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沉浮之萧后野史 作者:陈云深(晋江vip2014-09-09完结)
第一百七十四章
惠妃笑了笑;又道:“其实妹妹说孤苦无依;本宫又何尝不是如此?本宫虽则坐在这个位子上;其实也乏味的很。一年到头见不到皇上几面;就是娘家里的人,也不过是赶着节日,进来应个景儿罢了。妹妹是庶出,本宫也是。这庶出女儿的苦楚;咱们自然都是感同身受的。所以;本宫一见妹妹,就心生怜爱,忍不住的想要亲近。”这话说动了唐玉莲的心肠;她双眼泛红;握着惠妃的手;登时就抽噎起来,语不成声。惠妃连忙拿了帕子与她擦拭,劝了一阵,方才罢了。又同她商议了几句,惠妃便吩咐起驾。
出了延春阁,却又不回宫,只命轿夫抬了轿子往养心殿而去。
萧清婉这日在殿上耗费了许多精力,有了身孕的人,精神难免不济,身子才躺倒下来便沉沉睡去。期间内侍省打发人来回禀,称庶人刘氏已迁进冷宫,她所居宫室已然封闭。穆秋兰看皇后睡着,便自作主张,打发那人去了。
萧清婉这一觉直睡到晌午时分方才醒来,穆秋兰听到动静,赶忙进来服侍,又说道:“午膳早已送来了,搁到这会儿怕是凉了。娘娘想吃什么,另吩咐小厨房做罢。那冷饭冷菜吃下去,要闹肚子疼的。”萧清婉揉了揉眼睛,微微笑道:“本宫才告诫六宫节俭用度,这一转头本宫就去倒饭倒菜的,让她们知道了,又要嚼出些好听的话来了。也罢了,才睡起来,心里恶剌剌的也吃不下什么,你去拣几样清淡的小菜同汤饭点心一道叫小厨房给热热就是了。得了,就放在里间吃罢。”穆秋兰应下,走去布置。
不多时,绛紫同春雨手捧托盘进来,在小桌上摆下四道小菜,一碗鸡脯羹,一碟桃花烧卖。萧清婉不过略夹了几筷子的菜蔬,呷了几口汤,吃了两个烧卖就罢了。余下的东西,便打赏了屋里服侍的宫人。
萧清婉看着宫女收拾桌子,她自家歪在湘妃榻上,懒懒散散的。穆秋兰走到跟前,低声回道:“内侍省打发人来回话,说刘秀春已到冷宫去了。她那屋子暂时封着,还看娘娘的意思。”萧清婉说道:“暂且封着罢,一时也没人进去住的。”说着,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问道:“谁同她在一处住着的?”穆秋兰想了一会儿,方才回道:“是简宝林、还有一位季御女,她们三个一道住在景阳宫。”萧清婉点了点头,又说道:“刘秀春是个狂妄之人,这两人同她却能相安无事,也真算是件奇事了。”穆秋兰笑道:“这倒有个缘故,那位季御女可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原不过是上书房里的一个提壶宫婢,被皇上看中,就给了位份。然而这季氏却是个贪心不足的,时常缠着皇上讨要东西,又或跪着讨封。皇上烦了,将她从宝林贬作了御女,撵到了皇城里最偏僻的景阳宫去。她出身卑微,又受皇帝冷落,在这宫里说起来还有个位份,其实比个有脸面的宫女还不如。又哪里还敢同人相争?即便受了气,也只好干忍着罢了。”
萧清婉颔首道:“原来是这样,这也算是情理之中。那位简宝林又是如何的?”穆秋兰笑道:“简宝林同刘秀春有些旧交,奴婢听来报信的宫人说,这两人在延禧宫住着时,就吃住在一处的。简宝林虽然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却对刘秀春常存照拂之心。几番刘秀春言行不稳,就是她从旁周旋遮掩,不然以刘秀春的为人,早就被撵出宫去了。故而刘秀春虽然跋扈轻狂,却十分敬重简宝林,在她跟前总是规规矩矩的。”萧清婉笑道:“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只是这简宝林在延禧宫时替她兜揽照看,怎么这正式敕封之后,却不替她留神了?倒叫她做出这样出格的事儿,遭了这样的祸端?可见人心叵测,刘秀春这样的人,其实不进宫倒还更好些。”
两人说了会儿话,外头春雨进来,说道:“王太医到了,正在廊上候着,娘娘可就传么?”萧清婉道:“可是险些给忘了,就请他进来罢。”原来自打她怀了身孕,王旭昌每日都要过来与她请脉看胎,今日因为出了刘秀春一事,倒差点忘了此节。
当下,王旭昌迈步进门,与皇后见礼过。因是平日里见惯了的,也就不再讲那些虚礼,宫人放了软枕,在皇后手腕上搭了一块帕子,王旭昌便探手过去,验看脉象。须臾,他眉头微微一皱,萧清婉看出,忙问道:“怎么,可有什么不好?”王旭昌收回手去,说道:“娘娘今儿可是动了气,劳了神?”萧清婉点了点头,又慌忙问道:“有妨碍么?”王旭昌回道:“娘娘保养得宜,胎像稳固,并无大碍。只是往后还须的精心调养,安神凝气,切莫再生气着恼,伤神劳体。不然,长此以往,即便于胎儿无害,也于娘娘凤体有损。”说毕,又低眉笑道:“臣知娘娘是个好胜的性子,只是怀胎生育不是件易事,娘娘还是忍耐几月,待顺利诞下麟儿,自然就万事顺遂了。”萧清婉默默无语,半日方沉声道:“你说的,本宫都记下了。那眼下,可要用些药么?”王旭昌道:“臣这回去就在娘娘安胎药里加上两味养气护胎的药材,娘娘还如以往一样吃就是了。”言毕,便告退了出去。
才送走了王旭昌,廊上的宫人又进来禀告道:“皇上吩咐御膳所给娘娘炖了一盅安胎养神汤,已经送来了,娘娘现下吃么?”萧清婉奇道:“皇上怎么忽然想起来吩咐人炖汤与本宫?”春雨笑道:“看娘娘说的,皇上关切娘娘,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萧清婉摇头道:“近来皇上朝政繁忙,为国事已是心力交瘁了,哪里还有功夫顾得上别的?必是有什么缘故。”于是说道:“去问个清楚。”
春雨闻言,便出去问话,过了一会儿又转了回来,说道:“是皇上知道了今儿的事,怕娘娘生气伤了身子,特地吩咐的。还有一句话,叫娘娘宁耐着些,别为了那上不得台盘的人,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倒值得多了。”萧清婉听这事出有因,冷笑了一声,说道:“这事才出来,皇上可就知道了?本宫倒不知道,皇上如今忙于国务,竟还有空来管后宫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底是谁去学的嘴?”众人见皇后面色不好,一时皆不敢答言。
穆秋兰便迈步出门,好半晌方才回来,走到萧清婉跟前,低声说道:“奴婢打听了,说是惠妃娘娘正在养心殿里,已是进去好一刻了,到这会儿还没出来呢。”萧清婉一听此言,娥眉一凝,便自语道:“惠妃,今儿在殿上就是言不是语的,这会儿又跑到皇上跟前儿去学嘴戳舌,她想做什么?”闷头想了半日,却思量不出个缘由,只好暂且作罢。
原来,惠妃出了延春阁,便直奔养心殿而去。
其时,赢烈正在殿内批阅奏折,倒并没外臣在。听闻惠妃求见,他亦有些纳罕,暗道:她怎么会忽然走来此间。本来,他在处置政务之时,是不见嫔妃的。然而惠妃抱病已久,他也久未去探望,此刻她来求见,自然不好推拒门外的,于是吩咐准见。
惠妃提衣上台,姗姗入内,走到殿上便望着赢烈盈盈拜倒。赢烈连忙命张鹭生搀扶,又说道:“你身子不好,有事打发人过来说一声也就是了,何苦亲身走来?外头太阳又这样大!”说着,又令宫人安放椅子,叫惠妃坐了。
惠妃含笑谢过,在椅上坐定,便说道:“听闻因皇上为粮饷一事忧虑,皇后娘娘削减了宫廷用度。嫔妾心内钦佩不已,有意效仿娘娘贤德,特意将嫔妾这些年来攒下的些许积蓄,拿来敬献于皇上,好用作民生社稷。虽则不过是杯水车薪,究竟也是嫔妾的一点穷心。故而斗胆走来此间,搅扰了皇上,还望皇上恕罪。”赢烈闻言,微笑道:“你父亲才上了一道折子,于家中筹集了几万银子,捐献朝廷。你就将私房积蓄拿出,你父女二人倒也算是异体同心了。”惠妃赶忙赔笑道:“皇上有所不知,这是前儿嫔妾的母亲进宫来看嫔妾,嫔妾随口对她说的。想必是母亲回家,与父亲说起,父亲便动了这个念头。”说毕,又浅笑道:“嫔妾只愿为皇上出力,究竟也及不上皇后娘娘敏慧贤良,能变革宫廷制度,省出大钱来。嫔妾此举,真可谓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来时路上,嫔妾还在想,会不会让皇上看了笑话。今皇上果然笑了,可见嫔妾愚拙。只是嫔妾一心愿为皇上出力,还望皇上顾惜。”
她这席话说的甚是动情,赢烈也听得颇为动容,又思及这些年来对她冷淡至极,不由也生出些愧疚之意,便说道:“也不必这样说,你们也是各尽其力。皇后自然有皇后的大德,但你的好处,也不能就此埋没。你林家上下都肯为朕效忠出力,朕心甚慰。”惠妃又笑道:“皇后娘娘治内有方,宽严有度,嫔妾是最心服敬佩不过的。只是娘娘于宫廷内务殚精竭虑,又是怀着身子的人,嫔妾但恐娘娘用心过度,反伤了龙子。嫔妾是生育过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故而为娘娘思虑。”
赢烈闻听此言,似是隐有内情,便即问道:“近来宫里出了什么事儿?朕一向不得空,也没过去。”惠妃便将今日之事述说了一遍,却把刘秀春的恶行恶言轻描淡写,倒是把萧清婉如何当众责打惩治描述了个详尽,又说道:“娘娘深恼刘氏,就下旨把她打去冷宫了。”赢烈听得频频皱眉,又自语了一句“她该不是这样急躁的人。”便向张鹭生问道:“可有这回事么?”
张鹭生耳听此事于皇后十分不利,赶忙上前回道:“回皇上,这事儿倒是有的。但这不怪皇后娘娘生气,那刘宝林也忒不像话了。”说着,便把刘秀春如何欺凌嫔妃,如何纵容宫女大闹内侍省,如何带人到延春阁打砸演说了一遍,又说道:“娘娘于这些事情,都是查明白了,人证俱全,方才发落的刘宝林。”
赢烈闻言点头道:“这才说得过去,皇后罚的有理,那刘秀春若是这样一个人,当真也不配留在宫中,废了就废了罢,不必理会。”
第一百七十五章
惠妃闻听此言;神色未改的笑道:“皇上说的是;皇后娘娘自来是赏罚分明的;后宫之内谁不敬服呢?臣妾只是为娘娘凤体忧虑。”赢烈莞尔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她怀着身子,本该多加留神。”说着,遂吩咐张鹭生道:“打发人到御膳所说一声,午膳时候给皇后炖一盅安胎养气汤;再叫人去递个话;叫她别为了这些上不成话的人,伤了自己身子。”张鹭生应命,转身出去传话。
赢烈同惠妃说了几句家常;笑叹道:“国家有难;朕枉为一国之君;却无计可施。倒叫自己的妻妾拿出积蓄体己来救难,实在是可笑可叹。朕当真是无用,却难得了你们贤良。”惠妃笑意盈盈的说道:“皇上说哪里话,臣妾既然身为人妇,自然万事以夫家为重,为夫君排忧解难也是情理之中。就是皇上别嫌弃了嫔妾这点点心意,就是嫔妾的福气了。”赢烈笑道:“你的心意,朕自然领会。至于银钱,你还是收回去罢。你长年抱病,该当也没多少积蓄,如今国库虽然紧张,倒还不至如此。”惠妃闻言,只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语,便就罢了。又坐了片刻,方才起身告去。
赢烈使人送了她出去,又说道:“朝政繁忙,朕无暇顾及后宫。待得了空闲,就过去看你,你身子不好,也多多保重,如今天气暄热。”惠妃口里慢应着,就去了。
打发走了惠妃,赢烈将手中折子一合搁在一边,闭目沉思。不多时,张鹭生折返回来,瞧见这情形,便上前替他在茶碗里添了水,又退到一边。良久,赢烈忽然问道:“若朕没记错,惠妃是庶出,且与林霄夫妇亲情薄淡,是也不是?”张鹭生不防此问,微微怔了怔,然而他毕竟是积年在皇帝身边服侍的老人,立时便明白所以,当即赔笑回道:“皇上记得不错,惠妃娘娘的生母是林夫人的一位陪嫁丫鬟。惠妃娘娘入宫这些年了,林夫人进宫探视的日子也很是有限,然而娘娘好歹也是林相的女儿,为娘家着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赢烈闻听此言,睁开眼睛上下看了他一眼,方才笑道:“你说的不错,不论亲疏,她好歹也是林家的人。故而她父亲在朝上捐纳银两,她便在后宫献银以作应和。”张鹭生闻言,不敢接话。赢烈又道:“萧鼎仁那只老狐狸,病了这么多天,在家躲清闲的也该够了。国务如此繁冗,怎能容他一直病下去!待会儿,你去太医院,拿上两盒上等的老山参亲送到相府去。再对萧相说,他功在社稷,朕都记在心里,病养的差不多也该回来为国效力了。”张鹭生连连应诺,赢烈又摊开折子,执笔批阅不提。
惠妃出了养心殿,上轿回宫,一路默默无语。
待回至储秀宫,几位宫人将其迎入,伺候着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