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公子






    “哟!想不到马三的武功还不错嘛!”人群里有人夸赞道。

    马三也正纳闷呢,他的武功他自己知道,想要在石头上打出一个坑没问题,但是绝对不可能将石头一掌打穿的,但是现在不是奇怪的时候,听到别人的夸赞,立刻道:“过奖,过奖!哈哈哈哈。。。。。”

    “不好!这是蜂窝,大家快跑。”于老鼠的耳朵尖,听到蜂鸣声立刻就跑。但是已经迟了,无数的地窝蜂从马三打的那个洞里飞出,扑向了人群。

    “啊!!”很快就有人中招了。

    “救命啊!!”求救声很快就喊了起来,但是这荒郊野岭的,哪来的人啊?而且他们的搜索队拉得很开,呼叫同伴也来不及了,再说同伴见到这情形估计也是躲得远远的,不敢伸手。

    “不要追我啊!!”于老鼠最先跑,到现在还没有挨蛰,但是已经快了,因为有几十只地窝蜂正紧追着他不放,而且就要追上了。

    “妈呀!!”这是被蛰的叫娘的。

    “嗷!”这位也不知道被蛰到哪里了,声音那叫一个销魂。

    “……”事实证明,武功再高的高手,面对这种密集攻击也只有逃跑的份。

    “马三,老子跟你没完。”但是他已经没机会和马三没完了,因为被所有人围在最里面,马三和那个被称为头儿的是最后跑开的,别人散开了他们才有机会逃跑。可是他们开始逃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地窝蜂追出来,第一个目标就是他们两个。头儿的武功好一点,拼着挨了几下,首先跑走了。但是马三却被蜂群围了个正着,瞬间就被蛰了十几针,当时就倒在地上了,然后又是几十针下去,等蜂群散开,马三已经没有东静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关杨原本是不准备出面的,可是被地窝蜂追的慌不择路的于老鼠径直朝关杨藏身的放向跑来。藏不下去的关杨只好站出来问道:“大哥,怎么跑得怎么快?”

    “马蜂快跑。”于老鼠心地还不错,跑过关杨的时候还提醒了一声。

    “啊!”关杨也装作吃惊的样子,跟着于老鼠往前跑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略施小惩(下)() 
第一百四十六章略施小惩(下)

    “大哥,前面有一个水潭。”关杨提醒道。

    “哪呢?”于老鼠一听有水潭,赶紧问关杨。

    “左边,跳。”于老鼠正是慌不择路的时候,听到关杨的指挥,向左一转看都没看就跳了下去,“噗通!”落水声响起,接着又是“噗通”一声,关杨也跟着跳了下去。地窝蜂比较怕水,一看目标跳进水里,在水潭上方徘徊了一阵,就不甘心的飞了回去。

    “噗!!”关杨一直注意着上方,见地窝蜂飞走,立刻将头露出来——虽然可以内呼吸,但是现在不是显摆的时候。

    紧接着于老鼠也跟着浮出水面:“我的个天啊,吓死我了。”

    “大哥,你没挨上吧?”游上岸,关杨将于老鼠也拉上来问道。

    “怎么可能?我挨了好几下呢。”于老鼠将衣服脱下道:“兄弟,帮我看看有没有毒刺?”

    “真有。”地窝蜂蜇人一般是不留刺的,但是也有例外,如果拔得猛的话,毒刺还是有可能留在人体内的,帮着于老鼠拔下两根毒刺,又替他敷上药,关杨问道:“你们怎么会惹上地窝蜂啊?”

    “嗨!别提了,我们本来是在找东西的……都怪那个马三。”于老鼠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那你呢,你怎么在这里?”

    关杨指了指书箱:“我是赶考的书生,路过这里。”关杨现在他书生打扮,今年是赵立要举行制科(科举历史上在二月份举行,但是制科不同,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本次制科在八月份举行。),书生最不会引人注意。

    “原来是这样。”赶考的举子数不胜数,倒也没什么奇怪的:“那行,你躲在这里别动,我去看看他们去。”

    “诶!那大哥你小心点。”

    “放心吧。”于老鼠在身上抹了一些泥,又用衣服包了一大堆,往蜂窝那里赶去。关杨当然不会躲在这里不动,他还想和于老鼠他们混熟呢。

    “大哥。”关杨很快就追了上去。

    “你怎么跟来了?”

    关杨现在也是一身泥:“我觉得我能帮上忙,我会一点医术。”

    “那行,咱们赶紧过去。”于老鼠也不疑有他,只当关杨是一个热心人。

    头儿他们的形象超出关杨的想象,除了有两个运气好的应该是已经跑远了之外,别的都在地上哀嚎,地窝蜂也都没有散去,依旧围着他们时不时的蛰上几下。

    于老鼠一看就急了,就准备将泥巴扔过去,关杨赶紧阻止了他,这样又能消灭几只地窝蜂啊?

    “你拉我干嘛?”于老鼠不满道。

    “用这个。”关杨取出一包粉末,倒在地上用火点燃,正好他们站在上风口,烟雾被吹向地窝蜂。这是关杨配置的驱虫粉,平时野营的时候都要撒上一些,对虫蛇的效果很好。

    “诶!跑了跑了。”地窝蜂一遇到驱虫粉的味道,立刻四散而去。

    “我们赶紧救人!”关杨提醒了于老鼠一声,率先走向现场。

    “哦!”于老鼠丢下泥巴,也跟了上去,地窝蜂已经被赶走,用不到泥巴了。

    “这也太惨了。”于老鼠看了两眼就看不下去了。

    “何止是惨?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关杨道,地上躺的几人的模样真的很惨,比如眼前这个,也不知道被蛰了多少下?整个人肿了何止是一圈?再看脸上,一只眼睛肿的老大,估计要瞎了,别的地方也不是太好,嘴唇请参照《东成西就》里的欧阳锋,比猪头还要猪头。

    “大哥,帮帮忙将他衣服脱下来。”关杨招呼于老鼠,两人合力将这人的衣服脱下来,找出被蛰的地方,挑出毒刺,敷上药膏,就去救别人了。于老鼠这一小队总共就十个人,除了于老鼠和跑掉的两个,剩下的加上死活不知的马三夜就七个人,不到一个时辰就救治完毕。至于马三,关杨治他的时候发现他竟然还有气,就顺手帮他抹了药,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自己的意志了,关杨才不会费那么大的心思去救自己的敌人呢。

    “兄弟,到现在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地上的人都还没有醒过来,关杨和于老鼠便点了一堆火烤衣服。

    “哦,我叫段思文,是孟州人士,今年是第一次参加科举。”关杨给自己随便起了个名字:“大哥你呢?”

    “我啊,我叫于书,大家都叫我于老鼠,在京城加了一个小帮派,也就是混口饭吃。”于老鼠半真半假的介绍了自己。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有人醒过来了,于老鼠立刻和关杨走过去:“头儿,你没事吧?”

    “我像没事的样子吗?”头儿勉强睁开眼睛骂道:“md,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对不住啊头儿,谁知道他马三会捅了马蜂窝啊?”于老鼠立刻转移仇恨。

    “你们两个都是笨蛋。”

    “是是是,我们都是笨蛋,你先别说话了,感觉怎么样?”

    “能怎么样?浑身疼。”

    “段兄弟,你的药膏还有吗?”

    “有。”关杨立刻将药膏递过去。

    头儿这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一个人,立刻问道:“他是谁?”

    “头儿,你别紧张。”于老鼠见头儿有发怒的迹象,赶紧道:“这位是段思文段兄弟,要不是他啊,今天大家都要栽在这里。”于老鼠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章龙多谢段公子救命之恩,要不是段公子,我们恐怕要见阎王了。”听到关杨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章龙立刻道谢:“刚才章某唐突,还望段公子勿怪。”

    “无妨,你还是赶快上药吧。”关杨将药膏递给于老鼠。

    “多谢公子赠药。”

    帮章龙敷又了一次药,关杨提出告辞:“两位,我还要去洛阳城,咱们就此别过。”

    “也好,我们兄弟也有要事,不过段公子的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只是在下身无长物,还请段公子给个联系方式,以后也好上门答谢。”

    “这学生如何当得起?”关杨拒绝道:“而且我与于大哥关系甚好,咱们也算是认识了,报答就不要再提了。”

    “这怎么行?”章龙也很客气。

    “这样,登门道谢是不用了,如果几位大哥看得起我,就来朱雀区找我,我预定的落脚点就在那一片。”

    “也好,到时候我们兄弟定当拜访。”

    又客套了两句,关杨便直接告辞了。关杨走后,章龙于老鼠:“他到底什么来历?”

    于老鼠摇头道:“这个我真不清楚,我也是在躲地窝蜂的时候遇见他的。”

    “回去后汇报上去,看上面怎么说?”

    “我知道了。”于老鼠点头应下。(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蛋() 
第一百四十七章三蛋

    关杨告别辛昌平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再加上又在于老鼠那里耽搁了两个时辰,北邙山又这么大,于是关杨又悲催的露宿野外。

    “再多这样来几次,我的身体恐怕也要吃不消了。”关杨嘴里嘟囔,手中的野兔不停的翻转。“嗯,好香。”野兔很快就烤好,关杨啃了一口,对自己佩服不已:“想不到我还有做厨师的天赋啊。”如今关杨正是长身体时候,饭量很大,一只野兔根本就不够他消耗的,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又从火堆里扒出几个圆球,正是他的拿手绝活——叫花鸡。只见这几只叫花鸡烤的真是不错,有一个已经烤出裂缝,浓郁的香气从裂缝中溢出,关杨凑到裂缝处深吸一口气:“果然,还是叫花鸡最香啊。”

    “叫花鸡好好吃。”关杨边吃边赞,叫花鸡的香味也随风传到远方。

    “咕咚!”不远处有一个身影闻到香味,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关杨早就发现那个身影了,但是人家没有惹到自己,自己也不能强逼人家出来。感觉到人影一直在盯着自己的叫花鸡,关杨吃得更香了,很快,三个叫花鸡全部下肚,关杨拿起最后一个道:“哎呀,就剩最后一个了,我是现在吃呢,还是留起来当明天的早饭呢?”

    暗处的人影叫华翰,北邙山北麓,华家村人士,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三,所以村里人都叫他三蛋。三蛋今年八岁,正是人嫌狗厌的年龄,整天在村里不是掏鸟窝,就是偷鸡蛋,要么就是上山玩耍。今天也是如此,因为前几天天和几个伙伴打了一架,导致这两天没人愿意和他玩,所以无处可玩的三蛋只好独自一人去河里捉鱼。河里的鱼又肥又大又,只是因为长时间被人捉,特别的机灵,一般人很难捉到。而三蛋却不在这一般人的行列,他从小就是这条河里鱼类的克星,不管多机灵,多狡猾的鱼都不是三蛋的对手,也正是凭着这手捉鱼的本领,三蛋才奠定了在小伙伴中间的地位,也正因为不时的有鱼肉的补充,三蛋长得又高又壮,完全不像别的小伙伴那样,瘦了吧唧的,全身没有二两肉。

    和往常一样,三蛋这次又捉到了两条大鱼,这两条鱼足够家里做两顿鱼汤了。他很有分寸,并没有一下子把能看到的鱼全部捉上来,他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节约意识,但是也清楚如果每次都抓很多鱼的话,河里的鱼早晚都会被抓光的。提着鱼回到家里,母亲狠狠的夸奖了他一番,晚上专门将三蛋最爱吃的鱼头放到三蛋的碗里。古代农村很少有夜间活动,一般是吃完饭就早早的歇息了,三蛋家也是如此,他家虽然不富裕,但也不属于贫困户,他爹是村里的木匠,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手艺,过得也还算是不错,前两年盖了新房,而三蛋也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凌晨时分,正是人们睡得最沉的时候,忽然一声凄厉的叫声从父母房间传出,将沉睡的三蛋惊醒,他刚窜出来,小屋就被火焰吞噬。

    “三蛋,快走!”父亲满身是火的冲出房间,冲三蛋喊道。

    “爹,到底怎么了?娘呢?”

    “快走!不要回头。”父亲一把将三蛋推出去,三蛋刚出院门眼角余光就看到一道亮光闪现,他知道这是什么光,吓得再也不敢回头,直接向外面跑去。到了外面,他才知道不只是自己家,整个村子都陷入了火海,火海外面还有不少人影出没,看他们一个个手持兵器,强盗两个字出现在三蛋的脑海中。

    孟津虽然紧邻洛阳,但是这里也有一些江湖势力驻扎,比如在不远处的北邙山上就有一个罗家寨,这个罗家寨虽然在江湖上也就是三流水准,却是附近方圆几十里最大的一股势力。而且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