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问题





嘁牢!   ?br />     袁芹只读完高小便辍学在家和母亲一道下地干活了。袁芹出外打工的动机非常单纯:挣点钱回来盖房子。父亲在世时盖下的两间茅草屋因常年失修,已不能遮风挡雨。看到别人家用外出打工的钱翻盖了新房,20岁的袁芹和母亲商量,她也要出去打工挣点钱回来,将两间旧屋整修或翻盖一下。母亲先不答应,后来一场暴风雨把家里的床铺锅灶都淋湿了,她才含着泪应允了女儿。    
    袁芹和本村的打工人一道去了河北某市,先在建筑工地上干,没多久,工地上的活完了,她又被一家餐馆雇用。餐馆的老板郑某四十多岁,妻子在本市一家企业里担任主管会计,女儿也18岁了。他之所以在好几个求职的打工妹中单单挑中了袁芹,是因为通过试用郑某看出袁芹不仅手脚勤快,而且长相出众。郑某发给袁芹的月工资只有一百多元,但他非常善于让客人心甘情愿甚至主动将小费递到袁芹的手上。袁芹对客人在递小费时摸上两把捏上几下的浮浪举动非常反感和害怕,有一次还打过客人的耳光。郑某为此并不怪罪袁芹,反而劝她多想想家中的母亲和母亲住着的破草房。他还帮着袁芹喝斥过胡乱来的客人。每当这个时候,袁芹的心就软了,为了家中的破草房为了母亲为了能多挣点钱,只要不失身,忍忍也就算了。至此,她已把郑某看成了自己的靠山和保护人。    
    有一天,郑某出门去了,店里来了两个男人,要了一大桌子的菜,两瓶白酒,并点名要袁芹做陪酒小姐。一会儿功夫,不胜酒力的袁芹便被他们灌得烂醉,就在包厢的沙发上,袁芹遭到了他们的奸污。酒醒后的袁芹痛不欲生。郑某回来了,当着袁芹的面,装成怒不可遏的样子,摔碎了几只盘子,打破了一扇厨窗的玻璃,还砸散了两条凳子,将店里的伙计们挨个臭骂了一遍,然后又给了袁芹200元钱以示慰问。从未经过什么事的乡下姑娘袁芹根本就想不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出自郑某的精心安排,郑某早就在打这个乡下打工妹的主意,只是不想承担一个女孩子初夜红的责任,才演出了这场令人切齿的丑剧。在贫穷而又愚昧的环境中长大的袁芹,把初夜红的丢失当作了一份标志的陨落,一种支撑的坍塌,她认为,一个女儿家没有了这点贞操,还能再守什么?这样,当郑某在袁芹身上施以越来越多的小关照小恩惠之后,袁芹便心甘情愿地成了郑某的“情人”,甚至当郑某直接向袁芹提出要她做他的“二奶”时,她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没多久,袁芹怀孕了,袁芹把自己怀孕的事当作喜讯告诉了郑某。谁知郑某听说后,左哄右劝要袁芹把孩子流了。袁芹先不同意,后来架不住郑某对于方方面面利害关系的分析,特别是当他提到她的母亲时袁芹的心动了,他趁机又允她过些日子先把她母亲的房子盖了,再来要个孩子。于是袁芹顺从地走进医院做了人流手术。    
    郑某根本就不会为袁芹母亲盖什么房子了,袁芹给予他的新鲜感已渐渐失去,有好多次他转着弯儿,向袁芹提出了要终止他们的关系。愚拙幼稚的袁芹却以为他在试她的忠贞,她又一次让自己怀上了郑某的孩子,她完全把郑某当作了丈夫当作了精神支柱。郑某发现袁芹的肚子隆起来,便又故伎重演哄袁芹去医院做了。这一次,袁芹高低不再答应,她说她袁芹今生今世做人是郑某的妻子,做鬼也是郑某的老婆,她无论如何得为郑某生下一个孩子。郑某见袁芹八条牯牛拉不回的样子,慌了,先是来软的,后又来硬的,甚至在争吵时还打了袁芹的耳光……袁芹虽然生气虽然伤心,但她仍然把这些都看作是“哪有烟囱不冒烟,哪有夫妻不吵架”的正常现象。    
    为了让郑某不再生气,袁芹嘴里答应去做了孩子,但临去医院时,又推三阻四一拖再拖,拖足了9个月,孩子就要降生了。    
    郑某只好将袁芹送进了妇产医院。两天后袁芹生下了一个女孩,7天后,母女可以出院了,可在此期间内,郑某一直没有露面。


走近打工妹畸婚(4)

    袁芹心想,自己毕竟只是郑某偷偷养着的“小老婆”,郑某不敢在公开的场合里来照顾她完全情有可原,她咬着牙抱着孩子办了出院手续回到了所谓的“家”,谁知门锁换了。抱着孩子再去餐馆,餐馆的门也关了,郑某不知了去向。袁芹生下孩子才7天,恶露还未干净,在远离故乡的城市里,她举目无亲。幸好她的手头上还有一点钱,从旅馆里开个房间住了下来。月子里的袁芹整天以泪洗面。哄睡了孩子,满大街小巷去找郑某。哪里能找得到?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女孩子到处去询问一个男人的去向,不知遭到了多少人鄙夷的目光和嘲笑。    
    袁芹只好带着尚未满月的女儿回到了花园村。房子还是那么破,破得不能再住人的屋顶下却又多了一个哇哇啼哭的私生子。村里村外的男男女女们顿时有了谈长论短指指戳戳的话把子。袁芹的母亲只恨自己耳朵不聋眼睛不瞎,最后趁袁芹下地干活的时候,将自己吊死在破屋顶的木梁上。    
    我是在袁芹母亲死后十多天里听到有关消息的,当袁芹的邻居带着一副不屑的口吻把这些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我还沉浸在痛惜韩桑之死的低落情绪里。丈夫知道我的心理承受力相当脆弱,建议我暂不要去采访袁芹。否则,我又将要陷入一场难以自拔的悲愤之中。然而,对于这样的陷入,我不愿回避也不能回避。一年多来,我像是受了一种力的牵引,城市乡村,车站码头,到处与人交谈,听人倾诉,陪人落泪……好长一段时间内,它构成了我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    
    袁芹对于我的造访并不感到吃惊。她将视线从酣睡的孩子脸上抬起来,只在我的脸上轻轻一扫,便又移开去,对着空空洞洞的门外,空空洞洞地看着。    
    “我的忙谁也帮不了……你们妇联也帮不了”,她在听了“我是文联某某”自我介绍后,把我当成了妇联的人了。“我都问了,那个老畜牲(指郑某)他这样待我还犯不了法——如今没有王法也就算了,可竟也没有天理!”    
    袁芹的声音有点发抖,我知道她是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感,不愿在陌生人面前露出她的悲痛来。没坐多久,袁芹突然问我:“阿姨这里有熟人吗?”见我摇头,她又说:“对不起,阿姨,今晚是我妈回煞的日子……我怕不能留您了。”    
    “守回煞”是六安地区一项很古老的祭祀活动。传说人死了,灵魂站在望乡台上一时不忍离去,回头望乡时,眼光便落在了家中的某处。等去阴曹地府报过到,须得再返回来将眼光讨了去,顺便看家人最后一眼,所以六安人又把回煞叫做讨眼光。这里的人们是非常看重这项活动的。在讨眼光的日子里,死者所有亲属朋友等都得聚在死者的家中,守上一夜,这一夜,家中的狗不能叫,猫不能跑,人不能睡觉也不能说话,点了油灯,静静地恭候着。我看看空落落的破草房和孤苦伶仃的母女俩,试着对袁芹说:“阿姨想留下来陪陪你行不行?”    
    尽管袁芹说:“不要不要,你是生人,我家马上就有人来——没人来我也不会害怕。”但我还是看出了,她内心里是希望我能留下来的,因为我知道,一个女孩儿家很少有不害怕单独守回煞的。    
    吃过晚饭,袁芹将装了7只熟鸡蛋一根筷子的小口罐儿放到家门口,然后便点了香油灯,和我一起坐到了内屋。家里一直没有一个人来。我们都不能说话,这是规矩。袁芹哄睡了孩子,便呆呆地坐在油灯下望着忽忽闪闪的灯苗出神。她的脸颊上已失去了一个22岁女孩儿家应有的红晕,眼角上也过早地出现了细细的鱼尾纹,肯定是由于哭得太多的缘故,她的下眼帘竟变得松肿形成泪袋了。头发很好,却被剪得很短,豁豁桠桠的,像是她自个随便绞下的……上半夜,我的思维还比较清晰,可到了下半夜,眼皮儿怎么也撑不住了,不知什么时候竟冲起盹来。快天亮的时候,一下子惊醒了。油灯仍在亮着。袁芹趴在放油灯的桌子上压低着声音在哭,瘦削的双肩不停地抽动着……可怜的孩子,今年才22岁啊!我伸出手为她理了理散乱的头发。她仰起脸来,看看我,突然一下子扑倒在我的脚下,捶地大哭:“阿姨啊,往后我可怎么办?我可怎么办……”    
    袁芹提出要去告那畜牲,我还劝她不如算了。近从一个《打工》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题为:“法官的愤怒:我替打工的侄儿讨不回公道!”文章里写道:“一个年仅23岁的打工仔,因工伤而终身阳萎了,然而,厂方却不肯赔偿一分钱。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这名不幸的打工仔想到了在家乡当法官的小姨。女法官毅然南下,决心为致残的外甥讨回公道。然而,在为期近一个月的索赔过程中,知法、懂法的女法官同样受到种种的刁难和屈辱,最后不得不以含泪妥协而告终……”可以想像得出,打工妹袁芹又如何能讨得回自己的公道?韩桑不是把命给搭上了也没讨回啥吗?我劝袁芹算了,我是设身处地替袁芹着想。    
    我感到在我的一生中,最难的一次告别怕就要算那天我跟袁芹说再见了。尽管我和袁芹原先并不认识,尽管袁芹也知道我这个“妇女主任”不能为她解决任何问题,但那天送我出门时,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紧紧地挽住我的胳膊,几乎要靠着我才能站住的身子微微地颤抖着——她的内心一直在哭泣。    
    前不久,袁芹的邻居告诉我,袁芹走了,抱着孩子走的。究竟去的哪儿她谁也没告诉,村里没有她的亲人。邻居们看见她临走时去了她娘的坟上,化了钱纸,好像没哭。破草房的门没有上锁——她是肯定不会再回来了……


走近打工妹失落(1)

    什么“虎毒不食子”,什么“可怜天下父母心”,什么“只有不孝的儿女,没有不慈的父母”等等等等,这些所谓的老古话在柏家芸的面前,显然都成了一堆谎言。    
    今年32岁的柏家芸,漂在上海已15年了,挣来的钱一部分要寄给自己的父母,一部分要寄给孩子的奶奶,而她本人至今却连一个能容她住上三五天的家也没有。没有家的感觉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是很难受的,但对于柏家芸来说,似乎不是那么很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她再也找不回15年前失落在村边山芋地里的那份淳朴的乡情及一个农家女孩儿的青春和单纯了。她是家中惟一的女孩子,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按说在这样的家庭里,即使她不会受到特殊的娇惯,最起码也能和哥哥弟弟一样得到父母的平等对待。然而,在重男轻女恶习相当严重的乡下,柏家芸竟被自己的父母当作了贫穷的祭品。15年前她虚岁17。由于天生营养不良,柏家芸17岁了尚未发育成熟,1。4米的个子,焦黄的头发,体型看上去怎么也还像是个没长大的小女孩。然而,就在这一年的春季,父母在她本人一点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将她许给了邻村一个比她大上8岁的得有脑炎后遗症的杨姓男人。    
    柏家芸的父母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钱。他们的大儿子也就是柏家芸哥哥秋季里要结婚,未过门的嫂子并未向他们家索要什么彩礼,而是柏家太穷了,穷得连一天三顿饭也吃不周全。为了在新媳妇过门时能办出几桌像样的酒席来,他们就在自己惟一的女儿身上打起了算盘,远近闻名的富户杨家有个独生子由于痴呆一直没找到对象,于是,柏家芸就成了父母拿来兑换几桌酒席的物品。她是被她的哥哥背到了半路后又被两个女人推着搡着有时甚至还要拖着拽着才送到男家的。一路上她大声地哭喊着,好多次趴到地上跪在田埂上回过头来一声又一声地叫爹叫娘,求他们不要把女儿朝火坑里送……柏家芸的邻居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笔者:“哎哟,那喊声!惨哪……就像奶羊挨拉了去宰一样,好多天,耳朵边还响着‘妈呀妈呀’的叫……”新婚之夜,她用乡下女人纳鞋底用的细麻线将自己的裤腰带一道又一道地勒得铁紧并都结成了死扣。人高马大的痴呆男人在雄性本能的冲动下撕了柏家芸的裤子并将她打得死去活来。    
    第二天一早,呆男人把夜里的情况告给了自己的母亲。柏家芸起床时,婆婆便开始大骂,骂她的父母不是个东西,要了她杨家那么多的礼银,嫁过来的女儿却不尽一个女人的本分。三天回门时,柏家芸哭倒在爷爷的膝下。一家老小,只有年迈的爷爷给过她一些疼热。但爷爷已经双目失明,靠吃一口闲饭苦度余生的老人又能有什么法子来帮助或解救可怜的孙女儿呢?爷爷只好拿一些宽心的话来安慰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