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媳 作者:不游泳的小鱼(潇湘vip2013.02.21完结)
说罢,就静静地看着樱桃。
樱桃果然哭着向阿九爬过来,抱住阿九的双腿又是哀求,又是保证,泪水涟涟,哭得如梨花带雨,大太太首先就有些受不住了,唤道:”小九……“竟是有为樱桃求情的意思。
阿九就看向大少爷,大少爷的眸子沉了又沉,还是说道:”小九,她是家生子……“
”那就找个合适的小厮配了吧,送到庄子上去。省得看着烦。“
阿九冷笑道。
大少爷就不再说话了,樱桃起身就向一旁的柱子上撞去,幸亏涂妈妈扯住,才没有撞成,大太太的心都提起老高了,看阿九的脸色就有些不豫,到底阿九是她的儿媳,在她看来,阿九这是不能容人,是善妒。
当初阿十挨打,大少爷也是知道的,大太太是个心软的,他可不是……
阿九就道:”爷你发话吧,你若说要收了她,就收了她,不收,就不收。“
大少爷突然就笑了起来,当着大太太几个的面就捏阿九板着的小脸:”你呀!“
一扬声,对涂妈妈道:”依九姑娘的意思,找个小厮配了吧,若还是寻死觅活,那就直接卖了,娘若觉得卖了会让她骨肉分离,那就一家子全卖。“
阿九还是瞪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了。
阿九回到自己的院子,空中就传来咕咕的叫声,她心中一喜,扬了扬手,信鸽歇在她的手上,阿九熟练地取下信管,展开来:”杨玖,莫伤心,小十立功了。“
阿九突然就觉得鼻子很酸很酸,很想大声地,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就好,身后传来脚步声,阿九抹了把眼睛,笑着转过身来道:”四姐姐,小十立……“抬眸时,却怔住,来的并不是四姑娘,而是大少爷。
阿九手里还拿着那卷信纸。
大少爷就将那张纸卷抽了过去,看了一眼笑道:”小十立功是好事啊,怎么没说说三弟呢,他也立功了吗?“
”三哥当了百夫长了,表哥说,他再立几次,就能当千夫长,就是有品级的武官了。“阿九松了一口气道。
”哦,小九对前线的情形怕是比父亲还要清楚呢,不知我走后,阿九会不会也这么牵挂呢。“边说边走近阿九,伸出手来,轻轻捧起阿九的脸,看见她眼角的泪痕,用指腹轻轻摩挲着,声音柔得像随风轻扬的发丝:”小九刚才伤心了吗?是我让小九伤心了吗?“
阿九的泪就不受控制的往外涌,鼻子一抽一抽的。
”傻小九,我怎么舍得让你伤心,逗你呢,她打了小十,小十是小九最心疼的人,我怎么还会容她。“
阿九就哭得更凶了,两行清泪不断的往外流,大少爷就将她的头拥进自己的怀里道:”小九,我的小九,让我拿你怎么办才好啊。“
阿九紧揪着他的衣襟,哭得稀里哗拉,她知道,自己是舍不得,是害怕离别,是不想他走,可是,不想又如何,就象林思敏和许明鸾是属于战场的,而大少爷,他天生就是读书的料,他是属于官场的。
这场考试,是他迈向辉煌前程的最后一步,他必需要去。
大少爷又把阿九的脸从怀里捧出来,附身轻轻吻去她的残泪,清俊的眸子里全不舍和依恋:”小九,等着我金榜提名,给你挣个诰命回来。“
阿九重重的点头,泪又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我的小九也是舍不得我的,是吗?“大少爷脸上又有了清浅和笑。
阿九很自然地点头,当然会想的,和他在一起有五年了,磕磕绊绊的的过来,两人的感情就像屋檐滴水,水磨豆腐,更像是千万根丝线,勾勾缠缠,深入骨髓,浸入血脉。
”你也要记得常给我写信回来。“阿九抽抽噎噎地说道。
”阿九也会像等思敏的信一样,等我的来信吗?“
”当然啊。“阿九又点头道。
”那咱们说好,一个月一封,不能断,小九给我写,我也给小九写好不好。“
再不想离别,还是要离别,人生原就是在无数次的离别后,期待重逢。”
第六十七章:风乍起2
更新时间:2013…1…13 12:58:51 本章字数:13807
转眼间,大少爷去了京城近三个了,每月一封信自然是不现实的,京城离湖南太远,一封信来回,至少也得两个月,但两个月来一次的信,一次却是两封,大少爷的信就像他的人,很平淡,却透着清清浅浅的思念,里面大多说的生活锁事,京城趣闻,于他读书的备考的事,反而说得不多,不过阿九知道,大少爷是个极其自信的人,这一次的考试,他准备很久了,相信他的名次应该不差。萋'晓
果然第四个月时,捷报传了回来,林家大公子林思捷金榜提名,皇上钦点探花郎。
而大老爷的任命书也下来了,果然荣升为两湖总督,接替了刘总督的位置。
京城也传来了另一个消息,那就是病危的皇上终于又康复了。
皇上病重其间,太子年纪虽小,却在大臣们的扶持下将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治国能力初显。
皇上醒来后,先是夸赞太子稳定社稷的功劳,却又对太子起了戒心,将重病其间太子揽过去的权力又一点一点的收回。
上位者就是这样,因为害怕失去那最高的位置,所以怀疑一切,哪怕那个人是自己亲定的继承人,是自己最亲的儿子,也照样要防着。
大皇子正好与太子相反,皇上重病期间,太子在揽权,大皇子却将手中兵符交给部属,自己北疆赶回,天天侍奉于皇上左右,至诚至孝之心,让皇上深受感动。
大皇子做的是表面功夫,皇上明知其中有诈,却还是重用他,尽管太子一直暗示大皇子有夺嫡野心,无奈皇子为了平衡权术,却装聋作哑的当作不懂。
太子在朝中的权势一点了点又被皇上收回了,而贵妃娘娘的娘家简家却被皇上起复重用,简大人被调入福建任福建布政使,湖南布政使则由太后的侄儿,皇上的表弟任志远担任,但这位任大人,却是大皇子的人,或者说,是偏向大皇子的人,这下,两湖又不再是铁板一块,太子刚夺回阵地里,出现了裂痕。
情势对太子并不妙,而许明鸾,却还在湘西与土家族和苗人纠缠,脱不开身,若是能证明所谓的湘西土匪就是大皇子的私兵,那么,大皇子的野心就召然若揭,皇上就算再偏向大皇子,也会照样防着一个组建私兵,扰乱政局,鱼肉当地百姓之人,更加会治大皇子的罪,然而,一切只是口说无凭,所有的证据,太子都在等他的心腹许明鸾提供,等他彻底平叛。
所以,笼罩在林家上空的气氛就很怪异,大少爷的高中,让林府前天天都有来祝贺的人,而太子党的危机,却让大老爷眉头深锁,两种矛盾的心情,让大老爷像处在水深火热中一般,饱受煎熬。
二少爷这一次也中了,只是名次很落后,堪堪没有落榜而已,已经到第三榜的后几名了,如今林家,大家嘴里谈的,不再是二少爷林思聪,而是大少爷林思捷,过去的病殃子,现在的探花郎。
朝中的政事与大太太无关,她每天高兴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恭贺声,喜得就没合拢过嘴。
而阿九,也成了府里的中心,正院的人不会忘记,因为阿九的到来,才有了现在健健康康的大少爷,可以说,没有阿九,就没有现在正院的荣光。
何况,几乎所有林家人都知道,阿九是大少爷捧在手心里疼着的人。
所以,阿九也一面担心着林家的命运,一面又对大少爷的高中欣喜着,也和大老爷一样,矛盾着,期待着,幸福着。
高中了的大少爷并没有回来,在大老爷的建议下,大少爷进了翰林院,大老爷看得很远,大少爷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但他的资历太浅,若在地方上熬资历,很容易就被新的探花状元挤去名声,而进翰林,虽然清贵,但将来就有入阁的希望。
林家虽然世代书香,却还没有出过一位宰相。
大少爷还年轻,正是学习的时候,而进翰林院,不管是在人脉方面,还是资历上,都要比来地方强多了。
大少爷也听了大老爷的话,进了翰林,成为六品编修,很清苦的位置,大太太不懂这些,只觉得儿子离得太远了,就有些埋怨大老爷。
“人家中了探花郎,哪个不是一下来,就能有个通叛知洲当当的,老爷怎么让捷儿留在京城,还是翰林那种清苦的地方,捷儿都念了十几年的书了,您还让他念啊……”
大老爷就用鄙夷的眼光看大太太:“所以说你就是满脑铜臭,眼睛只看得到鼻子尖儿,捷儿如今的起点可比我当年强多了,我当年考的也是头榜,却要从最小的县丞做起,一点一点熬资历,熬到过了三十才成了岳洲知府,而捷儿从翰林一出来,那就可能进六部入阁,你明白吗?”
大太太就眼睛睁得老大地看着大老爷,过了好一会子才反应过来道:“那小九将来不是有可能成为一品诰命夫人?”
大老爷就看向在一旁安静坐着的阿九,眼里就闪过一丝复杂来,没有接大太太的话:“吏部点了聪儿一个七品县令,就在湖南湘潭,太太该着手准备聪儿的婚事了,等英姑进了门之后,也有人帮你打理家务,你也就少操些心,享享儿女清福吧。”
大太太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英姑是二房的媳妇,大房有小九呢,就算要享福,也是享小九的福才是,就敷衍着嗯了声,说起了娶亲要行的礼数。
大老爷素来不管这些锁事,就道:“这事还是与赵氏商量着来吧,怎么说也是她的亲儿子,没得你吃了苦,又没讨到好,她又有话说你。”
这话听着是在维护大太太,实则是又在帮着赵氏提高地位。重新起复重用赵氏。
一会子说要让英姑进门后帮着管家,一会儿又说要让赵氏出来帮着主理林思聪的婚事,明摆着又想让二房坐大。
大太太就冷哼一声道:“多谢老爷提醒,妾身差点忘了这事呢,正好妾身考前在圣安寺为捷儿在菩萨跟前许过愿,若捷儿金榜高中,妾身就在寺里沐浴吃斋一月,如今菩萨应了妾身的请求,妾身就该去还愿了。”
也就是说,大太太要一个月不在家,林思聪的事情就交由赵氏自己去打理。林家是头一回正式娶儿媳,没有个正室在家打理,由着个姨娘出来抛头露面充大星,那不是让人笑话林家没规矩么?
而且,最主要的是,大太太不在,婚事所需要的花费要从哪里来?大老爷这几年可没少存私房,可一个在少年时期清贫过的人,存下的钱要让他拿出来,哪怕是为了儿子,也跟割他的肉一样难受,而且,这十几年,大少爷花大太太的钱真是花顺手了,真没有了自己拿钱出养家的习惯,就算拿,也是出一点到公中,维持几个妾室通房的嚼用罢了。
大老爷笑道:“向菩萨还愿那是应该的,只是也不急在这一时,还是等聪儿的婚事过后,太太再去吧,府里头没有太太掌着,定然会乱了去。”
“有赵妹妹也是一样的,老爷放心吧,前些年,府里好些事不也由她打理着么?”大太太就起了身往后堂去,一副不想再多说的样子。
大老爷无奈地说道:“她究竟不是正室,有些事情做起来就没有份量,算了,圣守寺就让她过去为捷儿和聪儿两个还愿吧,家里头还是太太管着我才放心。”
头一回向大太太妥协了。
大太太就向大老爷行了一礼道:“那妾身就听老爷的,反正小九也是个能干的,最近不少事情我都由她帮着打理着,这孩子,比我做事还有条理呢,我也让小四跟着学学中馈,再过两年她就要嫁进平国公府了,还像以前一样疯玩,不会理家管事可不好。”
大房如今在林家完全可以不看大老爷的脸色,大少爷高中金榜,大姑娘如今在张家也传出喜讯,怀有身孕,又深得公婆喜欢,张公子这一回,也是中了进士,名次虽没有大少爷好,但也在头榜,而四姑娘又是将来的平国公嫡媳,大老爷想训责大太太,都要掂量掂量下才行。
大老爷无精打彩地应了一声,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大老爷走了后,大太太就冷笑道:“小九,还是你说得对,做人就是不能太老实了,若不是你提醒我,这一回,赵氏怕日又要冒头了。”
阿九就笑道:“其实娘该看淡一些,如今您大可以不用在意她了,您的儿女可比她的要争气得多,她想做点什么,可都要想想二哥和三姐几个今后的前途,她也只有巴结着大房,她的儿女将来才会更有依靠,放心吧,姨娘就算出来,她也应该能看得清形势,不会再弄妖蛾子的。”
大太太笑道:“还是小九看得透,这阵子,我的心也确实平和了许多,以前老爷一偏袒二房,娘的心就气得痛,如今娘真的看开了,反正我做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