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手





~。”

    ‘啪’,说书老者醒木一拍,书场结束,众人起身,各自扔下茶钱悻悻然离去,老者拿着箩一桌一桌挨个收拢铜钱。

    “‘黎山老母’她老人家真是好兴致,整天不是招张三做女婿就是收李四当徒弟,老家伙,你这书可是越说越扯了。”最后一张桌子处一人身着黑衣嗑着瓜子说道。

    “说书不过解闷,出老汉的口,入客官的耳,听一个乐就是了,客官何必挑老汉的理?”说书老者道。

    黑衣人‘嘿嘿’一笑正要说话,这时街边走来一男一女两人,男的相貌平平,面带愁容,那女的无论身材相貌都是极美,美的无可挑剔,美的惊心动魄,这两人赫然便是鲁平一与卫辞筠。

    “哎呀呀,大人物来了,老家伙你艳福不浅啊。”黑衣人调笑道。

    “客官说笑了。”老者头也未抬,继续收罗着散乱在桌子上的铜钱。

    鲁卫二人脚步沉重,似乎有些犹豫,最终卫辞筠在远处停下,鲁平一独自一人走了过来。

    “酆大人?”鲁平一看到黑衣人颇有些意外,惊问一声。

    “鲁执首,你也是来听书的?卫大美人怎么不一起来?”酆无常没正经地笑道。

    “二位,小店已经打烊,想要听书明日请早,若非听书请勿打扰老汉的客人,店小利薄还望海涵。”老者道。

    鲁平一张了张口,看见旁边的酆无常又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酆无常伸了伸懒腰,道:“老家伙,需要本大人给你腾个说话的地方么?”

    老者道:“不用,客官还不至于出卖老汉,至少比我的儿子可信。”

    “唉~,老家伙,占本大人便宜是吧?”酆无常道。

    “放心,亏不了你的。”老者道。

    “上道。”酆无常赞了一句。

    “爹!”鲁平一犹豫片刻低声叫了一声。

    老者不答,酆无常看了一眼两人的神情终于挪动了脚步。“老家伙你们聊,本大人去陪陪卫大美人。”也不待老者回答,酆无常踱着方步,优哉游哉朝着卫辞筠走去。

    “老汉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杨辰二儿子杨庚,客官莫说笑了。”老者放下箩筐收了桌上的杯碟拿起抹布不紧不慢地擦起桌子来了。

    鲁平一赶忙帮着收拾,老者不去理他自顾收拾着。

    “爹。。。。。。我见过师兄了,他。。。。。。”鲁平一又道,没有往日的沉着应对,在老者面前他仿佛犯错的孩子。

    “老汉没有徒弟。”老者打断道。

    “是。。。。。。”鲁平一赶忙顺着老者的话说。

    收拾完杯碟擦完桌子,鲁平一赶忙又跑去打水,洗涮杯碟,老者任由他忙乎也不管他自顾生火烧水,柴火‘哔哔啵啵’响着越烧越旺,锅里的水渐渐发出‘滋滋’的声音冒起了热气,老者拿出一只袋子,探手进去抓了一把小米也不淘洗直接丢进了锅里煮了起来,看样子是要煮粥喝。

    鲁平一被晾在一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十分尴尬。

    “爹,我们要走了。”小米都快煮熟的时候鲁平一终于说道。老者没有说话,端起锅放好炉盖自顾舀了一碗粥坐在一张桌子前喝起粥来。

    “我们可能要离开‘天芒朝’,这一走。。。。。。就再也不回来了。”鲁平一对着老者的后背深深一揖道:“您保重。”

    老者冷‘哼’了一声道:“赌场,青楼,院子,那么大的产业你的主子都不要了?”

    鲁平一眉头一皱,还是耐心回道:“能活着我已经很知足了,师。。。。。。他是什么样的人还需要我跟您老解释么?这样的结果已经是顾及您老的面子了。”

    老者道:“他要是真顾忌我的面子你的主子早该死了。”

    鲁平一再次皱眉,道:“爹,其实女人要的不是钱,是安全感,她其实并不是唯利是图,你不懂女人所以娘才会。。。。。。”

    老者陡然回头,一双低垂的眼突然变得如同万丈深渊一般深不见底几欲吞噬一切,整条大街上一切嘈杂的声音在刹那间仿佛被隔绝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中,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死海般的寂静,街道上的一切东西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蓄势待发。

    鲁平一骇然退后,老者缓缓闭上眼睛,周遭一切再度慢慢恢复正常。

    “扪心自问,若在年轻时遇到她,您老会怎么选择?”待老者气息平静后鲁平一装着胆子问道。

    “什么时候走?”老者向远处卫辞筠和酆无常看了一眼不答反问。

    “今晚。”鲁平一松了口气。

    “着急么?”老者又问。

    鲁平一一愣,旋即大喜道:“不。。。。。。不急。”

    老者头也不回向酆无常喊道:“粗茶淡饭一口稀粥,客官是要回宫里吃山珍海味还是要在老汉这里喝粥?”

    酆无常佯装为难道:“这嘛!老家伙,你也太抠门儿了,一碗稀粥也好意思请客?”

    老者舀了一勺粥入口,对酆无常的问话不予理睬,卫辞筠淡淡一笑道:“辞筠想讨一口粥喝,不知老先生可愿意割舍么?”

    老者又舀了一勺粥入口,对其更是不予理睬,卫辞筠也不以为意径直走了过来,自己拿碗给鲁平一先舀了一碗,又给老者添了一勺,最后给自己舀了一碗。

    “本来嘛,本大人对这么难吃的东西半丝丝兴趣也没得,而且你老家伙米都不淘,指不定有多少虫子下肚,但是。。。。。。卫大美人都不嫌弃本大人只好勉为其难了。”酆无常厚着脸皮走过来,自己拿了只最大的碗,毫不客气将锅里的稀粥全部倒进了自己碗里,他一口气喝完狂笑两声扬长而去。

    三人吃罢饭,鲁平一正要洗碗,卫辞筠却抢着去了。看着卫辞筠毫无瑕疵的面庞,白皙细嫩的皮肤,如春葱般纤弱的手指,显然之前保养的极好,现在的她却毫不扭捏,毫不介意微笑着干着粗活,老者的双眼中闪现出一种幽暗深邃的神色。

    “不简单呐。”老者自言自语道。

    鲁平一苦笑道:“她一直很厉害,有点像。。。。。。娘。”

    老者脸上的肌肉跳了跳,旋即淡然一笑。卫辞筠洗净碗筷走过来向老者一拜,无比正经地道:“老先生请放心,辞筠会照顾好他的。”

    老者点了点头道:“希望你不是想利用他。”

    卫辞筠低头不语,老者不再追问,缓缓站起身来从房屋角落的大箱子里拿出一个小盒,打开小盒里边放着一个黑溜溜的鸡蛋,鸡蛋下边垫着厚厚的棉花,老者递给卫辞筠道:“好生收起来。”

    鲁平一惊道:“这。。。。。。这是?”

    老者道:“当今天下除了‘雷龙’之外能威胁到任何人的东西,不到必死之局勿用。”

    卫辞筠恭敬收下。

    “去吧,趁着城门未关早些启程。”

    “老先生随我们一起走吧,一起离开京城,离开‘天芒朝’。”卫辞筠道。

    老者道:“不必了,老汉有书说有茶喝有人孝敬,这里很好。”

    鲁平一和卫辞筠向老者跪拜,起身告辞,老者安详的坐着,没有看他们一眼,直到两人走远,走的看不到人影老者才转过身去,望着两人的方向轻叹了一声。

    这一日是十二月初五。

第263章 听书() 
朝中的变化让经国府再次热闹了起来,李师爷忙乎了一天,在朝在野双方有多少实力,哪些是武经国的人,哪些是皇帝的人,哪些是墙头草,江湖上拉拢了哪些帮派,请了哪些高手,李师爷俱都一一列出,向武经国汇报,再经由‘四耳老人’,‘黑蚁’,姬韩二人,赵硎,老虎,瑞婆婆,骆镶,金铣等朝中权贵,江湖高手分析对比敌我实力,拟定计划,由谁牵制‘龙神’,由谁对付欧阳中露,哪些是居中策应以防变故等等,俱已分配到人只待一旦动起手来命令下达,各司其职,各从其事。

    李师爷最为卖力,上次被人摆了一道,他在武经国心中的地位已然岌岌可危,所谓火烧眉毛且顾眼下,至于以后武经国万一成事会不会过河拆桥也只能等到以后再说,当务之急他要挽回自己在武经国心中的地位,否则惹得武经国不高兴随时都会要了他的命,待重得信任然后再想办法报复酆无常不迟。李师爷心中正自打着算盘,一出院门正好迎面正好碰到酆无常。

    “这么晚了李师爷这是要去哪?”酆无常似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般笑着跟李师爷打着招呼。

    “酆大人来的很及时啊。”李师爷不无讥讽道,他与酆无常已成仇敌,心中暗自戒备。

    “呃,有点事耽搁了,看李师爷如此有底气的样子,莫非今天请了什么绝顶高手回来?”酆无常问道。

    “请了哪些高手酆大人不都知道了么,怎地还来问我?”李师爷口中反问,心中冷笑:“若将新请高手的名单单独告诉他,难保他不会为了对付自己将消息宣扬出去,到时候武经国追究起来百口莫辩。”

    酆无常叹气道:“唉,若是没有外援对付‘龙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李师爷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李师爷道:“在下才疏学浅,正要仰仗酆大人的妙计。”

    酆无常道:“好说,本大人推荐几个人给你。天下高手几经更迭,惊虹总是垫底的那位,如所料不错,他的耐心也忍到了极点,以他的性格,花钱求后起之秀的‘雷神’指点是拉不下那个脸来,府督若是肯以皇家武典许诺,或许可以收买他。”

    李师爷道:“多谢酆大人,在下这就安排人去找惊虹试试。”

    酆无常道:“江湖盛传垒山十怪醉心研究,武功虽强尚在其次,手中奇械了得,或许可破火器营。”

    李师爷眉头一皱,尴尬一笑道:“酆大人见多识广,在下佩服。”

    “这个马屁。。。。。。舒服。”酆无常点了点头,向守门的几名侍卫笑了笑,迈步走入院中,李师爷冷哼了一声快步离去。

    天气寒冷,‘十里街’上一家简陋的木棚内却坐着十几个听书的人,他们似乎不畏严寒,吃着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说书摊上大都是些贫民百姓,毕竟花二十几文钱有饭吃,有茶喝,有书听的地方在京城并不是很多,这些人也不全是爱听书的,不少人是在附近干活的劳工,也有些是挑着担子做小买卖走累了单纯歇歇脚吃口东西避避寒的货郎,书摊上吃的很少也很简单,只有粗茶,点心,面和茶叶蛋,而且味道很一般但胜在便宜。

    在整个京城里似这样的说书摊不下三百个,也有上档次一些在茶馆里说的,避风避雨,吃的也相应丰富许多,茶钱自然也要高上不少,说书先生按场次拿钱,旱涝保收,是盈是亏全是茶馆掌柜的事,更有在高档茶楼上说的,那茶钱要较此间翻上几番几十番甚至几百番的都有。

    说书的地方不同面对的客人也就不同,客人不同书的内容也就不同,茶楼中的书说的多是才子佳人,文人雅士,治国韬略等内容,说书先生一般以举人,秀才这些不得志的读书人为主,文思较佳腹有诗书,偶尔说两段江湖故事,神话志怪也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便是讲起荤段子来也是诸多形容,着意不着形露皮不露骨,在茶楼中讲究的是身份,是排场,哪怕一个不识字的富商也要坐下来假装陶醉。

    茶馆中说的则没那么讲究,有的茶馆说书先生经常更换,人人均有自己的东西,胜在新奇,有的茶馆则以说得好的老先生为主,老先生见多识广,说起书来谐趣横生,回回留扣,让人不忍不来。

    而似这样的茶摊,听书者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说书者亦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当中固然有真材实料的先生也有纯粹为了投客人所好歪曲典故胡说八道的说书匠,有的以荤段子著称,受益颇丰,有的以神话为主,讲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一套东西,这些话往往能说进普通百姓的心里,毕竟贫民百姓金钱权力有限,想坏也干不了多大的坏事。

    也有胆子大的,抨击朝廷,辱骂世人,亦有为贪官洗地,给英雄抹黑的说书先生,一个故事套无数人物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懒得改,百姓只图一乐哪管那些,先生怎么说,大家怎么信,神仙都能捏造百八十个,更别说是故事了,改天听书的再向旁人鼓吹自己见识非凡仿佛掌握天地至道一般。

    此处茶摊的说书先生则喜欢讲一些武林掌故和神话故事,更多的则是主人公历经磨难终成一代高手或大神的故事,此类故事十分贴合普通百姓的口味,毕竟人人都想出人头地却不是人人都有那个机会,借一个故事过一把瘾也是值得的,算是较为讨巧的手法,尽管如此茶客听得多了也会厌烦,于是说书先生便东拼西凑抄两段带点荤段子,带点谐趣的定场诗,效果往往不错。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