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沉浮之萧后野史 作者:陈云深(晋江vip2014-09-09完结)
?br />
夜间,柳宝林裹着被子睡在炕上,因着有了炭炉子,屋里略有热气儿,不再似往日那冰窖子一般了。她却翻来转去,辗转难眠,忆及往昔那样荣华富贵,再看今时今日这等窘迫光景,心里不由深恨:她自进宫至今,所行一切不过为求自保,何曾做错什么?好容易才有了个倚傍,却又为人算计夺去。如今皇后下了严旨,四皇子归于德妃,宫中之人再不得言及孩子出身,那将自己这个生母置于何地?皇后同德妃此行,与将自己迫上死路有何分别?!想至此处,她焉能不恨?在床上直翻到半夜,还不曾合眼。
时至三月,萧清婉出了月子,妇人产子原本损耗极大,又极易毁伤姿容,然而这宫中自有一套调养的秘法。兼且萧清婉怀胎之时,身段并未走形,产下孩子不过一月,便又是花腰平软,娇媚如初。又因做了母亲,比那少女嫩妇,更添了一份别样的光华。赢烈看在眼里,自是喜欢,然因萧清婉初为人母,满腹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于旁事倒不大理会了。
至三月中旬,那领兵远征的二皇子赢绵,终于率部还朝。他此番归来,不止携带本初所献纳赔款的各样金宝,更带回一个人来,引得六宫一片哗然。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洗三的相关事宜,出自《中华全国风俗志》
老二回来了,又要给小婉添堵了……
ps,明天有点事,暂停一日~
第一百九十九章
这日;正逢阳春天气;院里无风;十分和暖。
萧清婉抱着孩子在屋里坐着;看着宫人将赢缊的小衣裳、小被褥并尿布打迭出来,拿到院里去浆洗。她自家便拿了一面红油金漆粉面寿星拨浪鼓逗着赢缊,正戏耍处,外头人报说德妃求见;她一面搂着孩子,一面放话准见。
少顷,但听裙子响动;只见德妃穿着蜜合色丝绵夹袄,底下一条秋香色福寿棉裙;快步走到屋内,先至炕前与皇后道了万福。萧清婉嘴里与她寒暄着,就命宫人放了凳子。
德妃才坐下,萧清婉便向她笑道:“听闻四皇子前儿夜里受了风寒?可好些了?本宫带着孩子,也不得空闲过去看望。”德妃忙回道:“不敢劳娘娘记挂,请太医瞧过了,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那孩子身子骨天生的弱些——娘娘也知道的,得吃两幅汤药了。”萧清婉点头道:“四皇子也真是可怜,小小年纪,饮食还不会吃,就要开始吃药了。往后还有多少病痛在等着,孩子们好容易养活大呢。”德妃虚应了几句,便亟不可待道:“今儿外头出了件大事,娘娘可知道么?”萧清婉见她面色沉重,语声焦急,便问道:“什么事?本宫不曾听说。”
德妃说道:“是那个出征东海的二皇子回来了。”萧清婉一听便笑了,说道:“他回来罢,与你什么相干?倒把你给急坏了。”德妃急道:“他回来自然与嫔妾不相干。只是他还带回来一个人,说是本初送来和亲的公主,叫什么源紫玉,目下就住在驿馆里!”萧清婉闻说,微微一怔,便呼奶母过来,将太子抱回了房,她便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慢慢说来。”德妃知晓并不甚详,不过是听人说了几句,就连忙走来报与她知。萧清婉无法,只得再去将张鹭生传来,才问了个大概。
原来,本初战败请和,为表诚意,不止赔了大批的牛马金银,并许诺世代称臣,累岁纳贡。本初王更将自己的胞妹——公主源紫玉,送与宣朝皇帝和亲,以示臣服。赢绵问明上意,便于率部还朝之时,将这公主并公主的陪嫁、侍从等一应带了回来。回至京城,因这源紫玉身份殊异,不易立时入宫,便暂安置在京城驿馆之中。
此女一入京城,前朝还未怎样,六宫却已是一片哗然。众妃皆暗暗揣测皇帝要如何处置此女,其虽名为和亲公主,实则不过是敌国战败之后,送来的议和礼罢了。添上这样的一位姊妹六宫嫔妃不免皆有些尴尬,更有那目光短视之辈,忧虑又凭空多出一人来分宠,危及自己的前程,人人坐卧不宁。然而此事虽闹得六宫不安,萧清婉却因才出月子,日日闭门不出,只在宫里看养孩子,底下的人又不敢拿这事来让她烦心,故而至此时方才知道。
当下,萧清婉微一沉吟,便即笑道:“这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前朝也是有过的。她为番邦外族,又是战败议和才送来的,未必真和皇上的意,德妃委实不必如此惊慌。”德妃不免抱怨道:“皇上也是的,放着宫里这么多貌美的嫔妃,去年又才选过秀,还收这外族女子做什么!什么好女子,也值得大伙这样烦心。”萧清婉笑道:“此间的道理,本宫同你也说不明白,你且回去罢,只管把心放在肚里,本宫敢说,她搀不了你的份儿。”
德妃见她不以为意,还要再说,萧清婉又说道:“本宫知道你心里怕些什么,只是人还要知足些。你如今已坐在这位子上了,身前又有个皇子养着,皇上看承你也还好,差不离就行了。不要想得太多,患得患失,反着了人的道。今儿这事儿,你来同本宫说了,本宫能如何?去找皇上撒娇抱怨,叫皇上把人送回去?反惹的皇上怪。”
一席话说得德妃有些讪讪的,她确是听了黄才人的言语,才匆忙走来将这事告与皇后的。原来宫中群妃猜疑不定,便思量着请皇后出面,到御前打探打探。德妃虽心中知晓那黄才人的意思,心里却也暗有此意,故而才到坤宁宫来说了这番话。原先,她在宫中熬日子时,并未有这许多想头。然而如今她忽然得了个皇子,又升到了妃位,为着皇子的前程并自己的终身倚靠,难免就想的多了,心思也活络起来,虽并未有什么异心,却也打起了小算盘。让皇后当面一语戳穿,不觉双颊微红,羞道:“娘娘说的是,嫔妾是太心焦了。还请娘娘见谅。”萧清婉笑道:“你近来也是累着了,本宫坐着月子,宸贵妃月份又重了,宫里宫外这许多事都压在你一人身上,一时糊涂了也是有的。既然宫务劳碌,闲下来就好生歇息,别听她们整日没事的瞎嚼舌头。她们知道些什么?不过是算计着皇上又待谁好了,谁又多侍寝了一宿,没半点长进的。你是有身份的人,不要跟在里头瞎凑热闹。”德妃唯唯诺诺的称了几声是,又坐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去。
萧清婉见她要走,因记挂着四皇子的病,便使人包了些温补的药材,给她拿上了。
待送走了德妃,穆秋兰走回屋里,见萧清婉倚在炕上,手里收拾着几样才开的针线活计,便上前笑道:“娘娘才出了月子,这又动手做起活儿来了。太子殿下才这么大,娘娘做出来,也穿不过来啊。娘娘生产前,赶着给小殿下做的冬季里的披袄、毛衫、护顶,如今都开春了,还没穿过一遍来呢。到了今年冬天,太子长了身子,可就更穿不成了。”萧清婉便笑道:“你不知,虽才三月,眨眼天就要热了,不早早的把夏季的衣裳备下,到时候可赶不及的。针工局出来的东西虽也好,但哪里及得上自己亲手缝的,穿着亲昵。”说着,便将手里那做了一半的衣裳拿与她看,又问道:“你瞧,这料子的颜色选的可还周正?”
穆秋兰看了几眼,见是一件水绿丝绸的对襟开衫,描了宝象的花样,虽未完工,却足见针工精细,便顺口夸了几句,又说道:“夏天热,孩子又小,不敢晾着,这丝绸的衣裳穿在身上最是凉爽舒适的。颜色看着也爽目,样子也吉利,娘娘当真是疼爱太子。”
萧清婉抿嘴笑道:“本宫的孩儿,本宫能不心疼么!”穆秋兰眼瞅她并无不愉之色,便趁空问道:“娘娘,方才德妃所言之事,娘娘竟半点不往心里去的?”萧清婉淡淡道:“一个外族女子,本宫为何要往心里去?你可别忘了,皇上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着实的看重出身门第。那小门小户出来的,纵然宠爱,却也因着出身,到不了哪里。更何况是这外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皇上收她,不过为着议和起见罢了。”穆秋兰又问道:“奴婢倒不明白了,明明是咱们打赢了的,怎么本初王请和,送个公主过来,皇上就定然要收的?不能不要么?”
萧清婉笑了笑,说道:“这个道理,你不明白,本宫一时半刻也说不清。”穆秋兰见皇后不说,就罢了,想了想又道:“二皇子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知皇上要怎么封赏呢。”萧清婉听了这话,才怔住了:赢绵前往东海领兵远征本初,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可谓是战功赫赫,声名大起。如今皇长子已被追缴玉碟、革除皇籍,诸皇子中唯独他最大,又立下了这样大的战功,皇帝一时高兴,给些什么封赏都是说不定的。赢缊年纪尚幼,才立做太子,母家虽然位高权重,却毕竟只是一介文臣。朝里颇有一起人,借此时机,意图浑水摸鱼。前番林霄保举二皇子一事,便为此故。虽则他未必是真心举荐赢绵,赢绵也未必就受了他的拉拢,不过为借机搅混水罢了。然而其心如何,却可见一斑。想至此处,她忽然又转念忖道:不知赢绵心里又是怎生作想的?依着以往与他相交来看,他倒并非野心勃勃之人。然而出了这么多的事,却也难说了。
她心中有事,不慎便针便戳了手指,渗出血来。她连忙将手指递入口中,吮了一下,兀自默默出神。
至晌午时分,御前传来消息,言称皇帝在太极殿摆宴,款待二皇子等一干将领。萧清婉听过,便独个儿用了午膳。
太极殿上,赢烈身着龙袍,头顶金冠,位于宝座之上,吩咐宫人铺排酒宴,歌舞助兴,以为东海出征的一干武将接风洗尘,庆功酬劳。
只见殿上盏泛琼浆,杯滚碧浪,盘盛山珍,碗纳海味,歌姬成排,舞女数行,花团锦簇,繁华无边。
宴间,赢烈走下席来,亲手与赢绵把盏,说道:“吾儿辛苦,东海一战你立功甚伟,父皇心中欢喜。如你这般,才算做咱们皇家的子孙,堪为诸皇子表率。如今朕所有皇子之中,属你年长,朕已是望四之人,能得你出来与朕分忧,又堪当重任,朕委实欣慰。你既为江山稳固立下如此功劳,父皇该当封赏于你。如今,便封你做个襄亲王,可好?”
作者有话要说:老二封王了……不知道能不能领会他老子的意思
第二百章
赢绵闻听皇帝此言;心念微转;便已然明了皇帝用意为何:皇帝新立太子;东宫已然有主;自己这时候立下战功,又是诸皇子之长,难保心中不多想。又恐那有心之人以此为凭,翻云弄雨;挑唆是非,颠倒朝纲,致使社稷不稳。便行出此策;封王以示安抚,又赐了这样一个封号。襄者;助也。皇帝言下之意,再明了不过。然而,他又能如何?当面抗旨不遵,那便是将前番东海一役的功劳尽数抵消了。如此便正中了皇帝下怀,他如今在朝中羽翼不丰,军中根基也尚自浅薄,行事自然还当以稳妥谦卑为上。
诸般念头在心中转过,他当即起身,撩衣跪下,双手抱拳道:“为父皇效命,为江山出力,乃为儿臣本分。儿臣饱受天恩,素餐已久,今不过少许效力,略作答报。父皇便如此厚爱,儿臣受之有愧。”赢烈莞尔道:“论功行赏,理所应当,你战功卓著,又是朕的皇子,受封亲王,属情理之中。又何必与你父皇客套!”赢绵亦不固辞,说道:“儿臣多谢父皇赏赐,自此往后,儿臣必当尽心竭力,报答父皇厚恩。”言毕,便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赢烈又向其他武将慰劳嘉奖了一番,方才返回座上。
待得席散,赢绵回归府邸,因圣旨即刻就到,便连忙命人将大门敞开,打扫清洁,净水泼洒。果然,不出半个时辰,张鹭生便即来宣旨。他跪在府门前接旨已毕,张鹭生上前向他笑道:“奴才给二殿下道喜了,这封王可是诸位皇子中的头一份儿呢。皇上已然吩咐了工部,明日就来殿下府上丈量地面,将这门头按制改了,再做上一块襄亲王府的牌匾悬上。殿下就等着罢。”赢绵含笑应承,又将张鹭生请进府里奉茶。那张鹭生进去,吃了一盏泡茶,略坐了坐就回宫复旨去了。
待送走了张鹭生,司徒仲便来登门拜访。
这二人交情深厚,又是久别重逢,此时相见一番寒暄热络不在话下。赢绵将其让到堂上,各分宾主落座,又吩咐家人将收着的上等好茶炖了上来。
二人坐定,各叙别后情形,待问候已毕,司徒仲便说道:“殿下此番远征,离京将近一年,朝中倒出了一件大事。”赢绵便道:“可是前番皇后产下一子,为皇帝立做储君一事?”司徒仲颔首笑道:“正是,五皇子虽是嫡出,但年纪委实过幼,生下不过两天便被立做太子。朝中一些大臣对此事颇有微词,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