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手
又过了两刻。
“报,‘誉王’在‘沁龙楼’三楼雅阁中用膳。”
“同‘誉王’一起用膳的还有谁?”
“除了两名护卫,其余不知。”
李师爷缓缓点了点头,一旦进入‘沁龙楼’查起来非常麻烦。
历朝历代,朝廷和江湖帮派都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尤其是一些一等一的大帮派,朝廷无不想剿灭,但帮派行动灵活,实力不弱,更与各地方衙门甚至封疆大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不好哪一个帮派的帮主堂主香主就是某位侯爷某位将军的小舅子。朝廷要想将帮派一网打尽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除之不尽这些帮会弟子丢了饭碗,更是变本加厉烧杀抢掠,甚至起而造反,对此朝廷也是非常头疼,不管吧江湖势力越来越大,搞不好哪一天某帮帮主就会带着弟子揭竿而起,管吧实在管不过来,而且江湖帮会面子上都有正经买卖可做,朝廷拿不住把柄也不能随便围剿,毕竟这是杀人。朝廷大多数时候都知道这一点,有时候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只要不太过分就成。及至我朝,大兴商贾之道,帮会也因此迅速发展,江湖势力遍布天下,朝廷跟这些帮会门派关系极其微妙,譬如各派高手曾不止一次助战朝廷镇压反叛,‘大隅天城’帮助朝廷镇守边疆,狂刀、疯棍等人助战朝廷击退东岛等等,朝廷也会给这些帮派一些好处,一些封赏,说好听点帮会也是朝廷的子民,朝野一家其乐融融,说难听点,还不是江湖势力庞大,朝廷不敢硬来才不得不这么做,真正奉公守法的帮派又有几个?各大门派还好,基本都与宗教相关,主要靠收弟子及朝廷封赏,信众捐赠等过活,除了这几个门派之外,其他小门派,帮会,有几个奉公守法的?龙神亦如是,光是‘沁龙楼’的逾制要按照朝廷刑典律典办事,龙神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可启宗知道朝廷真要动手只能让外敌有机可趁,于是启宗和龙神成了朋友,龙神派人帮助朝廷抵御外敌,启宗则下旨给予龙神特权,更何况谁知道这两人有何密谋,有何利益交换。“”
在‘燹州’,‘唐州’,‘匿州’朝廷触及不到的地方有‘大隅天城’以及附属于‘大隅天城’的‘月露城’和‘明唐五镜’,在京城、大小飞龙城中‘六龙帮’又是朝廷难以下手的地方,九州各大山川,却又有‘钧天九鼎’盘踞,中州却又是‘扬刀盟’的地方。。。。。。。虽然这些帮会门派占据的仅仅是一州一城的小部分地方,和几种买卖,所作所为在面子上也都听从朝廷的安排,甚至相应朝廷号召抓捕逃犯,维护边境,以及某种意义上的维护治安,但朝廷想以律法彻底约束也没那么容易,便是正常的盘查也是较为困难的。几千年来,剿灭一个帮派再生出一个,打倒一个帮派再分成十个,朝廷看起来强势可无奈的地方太多太多,所以后来多以安抚预防为主,打压结合,剿灭的事少之又少,反观朝廷越是强势越是狠绝灭亡的就越快,若是放任不管江湖帮派势力更会越来越大逐渐刀兵四起天下动荡。李师爷深知此理,他不是沈南武,不会一时冲动派人去‘沁龙楼’中生事,倒不是说不敢而是没有必要和龙神结梁子,更需防备‘誉王’警觉。在武经国眼里,第一敌人永远是朝廷中和他作对的这些人,因为这些人会动摇他的地位,而龙神就算再厉害十倍也终究取代不了他的位置,当然武经国是个极恋权位的人,待敌人死光了也会逐渐把手伸向别处,这中间的轻重缓急武经国很清楚,李师爷更清楚。
“躲在‘沁龙楼’的确可以避开监视,可惜你的对手是我。”李师爷心中冷笑,在他看来‘誉王’这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还不配做他的对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他身边有几个能人,又怎比得上‘无根党’的财大气粗。
再两刻。
“报,‘誉王’出了‘沁龙楼’正在向王府方向走。”
“确定是‘誉王’?”刘师爷问道。
“是。”
“你看到正面了?”李师爷问道。
“这。。。。。。,天太黑,离的较远,看身形,穿着打扮就是‘誉王’。”
李师爷笑了笑,道:“他两个侍卫可都跟在身边?”
“是,一行三人一个不少。”
“也是只看到身形和穿着打扮?”
“。。。。。。,是。”
“好,传我命令,第一、留一个人监视‘沁龙楼’的动静;第二、让‘誉王’府里我们的人细细观察‘誉王’的举动,‘誉王’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给我细细记住了,衣服合不合身,脸型有没有变化,一个不许漏,若有遗漏我不介意请几个和尚给他们全家上下做一场法事。”李师爷道。
“是。”来人领命自去,李师爷又唤了‘内都府’一名捕司进来,吩咐道:“你带几个人去南城门装作守卫,从现在起放松盘查,如遇到疑似‘誉王’的人出城不许为难,挑一个武功好的跟着,其他人速来回报。”
“是。”
又两刻。
“报,‘誉王’一行已经回到王府。”
“继续。”
“据王府里的兄弟说‘誉王’甫一回来便回屋睡觉去了,一句话也没有说。”
“可有看到正脸?”
“‘誉王’走得很快,又有身边护卫挡着,仓促之间府里的兄弟只瞥了一眼,好像确实是‘誉王’,衣服合身,脸型也没瞧出什么异样。”
李师爷微微皱了皱眉头,看向元老。
元老会意,道:“人与人之间脸部骨肉、皮发、面痣、脸色、口鼻眼耳均有不同,再高的易容术也只能得其大概,想全然相同任谁也没那个本事,何况易容再像一说话难免露馅。”
李师爷点了点头,又问道:“‘誉王’脸色有没有不同?脸上疱痣之类的还在么?”
“。。。。。。”
“哼!”李师爷哼了一声道。“速速回去问过。”
“是,不过‘誉王’等三人都回了王府,若是易容该回来两个才是啊。”
“蠢材,出去三人回来两个怕你不怀疑么?‘誉王’就不能提前在‘沁龙楼’安排易容之人么?”不待李师爷发作,元老便没好气地呵斥道。
“是。属下这就去问过。”
又过了一会,方才那人回转,显然是全力以赴,跑的面红耳赤,呼呼直喘,尚未站定便回道:“那。。。。。。那边的兄弟回想。。。。。。‘誉王’脸上的痣似乎都在,就。。。。。。就是脸色似乎略微白了一些,不刻意去看。。。。。。根本看不出来。”
“好,好个偷梁换柱的计策。”李师爷满意一笑道:“看来‘誉王’还在‘沁龙楼’了,传令下去,留两个人监视‘誉王’府的动静,其余。。。。。。”李师爷看了元老一眼。
元老道:“一共派了七个人,还有五个。”
李师爷点头道:“其余五人监视‘沁龙楼’,凡有体型接近‘誉王’的出来一律回报。”
“是。”
“事情办好了一人赏你们一百两银子,若是将人看丢了,你们的眼睛耳朵留着也没什么用了,你说是么?”李师爷慢悠悠道。
“。。。。。。是。。。。。。,一定不负师爷和元老的栽培。”
李师爷挥了挥手,那人火一般离去了。
李师爷略显疲惫,用手揉了揉太阳穴。众人自午后再没吃饭,这时肚子也有些打鼓了,刘师爷唤来了佣人,备了宵夜,瓜果蜜饯点心一应俱全,众人心知大战在即不敢乱吃,只喝了两口水,拣点心吃了几块。
元老见众人吃喝完毕,说道:“李先生,这几人未见得能看得住‘誉王’,以老朽之见为防万一我等不如现在就去布置。”
李师爷道:“如此最好。”
元老起身道:“既然诸位吃饱喝足这就动身如何?”
全狙道:“可以,不过先搞清楚,谁是领头人?”
端木道:“自然是元老。”
全狙冷笑道:“堂堂大内‘龙禁卫’论武功论身份哪轮得到他指挥?当‘东狱枪’是摆设么?”
端木也冷笑道:“‘东狱枪’如何我不知道,不过阁下的鞭法未见得强过在下,更不配与元老比较。”
“好。”全狙一个好字出口,掣出单鞭直指端木,三丈多长的软鞭盘曲着耷拉在地下,全狙单臂平举,软鞭一寸一寸变直,忽然‘唰’地一声软鞭如蛇吐信子一般扬起直点端木咽喉,端木一步不退仰头、出剑,‘嗡’地一声,长剑在内力逼迫下幻出十余个剑尖护住上半身,全狙不待鞭剑相交手腕一抖软鞭全数弹起,迭连生出四五个圈子将端木圈在当中,端木坚守不退,手腕翻转,一柄剑在他掌中劈、削、砍、刺、腾、挪、跳、跃,招招剑影相随,宛如活物一般,将自己身子裹在其中,煞是好看。全狙的鞭子则是缚、抽、锁、绊、点、打、缠、拿,在一个个圈子中突然间不知从哪里来的鞭梢宛如毒蛇吐信般点来,一条鞭子在一时间竟如十余条毒蛇,处处都是蛇信,一点不中鞭梢立刻猛然抽打,在全狙内力逼迫外功手法甩打之下,鞭梢竟以肉眼无法看到的速度频频爆击出去,每一击每一鞭打出去都被端木掌中的剑或削或刺堪堪挡开。
“方老头,拿长虫的不服你,你不露两手?”霸公看热闹不怕事大,激道。
元老微微一笑,探手深入鞭影之中,食中二指一夹不知怎地竟将鞭梢夹在指间,二指翻转一送,鞭梢如离弦之箭穿过层层鞭影的圈子倒射而回,全狙举步后退手腕急抖,三丈多长的鞭子盘旋着一圈一圈缠作一团在全狙手掌间迅速变大,一眨眼间已盘成了一大盘。‘砰!’全狙后背撞在了身后的墙上,鞭子堪堪全部回到手中。霸公脸上骇然之色一闪即没,迅速又恢复冷嘲热讽,阴阳怪气地道:“方老头有两下子,拿长虫的,你服不服?还有那个拿长短刀的猎户,木头棍带尖的……”
“你叫霸公?不如改叫沛公好了。”全狙冷笑道。
“什么意思?”
“这副流氓相跟刘邦一个德行。”全狙道。
“老十莫要胡说,辱没汉祖。”褚寿廷道。
“姓全的,怎样?还要继续么?”端木得势不让,全狙当真动手他便要使出‘一剑九连环’来了。
“好,我们愿奉元老为首。”项岳道。
“六哥……”全狙依然不服,可惜自己本事比不上这个元老头,本想让老六老七出手试试,不想项岳好说话的很,已然同意以对方为首。
“老朽多谢项大人抬举,多谢几位大人包含,这便请吧。”元老道。
第70章 山雨欲来(上)()
天黑的时候宜丰混出了城,回转‘霖霞寺’。厢房中只有不留、宗老、还有谭兴德的父亲谭普年三人,其余诸人想是协助设伏,探查敌情,均未在场。这谭普年已有八十多岁高龄,在当今武林中德高望重,与宗老同是一辈,却还要长上几岁。遥想六七十年前,螟人犯边,烧杀抢掠肆意妄为,当时谭普年以少年英侠之姿协助朝廷抗击螟人,恰巧为首的将军和他是同姓本家,虽然从未谋面,本家这说法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毕竟有几分亲切,谭将军见其英勇于是便收为子侄。几年后,螟人死走逃亡,谭普年乃借着那位叔父谭将军的名望在京城招揽门人,创立了‘谭门’,并追其父谭开敬为‘谭门’第一任掌门,而那位叔父因功绩显赫被朝廷封为兵部尚书,‘谭门’借此风光兴盛了起来,衙门为了巴结这位尚书大人给了‘谭门’许多政令上的好处,‘谭门’借机与各地衙门结盟,专司抓捕逃犯,匪徒,协助衙门围剿反叛势力,吃的是朝廷或各地衙门以及商贾的赏银,也算半个衙门的人。及至今日‘无根党’大权独揽,伺机巴结依附的各地官府势力和江湖势力有的是,各地衙门雇佣‘谭门’的越来越少,‘谭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短短两年时间,‘谭门’收入和盈余足足少了六七成,几乎无法承担门派日常开销和门下弟子们的月钱。
这谭普年的事迹江湖上广为流传同在京城宜丰不但知晓,十多年前还能在街边小巷,或是茶馆酒肆中经常见到这老头,只是近几年谭普年现身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宜丰先向谭普年躬身一拜道:“孙侄辈弟子宜丰见过谭老,数年未见谭老身子可好?”
谭普年道:“勉强过得去,你是德临的大弟子宜丰?”
宜丰道:“谭老还记得晚辈。”
谭普年呵呵一笑道:“京城里像宜小侠这样低调的年轻高手可不多见,老朽怎能忘记?”说着看了宗老一眼,宗老道:“谭老这么说岂不是在骂我这个做师爷的还不如徒孙?”
谭普年一愣,旋即呵呵笑了起来,宗老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