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问题
蔚挠缕约岸耘┟裼τ械耐橛牍匕! ?br /> 只有冷漠,还是冷漠!
可笑而又可悲的是,最后各方一致同意,请省农委从扶贫资金中拨款为唐维君解决困难。坑害农民的各单位不肯承担一丝一毫的责任,不肯掏一分钱,“球”又踢回省里!
省种子管理局大为光火。调解宣告失败,案件又一次搁浅。
一个不大不小、也并不复杂的案件,历时5年,惊动乡、县、地区和省各级强势部门和权力机关,竟然毫无结果。被逼无奈,2002年11月25日,蒋律师和唐维君怀着最后的希望,根据媒体公布的农业部打假举报电话,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将此案告到农业部,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始描写的那一幕——他们竟然没能进入农业部的大门!
继笔者与农业部L同志通话之后,12月11日,唐维君再次给农业部种子处打电话询问办案进展情况,接电话的陈副处长邀请他到部里来谈。最先接手此案的那位L同志出差在外,他或许意识到前两次电话中说话有些急燥和有失分寸,特意给处里留下话,请同事们关注一下黑龙江农民唐维君的案子。陈副处长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唐维君和陪同前往的一位北京女士,仔细听取了案情,并审阅了相关材料,中午还带两位去食堂吃了饭。言谈中,处里同志对唐维君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表示他们会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多想些办法帮助他度过难关。陈副处长诚挚地劝唐维君想开点儿,别往绝路上走,“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临别时,陈副处长掏出200元,说:“你现在很难,把这点钱拿去做路费吧。有什么进展我们会通知你的。”
唐维君再三推辞,陈副处长还是把钱硬塞给他。唐维君颤抖着双手接过那两张钞票,脸上热泪长流,他说:“我东奔西走告了整整5年,您的话是最暖人心的!”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嗑了3个响头,在场的人眼圈都红了。
决死农民的悲惨际遇无效的震动和惊动
事实上,唐案已经远不是一个地方性、低层次的小案件了。
——从北疆乡政府,到呼玛县委,到大兴安岭地区农委、检察分院,再到省农委、省检察院、省人大、省政府,直至农业部。
——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在唐维君的投诉材料上做过重要批示。
——2001年5月30日,《黑龙江日报》编发了第4期供省领导参阅的《内部参考》,题目为《如此这般坑农,谁还胆敢种田》。该文详细报道了唐维君的不幸遭遇,并在《编后的话》一针见血指出,“好端端的种田大户变成逃债户、告状户”,各级有关领导机关有的是“拖着不改”,有的是“拖着不催”,“看来,没有强有力的干预,这桩严重的坑农事件难有一个合理的结局。”黑龙江省另一位副省长申立国在这份《内部参考》上又做了重要批示。
——5月24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央大报《人民日报》在第10版头条位置,就唐维君一案发出醒目报道:《种田大户成了逃债户》,该报在配发的《编后》中明确指出:“多年来,假劣种子坑农问题屡屡出现难以根治,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一些干部不能依法办事,出现问题后有关部门又相互’踢皮球‘……今天刊登的这起种子事件并不复杂,却迟迟没有结果。希望当地有关部门按照《种子法》的规定,妥善处理这起种子事件,该处罚的处罚,该赔偿的赔偿,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是靠着广大农民的独轮车和担架,在鲜血染红的道路上向前推进的。我们党一直深情地关注和关心着农民问题。唐维君一案能够得到中央党报、省报以及省级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就是证明。但是,尽管唐案的震动面和惊动面如此之高,如此之广,而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供种方——大兴安岭地区农委居然端坐不动,漠然置之,长期置受害农民的疾苦和生死于不顾,明目张胆顶着不办,而且至今不办,这究竟是为什么?
奇怪的是,某些被百姓视为“强力部门”的办案机关面对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案子,又软弱得出奇,低能得出奇。这究竟是为什么?归根结底,因为受害的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草民”,为他得罪官场上的大小同道们,值吗?正如呼玛县农业局局长武长富一语道破的那样:“唐维君那100多垧地瞎了算个啥,值吗!”
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老百姓算个啥!
决死农民的悲惨际遇值得深思的是什么?
唐维君漫长的5年告状之路,至今仍在风霜雨雪和艰难困苦中延续。所有有良知的心都不能不为唐维君的悲惨遭遇深感愤怒和沉痛。本案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的到底是什么呢?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政府和它的办事机构必须以“执政为民”为自己的天职。但是,在唐维君的告状经历中,我们看到的是某些单位和部门是如何官官相护,如何顽固地维护部门既得利益,如何胆大包天地颠倒黑白、欺上瞒下、推诿责任、对抗上级、拒不纠错!
据查,内蒙古牙克石市种子公司将这批种子卖给大兴安岭地区农委科教科,总售价为32040元。农委科教科转卖给北疆乡,总售价为47040元,从中加价15000元。乡里再卖给各农户,总售价为62040元,乡里又加价15000元(在笔者读到的大量来往公文中,都美其名曰:“调入”)。本来就是非法经营,又层层加价,卖的又是假冒伪劣种子,给农民造成灭顶之灾。这些主管农业的部门,作为知法者和执法者,公然干着如此恶劣的违法行径,在造成严重后果之后,又对农民遭受的灾难如此冷漠。我们有理由质问:你们究竟代表谁?
二、通观唐维君整个告状过程,其中不乏实事求是、仗义执言、满怀热情为农民解决问题的优秀干部,许多领导同志也都有正确的判断和态度。但可悲的是,最终解决本案,归根结底都落到大兴安岭地区种子管理站的头上,而它和“供种方”科教科同为地区农委的办事部门,他们在同一幢楼办公,吃同一锅饭,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一家人”。要求种子站纠正科教科的行为,等于让“肇事者自己处理自己”。这就是大兴安岭地区种子管理站再三再四地避重就轻、回避要害、久拖不办的根本原因。“镰刀头削不了自己的把儿”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切的忧虑!
三、唐维君现在走到哪里,都拖着一个带滑轮的大行包,里面全是他的申诉材料和黑龙江省各级机关有关本案的往来公文,足有半米高!这么多来自基层、中层和高层机关的公文,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竟然解决不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申诉,谈何效率?谈何服务?谈何代表?笔者全面翻阅之后,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向上级或向领导汇报的公文,都在基本重复和顺延大兴安岭地区种子管理站的“说法”,又是当年“气候异常”了,又是“种植者不懂技术”了,又是农民本人“过早弃收了”,等等。大多数公文都有意或无意回避了本案的要害问题:即这批种子是非法的“三无”产品,地区农委科教科和北疆乡是违法经营。
正是由于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的盛行,使本案“供种方”掩盖事实、推诿责任、偷换概念、避重就轻的恶劣行径,成为影响高层决策者难以痛下决心的主要原因。可见,高层领导干部要真正地了解实情和民情,以做出正确的决断是多么艰难!
四、笔者不是农业专家,但翻开国家制定的《种子法》,其中关于假种子的表述相当明确:“一、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冒充他种品种种子;二、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注的内容明显不符的”,即为假种子。
地区农委科教科购入的这批“种子”既无三证,又无标签;
牙克石市种子公司先说这批种子是自己繁育的,后说是从青海省购入的,发票先注名为“浩油11号”,又改注为“青油9号”;
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证明“青油9号”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被新品种取代,而且他们从未接待过牙克石市种子公司;
不仅种植这批种子的唐维君全部绝产,其他许多农户也都绝产(有个别农户很可能畏于权势,提供了虚假证词),高继有承认乡政府种的75亩油菜地已绝产,加格达奇市房产段农场种植1500亩,亩产仅13斤,也等于绝产。
上述事实简单明了,说明这批“种子”不是假种子又是什么!
可怕的是,涉及此案的许多机关和部门公文都回避这一要害问题,绕来绕去,王顾左右而言他。作为专职的农业管理部门、专家或专职办案人员,是他们的判断力有问题吗?显然不是。
本案的始作俑者——地区农委科教科不过从中占了万儿八千元的便宜,北疆乡政府也不过从中占了万儿八千元的便宜,竟至于使本案拖了整整5年而不能解决。什么原因?因为被放置在首位的利益主体不是人民,而是部门利益、官场关系和自己的乌纱帽。
决死农民的悲惨际遇谁来给唐维君一条生路?
5年来,唐维君上百次跑县、地区、省城、北京申诉冤情,行程总计超过5万公里,等于走了4回红军长征路,绕地球赤道近一圈半。
现在,43岁的唐维君骨瘦如柴,弱不禁风。与他同岁的妻子疾病缠身,嘴里只剩下7颗牙。他的百万资产已经化为乌有,为生存,为告状,又填新债20多万元。所有农用机械或被银行扣押,或被债主拉走。因欠哥哥的工钱和借款,生活也举步维艰的哥哥甚至和他动了刀子。铁丰农场那3000亩地已是荒草萋萋,风雨飘摇,由年迈的老父老母枯守在那里。
性格倔强的唐维君也曾努力自救,案发的第二年即1999年,他设法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种了1000亩品种为“格劳柏”的油菜,收获菜籽20万斤——再生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了。可当他把菜籽拉到车站准备转卖外地时,债主们闻讯而至,将全部菜籽哄抢一空。一年收获又血本无归,这条东北汉子跌坐在站台上,抱头痛哭……
他3年没回家过年了。这位当年的百万富翁已倾家荡产,沦为身无分文、债台高筑的“逃债户”和“告状户”。两个孩子谈起家里的惨状就泪水涟涟,16岁的女儿瞒着父亲,亲笔写了一封求救信,跪送到省人大代表张洪力面前……
农业部显然通过黑龙江省农委,向大兴安岭农委传递了强有力的信息。2003年2月,全国十届人大、政协会议召开前夕,大兴安岭农委放出风来,说已经确定了唐维君一案的解决方案:免收5年的土地承包费,再为唐维君提供生产自救资金20余万元。但是,两会刚刚闭幕,此方案又如泥牛入海无消息,笔者不能不怀疑,这是地方某些官员担心唐维君去北京“两会”告状而采取的缓兵之计!
时至今日,唐维君还没看到什么指望。他几近绝望并已经视死如归。最终找到农业部,唐维君认为他已经找到“天”了。2003年,如果告天天不应,仍不能把他从苦海中解救出来,他决定以死鸣冤,一了百了。他的确已经无路可走。
现在,谁来给唐维君一条生路?
我告诉他,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免不了会有些丑恶现象。但是请相信,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对人民群众的苦难坐视不顾的,绝不会对坑农、害民的犯罪者和官僚主义者放任不管的。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定要报!
(特别声明:本文所述事实,由唐维君、代理律师蒋及笔者负全部法律责任。)
2003年3月22日改定于北京
(选自《报告文学》2003年第7期)
遭遇美国教育遭遇美国教育(1)
⊙高 钢
10岁的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
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排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
面对与中国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洋景”,种种的疑虑、困惑接踵而至,美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究竟是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