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子之征西传奇
川西山峦起伏,树木参天,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在通往陕西长安的山间大路上,传来一阵说笑声。十几名年轻书生正风尘仆仆的向东而行 。正值大考之年,如此急驰,无疑是赴长安科考。“十年寒窗苦,一朝定功名”同窗好友结伴而行。
内中一少年,约十五,六岁,生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前发齐眉,后发披肩,眉青目秀,俊美无比。年纪虽小,却饱读诗书 ,满腹经论。因年纪所限,此次随兄长一起赴长安,只为游玩,观看外面世界。
午时一过,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狂风骤起,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眼前不远处一座寺院。为首一人道:“大雨将至,我们且到前面寺院暂避一时。”众人急忙赶至寺院门前,只见门上方刻有“青风寺”三个大字。
众人上前扣打门环,朱漆大门开一小缝,一个小沙弥探出头来问:“各位施主,可是要避雨的吗?” “正是。”小沙弥将门打开,众人进到院里。
只见院内树木遮天避日。此时天空昏暗,大雨骤下,显得院内阴森森的。
正面一座殿堂,殿堂内佛主雕像,栩栩如生;五百罗汉,姿态各异。
众人正举目观瞻,只见一高大和尚,身披袈裟,来到众人面前,单手合一道 :“阿弥陀佛。请问各位施主高姓大名?”
众人中为首的书生道:“弟子复姓司马 ,名玉昆。”说完,用手一指年岁最小的书生道:“这是弟子的兄弟司马玉寅,其它人均是弟子的同窗好友。因赴长安参加科考,途遇大雨,借贵寺暂避一时,打扰了师傅的请修,贵寺的安静,请师傅恕罪。请问师傅法号如何称呼?”
“贫僧法号虚修。外面大雨恐怕一时难停,各位施主如不嫌鄙寺地处荒凉,后院禅房有空屋可供施主们安歇,明天一早继续赶路。”
“谢师傅。”
“善哉。贫僧还有事,施主请自便,贫僧先告退了。” 说完走出大殿。
众人一边观瞻佛主拢瘢槐咛嘎邸?br /> 傍晚,雨过天晴。众人用过斋饭,随小沙弥来到后院一处禅房。房内干净,整洁。
小沙弥道:“请各位施主安歇。”说完,关门而去。
众人因赶路困乏,便早早熄灯睡觉。
由于人多,躺在炕上显得拥挤。尽管如此,众人还是很快就进入梦乡。
司马玉寅躺下之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虚修和尚的影子总在眼前出现,使司马玉寅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从虚修和尚毫无表情的脸和让人难以捉摸的眼神里,司马玉寅感到有些恐惧,越发感到这个青风寺,甚至他们现在住的这间禅房里都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越想越怕,越怕越难以入睡 ,总感到头上凉嗖嗖的。想叫醒众人,说说自己的感觉,一见众人睡的正香,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外面三更鼓响过,司马玉寅越想越怕,身子不由自主的一点一点的向炕里卷缩。由于拥挤,司马玉寅刚让出的一点儿空间,马上被睡在两侧的人给挤占了。
这时,只听房门发出一轻微的“吱呀”声响,接着闪进一个人。借着窗户透进的月光,司马玉寅偷眼一看,大吃一惊:来人正是让司马玉寅感到让人难以捉摸的那个虚修和尚。
虚修和尚满脸煞气,眼露凶光的走到炕头,抬手伸出小拇指,指甲足有二寸长短,在距离睡觉人头上约有一尺远,小拇指画圈一划,只见睡觉人头上一道细细白线落入和尚的指甲内,和尚张开嘴,仰头将指甲内的白色液体倒进嘴内 ,吃进肚里。然后走向第二个人,用同一手法将人脑浆吃进肚,一直吃到炕尾。阴笑了一声,转身走出门,向守侯在屋外的一个小和尚吩咐道:“等天亮以后 ,叫人把这些死尸抬到后院掩埋。”
小和尚应声道:“是,师傅。”二人走了 。由于司马玉寅蜷缩在炕里,月光照不到,黑暗中没有被发现,直吓的他连大气都不敢喘。
过了一会,司马玉寅听听没有动静,哆哆嗦嗦的爬起来,推了推身边的人,一动不动,人已死去。又推了推其它人,才发现,整个炕上除了司马玉寅之外,其它人全都死了。司马玉寅只觉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只听耳边有人道:“赶快起来,天就快亮了。快走,若再迟误,一经和尚发现,绝不会放过你的。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
司马玉寅猛然惊醒:呀,如果天亮和尚发现我还活着,非杀了我不可。得赶快离开此地,否则就来不及了。想到此,强打精神爬起来,走到屋门,侧耳听听,外面没有动静。打开门,探出半截身子向外看了看,没发现有人。回头看看死在炕上的众人,眼泪刷刷落下。暗道:我现在没办法为你们安葬,这个仇,我日后一定要报。“
冲出屋去,专捡暗处走。寺院大门禁闭,院墙足二丈多高,根本攀不上去。沿着墙根慢慢走。突然发现前面靠墙有一棵大树,枝叶茂盛,有的枝干搭在墙头上,细小的树枝已伸到墙外。此时天已放亮。
司马玉寅一阵惊喜。从小就能爬树,此时成为救命的本领。快速来到树下,不及多想,双手抱树,两脚一蹬,向上爬去。惊吓和困乏被逃生的欲念所代替。一点一点向上爬,终于爬到和墙头一平,伸手抓住上面的树枝,一迈腿,站到墙头上向下一看,傻眼:院墙距地面两丈多高,跳下去必死无疑。此时天已大亮,寺里和尚就快醒来,时间不容多想。司马玉寅心一横:摔死也比被抓住好。侥幸不死,逃过今天一劫,日后总有报仇之日。想到此,眼睛一闭,纵身跳下。只觉得身子轻飘飘的落在地上,竟毫无伤损。不及多想,不辩方向,撒腿就跑。
此时的司马玉寅惶惶如出笼之鸟,漏网之鱼,没头没脑,拼命狂奔。自思跑的越远,离寺院越远,危险越小。不知跑出多远,跑有多长时间。累极了,正想坐下喘口气,突见前面不远处路旁有一茅草屋。又饿,又累,又渴的司马玉寅一阵惊喜。踉踉跄跄的来到茅草屋前叩门。
屋门一开,一个小姑娘出来问道:“你找谁?”
司马玉寅见小姑娘身穿白色衣裙,生的眉清目秀,一双水凌凌的大眼睛却透着忧郁的目光,年纪约有十四、五岁。司马玉寅连忙施礼道:“这位大姐,我因赶路,饥渴难奈,想讨口水喝,讨口饭吃。”
小姑娘正待开口,只听屋里一老妇人的声音:“白雪,是什么人?”
白雪回头冲屋里道:“婆婆,是个小男孩,想讨饭吃。”
“让他进来吧。”
白雪将司马玉寅让进屋。
屋里不太大,陈设也简单。一张普通方桌和二把椅子,墙上和墙角处放几件农具。整个屋里打扫的干净,整洁。屋左面一道门关着,右面一门虚掩着 ,从门缝里涌出阵阵热气,显然是厨房,正做着饭。桌旁椅子上坐着一个老太太。
司马玉寅上前施礼道:“婆婆,晚生有礼了。叨扰婆婆的清净,晚生深感不安。”
老太太将司马玉寅仔细打量一番:“你是谁家公子,为何弄成这样?”
司马玉寅暗道:我此时正在逃难,尚未离开魔掌,不能如实说话,以防不测。想到此,道:“婆婆,晚生随兄长去长安赴考,路经一树林,遇老虎,兄长被虎所伤,我被吓的拼命逃跑,又累又饿,看见婆婆住的房子,便前来讨口饭吃。”
“原来是这样。白雪,饭菜做好,让这位公子在这吃吧。”
白雪应道:“是。”转身走进厨房。
老太太指着旁边的椅子道:“公子请坐。”
“谢谢婆婆 。”
“公子贵性,多大了?”
“晚生复姓司马,名玉寅,今年十五岁。”
“看你不象普通人家的孩子,你这么小就参加科考?”
“晚生只是为了出来游玩,并非参加科考。没想到遭此横祸。”说完泪如雨下。
白雪将饭菜放在桌上道:“请公子用饭。”
司马玉寅洗完脸,顿时面现英俊,只是满脸疲倦。老太太一怔,眼露一种阴鸷的目光:果然非同一般。随既露出笑容:“山村人家,粗茶淡饭,请公子将就吃吧。”转向白雪道:“我出去一下,你伺候司马玉寅公子吃饭,然后让司马玉寅公子在这好好休息。”
“是”白雪答应着。
老太太对司马玉寅道:“老身有事出去一会儿,公子慢慢用饭。”说完出门而去。
白雪跟到屋外,见老太太走远,急忙回屋对司马玉寅道:“司马公子是不是从西边来?”
“ 正是。”
“公子是否到过”青风寺“?”
司马玉寅一惊,暗道:白雪如何知道我到过“青风寺”?看来无法隐瞒下去了。“大姐如何知道我从”青风寺“而来?”
“你说你遇到了老虎,可我们这里方圆几百里根本就没有老虎,你怎么能遇到老虎呢?你肯定是遇到凶险不敢说,编出谎言来搪塞。”
司马玉寅见白雪面目俊美,不象恶人,只好将“青风寺”遇险之事简单说了一下。
“司马公子,你快吃饭,吃完马上走,否则就来不及了。”
司马玉寅惊道:“大姐,出什么事了?”
“司马公子,你边吃边听我说:青风寺原本是一座普通寺院,寺里和尚一心向佛,参禅打坐,背诵经文,十分规矩。半年前,不知从何处突然来了一大和尚,带一群小和尚,强夺寺院,打死原寺院所有的和尚。从此,有很多象你这样年龄的男子,走到清风寺后便神秘失踪。这些和尚在四处放设眼线,布下陷阱,一见到公子模样的人便将其稳住,然后向他们通风报信,他们便前来将人捉走。我本是好人家女儿,自小爹娘双亡,一个月前被他们捉来,专门服侍老太太的。今天,我不忍心见公子惨遭毒手,所以趁老太太通风报信之机劝你赶快逃走 。”
“那些和尚只是为抢夺财物,还是另有什么目的”?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财。听说寺里大和尚是为了练一种非常厉害的功法。太详细的我也不清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就是逃走,我此时已经很累了,逃不多远就得被他们捉住。”
“不要紧,你现在赶快吃饭。”说完,走进里屋,拿出一双靴子对司马玉寅道:“你走时将这双靴子穿上。”
“我穿这靴子干什么?我有鞋穿。”
“这不是普通靴子。它是神靴,名叫”穿云履“。穿上它可以行走如飞,就可逃出魔掌。”
司马玉寅极受感动:“白雪姐姐,可是……可是我走了,你怎么办 ?老太太回来见我不在,定会向你要人的。”
“你放心,我有办法对付她。”转身回到里屋 ,拿出一根绳子和几两银子出来:“你带着银子路上用。现在,你用绳子将我绑在椅子上,再把我嘴堵上,老太太回来 ,我就说是你把我绑在椅子上的,然后将屋里东西枪走了。这样就可以搪塞过去了。”
“白雪姐姐,我该怎样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呢?”
“快别说了,赶快动手,一会儿就来不及了。日后有缘,咱们还会见面的。”
司马玉寅只好将白雪绑在椅子上。
“你把靴子拿过来,我告诉你如何用。”
司马玉寅将靴子拿过来。白雪道:“靴子上有黑白两布条。扯动白布条便行走如飞,扯动黑布条就停下来。记住了吗?”
“记住了。”
司马玉寅将白雪嘴堵住,穿上“神行履,依依不舍的告别白雪,走出屋门,按照白雪所教之法,扯动白布条,”神行履“载着司马玉寅飞快向前奔驰。
司马玉寅只道是平常走路一般,却觉得耳边风雨之声,两边青山、绿树、花草一似连排倒向后面,脚底下如催云攒雾。此番不同逃离“青风寺”虽然拼着性命的奔逃,觉得时间也不短,可离“青风寺 ”并没多远,还没逃出恶僧所控的范围。若非好心的白雪搭救,此时恐怕早已惨遭毒手。想起昨夜众人的惨死,凶僧的狰狞面目及杀人的残忍手法,真叫人不寒而栗。司马玉寅越想越怕,越怕对白雪的感激之情也就越强烈。想到白雪,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暗道;白雪聪明、善良,我现在虽然正逃离魔掌,但不知白雪此时如何。恶婆带凶僧回来捉不到我,肯定不会放过白雪。尽管白雪说有办法对付凶僧和恶婆,但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想着想着,不仅对白雪此时的处境感到担忧,也为自己因逃命致使白雪陷入危险境地而感到内疚。但此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又不能回去,只能将感激、内疚深深埋在心里,如果将来能有报恩的机会,一定加倍补偿今日救命之恩‘。此时的司马玉寅真如惊弓之鸟,漏网之鱼。渴了,饿了就在路边饭滩打打尖。一边吃一边眼睛不住四下打量,若见僧人,便心惊肉跳。天黑也不敢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