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3)
这位高山仰至般的赫赫战神,期待着他的详尽部署。
第十三部分:长平大决秦国朝野皆动 白起秘密入军(3)
此时,白起的长剑却笃笃点地两声:“今日初帐,言尽于此,余皆开战时部署。最后一事:秦王已经亲临河内,做我三军总后援!旬日之内,便有无数炊饼酱肉之随身军食源源入军,各营务必整装足食,坚甲重兵,枕戈待旦以候军令!”
“秦王万岁!”将军们终于敞开喉咙喊了一声。
次日清晨,非但秦军各大营立即紧张起来,整个河内河东两郡都紧张沸腾起来了。此时秦昭王已经秘密抵达河内野王,紧急下诏河内河东两郡:十五岁以上男子,携带铁锹铲耒等农具,悉数开赴长平;除去病弱,能走动之妇幼老者,全数在各个县城外结成军炊大营,日夜舂面舂谷,赶制硬饼、酱肉与饭团;征发全部牛车马车,源源不断地将制好的现成军食装好口袋运往军前。秦昭王又向官民当即颁发《行赏诏令》:两郡庶民,人各先行赐爵一级!援军功劳,大战后以秦法之《军功爵法》论功行赏!如此一来,庶民立即欢呼起来,有吃有住有军功,不亦乐乎?旬日之间,太行山以南至大河北岸的广袤原野上,立即便是车马人流不断,鸡鸣狗吠相闻,炊烟昼夜袅袅,山川如同鼎沸一般。
秦军将士的紧张却与赵军恰恰相反。第一件大事,便是加固旧营垒,构筑新营垒。所有开来的民伕大队都迅速编入了各营,除了与兵士们一起掘壕筑壁,便是采集搬运各种适合做磙木擂石的粗大树段与锋利山石。最大的调遣是,河内山塬的南三陉营垒的十余万兵力全部向北推进三十里,重新构筑新营垒。这道营垒与西部老马岭营垒遥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L”型,两道营垒间便是水流湍急水面宽阔的丹水。老马岭秦军却另有一番忙碌,这便是在加固壁垒的同时,在临近丹水河谷的山坳里修筑六座粮仓,通往粮仓的山坳出口构筑最有声势最为坚固的防守壁垒。后世将这道山岭叫做空仓岭,便是因了这六座粮仓。这是后话。除了这最要紧最费时的劳作,便是隐蔽安置源源不断运来的大型防守器械:重型连弩、猛火油车、塞门刀车、抛石礟车、铁轮冲车、望楼云车、铁皮木牛等等等等,都要在旬日之内安置妥当且要不为远处察觉,当真也是颇费工夫。
朦胧夜色之中,白起的百人马队却飞向了河内的铁骑大营。王陵、赢豹两员铁骑大将听完白起对军令的反复申明与叮嘱,又秘密计议得半个时辰,便各自带着两万五千最精锐骑士偃旗息鼓地进了太行陉与白陉,插入上党腹地去了。两支铁骑一出发,白起立即下令河内原留做总策应的剩余五万余步骑大军连夜进轵关陉北上,在狼城山背后隐蔽驻扎。白起对统率这支大军的主将桓龁严厉下令:“非老夫亲令,不得擅自驰援出击!”
日月交错,倏忽间旬日过去,一场旷古大战终于在满目苍黄的秋日来临了。
第十三部分:长平大决等而围之 兵法破例(1)
第一次犯难了,赵括在行辕大帐反复转悠着揣摩着,竟总是不能决断。
赵括之难,在于选定一个确定的进攻方位。斥候反复密探,证实秦军主力集结在老马岭营垒与丹水南三陉营垒,西部沁水营垒不是重兵;秦军丹水营垒已经北进三十里,与另两道营垒隐隐然形成了三面照应,似乎只给赵军留下了上党东部的回旋地带。从大势看,赵军在长平关外与丹水两岸已经集结了五十余万大军,背后又有十多万大军防守百里石长城营垒,大军退路以及与邯郸粮道的畅通是完全可靠的。说起来,赵括也不是全部放弃了防守,而是在确保背后营垒的前提下,集中南路大军攻秦,态势上是进可攻退可守,不失为完善方略。更重要的是,秦军总兵力也是五十余万,与赵军大体相等。赵括精熟兵法经典,回忆一番,谁也没有对军力对等之时的战法有过论述,能记起的只有《孙子》一句“敌则能战之”。而《孙子》此句,说得恰恰便是兵力对等时要设法战而胜之!也就是说,对等之时最能体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根本就没有拘泥一道之战法,唯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这便是战胜敌方!赵军之长原是轻锐猛攻,若充分施展大举进攻,便有极大优势。《孙子》又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据此论断:秦军兵力既不能包围赵军,也不能进攻赵军,更不能分割赵军;但要决战,便只有三种情形,或对峙互守,或相互进攻,或一方主动进攻;时至今日,两军对峙已经三年,秦军依然没有进攻态势,剩下的便只有赵军猛攻了,否则便是永远地在上党对耗下去。赵括对秦军战略意图的判断正在于此:名将不在,攻取上党没有胜算,便长期对峙,以国力拖跨赵军!敌之所欲,我自不为也。秦军要久拖,我便要速决,否则,赵国陷入泥潭便是甚事也不能做,第二次变法更是梦想了。
方略既定,剩下的便是进攻时机与进攻方位了。反复思忖,赵括将开战日期定在了八月初日。此时白日晴空万里,夜来却是月黑风高,昼夜皆对攻方有利。然则,这第一拳打向何处才能打得最为响亮?赵括却是颇费思量。
“禀报上将军:斥候营总领急报!”
中军司马急促的声音使赵括恍然醒悟,只一挥手便坐到了帅案前。斥候营总领匆匆进帐便是一躬:“禀报上将军:我营斥候乔装老韩民进入秦军营垒,探得老马岭新建了六座粮仓,隘口处有重兵布防!我斥候在山中带回一个老韩药农,熟知粮仓四周地形!”
“请老人家进来。”赵括平静地吩咐一声,便站了起来步下帅台,对着走进来的干瘦的白发老人便是一拱手,“老人家,请入座。来人!军食一案。”片刻间一案军食便抬了进来,老人说声多谢,便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马奶子干肉黄米饭团竟一股脑儿扫了进去,末了便是抹着嘴角一声长叹,秦人虎狼,饿煞老韩人也!赵括问起粮仓之事,老人便摆起案上碗筷盘盏做比方,细细地将六座粮仓的山势水流地形说了一遍。赵括才思挥洒,当场便用木炭在木板上画了下来,看得老人直是啧啧称奇。送走老人,赵括一番转悠揣摩,不禁便是放声大笑起来。
太阳初升。薄雾尚未消散。长平以南的赵军大阵出动了。
这是赵括的第一波试探攻势。中央步军十万,两翼骑兵各五万,总共二十万红色胡服大军,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中央方阵是赵括的攻坚主力——分做三个梯次的步军方阵:第一梯次三十列每列千人的牛皮盾牌弯刀兵,第二梯次三十列每列千人的长矛投枪手;第三梯次三十列每列千人的强弩弓箭手。如此九万人方阵之后,便是赵括亲自统率的一万最精锐的刀矛两备的步军与那个千人飞骑队。方阵两侧各有一座三丈余高的望楼云车,猎猎飞动着巨大的“赵”字红色纛旗。两翼骑兵尽皆阴山胡马,人各一口长刀一张弯弓,千骑一旗,部伍极是整肃。二十万大军之后,便是分驻长平关南北的两大营三十六万主力大军。如何投入这三十余万主力,赵括要视今日第一次攻势战况而定。毕竟初次大战,孤注一掷是没有必要的。
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秦军营垒的大军出动了,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秦军大体也是二十余万,连阵式都与赵军大体相同,两翼骑兵中央步兵。这是实力堪堪抗衡风格却是迥异的两支大军:秦军是坚甲重兵,步卒是又窄又高的乌铁盾牌;赵军是轻锐灵动,牛皮盾牌又大又园;秦军是阔身短剑,赵军是弯月战刀。两翼骑兵之不同,在于秦军铁骑之战马有护甲,骑士也是铁甲长剑背负长弓,而赵军骑士却是轻便的紧身胡服牛皮软甲。秦军中央纵深处的云车上一面黑色大纛旗,大书一个斗大的“王”字。王龁立马云车之下,轻蔑地望着赵军只是冷笑。 秦军大阵隆隆推进之时,阵后却是烟尘大起,加上薄雾遮掩,老马岭营垒竟是完全被湮没在烟尘秋雾之中。
赵军阵中便有一将高声道:“上将军,秦军后阵不清,须提防有诈!”望楼云车下的赵括一摆手冷笑道:“烟尘向我方飘动,秦军增加兵力而已。任何诈术,都挡不得雷霆万钧之一击!”说罢举起手中令旗,大喝一声:“起!”令旗便断然劈下。
陡然之间,鼓声号角大起,云车大纛旗在空中不断向前掠动,两翼红色骑兵顷刻发动,山呼海啸般向对面松林卷地包抄过去。中央步兵方阵则跨着整齐步伐,山岳城墙一般向前推进,每跨三步必大声喊“杀!”竟是从容不迫的隆隆进逼。
与此同时,王龁手中令旗劈下,凄厉的牛角号声震山谷,秦军的两翼铁骑也山呼海啸般迎击上来,中央重甲步兵同样是无可阻挡地傲慢阔步,仿佛黑色海潮平地卷来。
第十三部分:长平大决等而围之 兵法破例(2)
终于,两大军阵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若万顷怒涛扑击群山!阔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铺天盖地,沉闷的杀声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这是战国之世最强大的两支铁军,都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都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铁汉碰撞,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山塬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没……
大约半个时辰,望楼云车上的赵括眼睛骤然亮了。遥遥看去,红色赵军显然在缓慢进逼,黑色秦军已经开始向后蠕动!赵括兴奋得声音都颤抖了:“大旗将令:中军策应出动!一举破敌!”随着红色大纛旗猛烈摆动,云车四周的一万最精锐步军呼啸呐喊着扑入了战阵。
艰难死战的黑色秦军渐渐退到烟尘边缘,眼看就要被红色浪潮淹没了。赵括在云车上终于绽出了一丝笑容,兀自喃喃赞叹着:“秦锐士真铁军也,竟能与我相持一个时辰。”正在此时,却见秦军后阵烟尘中杀声大起,冲出两支骑兵,杀入红色黑色交合点,秦军步兵竟从生死搏杀中脱离接触,纷纷隐没在烟尘之中。
赵括脸色骤然一沉,对身旁中军司马一声叮嘱:“你来掌旗,立即调遣长平主力参战!”便飞身跳出望楼,灵猿般飞步下了云车,飞身上马一声高喊:“千骑队掩杀——!”那支一色林胡野马做战马的精骑便风驰电掣般扑向了无边的烟尘之中。
黑色秦军在烟尘掩护下边战边退,旗帜阵形已经散乱不整。赵军士卒眼见上将军飞骑队一马当先,顿时一片欢呼雷动,遍野呐喊着便追了下去。秦军虽在撤退,却是杀一阵退一阵,那“王”字大旗总是时隐时现地飘飞着,眼见又一个时辰过去,赵军虽是步步紧追,却还是无法包抄全歼这支秦军。便在此时,遥闻丹水东岸杀声震天马蹄如沉雷动地,显然是长平的赵军主力杀到了!陡然之间,便闻散乱秦军中一阵凄厉号角,秦军大肆呐喊着:“快跑啊!赵军援军来了!”便一队队消失在漫天烟尘之中。
烟尘渐渐散去,秋日暮色之下,眼前却是连绵横亘的老马岭,沿着山麓便是南北一望无边的秦军营垒,苍黄的山腰旌旗招展,营垒后山谷的几座粮仓竟是隐隐可见。赵军漫山遍野地压了过来,四野旗号都在询问上将军号令,是进攻还是后撤?
“原地扎营!明日攻敌!”赵括一声令下,大军便在暮色之中忙碌扎营造饭了。
陆续赶来的各路大将正在向赵括禀报战场清点结果,便听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在辕门前陡然停止,几名都尉大步匆匆进帐急报:山口被攻占的一座秦军粮仓是空仓,秦军有诈!赵括思忖一阵冷笑道:“将军便说,何诈之有?”为首老都尉挺胸高声道:“末将等以为:秦军败退,是有意诱我军入伏!”赵括便有些不悦:“你等都是这般看么?”“是!末将等都以为秦军有诈!”八名都尉竟是异口同声。赵括脸色更见阴沉:“那你等说,该如何对策了?”老都尉赳赳高声答道:“立即退回丹水东岸,坚守长平,寻机再战!”
“岂有此理!”赵括终于忍无可忍,“分明是秦军不敌我军战力,如何便成诱敌?王龁好勇斗狠之徒,能抛下三万多具尸体诱敌么?一座空仓,有何诈术?秦军建了六座粮仓,能在旬日之间都装满了?老马岭之下,我军大占优势,兵力倍敌,纵有小诈,能乃我何!”
“上将军差矣!”老都尉扑拜在地,“末将等追随马服君抗秦多年,又追随廉颇老将军与秦军对峙三年,素知秦军战法:不战则已,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