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子之征西传奇
已完全消失,心情也开朗起来。
司马玉寅从屋里将桌椅搬出,摆在院中。刚摆好,红鳯一手拎着茶壶,一手拿着茶碗过来。司马玉寅急忙接过茶壶 ,茶碗,将碗倒满茶水,然后二人对面落座,一边品茶,一边说话。
红鳯道:“司马玉寅,你今年多大了?”
“小弟今年十五岁了。”
“几月生日?”
“四月。”
红鳯笑道:“你比我大四个月,怎么自称小弟了?”
“那你……?”
“我今年也是十五岁,八月生日。今后我就叫你玉寅哥,你就叫我红鳯妹吧。”
司马玉寅点头称是。
“玉寅哥,你家里都有什么人?究竟遭到什么劫难了?”
司马玉寅见红鳯一问,立刻勾起了往事,神色黯然。“我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兄长。此次随兄长去长安参加科考,途中遇虎,兄长被虎所伤,我所幸逃出虎口,幸遇你家收留,真是感激不尽。”说完,眼泪在眼圈直转。
红鳯见司马玉寅心酸落泪,知他勾起往事心里难受,怕他伤心过度,有害身体,急忙话题一转:“玉寅哥,你年纪这么小就敢参加科考,一定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妹妹我真是钦佩至极。”
一句奉承话,把司马玉寅说乐了。“我虽然读了些书,可我怎敢和才高的兄长相比。我年纪小,还没到科考年纪,只是随兄长出来见见世面,并非要参加科考。”
红鳯见司马玉寅心情好转,心里高兴:“玉寅哥,你将来还要参加科考吗?”
司马玉寅道:“我司马家族世世代代诗书传家,爱国报国不遗余力。父亲经常教导我兄弟俩说: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奋发读书,报效国家,争取功名,光宗耀主。我严遵父训,刻苦读书。但这次遇险,我又悟出个道理。”
红鳯起身给司马玉寅的碗续满水:“玉寅哥,你悟出什么道理了?”
司马玉寅站起身,仰望天空道:“人光学文还不够,还应习武,这样才能抵御强敌。”
红鳯哪里知道司马玉寅的心里,笑道:“玉寅哥,你是不是将老虎当成强敌了?”
司马玉寅看着红鳯:“老虎对人有威胁,人对人也有威胁。当一个人受到威胁时,就知道会武的重要性了。”
“玉寅哥,你说的有道理,但是练武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练成的。日后有机会妹妹可以教你一些武功。”
“那就谢谢妹妹了。”说完,走到桌前,提起茶壶将红鳯茶碗续满水后坐回座位。“ 红鳯,今天早上在井边,我看你挑水的扁担突然折断,你把裙带解下变成一根扁担挑水而去,你的裙带真神了。”
红鳯呷了口茶,道:“那是我师傅给我的。”
“怎么?你还有师傅?”
红鳯顿时面露得意之色:“玉寅哥,你若想听,我就说给你听听。”
司马玉寅高兴道:“哥哥洗耳恭听。”
红鳯站起身,仰望天空,回忆起了往事——
红鳯两岁时。一天正在门前玩耍,远处一位老道姑,手执拂尘,双目炯炯有神,一派仙风道骨,款款而来。走到正在玩耍的红鳯面前,停住脚步,站在那满目慈祥的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红鳯。说来奇怪,红鳯一见老道姑,并不眼生,满脸带笑,扎煞着两只小手向老道姑走来。老道姑弯腰把红鳯抱起来。红鳯的一见如故,使道姑非常高兴,情不自禁的用嘴亲了红鳯一下。
这时,红鳯娘出来找红鳯,一见红鳯被一个老道姑抱着,大感诧异:“红鳯,快下来,你怎么让人家抱着?”
老道姑左手抱着红鳯,右手执拂尘道:“请问,这是你女儿吗?”
红鳯娘看着老道姑:“是我女儿,请问师傅是……”?
“贫道住紫霞山,紫霞洞,红莲拢甘且病F兜涝朴蔚酱耍夂⒆酉嗝部∫荩歉衿嫣兀兜老舶良胧账剑恢庀氯绾危俊?br /> 红鳯娘见眼前这位老道姑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莲拢福偈本袅恕?br /> 红莲拢冈谙山绾蘸沼忻诿窦涓羌矣骰窦浒傩詹衲В鑫<美В鍪虏涣裘辉诎抵薪小T诿窦渲挥写担⒚挥卸嗌偃苏嬲鲜逗炝}母,只有烧香叩谢而已。要想见到红莲拢刚庋南扇耍强捎霾豢汕蟮氖虑椋檬羌性档娜恕?br /> 今天,红莲拢竿蝗怀鱿衷谘矍埃⑶冶ё抛约旱呐踔粱挂张剑四饲逊甑暮没觥:禅L娘简直欣喜若狂,急忙向红莲拢噶├瘛?br /> 拢负芫靡岳淳拖胧崭鐾降芗坛幸虏В窍胝业匠菩娜缫獾娜搜。⒎且资隆?br /> 高人收徒标准极高。徒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德,智,体。所谓的“德”,就是道德品质。师傅传授徒弟绝世神功,徒弟能行侠仗义,会造福一方。徒弟若变坏,为非作歹,会为害一方。所以高人选徒十分谨慎。“智”就是智商要高。“体”就是体质。学武练功,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学练,学武之人万万千,真正能练成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就是身体不具备练武条件。
拢负艹な奔涿挥姓业胶鲜嗜搜 4舜瓮獬鲈朴危咴朴伪呶锷降堋C幌氲皆诖朔⑾至撕禅L。见红鳯生的容貌俊美,骨骼奇特,心里十分高兴,抱着红鳯爱不释手。
红鳯娘听拢杆狄张剑睦锔咝恕W钜幌耄号Ω底吡耍鼓茉偌媛穑肯氲酱耍裆话怠B}母看透红鳯娘的心思,微微一笑:“请放心,贫道带徒弟回山传授神功,十年后的今天一准把孩子给送回来,让你母女团聚。”红鳯娘这才高兴起来:“那就谢谢师傅了。”红莲拢副ё藕禅L走了。
红鳯娘站在门前目送红莲拢附ソピ度ィ钡娇床患梗陪幕氐轿堇铮诖采希劾峋偷粝吕戳恕:禅L能拜在红莲拢该畔率乔笾坏玫摹:禅L娘虽然心里十分放心,但是女儿突然离开自己,心里不免有些沉重,这是人之常情。
丈夫赵天成是练武之人,骑马射箭,十八般兵器样样皆通,收了八名徒弟。为了练武方便,在离家十里远的后山开了一片地种粮,又盖了几间房子,一边练武,一边种地。夫人对练武不感兴趣,喜欢安静。赵天成有时让八岁的大儿子赵志龙,六岁的二儿子赵志虎也跟着去后山练武,种地,晚上回家。
红鳯娘小时侯,家里虽算不上大富人家,但生活也过得去,上过几年学堂,识文断字,跟赵天成从小青梅竹马。
赵天成是有志之人,种田是把好手,练武更是心有独锺。当时,因为没有名师传授,只能算伸伸胳膊踢踢腿,练的是三脚猫的工夫。二十岁那年,有一次赵天成出门在外,见一恶少带伙人强抢民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上前制止,便跟恶少打在一起,没想到被恶少打的落花流水。末了,恶少甩给他一句话:“三脚猫的工夫也来管闲事。”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赵天成:是啊,光有侠义心肠还不够,必须要有真功夫,否则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谈何行侠仗义。便对红鳯娘道:“我要走出去访名师,学绝技。”红鳯娘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她知书达礼,对赵天成的所作所为向来都持赞成态度,所以满怀深情的对赵天成道:“你走吧,学成武艺就回来,我等着你。”
赵天成一走就是十几年,等他回来时都三十多岁了。结婚后,就搬到此地居住。
因为武艺高强,又有侠义心肠,保护一方,深受村里人拥戴。人们信任他,纷纷把自己孩子送来拜他为师。后来他们生有二子一女。日子过的虽然有些清苦,但一家人欢欢乐乐,和和睦睦,很让人家羡慕。村里谁家有事找来,有求必应,他家有事,邻居主动帮忙,邻里之间相处的十分和睦。
赵天成经常不在家,几次提出给夫人找个下人帮忙照顾,都被夫人拒绝了。“我还没到七老八十呢,要下人干什么?我有手有脚,不用人伺候,寻常百姓哪有那么娇气。”此事就搁置起来。不过她理解丈夫都是为她好。
当天,赵天成回家,夫人说女儿拜红莲拢肝ΓΩ底吡恕A肺渲硕院炝}母更是崇拜有加,心里非常高兴,极力称赞夫人。虽然受到丈夫称赞,但思女之心还是一时半会儿沉静不下来。由于有两个儿子在身边,使思女之心情稍有安慰。
五年过去了,儿子渐渐长大了。赵天成跟夫人商量,正式教儿子练武,又怕夫人一人在家孤独。夫人虽然对习武不感兴趣,却支持儿子习武。“儿子习武是件好事,日后国家用人之际可以为国家效力,光宗耀祖。”赵天成见夫人明事理,很高兴,便带两个儿子去后山正式习武。儿子大了,赵天成就不必天天往家跑,却让两个儿子天天晚上回家陪母亲做伴。
又是五年过去了。这一天,夫人正在院里侍弄菜地,忽听有人敲门,走过去开门一看:面前站着一位十二,三岁的姑娘,身穿红色衣裙,红布帕包头,眉青目秀,身材苗条,背上背着一口宝剑,英姿飒爽,侠气十足。“姑娘,你找谁?”
红衣姑娘深情的望着老夫人。“娘,您不认我了?我是红鳯,就是十年前的今天,师傅红莲拢噶熳叩暮禅L。”
夫人大吃一惊:“你……。你是红鳯?”先是一惊,随着眼泪就掉了下来,马上又乐了,乐的脸上的皱纹都开了。双手紧紧抱住红鳯:“女儿回来了,真是女儿回来了。可想死娘了。”
红鳯的眼泪也掉下来了。“娘。”
“快,快进屋。”拉着红鳯进到屋里。进屋后拉住红鳯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老半天才把红鳯让到椅子上坐下,给女儿倒杯水,然后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道:“当初你师傅带你走时说过十年后的今天一准送你回来,现在算来整整十年,鳯儿,这十年你跟师傅在一起,一切都好吧?”
红鳯道:“自从离家跟师傅走后,在紫霞山跟师傅学艺,师傅带待我如亲生女儿。”
十年见一面,真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
时近中午,只听屋外有脚步声。夫人一看是大儿子赵志龙回来了。“志龙,快进屋,看看是谁回来了?”
赵志龙一脚迈进屋,只见屋里站着一位威武漂亮的姑娘。赵志龙楞住了,不认识。老夫人急忙上前拉住赵志龙,指着红鳯道:“志龙,这就是你妹妹红鳯。十年前随她师傅红莲拢秆б眨裉旎乩戳恕!比缓蠖院禅L道:“这就是你大哥赵志龙。”
红鳯一把抱住赵志龙:“大哥。”
赵志龙高兴道:“是妹妹回来了,咱全家人好想你呀。”
老夫人道:“志龙,你先歇会儿,然后去后山告诉你爹和志虎,就说你妹妹红鳯回来了。顺便买点儿酒菜回来。”
“我现在就去。”赵志龙说完,抬腿如飞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只听外面有人说话:“是女儿回来了?”声若宏钟。
红鳯急忙出屋一看:飞也似进来两个人。前面一人:五十多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五柳长髯,双目如电。老夫人随后跟出来对红鳯道:“鳯儿,这就是你爹。”
红鳯深情的喊了一声“爹。”便扑向赵天成。
赵天成紧走几步,一把抱住红鳯,仔细打量着女儿:“真是女儿回来了。”乐的一张老脸挂满笑容。随手拉过年轻人对红鳯道:“这是你二哥赵志虎。”
红鳯笑着对赵志虎道:“二哥好。”
赵志虎也高兴道:“妹妹好。”
正寒暄着,赵志龙买好酒菜从外面进来。
老夫人道:“都进屋说话,我去准备饭菜。”说着走进厨房。
进屋坐下后,赵天成道:“鳯儿,一别十年,你一向可好?”
“爹,女儿随师傅在紫霞山学艺,师傅待我如亲生女儿一般。”简单介绍了学艺期间的情况。“爹,您身体好吧?”
“好,爹爹身体很好。收了八名弟子,和你两位哥哥在后山一边练武,一边种地。吃的香,睡的好,骑得马,开得弓。”说完哈哈大笑,声震屋宇。
志龙,志虎纷纷向妹妹问候。爷四个有说不完的话。
饭菜做好,一家五口围在桌前有说有笑,畅谈离别之情。
红鳯的回来,给全家带来更大的欢乐。赵天成领两个儿子继续去后山练武。有红鳯和娘做伴,志龙,志虎就不用每天往家跑了。一月之后,赵天成提出让红鳯也去后山练武,说是不能荒废学业,红鳯也同意。这样,红鳯白天去后山练武,晚上回家陪娘做伴,帮娘干些活,直到现在。
司马玉寅听红鳯讲完身世后,深深为红鳯一家的欢乐、团聚感到高兴,也为自己逃难后能遇到这样的好人家感到庆幸。
二人边喝茶,边聊天,倾诉各自的胸中志向。
月光之下,方桌两旁,一男一女,一文一武,说的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