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3)
倏忽之间,独木舟站起来一个长大的黑色身影,脸上垂着一方黑布,通体隐没在幽暗的夜色之中,声音却是清亮浑厚:“在下张禄,见过特使。”
“敢问先生,”王稽遥遥拱手,“张禄何许人也,竟有伊尹之比?”
黑色身影淡淡漠漠道:“伊尹原本私奴出身之才士。方今之世,才具功业胜过伊尹者不知几多,如何张禄便比他不得?”
“先生既是名士,可知大梁范雎之名?”
“张禄原是范雎师兄,如何不知?”
“如此说来,先生比范雎如何?”
“范雎所能,张禄犹过。”
“何以证之?”
“待安平小弟与特使叙谈之后,若特使依旧要见张禄,在下自会证实所言非虚也。”一语落点,独木舟便不见了长大的黑色身影。独木舟后生的齿光在幽暗中又是一闪:“大人稍待,小人三更自来。”说罢一阵水声,独木舟又飘然去了。
第十部分:士相峥嵘范雎已死 张禄当生(2)
倏忽来去,却使王稽更是疑惑,只觉其中必藏着一番蹊跷莫测。那独木舟后生昨日并未留下姓名,今日一见却是先报姓名,又恰恰是丞相魏齐的武士,意味何在?范雎身世已经访查得清楚,都说他是散尽家财游学成才之士,如何突然有了个师兄?果然这个师兄才具在范雎之上,完全可走名士大道公然入秦游说,却为何要这般蹊跷行事?莫非……王稽心中突然一亮,立即快步回到秦使庭院,吩咐精悍御史着速清理余事,做好随时离开大梁的准备。一切安排妥当,王稽便在位置较比隐秘的书房静坐等候。
驿馆谯楼方打三更,书房廊下便是一阵轻微脚步。王稽拉开房门,便见幽暗的门廊下站着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瘦高条子,只对着他一拱手,也不说话便径自进了书房落座。王稽跟了进来,递过一个凉茶壶便也在对面落座,只看着瘦削精悍的年轻武士,却不说话。
“大人可有听故事的兴致?”
“秋夜萧瑟,正可消磨。”
武士咕咚咚喝下几口凉茶,大手一抹嘴角余渍两手便是一拱:“小人郑安平,在丞相魏齐身边做卫士,月前亲眼见到一桩骇人听闻惨案,想说给大人参酌。”
“老夫洗耳恭听。”
郑安平粗重的叹息了一声,便断断续续地说了起来,呜咽秋风裹着秋虫鸣叫与谯楼梆声拍打着窗棂,王稽竟似浑身浸泡在了冰冷的水中。
那一日,丞相府大厅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百官宴席,庆贺中大夫须贾成就了魏齐修好盟约。凡在大梁的重臣都来了,丞相的几个心腹郡守也不辞风尘的赶来了。除了魏王,几乎满朝权贵都来了。两个百人队武士守护在大厅之外,从廊下直排到庭院大池边,郑安平恰恰便在廊下,将巨烛高烧的大厅看得分外清楚。
一番锺鼓乐舞之后,丞相魏齐用面前的切肉短剑撬开了热气腾腾的铜爵,宴席便在一片喜庆笑声中开始了。魏齐极是得意地宣布了魏齐结盟的喜讯,吩咐须贾当场宣读了盟约文本。权贵们便一齐高呼丞相万岁,又向须贾大功纷纷祝贺。魏齐当场宣读了魏王诏书,晋升须贾为上大夫官职,晋爵两级。举座欢呼庆贺,须贾满面红光地更换了上大夫衣冠,先谦卑地跪拜了丞相,又踌躇满志地举爵向每个权贵敬酒,不消半个时辰,满座权贵都是酒兴大涨,纷纷吵嚷要舞女陪席痛饮。
便在此时,魏齐却用短剑敲敲酒爵:“有赏功便有罚罪,此为赏罚分明也。两清之后再尽兴痛饮。”举座又是一阵丞相万岁丞相明断的欢呼之声,声浪平息,魏齐脸色倏忽阴沉:“此次出使,竟有狂妄之徒私受重贿,里通他国,出卖大魏,是可忍,孰不可忍!”
簇新冠带的须贾摇摇晃晃走到末座,在举座一片惊愕中便是厉声一喝:“竖子范雎,敢不认罪!”
论职爵,范雎原本远远不能入权贵宴席,因了使齐随员一并受邀,范雎得以前来,座席便在接近厅门的末座。宴席一开始范雎就如坐针毡,及至须贾晋职加爵,范雎便想悄悄退席。可旁边几名一同出使的吏员却不断向范雎敬酒,竟是没有走成。待到丞相拍案问罪,郑安平看得很是清楚,那个范雎反倒坦然安坐,再也没有走的意思了。见须贾张牙舞爪疾言厉色,范雎突然一阵哈哈大笑,起身走到厅中高声道:“敢问上大夫:私受重贿,里通他国,有何证据?”
“证据?我就是证据!”须贾脸色发青,尖声叫嚷着。
范雎却是坦然自若:“如此说来,须贾无能,有辱国体,在下便是证据了。”
“大胆小吏!”魏齐勃然拍案,“可惜老夫不信你!”
范雎毫无惧色,便是从容一笑:“丞相若只信无能庸才,夫复何言?然丞相总该信得齐王,信得安平君田单。事有真伪,一查便知,何能罪人于无端之辞也?范雎告辞!”大袖一甩,转身便走。
“回来!”魏齐一声暴喝,骤然又是咝咝冷笑,“老夫纵然信得田法章与田单,也不屑去查问。处置如此一个小吏,何劳有据之辞?来,人各竹鞭一支,乱鞭笞之!”
立即便有仆役抬进大捆竹鞭放置大厅中央,权贵大臣们酒意正浓,一时间大是兴奋,纷纷抢步出来拿起竹鞭围了过来。须贾更是猖狂,呼喝之间便将范雎一脚踹倒在地,尖叫一声“打!”四面竹鞭便在一片“打!打死他也!”的笑叫中如疾风骤雨交相翻飞。郑安平说,范雎的凄惨嚎叫声顿时让他一身鸡皮疙瘩!大厅中红袖翻飞口舌狰狞,与红衣鲜血搅成了一片腥红,汩汩鲜血流到他脚下的白玉砖上,浸成了一片血花。
这竹鞭原本便是劈开之软竹条,执手处打磨光滑,稍头却是薄而柔韧,打到人身虽不如不如棍棒那般威猛,却是入肉三分奇疼无比。以击打器具论,棍棒譬如斩首,这鞭笞便仿佛凌迟,一时无死,却教你受千刀万剐之钻心苦痛!
第十部分:士相峥嵘范雎已死 张禄当生(3)
打得足足半个时辰,那个范雎早已经血糊糊无声无息了。魏齐哈哈大笑:“诸位,老夫今日这操鞭宴却是如何啊?”权贵们气喘吁吁地一片笑叫:“大是痛快!”“活络筋骨,匪夷所思!”须贾便是一声高喝:“来人!将这个血东西拖出去,丢进茅厕!”魏齐拍案大笑:“死而入厕,小吏不亦乐乎!来,侍女乐女陪席,开怀痛饮也!”
便在权贵们醉拥歌女的笑闹喧嚷中,丞相府家老领着三个书吏将一团血肉草席卷起,抬到了水池边小树林的茅厕里。郑安平悄悄跟了过去,便听几个入厕权贵与家老书吏们正在厕中笑成一片。“每人向这狂生撒一泡尿!如何?”“妙!尿呵!都尿啦!”“尿!”“对!尿啊!哪里找如此乐子去!”“老夫之见,还是教几个乐女来尿,小子死了也骚一回!”便听轰然一阵大笑,茅厕中便哗啦啦弥漫出刺人的骚臭……
郑安平走进了大厅,径直对魏齐一个跪拜:“百夫长郑安平,求丞相一个小赏!”
“郑安平?”魏齐醉眼朦胧,“你小子要本相何等赏赐?乐女么?”
“小人不敢!小人只求丞相,将那具尿尸赏给小人!”
魏齐呵呵笑了:“你,你小子想饮尿?”
“小人养得一只猛犬,最好生肉鲜血,小人求用尸体喂狗!”
魏齐拍案大笑:“狂生喂狗,妙!赏给你了,狗喂得肥了牵来我看!”
就这样,在权贵们的大笑中,郑安平堂而皇之地将血尿尸扛走了。
王稽脸色铁青,突然问:“范雎死了没有?”
“自然是死了。”郑安平一声叹息,“丞相府第二天便来要尸体,在下只给了他等一堆碎肉骨头,又将那只猛犬献给了丞相方才了事。”
“天道昭昭,魏齐老匹夫不得善终也!”王稽咬牙切齿一声深重的叹息,良久方才回过神来,“敢问这位兄弟,这张禄当真是范雎师兄?你却如何结识得了?”郑安平闪烁着狡黠的目光,神色却很是认真:“大人,在下不想再说故事了。范雎的事是张禄请在下来说的,大人只说还要不要见张禄。他的事当有他说。”王稽点头一笑:“你等倒是谨细,随时都能扎口,却只让老夫迷糊也。”郑安平一拱手:“素闻大人有识人之明,断不止迷糊成交。”王稽笑道:“素昧平生,你却知老夫识人?”郑安平道:“张禄所说。在下自是不知了。”王稽思忖道:“老夫敢问,这张禄不是范雎,如何不自去秦国,却要走老夫这条险道?”郑安平目光又是一闪:“在下已经说过,张禄之事有张禄自说。大人疑心,不见无妨。”王稽略一沉吟便道:“也好,老夫便见见这个张禄。明晚来此如何?”“不行。”郑安平一摆手,“大人但见,仍是池畔老地方,初更时分。”王稽不禁呵呵笑了:“老夫连此人面目尚不得见,这却是个甚买卖?”郑安平瘦削的刀条脸却是一副正色:“生死交关,大人鉴谅。”王稽便是点头一叹:“是了,你是相府武士,私通外邦使节便是死罪也。老夫依你,明晚初更。”“谢过大人。告辞。”郑安平起身一躬,向王稽一摆手,示意他不要出门,便径自拉开门走了出去,竟是没有丝毫的脚步声。
此日清晨,却有快马使者抵达,带回了用过秦王大印的盟约并一封王书。秦王书简只有两行字——盟约可成,或逗留延迟,或换盟归秦,君自定夺可也。王稽一看便明白,这是秦王给他方便行事的权力:若需在大梁逗留,便将盟约迟呈几日,若秘事无望,自可立即返回咸阳。琢磨一阵,王稽终于有了主意,将王书盟约收藏妥当,便在书房给魏齐草拟换盟书简,诸般文案料理妥当,天色也渐渐黑了下来。
谯楼打响初鼓,驿馆庭院便安静了下来。除了住有使节的几座独立庭院闪烁着点点灯火,偌大驿馆都湮没在初月的幽暗之中。当那只独木舟荡着轻微的水声漂过来时,王稽已经站在了岸边一棵大树下。独木舟漂到岸边一块大石旁泊定,便有一个高大的黑色身影站了起来:“特使若得狐疑,张禄愿意做答。”王稽便道:“先生无罪于国,无罪于人,何不公然游学秦国?”黑色身影道:“以魏齐器量,张禄乃范雎师兄,如何放得我出关?自商鞅创下照身帖,魏国也是如法炮制,依照身帖查验出关人等,特使如何不明?”王稽道:“如此说来,先生面目在魏国官府并非陌生了?”“天意也!”黑色身影只是一叹,便不说话了。王稽心下顿时一个闪亮,便道:“后日卯时,老夫离魏,却如何得见先生?”黑色身影立即答道:“大梁西门外三亭岗,特使稍做歇息便了。”说罢一拱手说声告辞,独木舟便倏忽荡开去了。
王稽在岸边愣怔得片刻,便回到了书房,与随身跟进的精悍御史仔细计议得半个时辰,便分头料理善后事宜了。这件事从头至尾都是扑朔迷离诸多疑惑,见诸于求贤史话更是匪夷所思——已经允诺带人出关了,却还不识此人面目,当真拍案惊奇也!然则事到如今,此险似乎值得一冒。毕竟,这个张禄是范雎连带出来的一个莫测高深的人物,轻易舍弃未免可惜。促使王稽当即决意冒险者,便是黑色身影说得照身帖之事。这几日王稽已查得清楚,魏国官府吏员中没有张禄这个人,大梁士子也从未有人听说过张禄这个名字。若是刚刚出山的才士,一则不可能立即便有照身帖,二则更不可能怕关隘比对范雎头像认出。一个面目为魏国官府所熟悉的张禄,当真是张禄么?再说,一路同行三五日,总能掂量得出此人分量,若是鱼目混珠之徒,半道丢开他还不容易?
第十部分:士相峥嵘范雎已死 张禄当生(4)
次日清晨卯时,王稽便带着国书盟约拜会了丞相府,魏齐立即陪他入宫晋见魏王。交换了用过两国王印的盟约与国书,魏王又以邦交礼仪摆了午宴以示庆贺。宴罢出得王宫,已经是秋日斜阳了。依照魏齐铺排:执掌邦交的上大夫须贾晚间拜会特使,代魏王赐送国礼;次日再礼送秦使出大梁,在郊亭为王稽饯行。王稽原本打算换定盟约便离开驿馆住进秦国商社,以免吏员随从漏出蛛丝马迹。此刻欲当辞谢,却又与邦交礼仪不合。魏国本来便最讲究邦交铺排,强自辞谢岂非更见蹊跷?思忖之间,王稽便只有一脸笑意地依着礼节表示了谢意。
暮色时分,须贾在全副仪仗簇拥下带着三车国礼进入驿馆拜会,招摇得无以复加。王稽却没有兴致与这个志得意满的新贵周旋,便没有设宴礼遇,却只是扎扎实实地回敬了须贾一车蜀锦了事。须贾原本是代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