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大帝
“可惜啊可惜,她缺早逝,让我这糟老头子,活的好没意思,活着感觉很糟心。现在好了,马上俺去边境转一圈,正好让俺在晚年,也找到一点年轻时候的感觉。可以强敌不在,难逢敌手啊!
“允炆,至于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四人手上的军队,俺就全部带到边境去了,希望你可以弹压住那几个好叔叔。切记,削藩不可让他们的基本生活下降,不可让他们的生活过得不好,也不可用莫须有、或者是yu加之罪,撤销他们的封地,让他们来京师被圈禁……”
朱允炆直接没有什么话说了,只能不住的点头。
“允炆,你要是听懂了,就回去吧,毕竟太久在行在还是不好的。”朱元璋最后下达了逐客令,“想让俺放弃去宣府,还是算了吧,下圣旨都限制不了俺!”
……
最后朱允炆还是没有劝得住朱元璋,朱元璋的执念还是朱允炆所不可匹敌的。而且朱元璋说的不错,圣旨都限制不了他……
在回到自己的驿馆之后,朱允炆用自己现在皇上的身份发了第一道口谕。
“着,取消中都凤阳行在之位,所有赴原行在凤阳之官员,也包括被解职,致仕的官员,于三ri内必须回京。三ri后点查官员,如有不在者,视为主动致仕。”
在留下这道口谕,让锦衣卫去各个客栈、驿馆通知之后,朱允炆也踏上了回归京师的旅程。不过回京的时候,他是带着朱元璋留下的皇帝仪仗,浩浩荡荡的回京的。和他相同马车的,由原来的内阁首辅刘三吾变成了礼监司大太监云奇。
朱允炆以上马车直接就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睡下了,他实在是有点困。这种睡眠不良历经持续了很久,让朱允炆现在有些心力憔悴。
“皇上,您把臣从太上皇那里要来,是……”好不容易等到朱允炆醒来,一直提心吊胆的等着的云奇,急忙试探xing的问了这么一句。
朱允炆揉着惺忪的睡眼,说着:“云奇啊,你的这个由内官组成的情报系统,我是十分看重的,希望你可以扩大规模,首先控制住宫城和京师。现在的锦衣卫,我还没有肃清。实在是难以相信,享受穿着飞鱼服,身跨绣刀这种御赐的荣誉的锦衣卫,也会做出背叛……”
其实说到后来,朱允炆很是激动,但是现在的他实在是有些刚刚醒来的朦胧。即便有火气,也发不出来。
“锦衣卫,也出了叛徒?”云奇也是有些不可思议,毕竟锦衣卫负责皇城的安全,皇上外出的驻跸,可以说是很机要、很需要忠诚的一个机构。更何况锦衣卫还负责了大明的情报的收集,这才是最重要的权柄。
朱允炆无奈的点了点头,其实他现在真的就很像去建立东厂,让这两个机构去互相制衡。但是事实上他又不想给这些阉人太大的权利,因为他知道大明需要的是绝对的集权,只要权利收归皇上,必然大明会发展飞速。更何况自己还来自现代,大明的发展路线出了什么错误,必然可以及时纠正。
“皇上,那这个组织到底怎么去定xing?有怎么去命名?”云奇点了点头,显然朱允炆交代的是一个非常之重要的任务。有这样的任务交给自己,只能说现在的新皇帝还是信任自己的。当然在这种信任下,云奇知道自己必须要尽心竭力的去办事。
“就叫,就叫缉事厂吧……你现在就是缉事厂厂督了。”朱允炆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名字。最后还是用了缉事厂这个名字。当然,他不希望后世在出现各种东南西北中这种麻将系列缉事厂,直接就没有在缉事厂上加前缀。
“是,臣谢皇上为缉事厂赐名。”
“至于缉事厂内部怎么去定,云奇,这件事情你费点脑筋吧。至于这官阶?就和锦衣卫一致,按缉事厂厂督为正三品去定吧。”
“臣领旨!”
;
第四十四章 定计锄奸()
“还有,现在的辑事厂算是刚刚建立,凡事都要小心。现在我虽然不明白皇城之中,这潭水到底有多深。但是,现在我的那些好叔叔们在皇城里安插下的人,绝对不在少数。”朱允炆像是建议邮箱是jing告的说了这么一番话,说的云奇有些抖活。
“皇上,臣以为可以先调查皇上你以为的可能是内jian的人,然后再顺藤摸瓜……”
朱允炆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现在我没有什么直接怀疑的对象,二是抓到人之后,你们也没有办法去办,只能移交锦衣卫或者是三法司。到时候反而可能就不可控制的结局。如果移到锦衣卫,凭着现在的锦衣卫可以说完全问不出什么东西。要是三法司,又没法刑讯。不用刑,很难从这些叛徒的口中得来什么。当然,有些用刑也是有技巧的,有些内jian往往受到了专门的训练,对付这种人,技巧是必须的。”
云奇心里可以说咯噔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说:“皇上,这诏狱……”
朱允炆看着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云奇,不禁有些好笑。是啊,在朱元璋的很多铁血手段下,很多大臣都是小心翼翼的去说。
“别这么小心谨慎的,在这种私密的环境下,有什么说的就说。至于诏狱,现在不太好办。让你们和锦衣卫共享诏狱之权,锦衣卫多半不会答应。所以希望你们可以做的好点,让锦衣卫无话可说。现在的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再单独给你们诏狱之权,所以你们只能去寻求看看能不能分得锦衣卫那里的诏狱权利。
“虽然现在皇爷爷帮我扫清了很多已经站队的官员,但是现在的情况还是不是那么的明朗。还是有潜藏的很深的人,还在我们的朝廷里……”
云奇听了点点头,他自然知道现在的辑事厂是一个新生的机构,完全不能和庞然大物去抗衡的事实。
可以说在朝堂之上,只要随便一个文官,都可以去质疑这个太监的组织。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内官都不允许干政的。
现在朱允炆做的就其实已经触犯了朱元璋定的祖训。但是其实朱元璋也是很赞成有这个一个完全受限于皇上的一个组织存在。毕竟锦衣卫不是万能的,由外臣组成的锦衣卫,被渗透的可能xing远远大于现在由内官组成的队伍。
“这样吧,云奇。你现在的重点还是和宫,和宫的那些老人,尤其是王忠,从他开始查起。我曾经看到王忠在和宫里养了一只鸽子,后来等我过一天再去注意的时候连着鸽子、笼子全都不见了。
“这些活物在皇宫里还是比较禁忌的,而既然王忠可以怎么快的处理掉这些鸽子,那么自然是在宫中还有人,把鸽子放到别的人哪里了。所以现在我都不让王忠到文华殿当值,现在他都是在负责和宫。”朱允炆说起王忠,也是一脸的yin霾。毕竟这个算是自己的第一任贴身太监,出了这样的背叛,实在是有些不太舒服。
云奇也是一惊,毕竟之前他也相当于总管整个内宫的内官之一,但是他也没想到居然会出这种事。
“陛下,这确实在宫里,私自养育活物是大罪。而且每一个活物死掉都是要进行报备的,就算私自埋在和宫,也解释不掉笼子也一起没有的事实。但是,皇上,这王忠,你有没有发现他用这些鸽子做些什么呢?”
朱允炆摇摇头,说:“那时候我也没这么敏锐,也没发现什么不妥。以为是王忠觉得和宫有些闷,自己养几只鸽子做个玩物。后来才把这些鸽子和信鸽联系上。
“总之一句话:云奇,现在宫城锄jian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负我,还有我皇爷爷的嘱托……”
“定当不辱使命!”
……
回京的仪式显得盛大了很多,因为是有帝王的仪仗,早就有传令官走在了前面,在长江上拉起了浮桥。
这次入城的位置,选择在了三山门。整个入城的道路穿过京师最繁华的地区,锦衣卫负责驻跸。总算让朱允炆在这无声无息的登基之后除了一把风头。
然后回到皇城之后,无数的东西需要交接……
“云奇,你负责让辑事厂的内官们,去搬运、清理我在文华殿的书本、奏折、卷宗。全部搬到谨身殿去吧。那个地方,其实我并不想做这么快去占据的。”朱允炆甚是无奈,因为朱元璋就让他回到京师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搬到谨身殿。然后就是将**诸妃子移动位置,空出主宫,等待朱允炆的**……
“皇上,那**到底怎么去移呢?”云奇把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直接抛给了朱允炆,搞的朱允炆也不知道怎么说。
“先这么放着吧,我大婚的婚期还没有定下来,应该婚仪和原来不一样了。可能是娶一后两妃吧……
“现在想到大婚的事情还是很头疼啊,不知道怎么去搞……而且一下子来那么多妃子,头疼……”
云奇倒是心里偷着乐,当然表情异常严肃,说道:“皇上不必心急,很多事情大婚的正使和副使都会告诉您的。这种事情,倒是后就是水到渠成的……至于那些后妃,还不是皇上你想宠幸那个,就宠幸那个?谅她们也不敢有半点怨言。”
朱允炆心里倒是也嘿嘿一笑,毕竟前世的他就是一宅男,这些三妻四妾、**成群,算是他梦中歪歪才能出现的情景。听着云奇一说,他不禁对未来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云奇,这真的如同你说说的一般?”朱允炆还是开口又问了一句确认,看着云奇在那里使劲的点头,不禁有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等下……有点不对。朱允炆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云奇是一个太监他为何又知道这些道理?难道是每次朱元璋去临幸某妃的时候,他都兼任敬事房听床小太监?
;
第四十五章 放假()
新人a签榜最后一周
冲榜,求票!!!!!!!
***********
经过一ri的整理,朱允炆的还是很顺利的把自己的办公地点搬到了谨身殿。但是后*宫的那些后妃,朱允炆还是没有去做什么。
毕竟现在离开他大婚还很早,六宫的主宫空出来也没有什么用。反而没有人去住,还要维护和打扫,然而很是麻烦。
云奇已经开始慢慢展开了辑事厂自己的网络,每ri还是例行的给朱允炆回报。
“皇上,现在臣的辑事厂已经控制了整个宫城。请皇上放心,马上就开始慢慢调查和摸索。”
朱允炆点点头说:“记得,小心谨慎才是第一要务。现在宫里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所以希望云奇你可以随机应变。”
“皇上,今天臣对和宫进行了秘密的排查,根本找不到那个鸽笼。鸽笼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物件,只能说是王忠和他的同伙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鸽笼移到了什么不令人注意的位置。”
“云奇,现在你派人看住王忠。不要跟踪,就是在王忠每ri的必经之路上安排几个辑事厂的内官清扫。实为清扫,其实是盯梢。每个负责一片区域。暗中看住王忠,不需要派人跟踪,这样反而容易暴露。”
……
三ri的时间很快就已经到了,但是朱允炆很是反常的并没有召开回京师以后的第一次大朝,而是去下发了一道手谕。
“今,原行在中都归来,诸卿皆劳顿。着诸卿去往各自的办公地点自行报到,各部、寺等主管负责统计,上报内阁。然后,诸卿放假一ri。钦哉!”
的确,是朱允炆自己想放假了。经过几个月高强度的工作,他自己也应该跳票一把。毕竟大明的皇帝和历史上后来某狗的皇帝不一样,根本不需要亲力亲为。现在的内阁就是一个部分拥有皇权的机构,但是又不会危及皇权。现在的朱允炆就等着在成立一个类似军事委员会的机构,就可以几乎高枕无忧了
自己定下政策,有些事情自己部署下,就可以交由内阁或者类似军事委员会的机构下发执行,根本不需要朱允炆cao心。这也是大明的特点,整个国家机器和官僚机构可以说是完备而高效。而且是自己人统治自己人,没有饥荒、苛政、严税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担心基层不稳的问题。
“明天就第一次休息了,正是很期待……”已经入夜,朱允炆丢下毛笔,看着前来回报辑事厂工作的云奇说。
“皇上,这政事还是勤快些好。虽然大明的官员基本都是很有能力的,但是官僚系统的内耗还是挺大的。”云奇还是算是废话了一句。
“还有,皇上,王忠那里臣已经去控制了。现在的情况还不甚明朗。毕竟现在朝廷并没有大事发生,臣想王忠这种人,如果成为了内线。必定也是算极高等级的那种。自然不会riri传递消息……”
“就这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