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大帝






    “夫人,这是监国皇太孙殿下的手令,希望夫人行个方便。将家中的贵重物品,金银细软收拾出来,如果有大件,可以让本官身后的那些士兵求助。”杨靖倒是很客气的说

    “贱妾不明白,收拾金银细软是为何?”陈庆氏倒是不解,她完全不知道下面她面临的是什么。

    “奉监国皇太孙殿下之令,本官前来查抄兵科给事中陈洽的府邸的。”杨靖看向陈庆氏的目光有些怜悯,“而这种土坯草屋,按照规矩是要拆掉彻查的……如果幸运的话,户部应该会给你们补偿。”

    “抄家……”陈庆氏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即将在这里发生,看着虎视眈眈的金吾前卫的士兵,她的身体有些发软,眼前有些发黑。

    “夫人快点去收拾吧。”杨靖的语气也没有那么客气了,毕竟该说的他都说了,现在如果要是陈庆氏胡搅蛮缠的话,那么就是直接强制抄家了。

    “请官老爷给贱妾一点时间,贱妾这就去收拾。”陈庆氏迅速反映过来,虽然房子没了,但是这段时间陈洽在京师润笔一流所得还是攒下了一些金银细软,正好可以搬到城里去住。

    ……

    “官老爷,已经收拾好了……”等陈庆氏再次走出屋子的时候,眼眶显然已经有点红润。显然她对房子这些家具的损坏还是相当不舍得的。

    “金吾前卫的弟兄们,可以开始了。”杨靖大声地喊了出来,“所有的东西都要拆掉,能查出东西的奖钞十贯!!!”

    “是!”这些个金吾卫的士兵,虽然是隶属皇帝的直属,军饷可以说是颇丰,但是谁也不能抵制额外的奖励。

    随即,这些兵们问四周的百姓借来了铐、铲之类的工具,直接开始从拆房子做起,彻底查抄。

    没有拿到工具的,就用什么长枪、斩马刀之类顺手的武器,对那一面根本谈不上坚固的土墙肆意破坏。

    “唉唉唉,你们小心点。别让屋顶先塌掉了啊!”杨靖看着这帮大兵像土匪一样的拆着房子,急忙友情提醒了一句。

    随着杨靖的话音落下,屋顶轰然坍塌,激起无数灰尘。

    杨靖实在没话可说,憋了半天就憋出来一句:“各位弟兄动作麻利点吧。”

    “官老爷,贱妾整理的金银细软,还有换洗衣服需要检查么?”本来在一旁啜泣的陈庆氏突然用柔弱的声音说道。

    “自然,自然……”本来杨靖想说自然是要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这衣物似乎不容易检查只好作罢,“自然是不太方便检查的……”

    陈庆氏似乎是娇笑了几声,又不出声了。杨靖也觉得自己现在在这陈庆氏的身边似乎有些不合礼制,也急忙去那热火朝天的拆迁现场去做监工了。

    也算是傻站,杨靖监工了不少时候,整个抄家才总算结束,结果最后的结果就是搜出来几片疑似宋代官窑瓷器,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陈庆氏,你要是无处可归的话,可以先和本官回城,可以先把你安排在锦衣卫的诏狱。”杨靖有些惺惺的准备收工,但是看着孤单一人的陈庆氏,不禁算是怜悯的出口说道,“这诏狱也不是什么可怕的地方,说起来也有很久没有犯人了……”

    “感谢官老爷……”陈庆氏已经停止了啜泣,自然很欣然同意了,毕竟她已经无家可归,“对了,官老爷,贱妾的夫君为何清晨出门至今未归?”

    “这个……这个……有些事情,你我都不好妄加议论的。”杨靖也实在不好说明陈洽的未来已经生死未卜……

    陈庆氏没说什么,默默的走进了杨靖来的时候坐的马车,杨靖只能一脸郁闷的慢慢走回城里

    ……

    “什么?”朱允炆问到,“除了那些瓷器片,什么都没有!不可能吧!”

    不可思议的表情在朱允炆的脸上上演,听到了杨靖汇报的他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判断会错。

    “臣,臣有一事未向殿下禀报。就是那陈庆氏有一包贴身衣物,臣实在没法检查……”杨靖最后还是坦白了自己漏过一点东西的事情。

    朱允炆听了以后直接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几乎暴走的说:“是不是那陈庆氏问你要不要检查的?!”

    “是……”

    朱允炆的表情可以说是各种奇特,有些不甘的感慨到:“朝廷的正二品大员,被一个妇人所糊骗啊……”

    杨靖似乎也想清楚了一些关节,马上出口说到:“皇太孙殿下,那让臣去再查一遍吧!”

    在一旁的黄子澄摇摇头说:“来不及了,虽然之间时间差的不多,但是这点时间已经可以处理掉所有痕迹了……”

    杨靖有些失望,因为他知道,他失去了一个入阁的机会。

    “杨尚书,你想办法去立罪诛杀陈洽,这个人知道的绝对不少。最好在处理掉之前严刑拷打一番,或许可以问出点啥。记住——yu加之罪何患无辞!”

    ;

第三十章 蓝玉案(早上第一更!冲榜!)() 
开始加速更新!!!求点击推荐收藏!

    我要冲榜!!!求推荐票给力!!!!

    被催了,有些悲催,现在本书的推荐位置不错,月下会好好珍惜的!

    求点击推荐收藏!!!

    月下拜谢!!

    ************

    “yu加之罪,何患无辞……”杨靖在心中品读着这句话,他才知道这个从小儒家仁爱教育的皇太孙,居然对这些,也有着自己的体会。

    “老师,看来凉国公确实令皇爷爷失望了呢!”朱允炆默默地说,似乎神情有些悲凉。

    黄子澄当然了解这个重情义的皇太孙,急忙安慰道:“殿下,对于这些会威胁大明江山的恶徒,我们没必要姑息养jian啊。要知道,这大明的江山是皇上、开平王等人浴血奋战才打下来的……”

    当然,黄子澄知道这个蓝玉的案子完全是在演戏,但是因为杨靖在,自然要和朱允炆将这出戏演好。

    “请否容臣冒昧一句?”杨靖的兴趣被勾了起来,“在凉国公府中,到底查抄出什么?”

    黄子澄看了看朱允炆,朱允炆感受到了黄子澄的目光,便点了点头。

    “一块金砖,一套天子仪仗。”见朱允炆示意,黄子澄也没有隐瞒情况,直接说了事实,“至于私藏的兵器,就不再赘述了。”

    杨靖吸了一口凉气,直接扑通跪在了地上开始叩首。

    朱允炆不禁大惊赶忙离开座位扶起了杨靖,便问:“杨尚书这是为何?”

    “臣恳求皇太孙可以宽大处理,不要牵连!”杨靖的声音居然有些哽咽,“我大明已经经不起官员的损失了。”

    朱允炆有些苦笑,说道:“有些事情,本宫虽然监国,但是也做不了决定的……杨爱卿大可不必这样,本宫已经快马向凤阳奏明情况,希望皇爷爷能够看看本宫的陈词吧……”

    其实在这次行动之前,那封送往凤阳的急件已经写好,只是不知道朱元璋会不会去在意。朱允炆也不敢奢望什么,只求朱元璋可以相信自己的分析,这样子最少还是可以保住蓝玉的命的。但是就怕朱元璋完全不按照自己的思路,直接按照历史上那样,让自己和詹徽开始瓜蔓抄。那这蓝玉,还是根本保不住的,对于可能爆发的靖难之役,自己也就少了一张底牌。

    杨靖也没什么话可说,他知道朱允炆也只是以皇太孙的名义监国,而这大明帝国,终究不是他的。当朱元璋百年以后,才能轮到朱允炆完全掌握这个江山……

    ……

    焦急等待数ri以后,总算到等来了云奇内线传回的回信。

    等到朱允炆屏退左右,打开这个小小的蜡丸的时候,他的心凉了半截。

    只是轻轻一捏,这个蜡丸就彻底破碎,化为残片向下飘零。

    因为还没有到召见内阁的时候,朱允炆就这么呆呆地站着,思考着朱元璋给他递回一个空白小蜡丸的用意。

    没有意见?这是朱允炆的第一个想法,但是想到历史上朱元璋的做派,这个可能xing直接被否决,沉默不是朱元璋的xing格。

    还是代表这信里写的差的无法言语?朱允炆很快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但是他的自尊心立刻抹杀了这种可能。事实上,要是真的朱允炆写的很不合理的话,朱元璋就更不应该沉默。

    思前想后,最后朱允炆还是认为多半是他这皇爷爷不愿意帮自己参谋,像犯傲娇一般。当然,朱允炆也知道,这是锻炼培养自己的一个手段;牵扯到生杀的大案,又能看出自己的心境。

    “来人啊,提前召见内阁!”朱允炆呆了半晌,总算恢复了过来,直接扯开嗓子喊道。

    “殿下,已经不提前了……”黄子澄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朱允炆看了看外边的天se,确实已经是略晚的情景,急忙出声说:“老师,你们进来吧。”

    “参见皇太孙殿下!”轮到今天被召见的是詹徽和方孝孺,还有每ri都被召见的黄子澄。虽然在朱允炆看来黄子澄并不能想出什么很棒的主意,但是他的好处就是足以信任。作为自己身边最老的一个人,他实在没有背叛自己投入不明的未来的理由。

    “都平身吧。”朱允炆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皇爷爷的信已经过来了,但是,皇爷爷让我去一手处理这个事情。他不插手,也不做任何干预,处理完也不会有任何表示……”

    方孝孺的嘴角微微一翘,两个字就从他嘴里蹦出:“考验!”

    朱允炆点点头,直接肯定了方孝孺的说法:“本宫认为,这件事的考验,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心境和危机化解上,本宫觉得这是皇爷爷考查的重点。”

    詹徽直接接话说:“臣觉得这件事没必要考验,先前有胡惟庸案在前。臣以为这个案子按照胡惟庸案cao办就是。”

    朱允炆直接出口,否决了詹徽的说法。语气可以说是很严厉,也是朱允炆第一次这么直接的反对内阁成员的意思。

    “詹尚书,你这个想法完全不可取。我大明新建,现在为子民修生养息之时,你却又要查抄官员,要知道胡惟庸一案,几万人命丧黄泉啊!不说多的,官员缺口就解决不了,所以这个瓜蔓抄,本宫是绝对不可能进行的!”

    黄子澄有些怜悯的看了一眼詹徽,又一次像一个和事佬一样说:“詹尚书,这瓜蔓抄是处理这中事情最好的办法,但是却因为现在大明完全不需要做出如此内耗的事情。皇太孙殿下的意思是,有这个jing力去瓜蔓抄,还不如去花更多的jing力进攻蒙元,直接击破!”

    朱允炆和方孝孺都带着微微的笑看着黄子澄,都在赞扬黄子澄做的一手好和事佬。

    “这样吧。”朱允炆斩钉截地说,“这件事再讨论下去,各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只能本宫亲自下旨了,老师笔录下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凉国公蓝玉,为开平王之内弟……征北元,骁勇,封公爵,原为梁国公……戏蒙元妃子,改为凉国公……平叛有功,贡献卓著,遂着加凉国公少保衔,受骠骑将军;其夫人封诰命……虽位极人臣,却意图不轨……搜金砖一块,仪仗一套,兵器不计数……皇上宽大,监国皇太孙仁慈,遂订:削蓝玉其凉国公爵,改为西凉侯,为后代所袭;削蓝玉少保衔,夺一品待遇;削蓝玉兵权,削其骠骑将军;削其夫人之诰命……因蓝玉之身份,不予刑部收押,启锦衣卫之诏狱,使其独处与其中,静待秋决,钦此!”

    写到最后一句,黄子澄的手还是抖了下,也为最后一句话的信息量所感叹。

    所谓“因蓝玉之身份,不予刑部收押,启锦衣卫之诏狱,使其独处与其中,静待秋决”,可以说就是告诉诸臣,还有图谋不轨的实权人物。一旦被发现不会让刑部天牢收押,而且锦衣卫诏狱已经重新开始启动,专门收押这些不予刑部收押的高级别人士。而最后一个点就是蓝玉没有被宣布斩立决,而是静待秋决。要知道,现在才是洪武二十六年的初,距离秋决的ri子,还是要半年不止的!

    ;

第三十一章 宣圣旨,复诏狱(第二更冲榜)() 
第二更,冲榜求推荐!!!!!!

    *************

    “殿下,你这……”詹徽、方孝孺两人和黄子澄一样,也是感到不可思议。

    “不要多问……有些东西,本宫需要自己开始策划了。毕竟皇爷爷已经老了,有些事情,确实最终是要靠着本宫自己的……”朱允炆有些感慨,今天收到的那颗蜡丸,给了他这样的jing醒。

    “殿下,这……是要保?”詹徽试探的问了一句,引来的确实黄子澄的眼神。

    朱允炆倒是没有什么忌讳,直接说:“确实,凉国公蓝玉,本宫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