚到分不清楚何年何月,梦里梦外了,两人对视着,他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来,十分的温暖,她刚刚冰冷到谷底的心,一下子就变得温暖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泪水就一下子冲出了眼眶,她快跑几步,带着长久未曾感受到喜悦和希望的心情,扑到他的怀中。
很想要问出一句话,你怎么回来了,可是嗓子眼就好像被堵上了一般,怎么也问不出口。
“大师他云游四海去了,我实在不是那般超脱于世俗的人,自然是要回来这红尘俗世了。”陈志一眼就看出了沈心怡的想法,一脸轻松地笑意。
大师?咦,沈心怡觉得有些疑惑,陈志难道没有拜无尘禅师为师吗。
看出沈心怡眼中透着疑惑,陈志解释道:“无尘禅师虽然对于我有授业之恩,但是他终究不是我的启蒙恩师,而且大师武功高声莫测,依我这愚钝的资质,只怕连一成也学不会,要是还整天把出身于大师门下挂在嘴边,定会坏了他老人家的名头,也会被别人耻笑的。”
沈心怡立刻明白了,他是因为在心里面尊敬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李长清既然是无尘禅师的弟子,又是他的启蒙恩师,他自然是不愿意与最尊敬的人平辈而立,因为自己的父亲对他恩重如山,把他当亲儿子一般看待。
沈心怡的心里面十分的感动,陈志就是这样,永远是这样的,在微小的细节上一直考虑得十分的周到。她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全心全意的感受着这份温暖和关怀。脸上泛着温暖的笑意,发自内心的笑。不管怎么样,对她来说,至少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永永远远都不会变化的。即使是在这个冰冷,诡谲的宫殿里面,她的身边至少还有一个人可以全心全意的去相信、去依赖,他就是自己的亲人。
☆☆☆☆☆☆☆☆☆☆☆☆☆☆☆☆☆☆☆☆☆☆☆☆☆☆☆☆☆☆☆☆☆☆
因为朝政和战事的诸般的不顺利,整个大楚的皇宫都被一种沉闷的气氛所笼罩,太后的病情更像是夏日午后的乌云一般,越积越重,越来越低沉的压在整个大楚**的头上,以及刘钰的心头。终于在七月二十三日的这一天,这团乌云终于支撑不住,化作了磅礴的大雨,电闪雷鸣,冲刷着大地。
那一天,沈心怡刚刚在绣榻上歇息,盛夏时节,即使屋子里面放着一桶桶的冰块,还是闷热无比,热浪一层又一层的冲击着她的身体。院子里的梧桐树上,一只只蝉,欢快地鸣叫着,一声高过一声,让人想要睡个午觉都不得安生,心烦意乱。沈心怡捂住自己的耳朵,正要睡着时,却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嚣声。不一会儿,小桂子就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道:“娘娘,娘娘,太后她老人家……”
沈心怡一下子就清醒了,急忙地从绣榻上坐起来道:“太后怎么了?难道已经……”
太后一直有陈年旧疾,本来那就是长年累月累积下的病情,根本就难以拔除。沈心怡早就知道她这样的病情最忌讳的就是在感情上大起大落,若是远离这些是是非非,静心休养的话,还能够活得长一些。可是在这样危机四伏、波澜壮阔的宫廷里面,即使她现在贵为太后,不再需要过多的过问世事,可是还是需要时不时的劳心劳力。半个月前,王翦兵败身死的消息一传回来就使得太后的病情急剧恶化,一天之中昏迷过去好几次。等沈心怡回宫的时候,也去拜会过,不过那时候是清醒着,但是已经下不了床。那时候,沈心怡就知道,太后的病情也就这几天的功夫了。
“还没有,只是听太医说下午的时候太后又一次旧病复发,严重得很,只怕是撑不过今晚……”剩下的话小桂子根本就没有说出口,大家都知道太后已经是弥留之际了。
“皇上在哪里?”沈心怡问道。
“皇上原本在前殿和各位大人一起商议政事,刚得到消息,就急忙赶去慈宁宫中了。如今已经传召下来,让**诸位主位的妃嫔都前去慈宁宫侍奉太后,并且下诏召集宫外的皇室帝裔来宫里面。”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可是真的到了这一天,心里面却是无比的茫然和失落。太后就像是天上的北斗星辰一样,在**诸人的头顶上悬着,就算她再慈祥,再韬光养晦,不理这些烦人的事,也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更不用说她身后所代表的王家势力。这样一颗星辰的陨落,毫不避讳地说,那是预示着**一个朝代的终结,一个势力的终结,与此同时,又会在前朝引起多么大的波澜壮阔呢?
“出去准备车辇吧。”沈心怡语气平淡的说道。太后薨逝,宫中的妃嫔作为后辈,都要前去跪送侍奉,以尽孝道的。
在说话之间,春花已经找来了一身十分淡素的衣服,沈心怡急匆匆的换上,就上了车辇,向慈宁宫的方向去了。
慈宁宫的正殿之前,奉诏急忙赶来的妃嫔宫人已经林林总总的跪了一地。个个都来不及预备丧衣,都选择了素色的衣服穿着,都没有脂粉钗环。所有人沉浸在肃穆之中,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不发出一点儿声响,就连蝉鸣在这儿都听不见了。
夜色愈发的深沉了,殿中灯火通明。诸妃都跪伏在寝殿的外堂,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宽广幽深的大殿里面,只余下烛火被夏日的夜风吹过后,晃动的声音,不停地闪动着,纱帘也在随风晃动,给庄严肃穆的大殿带来了一丝灵气。
沈心怡无声无息的按照礼仪,跪在外堂的一角。
抬起头去,隔着半透明的细纱屏风和飘忽闪动的黄金纱帐,隐隐约约可见凤榻上那苍老憔悴的身影,一只苍白无力枯槁的手无力地垂在床畔,就好像是快要枯死的树枝一样。里面,刘钰和皇后在低声说着什么,听不真切,带着几分悲伤,使得这夏日的夜晚无端的浸出凉意来。
半晌后,皇后悲哀的哭声传了出来:“母后!”
后妃顿时明白了,这是太后薨逝了。哭声渐渐的响了起来,不绝于耳。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跪伏在那里的人都凄凄哀哀,掩面痛哭。
告丧的钟声响彻云霄,从大楚的**里面传递到前朝,又传递到宫外,传递到民间……等到明天早晨的时候,整个京城的人都会知道太后薨逝的消息了。
沈心怡跪伏在最角落的位置上,同所有的妃嫔贵戚一样,额头触及冰冷刺骨的青瓷砖地面,那丝丝凉意都传到了自己的心底。忽然之间,她听到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声,沈心怡转过头去,那是夏贵妃,只见她神色无比的黯淡,秀丽光洁的脸蛋上没有一点儿悲伤,没有一点儿眼泪,只是有些恍惚和惆怅,对了,就是惆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沈心怡低下头去,在心里面暗暗叹息,就算是在权倾朝野,就算是再宠冠**,尊贵无比,最后的谢场不过是一堆黄土,几声分不出真假的哭泣和叹息……
☆☆☆☆☆☆☆☆☆☆☆☆☆☆☆☆☆☆☆☆☆☆☆☆☆☆☆☆☆☆☆☆☆
沈心怡走近养心殿,正好听到殿里面传来刘钰的声音:“母后凤体又痒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只不过近年来病情更加严重,为了让她老人家放心,朕连这一次定国公战败的消息都给拖延下来了,也没有怪罪于任何人,只盼望着母后的身体能有所转机,只是没有想到……“这一番话说的入情入理,十分的动听,正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母后而全心全意尽孝心的人。
“皇上不要难过,太后在天有灵,也不愿意皇上为之伤心伤身呀。太后享年五十有三,生平又十分的崇尚节俭,躬勤敬礼,堪为千古之表率。臣等以为应当遵祖宗先例,赐以封号,是太后安心于凤穴,才是重中之重呀。”礼部尚书韩宇的声音传出来,十分的恭敬的劝慰道。
沈心怡的脚步稍稍停滞了,她从敞开的窗子里看过去,殿中大多数都是礼部的官员,很明显是在商议太后的治丧典礼事宜。
刘钰在龙椅上侧了侧身子,长长的叹息一声道:“朕自继位依赖,母后仁慈宽裕,爱护有加,又多次为朕劳心劳力,如今阴阳两隔,朕实在是哀伤难安呀。现如今母后去世了,朕只要入梦就能梦到太后的音容笑貌,实在是难过得很,儒家的礼法上都说,父母去世,应当守孝三年,朕也想要效法而行。”
下面的臣子听得一阵诧异。按照民间的风俗,父母去世者,子女是当守孝三年,不得婚嫁为官,以表孝心。但是天子守孝,则是以日代月。也就是说,三年三十六个月,天子只守孝三十六天而已。
如今一听刘钰竟然要效法儒家民间守孝三年,这怎么可以呢?先不说如今和南唐的战事连连不断,一国之主竟然跑到皇陵那里去守孝三年,这国家和朝政该怎么办呢?难道说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要一起跑去太后的陵前不可,叨扰上三年吗,那样的话,太后她老人家去不是要日夜难安。
立刻就有朝臣想要出言劝阻,可是还没有等得他开口,旁边站立的康亲王刘皓就已经出言道:“皇上所言甚是。子女尽孝,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都应当尽心尽力,方能显出诚挚的孝心。皇上登基以来,以孝道治理天下,此举正堪为天下之表率。只是……”刘皓低下头去,嘴角微微的扬起,笑了一下,抬起头的时候,又是面无表情道:“皇上贵为天之子,政务十分的繁忙,如果真的是因为一己之悲伤,荒废了政务,太后她老人家肯定不愿意看到皇上这样做的,也于理不合。不如这三年内,暂居乾清宫,皇陵那边的一切事务都暂时交给礼部和果亲王主持,这样做的话,一来不会耽误国事,二来,又可以为太后尽孝,实在是一举两得之举呀。”
果亲王是先帝的亲弟弟,在如今的大楚贵族之中,算是最老最有资历最有威望的一个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