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封一品丫鬟 作者:千枝万叶(起点vip2013.09.20完结)
个子小小,模样还有几分懵懂的少女救了他,让他有了今天这翻功绩,他心里便有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元帅吉人自有天相,可见匡复汉家天下乃是天意。”玉蟾不着痕迹地奉承了几句。
武修元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常宝从宿州立了大功回来时,带着那柄匕首还说你是他的妹妹时,我也相信只能用天意来解释了。你救了我的性命,而常宝也为我出生入死,几次救我于水火之中,我也忍不住在想,你们兄妹俩是不是上天派来助我的福星?连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报答你们二人了。”
玉蟾屈膝一福,说道:“民女不敢当。”
武修元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当得起!所以,这次决定攻打洛阳的时候,我便派人去把你们接到洛阳来,准备给常宝一个惊喜,也作为对他打胜洛阳这一仗的赏赐!一会儿他便回来了,见到你们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谢元帅美意!”不管心里怎么想,此时的玉蟾也只能道谢。不过,武修元言辞恳切不像是作伪,她心里也不禁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将藏在腰间的匕首解了下来,捧上前递了过去,说道:“这是元帅当年忘记带走的东西,也是时候物归原主了。”
武修元看着她手上的匕首却没有去接,好一会儿才忽然笑了一下,说道:“这东西留在你那里原本就是要给你的,随你如何处置,我是不会再收回来的。”
“那……”玉蟾犹豫了一下,便收回了匕首,说道,“民女谢过元帅。”
武修元点了点头,又说道:“把你们接来是为了赏赐常宝的大捷,那你呢?你救了我一命,我也总得有所表示才是。你想要什么?”
这种大人物她还是少惹为妙。玉蟾本能地想着,但又想到月华一家人的未来她便犹豫起来,好一会儿才说道:“元帅,民女还未曾想到想要什么,元帅可否暂时保留这个问题,待民女想到了再来回答?”
若是玉蟾直接拒绝,武修元恐怕还要心怀芥蒂,若她现在就要些什么东西,武修元也会觉得十分平常,但她现在却慎重地将这个要求保留了下来,这反而让武修元觉得她十分懂事,当下便应道:“当然可以!”
两人正说着,外头却传来了重重的脚步声以及常宝那副天生的大嗓门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卷一花褪残红青杏小 第二百四十四章 原由
“大帅,我们刚刚收到消息,那帮夏狗这次有大动作了……”常宝一边说一边跨进了武修元所在的书房,后面还跟着在后头阻拦的王文清。忽然,常宝的话顿住了,他有些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说道,“玉蟾?”
“哥!”玉蟾连忙快步走向了常宝,一颗提到半空中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常宝看了看武修元,又看了看玉蟾,最后选择向玉蟾开火:“你怎么来了?你这丫头难道又闹离家出走了?”
武修元看了就笑了起来,说道:“不,这次是我派人把她接来的,而且,不只是玉蟾,还有你爹娘他们,现在都在府衙的门宅里。”
“这是怎么回事?”常宝看向武修元,有些讪讪然地说道,“大帅把他们接来做什么?”
“你不整天念叨着你妹妹么?这次你又立了大功,但是现在国家仍然危难重重,我手上也没有什么可奖赏你的,只好安排了这一切,让你先一家团聚再说。”武修元笑着说道,“怎么,见到亲人不高兴么?”
常宝露出了两排大白牙,笑着说道:“怎么会呢?末将实在是没有想到,太意外了这也……多谢元帅费心了!”说罢便重重地跪到了武修元面前,说道,“末将实在是无以为报,以后定当全心全力报效元帅!”
武修元又怎么会让他真的跪下去呢?常宝才跪到半途中便被武修元截了下来,他扶起常宝,说道:“你我之间还用得着说这些吗?”既然常宝都已经跪下了,玉蟾也不能再站着,她有些惊讶,分别不过是短短的时日,原先那个老子天下第一的常宝竟然也学会这些了。武修元看了玉蟾一眼。微笑着说道,“你也起来吧,我与你哥哥就像兄弟一般,你也是我的妹妹,以后不必拘礼。好了,你哥哥已经十多年没有见过你们爹娘了,你爹娘恐怕也早盼着了,快带他回去看看吧!”
“是!”玉蟾重新站了起来,又福了一祚,说道:“多谢大帅。”然后便看着常宝。
常宝又向武修元拱了拱手。然后才领着玉蟾走了出去。外面站着詹雪萌和几分亲兵,詹雪萌显然也知道了玉蟾他们的事情,见着她也并不惊讶。只是笑着迎了上来,说道:“一路辛苦了吧!”
“没有。”玉蟾笑了一下,说道,“嫂嫂陪着哥哥风里来雨里去才是真的辛苦了!”
詹雪萌红了脸,说道:“原先是我们私下里叫着玩的。等会儿当了……叔叔婶婶的面,你可千万别这么叫。”
玉蟾知道她是担心给玉蟾爹娘留下不好的印象,便笑着说道:“嫂嫂放心好了,我爹娘要是见了你,肯定巴不得立即把你娶回家做儿媳妇的!他们都是乡下来的老实人,没有那么多心眼。”后头这句话褪去了玩笑。倒是真真的宽她的心来的,詹雪萌的脸色也不由得有了几分笑意。
可是,常宝的注意力却不在这些事情。他的脸上有些期待、又有些犹豫,根本没有两她们姑嫂两个在说什么。他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她们的话,说道:“先别说这些废话了,他们到底在哪?”
一旁的王文清连忙说道:“安置在后院了,将军请随我来。”说完便引着一群人往外院走去。
也不知道是有人报信还是怎么的。老两口居然也正站在院门口翘首以盼,还没待看清楚人影。玉蟾娘便已经泣不成声了。玉蟾爹跺一跺脚,说道:“大好的日子你哭些什么!”但自己的双眼也有些朦胧了。
常宝原本步子迈得很大、很急,但在快要走近的时候脚步却又犹豫了起来,怔怔地看着那一双越发老迈的老人家却说不出话来。
“哥,这就是咱爹咱娘呀!”玉蟾以为分隔得太久,常宝已经认不出爹娘的样子,因而出声提醒。
玉蟾娘忙擦了眼泪,抬头期待地看着常宝,好一会儿她才艰难地出声:“阿宝……”
常宝“卟嗵”一声直挺挺地跪在地上,詹雪萌和一干亲兵也立即跟着跪了下去,直到这个时候,常宝才终于出声,说道:“爹、娘,孩儿、孩儿……”这并不是他十年来第一次见到父母,却是第一次开口喊一声爹和娘,原本以为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现在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玉蟾娘却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抱住了常宝,说道:“我的儿,娘对不起你,娘对不起你……”
玉蟾爹的眼泪也忍不住地滚落了下来。
看到爹、娘和哥哥都是如今这个样子,玉蟾的眼泪也是一颗一颗地往下掉着,但是,现在常宝的亲兵和这府衙中来来往往的人都看着,不能任由他们这般哭下去了。玉蟾强忍了泪意,说道:“爹、娘,哥哥如今已经是将军的身份了,这般哭着可像个什么样?有什么话咱们进屋再说!”
这句话对玉蟾爹、娘来说很有说服力,他们连忙抬起袖子擦脸,也劝着常宝不要再哭了,生怕丢了他的脸。
“是啊,一家团聚是件好事,从今往后一家人就团团圆圆的再也不用分开了,正是该笑才是。”詹雪萌也忍不住在一旁劝道。
玉蟾便趁机将詹雪萌介绍给自己的爹娘,玉蟾爹娘在京城时就曾经听玉蟾说起过詹雪萌,这会儿见到她才发现这也是个粉雕玉琢的姑娘,又还懂事,自然是满意得很,瞧着詹雪萌不住地点头。
一家子在门口磨蹭了好一会儿才终于进了屋,在刚收拾出来的主屋里聊了半天,聊起分别这几年间的事情,一会儿哭一会儿感慨一会儿笑的,整个屋子里都洋溢着一种暖暖的气氛。聊着这些事情,时间也好像过得飞快,直聊到天黑的时候才发现一家人都没有吃饭,詹雪萌带着玉蟾两人弄了饭菜过来,侍候着两位老人家草草地用了,再服侍他们歇下,两人才携手走出了屋子。
常宝坐在院子里的石桌、石凳上,看样子正在等着她们,玉蟾一走到近前,常宝便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是怎么来的?”
就如玉蟾之前所猜想的那样,义军的未来还不完全明了,所以,他私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爹娘和玉蟾这个时候来跟他团聚。倒不是他对义军没有信心,他只是不希望自己打仗的时候还要分心担心爹娘和玉蟾他们,毕竟,有一个詹雪萌跟在身边就够他揪心的了。
玉蟾便把自己如何来到洛阳的事情一一地说了,从李贵、王文清埋伏到南北楼说起,一个字都没有漏下。
话说话之后,常宝便沉默了下来,他低垂着头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他搁在石桌的上的手却渐渐地握成了拳头,攥得死紧。
“不,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詹雪萌忽然上前一步握住了他那只手,安慰地说道,“你不要想那么多!”
“我不想,就不是了吗?”常宝的声音从齿缝中发出来,压得极低,好一会儿他才继续说道,“难道,就能改变他已经不信任我的事实了吗?”
詹雪萌说不出话来。
而玉蟾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常宝跟武修元根本不是表面上那样同心同德,武修元的疑心也像当年玉蟾第一次见到他时那般重,不……应该比那时候更重了吧?她不忍看常宝这般难过,便说道:“哥,我倒是觉得,你真不用那样去想。”
“那我该如何去想?”常宝抬头看着玉蟾,嘴角有一丝嘲讽。
“我虽然不了解战事究竟如何,更不了解那位大人是怎么想的,但全天下人都知道,义军一旦占据了洛阳,下一步自然就是京城了。到时候,我和爹娘留在京城,大哥你又怎么能不投鼠忌器呢?”玉蟾微笑了一下,说道,“那位大人若是有什么想法,必定是想消除大哥你的后顾之忧吧!”
常宝摇了摇头,说道:“事情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玉蟾却也摇了摇头,说道:“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府衙里人多眼杂,她不敢跟常宝说得太清楚,只能用目光定定地看着他。
也许是双胞胎之间自有别人所无法了解的感应能力,玉蟾简单的几句话竟然让常宝安静了下来,他若有所思地看着玉蟾,忽然他一拳捶向石桌,说道:“糟了,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报告大帅的,竟然被我忘记了,该死!”说着他便匆匆地站起来走了出去,原本守在门房上的亲兵们也连忙跟了上去。
詹雪萌看着他的背影,笑了一下,说道:“他总算是想起来了。”
“什么事?”玉蟾问道。
“是京城里来的情报,说洛阳是夏人故意留给咱们的,就是为了接下来把咱们一举歼灭!”詹雪蓝低声说着,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法子,但总归不会是什么好事,所以,你大哥才会……”她笑了一下,不该说的什么也没有说。
但是,她的意思玉蟾却已经领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卷一花褪残红青杏小 第二百四十五章 出身
常宝派出去的探子很快探听出夏人的真正打算,原来,北方已经连续干旱好几年了,地里的收成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每一到冬天,家里没有了存粮的老百姓就得背井离乡,到别的地方寻求生计,饿死、病死的百姓数以万计。而洛阳作为千年古都,四面交通都十分发达,还可以从南方买来粮食,情形比外头好了不少,所以,有大批的流民赶来洛阳求一线生机。而就在武修元等围攻洛阳之前,一向视百姓为蝼蚁的夏人竟然下令放了数民流民入城。而武修元的军队一向亲民,不但不动老百姓的一米一粟,而且每到一个地方还往往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分给他们房子、土地,所以总引得老百姓们交口称赞。所以,就算是为了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民心和声望,武修元也不能不管这些流民,来的当天便命人开仓放粮。但是,府库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数万人每天又吃又喝的,能顶得了几天?城中的米铺、粮行倒还在,可这几年,北方的粮食早已涨成了天价,那些穷苦的流民们又能拿什么去买?所以,武修元只得把自己军队的粮草先拿出来赈济百姓,可是,那些粮草只怕还不够吃十天半个月的。就在这个时候,常宝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