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战争: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
话仓玫酶幸庖濉?br /> 1672年5月,“冷”战转成“热”战。双方都做出最大努力,顽强地将战争进行到底。这时候,荷兰人想到了一个在16世纪荷兰反对西班牙统治者的乞丐军所采取的小伎俩。为了保卫国家,荷兰人把拦海大坝凿穿,这样就使他们的国家耸立于水中。这样,一场与时间的竞跑开始了,因为荷兰军队必须考虑到被水淹没的地区有可能会完全结冰,因此,在法国军队跨过冰面进攻之前,荷兰必须赶紧与其他国家缔结同盟。不久,勃兰登堡的选帝侯就答应提供援助了。而其他的联盟伙伴只有在荷兰付给了响当当的硬币后才被吸引加入进来。这实在不太能说明阿姆斯特丹的富商们很受欢迎。
德国的皇帝从他的军事援助中捞取大量的酬劳。荷兰支付给他国家债券。这样一来,这种国家债券的行情对于荷兰来说就显得极其重要。因为毫无疑问,行情会按照战事的发展而上升或下跌。如果行情上扬,那么这一联盟就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德国人除了收取利息外还能够从证券行情走势中获利。但是如果行情下跌,那么联盟就会在亏损的威胁下不得不经受巨大的考验了。但是在可能获得这种额外利润的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诱惑还在吸引着德国人:如果他们帮助荷兰人取得战争的胜利,荷兰人还会支付他们额外的丰富钱财。于是,德国皇帝通过参与这种用国家债券来作为支付手段的冒险行为,卷入了一场利用战争走势来谋取利益的投机活动。这是否是荷兰人的战略考虑呢?
下面这张图表形象地反映了战事进程在交易所投机商中引起恐慌的情形。国债行情波动之剧烈,足以令每一个身临其境者震惊不已。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空前的获取利润的机会吸引了无数投机商,才使得数额巨大的国家债券的销路畅通无阻,而这些债券正是资助战争所必备的。德国皇帝的代理商们正好利用这一点,他们总是不断往市场上抛售这种皇帝从荷兰人那里获得的﹑用以帮助他自己进行远征的债券。像阿姆斯特丹这种具备国际关系网络的世界交易所,即使是在战争进行期间也能将债券销售出去。
表1:战争运势和荷兰国家债券
时间 事件 国家债券行情
1672年5月 战争爆发前 100%
法国进攻荷兰,大坝被凿穿 80%
1672年6月末 谣传威廉王子要保卫乌德勒支 92%
谣言被证实是错误的 接近0%
1672年9月初 勃兰登堡和德国皇帝的军队开始组建 60%
1672年9月22日 这支队伍整装待发 75%
1672年10月初 增援部队开始挺进 95%
不断靠近的部队忽然改变方向向南进发 83%
与法国军队的第一次小接触 86%
荷兰的同盟军再一次绕开法国军队转向南方 80%
1672年12月底 法军在跨过冰面直攻阿姆斯特丹 52%
1673年中旬 政治上的暖和时期到来 76%
1673年2月初 联盟军依然处在冬歇状态 70%
1673年2月5日 联盟军开始进军北上,法国军队撤退 78%
1673年3月初 进攻队伍停滞不前,勃兰登堡选帝侯退出联盟,
但是英国议会批准国王拨款7万镑用以军事援助荷兰 70%
3月底 皇家军队撤回弗兰肯地区,尽管如此荷兰人的乐观情绪
还是慢慢上升了 75%
形势没有改变,双方陷入艰苦的拉锯战 80%
1678年 内伊梅根协议签订,荷法战争结束,
法国得到了南弗兰德恩地区 贸易正常化
(来源:莱奥波德•;冯•;兰克《法国历史》,斯图加特,1852~1861,引自路德维西•;萨姆艾尔,《17、18世纪投机活动的影响》,柏林,1924,49…50页;其他历史资料)
“整个国家都沉醉于这一骗人的幻想之中,这一幻想就是人们对郁金香花的热情永远不会褪去;而当人们了解到,就连外国也被这种热情感染了之后,就不由得相信,世界的财富将会集中在荪德尔海(Zyndersee)岸边,贫困在荷兰只会成为一个传说。”
约翰•;弗朗西斯对郁金香投机热的描述,19世纪中期
“早在那时候,人们就在整个骗人的交易所游戏中使用各种手段和花招。只不过股票在那时候被称为‘郁金香’;这就是区别所在。”
马克思•;威尔斯《尼德兰的郁金香花狂热》,摘自《面向商人的国民经济学教科书》,法兰克福,1905
历史上总是有这样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整个国家甚至是整个大洲都被卷入了一场汹涌湍急的投机浪潮之中。这种投机热看起来就像是突如其来的大瘟疫或是霍乱一样具有传染性。一个叫做迈斯纳的人于1811年在他的著作《投机科学——献给思考着的商人们》中这样下定义道:“投机商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在对成功的可能性进行粗略估计后就大胆地从事活动,而这种活动的出路被笼罩在前景的一片黑暗之中,它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未来的发展。”然而正是这种“前景的黑暗”使得投机活动乐趣无穷。每个人都可以在幻想获取巨额利润的时候为自己建造一座空中楼阁。如果这种对奇迹的信仰还从各个方面得以加强的话——因为周围的人、领导或是下属都沉湎于同一个幻想之中,那么一个城市或是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慢慢地都会被一种乐观主义所俘获。至于创造这一梦想的素材是什么反倒不重要了。在这一章里我们会看到,致使荷兰人疯狂不已的就是一种无害的花卉——郁金香。
1554年,一个名叫布斯贝克的人在土耳其的亚德里亚•;诺泊尔看到了一种他以前不认识的花,这种花非常招他喜欢。当他询问花名时,主人说了一个土耳其单词“头巾”(Turban),因为这种花看起来与这种东方的头饰有些相像。后来郁金香被布斯贝克带到了中欧,在那里尤其是在荷兰,郁金香受到了人们热情的欢迎。但是几年以来这种花也只是用于装点坐落在市内通航运河岸上的市民住宅的庭院。人们后来又培育了新的品种,但只有喜爱花园的人对郁金香的鳞茎感兴趣。人们对这种高贵的植物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价格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理性的范围内。
如今,没有人清楚知道,最终是什么引起了这个巨大的投机热潮。与荷兰临近的德意志帝国正处在三十年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决定为宗教改革争取信仰和影响而奋斗,然而他却于1632年在吕茨恩战役中丧命,他的这一努力也随之告吹了。1588年,配备了160艘战船的雄伟壮观的西班牙船队阿尔马达在抗击弗朗西斯指挥的英国舰队以及苏格兰汹涌澎湃的海浪时莫名失踪,在这之后,其他国家得以更加安全地通过这一海域。英国人和荷兰人尤其积极地利用这一机遇。在宗教法庭上,伽里莱奥•;伽利略发誓放弃他的关于地球是个球体的设想。在法国,卡尔笛那尔•;里谢罗在教会议会上宣布禁止销售和吸食烟草。在世界上发生这些巨大事件之外,洛德•;巴尔的摩又开创了北美殖民地马里兰州。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在小小的但却是非常富裕的荷兰,法兰德斯•;范戴克,弗朗斯•;哈尔斯,伦勃朗和鲁本斯等画家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如今这些作品在每家博物馆里都被视为一级珍宝,价值连城。非常具有经营头脑的米叶厄尔(Mijnheer)的豪宅里积聚着巨额财富,在他的资助下,绘画这一优美的艺术才得以兴旺发展起来。如果说艺术巨匠们在画中时常展现决定着阿姆斯特丹或是鹿特丹居民的日常行为的富足的生活状况,那么那些追求巨大财富的商人们就是在身体力行效仿奢侈的贵族生活方式。不久之后,拥有一个栽种着精美讲究的花卉的花园也成为了礼仪上的要求。于是乎,人们不仅希望在极其漂亮的房屋和精心挑选的衣物上更胜一筹,更试图通过高贵华丽的郁金香花坛来相互攀比。郁金香一下子成了最流行的花卉。
于是,人们逐渐开始哄抬郁金香的价格,这一哄抬价格的行为在经济史上被称为“郁金香热”。这一空前盛事上演的中心城市是阿姆斯特丹,乌德勒支,阿尔克马尔,雷登,维阿南,恩克胡伊森,哈尔勒恩,罗特丹,霍恩和梅登布里克。在过去园丁们按照还算说得过去的价格只是相互出售或只是交换成打的郁金香花球,而从1634年开始人们便对这种不引人注目的花球进行了投机活动。为了使贸易更加专业化,郁金香花球依照其重量,即“盎司”被销售出去。在大型拍卖会上,人们用称量金子的小秤来计算珍贵的郁金香花球,然后再把它们卖给报价最高的感兴趣的人。早在150年前阿姆斯特丹就有了交易所,而在30年前才出现了第一批股票,所以,机智狡猾的商人们很容易地将交易所投机活动所使用的技巧方法又转用到郁金香花的贸易上来。
人们闪电般地将乡村旅馆转变成了热闹忙碌的郁金香花交易所,在交易所里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加入到这个令人狂喜的投机活动中来了。与其他抽象的股票和证券不同的是,这种郁金香花的游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直观和易于掌握的。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可以把这样的花球拿在手里,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他可以尽情欣赏享受美丽的花朵,并用它赚取钱财。这很快唤起了最广泛的群众阶层对郁金香贸易的兴趣。按照出版于1643年的标题为《花朵的盛开和凋零》这本小册子记载,手工业者,船员,农民,泥炭搬运工,小伙,姑娘,烟囱清洁工,甚至商人和贵族都被郁金香热潮所俘虏了。因此,人们不难看到郁金香的“行情”在上扬,这又不断吸引新的买家前来,因为他们都希望尽可能不用工作而尽快致富。
没过多久,人们就不再用郁金香花球来装点用于陶冶情操的雅致的花坛了,而是只把它作为投机活动的对象。不久,连律师们也开始来霸占郁金香了。当时有一个吹毛求疵的律师,还特意给为投机郁金香而迅速制定的规则和条文作了注释。还有一个为专家们服务的职员兼文书,他为办理多宗国家的这种买卖而忙碌得不可开交。在一宗大的买卖缔结成功后,人们紧接着就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卖方无论如何都可以为获得一笔巨大的利润而欢呼雀跃,而买方则希冀价格继续上升以便从他的投资中获取丰富的报酬。和其他繁荣的投机时代一样,无数的冒险家被巨大的利润所驱使也纷纷从邻国赶来加入这一时期的投机活动。
没过多久,报纸上也出现了所谓的郁金香证券行情版。很多品种诸如Admiral van Eyck、Admiral Liefken、Semper Augustus被视为最有投资前景,而当小商贩们在旅馆里进行交易的时候,他们还得用并不怎么出名的郁金香花茎来将就了事。不论是在阿姆斯特丹雄伟的市内通航运河上,在乡村旅馆的酒吧间里,还是在大型郁金香拍卖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赚得红红火火,因为价格在升高并且不停地升高。如果灵活熟练地叫价,人们甚至可以从一株花球中赚取2500古尔登。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在那时相当于2节车厢的小麦,4节车厢的干草,4头肥牛,4只肥猪,一打可以随时准备屠宰的肥羊,4桶啤酒,2桶黄油,1000斤奶酪,一张床,一套西服和一盏银杯,所有这一切用一笔郁金香交易就可以达成。据说一个荷兰小城市在投机时期就兑换了价值1000万古尔登的郁金香。这当然不是一笔小数目,因为当时东印度公司在交易所里的股票也就是这么多,而且它还是那时最强大的殖民主义托拉斯。
整个荷兰都像是失去控制了。1637年,阿尔克马尔小城为小镇上的蜂房拍卖了120多株郁金香花球。事先被定为拍卖场所的房间里挤满了对此感兴趣的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最后,拍卖不得不在蜂房前面的空场上进行。人们互相推搡拥挤着。每个人都想增加郁金香花球的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