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媳 作者:不游泳的小鱼(潇湘vip2013.02.21完结)
四姑娘轻呲了一声,懒懒地坐到窗台下去,看园子里的开得正艳的桃花。秀气的双眉不经意间,又轻轻拢起。
“小四,你个小没良心的,再过几个月你就要嫁了,小九可是给你备了好几样礼物呢。”大太太就嗔四姑娘道。
“哦,小九会把她的铺子也送给我添箱吗?”四姑娘就不屑地回头看了一眼道。
阿九觉得好生尴尬,笑了笑道:“小九的那点子产业,四姐姐怎么会看得上,娘啊,会把湖北的八家云绣坊都给四姐姐呢,可是比大姐姐的都多了两家哦,四姐姐还不满意吗?”
“当然不满意,我嫁的可是平国公世子,嫁妆少了,我怎么镇得住那些如狼似虎的妯娌,不如娘把湖南的几家也给我吧,反正大哥当着官呢,他以后能再挣出一份家业来孝敬娘的。”四姑娘就冷冷道。
这就是在故意挑刺了,一旦不满意这门亲事,就算大太太把所有的嫁妆全给她,四姑娘也能挑出另外的毛病来说嘴。
大太太听着就沉了脸,英姑看着气氛不对,就笑道:“要说起,大哥在京里头还真是置了个大宅子,四进四出,在京城达官中间也算是大的呢。”
大太太听得怔住,问道,“这是何时的事情,捷儿怎么都没告诉我呢?”
英姑就笑道:“儿媳原也不知道呢,只是那天不小心在京里头遇到了樱桃,看着眼熟,上前一问,才想起是大哥以前的通房丫头,她告诉儿媳说,大少爷在京里头买了大宅子,她就在宅子里服侍大哥。”
阿九听得目瞪口呆,好半晌也没回过神来,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二嫂是真的看到樱桃了么?你没有看错?”
“这还能看错么?你二嫂我不可能会连樱桃也不认识吧,听说当年她还救过大哥呢,可是大哥跟前的功臣,哪能不记得她。”英姑笑着回道。
阿九顿时感觉自己的手脚都在发麻,整个人,都有点僵木的感觉,四姑娘就叹了口气道:“不过是个丫头罢了,小九,大哥也未必又把她收房了,不过是还她当年的那份恩义罢了,你又何必当真。”
可他当初曾说过什么?言犹在耳啊,阿九感觉自己的心上像被吊着一个称砣,拽着心脏不停的往下坠,扯得好痛,好痛。
“傻小九,她虐过你在意的人,我又如何还能容得下她,来人,把樱桃一家子都发卖了……”
原来,一切都是做戏给自己看的么?只是将自己当成傻子欺骗么?
“小九,你二嫂肯定是看错了,当初可是娘亲自把樱桃一家发卖的,她不可能还跟着捷儿,除非樱桃也被卖到了京城,又遇到了捷儿。”
阿九再也听不下去了,她苍白着脸向大太太告退,木然地出了浣溪纱。
“姑娘,您应该相信大少爷的,越是离得远,就越该相信他,您以前不是常告诉奴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么?怎么到了自个头上到是又犯糊涂了?”冬梅在一旁小声劝道。
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或许,有的事情不能再打哑迷,还是明着问清楚的好。
阿九冲回屋里,铺开纸写信,林思捷,我再给你一次机会,若你骗我,我杨玖决不会轻饶。
信很快写好并寄了出去。
大少爷的信回得很快,语气里带着焦虑和不安,毫不犹豫地否定了樱桃的事,但宅子的事情,还是承认了,并且说,四姑娘出嫁之后,他会回长沙,要与阿九圆房。
接到信的阿九愣怔了很久,就感觉自己的心像是悬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着不了地,一股严重的不安和惶恐充斥心间,她不禁问自己,真的要和他圆房吗?真的要嫁给林思捷了吗?他真的就是自己一生的良人?
可是不嫁他,自己又能怎么样?
收好信,阿九抬脚就往大太太屋里去,路上正好碰到英姑,她看见阿九后一脸的笑:“九妹,恭喜呀,听说大哥不久就要回来了。”
阿九心不在焉地笑了笑道:“二哥也要回了呢,四姐姐大婚那天,二哥离得近,肯定会回的。”
英姑的脸色就黯了黯,“是啊,你二哥也要回了。”边说边垂下头去,似乎在想着心事。
阿九也没打扰她,就有点不想跟她一同去正院,正要找个借口离开,就听英姑又道:“大哥还真是细心,早早儿在京里头就备好了宅子,小九,你和大哥成亲后,也会去京城吧,我在京城可有几个手帕交,都是京中名媛,连永宁公主,也是我的好朋友呢,听说她今年也在招驸马,也不知道哪家贵公子有这个福气,成为皇上的东床快婿。”
这话听着有点莫明,阿九道:“就算成了亲,我也不一定就会去京里,我还是想留在娘身边,不想离开娘呢。”
英姑就一脸的羡慕道:“小九还真让我嫉妒呢,你打小就跟在娘身边,跟娘就好像是亲母女一样,就是四妹妹有时也忍不住吃你的醋呢。”
阿九笑了笑,就找了个借口,没有跟着一起去正院。
阿九一走,英姑身边的贴身丫头凤喜就道:“二奶奶,你说她会信么?”
英姑就冷冷一笑道:“怎么会不信?她当年就对林思捷不是太放心,最在意的就是樱桃,哼,我那个亲婆婆也真是有手腕,知道把樱桃买下来,送到我那儿去,林思捷看着无情,实则多情,看到樱桃流落在外,又怎么舍得?果然就接回去了,哈哈,你说,等他们圆房后,去了京城,阿九看到樱桃会是什么感觉?”
四姑娘的婚事定在第二年的春天,而许明鸾也总算找到了那名逃犯,并将其送到皇上面前,大皇子训练私兵的事,终于败露,皇上大怒,夺去了大皇子的兵权,加之太后最近大病一场,皇后亲自己侍立于床前,用孝心感动了太后,太后对太子的看法又有了改观,太子的地位终于稳固了一些。
而皇上又旧疾复发,再一次病倒在床,让太子代为主理朝政,却又把福建封为大皇子的封地,大皇子离京赴封地,福建紧临大海,又有台湾岛可靠,进可攻,退可守,不得不说,皇上此举很耐人寻味。
犯了大错的大皇子,仍然是太子的心腹之患。
四姑娘出嫁那一天,阿九早早地就去了四姑娘的屋里,三姑娘和二姑娘两个都回了林家,为四姑娘送嫁。
阿九去四姑娘屋里时,请来的福全奶奶却坐在正堂里喝茶,阿九觉得诧异,问小喜:“怎么没给你们姑娘梳妆呢?”
小喜就指了指屋里,阿九就进了里屋,就见四姑娘正在发呆,“四姐姐,时辰不早了,快梳妆吧,一会子娘和二姐她们就要过来。”
“梳妆?妆扮好了给谁看?杨玖,别人可以跟我说这句话,你也来说?”四姑娘含泪瞪着阿九道。
都要出嫁了,怎么还在闹啊,阿九就强吸一口气劝道:“不管别人看不看,一辈子就嫁这么一回,总要让自己做个最美的新娘不是吗?给四姐姐心里想给的那个人看,也是好的。”
每个女孩儿在心里都会幻想出一个自己最满意,最爱的如意郎君模样来,就算今生没有遇到过,那个人的影子也会若隐若现的存在着的。
四姑娘听了果然眼睛一亮道:“小九说得对,我就当今天嫁的是我最喜欢的人,就当那个人也会看见做新娘的样子,看见我最美的模样吧。”
一大早,四姑娘再没闹过,很平静地接受着梳妆打扮,并按部就班的跟随喜娘行礼。
阿九看到一身大红飞虎补服的许明鸾进来时,她的心像是被重锤击中一样,悄悄捂住心口,暗暗苦笑,原来,自己还没有修成铜墙铁壁,心还是会痛的啊。
阿九就站在三姑娘身边,许明鸾英姿勃发地进来,一年多不见,他更黑了,浑身透着健康的美,眼神也更加肆意自信,只是那眸子里,再也没有火热,有的只是淡漠和冰霜,那双丹凤眼滑过阿九时,停留了不到一秒,就飘了过去,行礼拜堂,自始至终再也没有看过来一眼,就当曾经的一切,都是烟云,都是泡影。
这样也很好,不是吗?人总是该认命的,他许明鸾也不能例外。
四姑娘嫁后,阿九就越发一心扑到自己的铺子上,又制造了几台缝纫机来,赚了钱,她就在长沙府买了一处宅子,让老七搬了过去,林家先前给老七的,阿九也没还,她知道,若是去还的话,大太太又会见气。
这几年,就是个多事之秋,皇上大病未愈,北方战事又暴发,辽东的契丹举兵侵边,刚成婚没多久的许明鸾就和林思敏,带着阿十一起去了北疆抵御契丹人。
原本说第二年年初就要回长沙的大少爷也因为战事紧张,在京城没有回来。
大老爷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去年北方大旱,粮食欠收,大战开阀,战场上缺衣少粮,而北疆的军队原本又大多是大皇子的旧部,多忠于大皇子,不太听从许明鸾的调摆,许明鸾一面要抵御辽人,一面又要在内部与大皇子的旧部斗,确实很困难,再加之缺衣少粮,更加举步维艰。
两湖原本就是产粮之地,近两年收成又好,许明鸾就多次来信,让大老爷在两湖为他督粮。
但是,却遭到了湖南布政使任志远的反对,总是间中从中作梗,他身份特殊,既是太后亲族,又是大老爷的亲爱,又是暗中作对,让大老爷很不好办事。
但是,许家这一次若在辽东大捷,那军中泰斗的地位就会稳坐,许家又是太子党的最中坚力量,许加强,也就是太子强,大老爷经历过前年的事情后,现在看事清明多了,再也不会左右摇摆,遭人诟病。
何况,前方大将中,除了许明鸾,还有他自己的儿子林思敏,三年的战争生涯,让林思敏的战争天赋得到发挥,他如今已经是五品郎将,在许明鸾的帐下,成为飞虎先锋将军,在军中享有威名,大老爷老怀宽慰,几个儿子都让他长脸,他在后方自然想方设法要支持儿子女婿。
战争拖了大半年,与辽人正处于胶着状态时,前方却开始断粮了,天气转凉,军士棉衣也跟不上,北方原本严寒,许明鸾的军队陷入了危难时期。
这一日,阿九大太太屋里画十子绣图,大老爷急冲冲地进来,自顾自地端起大太太喝剩下的一杯花,猛灌下去,焦灼地说道:“真真岂有此理,太太,你去任家走一趟,与任夫人说道说道,任大人再这么着下去,我可真会不顾亲家情面了。”
阿九抬眼,这才看到大老爷瘦了一个圈,鬓间有白发又添了几许,急得嘴唇都起了一圈燎泡,心中一紧,难道前方战事又紧?
她在后院,听不到太多外头的事,但阿十也在战场上,又岂能不关心,这阵子去杨家,桂花嫂没少在她跟前唠叨,还在怪她当年不该把阿十送进了军营,杨家也只有这么一条根,如今日子眼看着好了,阿十却在外头冒险,生死难料,桂花嫂会埋怨也是理当。
所以,一听大老爷这话,阿九就知道与战事有关,心里就着急。
大太太愕然道:“任老爷又岂会听夫人的,你们男人家在外头的事情,又哪一件会与女人家商量来着,老爷也别太心焦,若非不行,就去江南征粮吧,也不止两湖有粮啊,关中地区不是一样也有么?太子既然知道这场战关的厉害,会比老爷你更加着急才是。”
大太太最近怕也没少与大老爷这事,不然,也说不出这么有见地的话来。
大老爷皱了眉头道:“所以我说你是妇道人家,脑壳不想事,其他地方若是征粮顺利,老爷我又何必着急上火?再说了,越是危难之时,越显忠心,和能力,这一次,我若率先征好粮草,太子对我就有改观。”
上一回太子危急时,大老爷左右摇摆过,有些寒太子的心,若非许家与林家的关系太过密丛,大老爷怕是已经被太子厌弃,所以,这一次,也是大老爷从新立功,获取太子信任的机会。
“娘,老爷的意思是让您带个信过去,至于任老爷听了怎么作,那是他的事了,老爷看来,是已经作好准备,只等动手了。”阿九就小声在一旁说道。
大老爷眼神凌厉地看向阿九,点头道:“怪道捷儿总舍不得你,小九果然聪颖,你三哥已经准备带人回来征粮了,这一次,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任何有碍前方战事的,太子都会痛下杀手。”
也包括太后的亲侄子么?看来,京城又要变天了,太子这一次已经下了决定,只怕皇上不久就会殡天,阿九在前世也没少看宫斗文,这种时候,就该到了改元换纪之时了。
至于皇上是正常病死,还是被谋杀,那就是史吏的事情了,从来成王败寇,太子胜了,那谋害皇上的就会是大皇子,太子败了,则是两说。
“太太就带着小九一起去吧,捷儿也来了信,说下个月就会回京,与小九圆房,小九就是咱们家的大儿媳,你带着她多在外头走动走动也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