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沉浮之萧后野史 作者:陈云深(晋江vip2014-09-09完结)
人皆是黄门内卫之首领,连忙应下,走去传人不提。
宸贵妃回至钟粹宫,叫奶母将两位公主抱回房里,自家在堂上焦急的团团转。抱月送了一盏茶上来,说道:“娘娘别太过忧虑了,仔细身子要紧。皇后娘娘吉人天相,又深得皇上宠爱,想必不会有什么事的。”怀星也接口道:“皇上不是说皇后娘娘是患了重病么?连太医院前去诊治的太医也这般说的,说不准是实情呢?”宸贵妃斥道:“你们懂什么!既是皇后重病,又何必重兵把守,连平日里服侍的宫人也一并撤换了?再者,素来都是王旭昌服侍皇后,如今倒怎么换了一位蒋太医?可见,皇帝是要把婉儿给孤立起来!”说着,便将平素廊上传信的小内监传进来,问道:“打发你出宫到相府送信,可去了。”那内监回道:“正要进来禀告娘娘,奴才走到宫门口,那些守门的卫士看了奴才的腰牌,就说皇上有吩咐,不准钟粹宫人出宫。奴才无法,只得回来。”
宸贵妃闻言,脸色煞白,支撑不住,跌坐在椅上,半晌才说道:“这事看来不好收场了。”
到晚间,宸贵妃打发人,往咸福宫送了盘果馅儿蒸酥。去的人片刻便回,只叫传话说德妃知道了。
翌日,德妃称夜间偶然风寒,派人出宫接了母亲前来探看。当日午后,宫中忽派出一队人马,来至襄亲王府,只宣了皇帝口谕,便将府内女眷并赢绵素日的几个亲信尽数带去。
入夜,储秀宫宫人打探得消息,回宫奏报。红扣得了信儿,忙忙走回明间,告与惠妃道:“打听到了,那干人出宫是去了襄亲王府,抓的人却不知押在何处。另有,奴婢却才往坤宁宫去了一遭,果然围得如铁桶也似。听闻宸贵妃、德妃过去探望,都被挡了出来。今儿宸贵妃带了公主去见皇上,连门儿都没能进去呢。只可惜延春阁还是被围着,唐美人不得出来。”惠妃将手里的茶碗吃了一口,随手递与红扣,笑道:“她们自入宫以来,占尽春恩好不得意,如今也该她们尝尝这好滋味儿了。唐美人倒罢了,不过是枚棋子。原本本宫以为她是唐将军的女儿,前朝上能得些助力。谁知,她母家竟全不将她放在眼里,还被皇后拉了过去。这样的人,只好充当马前卒了。待用完,就再没什么用处。她又是个心机深沉之人,也有几分姿色才智,若是将来诞下子嗣,难保不心大。借着如今这桩事,将她一并料理了,也省了后患。”
红扣问道:“奴婢不解,唐美人揭发了皇后,也算立了头功,皇上应当嘉奖才是,不是反倒助了她么?”惠妃浅浅一笑,说道:“这你就不知了,这桩事不论成与不成,唐玉莲都活不得了。若是此事为假,唐玉莲是诬告皇后,自然没有活着的道理。若此事为真,皇后与襄亲王有奸情,这可是宣朝皇室莫大的丑事,且不论皇帝怎么处置皇后,都断不会容知情之人再活在世上了。自唐玉莲去养心殿告发了皇后,她便再无活路了。”红扣听毕,连声道:“娘娘此计当真是妙,既扳倒了皇后,又除掉了唐美人,宸贵妃是皇后的亲姐,皇后做出这样的事来,连带着她也必定失宠。旁的武婕妤也好,周御女也罢,入宫时候太短,位份也低,不是娘娘的对手。自此之后,这宫里在没人能与娘娘匹敌了!娘娘这是一石三鸟之计,奴婢先恭喜娘娘了。”
惠妃淡笑道:“罢了,先别得意太早,这事儿还未必怎样呢。”红扣不解道:“皇后与襄亲王私通,这样的丑事,皇上焉能容下?就是民间,娘子给汉子戴绿帽,这汉子怒起来也是要杀人的。奴婢私心里觉着,皇后这罪名坐死了,便再没翻身余地了。娘娘倒怎么说这话呢?”
惠妃说道:“话虽如此,然而皇帝待皇后的情分是着实的不一般。你看坤宁宫人收监已有几日了,皇上却不说审,宫里只抓人,却再没别的动静。你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红扣想了一会儿,说道:“想必皇上在等时机?”惠妃笑道:“等什么时机?等萧家回过神来,给皇后翻案么?皇上这是既不想放过这事,又怕真审出什么来,心里为难的紧呢!若是没有个实在的证据,皇帝说不定还抿了这桩子事去呢。咱们可得让皇后坐死了罪状,往后可未必有这样好的机会了。”说毕,又问道:“郡主那边可有消息?”红扣点头道:“郡主打发人送信儿来,说都安排好了。”惠妃闻言,微微颔首,便不言语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半日;惠妃又问道,“这几日;皇帝可有去坤宁宫;”红扣回道;“并没有;奴婢着人看着呢;皇上近来几乎没有踏出养心殿的门。”惠妃点头道,“皇帝同皇后,情分还是极深的。皇后又是个狐媚善惑的性子;本宫倒恐皇帝一时耐不住见了皇后;事情恐有变数。”红扣笑道,“娘娘这就是多虑,皇后犯下这样的重罪;还能有什么变数?”惠妃说道:“你不知,见面三分情。”言毕,再不开口。眼看时候不早,叫红扣拿药上来吃了。
这日晚间,坤宁宫内灯熄烛灭,冷清异常,唯剩后殿内室里还微有些烛光。
萧清婉面上脂粉未施,头上云鬟散乱,只穿着单衣绸裤,在西墙窗下坐着。打窗子向外望去,只见院中花木因无人打理,才几日的功夫,便荒颓的没了样子,风卷落叶,枯枝满径,甚觉凄清。院中灯火俱无,早没了往日那繁华热闹的景象,这失宠幽禁的滋味,她如今是尝到了。
自打禁军围宫大约也有四五日了,每日里除却送饭来的御膳所宫人,便连人影也不见,更没任何消息传来。她在此处度日如年,每一日都如身在油锅中熬煎一般。心中究竟是七上八下,无半刻安宁。
坐了片刻,宫人明玉走来说道:“娘娘,时候晚了,早些睡了罢。”萧清婉微微一笑,并没言语。这明玉同那五个一样,是皇帝自御前打发过来服侍的宫人。虽是御前下来的宫人,自己如今又失了势,日常侍奉言语倒是极尽恭谦。萧清婉心中却明白,这几人名为服侍,实则为监视起见。一日自早上醒来,便有五双眼睛盯着自己,吃饭穿衣皆在她们眼皮子底下。萧清婉见束缚至如此地步,又怕在她们眼里落下什么把柄,索性每日少言寡语,连内室的门也不出,只在后殿静坐。
此时见这明玉上来,她心里本不待理会,又不好薄了她的面子,便一笑了之。明玉又道:“夜间风凉,娘娘不要只顾在这里坐,叫风扑了身子,染了病就不好了。”萧清婉浅浅一笑,说道:“你放心,本宫如今这个样子,纵然是病了,也不会有人来过问。自然也不会怪罪到你们头上来。”明玉讪笑道:“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倘或娘娘病了,难为的岂不是娘娘的身子?奴婢心里也着急罢了。”萧清婉微笑道:“本宫沦落到这种境地,你还能这样同本宫说话,也难为你了。”明玉听了这话,登时急了,回首望了一眼,见那四个并不在跟前,就在萧清婉跟前跪了。
萧清婉不防她忽有此举,心中惊疑不定,低声喝问道:“你这是做什么?”明玉亦压低了话音,说道:“娘娘,奴婢本姓童,是淮阳人士,父亲是做香料生意的皇商。早几年,相爷还做着户部尚书,我曾随父亲到府上拜见过娘娘,娘娘不记得了?”萧清婉听说,仔细打量她容貌,却见她眉眼处略有些眼熟,却又着实记不起来是何人。明玉又道:“五年前,我父亲被人诬陷,说在香料里以次充好,贪墨朝廷银两。当时那起人做了许多伪证,眼见我们一家就要造次灭顶之灾。幸得是相爷看出了端倪,查清事情真相,方才还了我家清白。落后又两年,我被户部选中,才送到了宫里来当差。”
萧清婉听她细说,方才想起果有此事,便说道:“啊呀,原来是你,你怎么到了这里?你……同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明玉说道:“奴婢不是知恩不报的人,相爷昔日的恩德,奴婢没齿难忘的。娘娘若有什么吩咐,奴婢虽位卑人轻,还可拼命去做的。”
萧清婉看了她半晌,方才笑道:“我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能有什么吩咐?不过是熬日子罢了,还不知皇上为什么恼了我。”明玉连忙问道:“娘娘果然不知么?”萧清婉瞅了她一眼,微笑道:“当真不知,本宫又不是皇上肚里的蛔虫。这事发又实在突然,到目下本宫仍是蒙在鼓里也似。只怕里头的缘由,还不及你们知道的多些。”说毕,转言反问道:“你既在御前服侍,那你可知皇上为什么要将本宫幽禁于此么?”明玉摇头道:“娘娘说笑了,奴婢只是一介宫女,皇上的心事哪会告与奴婢呢?”
萧清婉听了,浅浅一笑,不置可否,只起身说道:“你说的不错,时候不早了,该睡下了。”明玉闻说,虽是心中疑惑,也不敢多问,当即起来服侍皇后洗漱,又另叫人进来伸展铺盖,就伺候萧清婉睡下。
萧清婉在床上躺下,明玉说了一声:“奴婢就在左近,娘娘有事只管吩咐。”便放了帐子,退了开去。
萧清婉躺在床上,并无半分睡意,心中细细琢磨道:近来坤宁宫被围得苍蝇也飞不进来,我虽什么也信儿也得不着,但这迟迟没有动静,便是说皇帝并无抓住什么把柄证据。没有消息,倒是好消息了。然而我如今被困,手脚束缚,做不了什么。唐玉莲与惠妃恨我已久,便是没影儿的事儿,她们也要污蔑个十足,何况这样大好的机会?皇帝如今虽没有证据,但他既如此行事,那便是说心里起了疑。依照他那多疑的脾性,人说一遍或许不信,说两遍将信将疑,再要说上三遍四遍,只怕就要勃然大怒了。倘或再让他抓住个什么蛛丝马迹,那我还能有活路么?想至此处,她心中颇为踌躇,一时也拿不着个主意。在床上辗转反侧,只是睡不着。心中又实在挂念孩子:不知道缊儿这时候怎么样了。他打生下来就没离开过我,往日里又那样黏人,一会儿见不着就不成的,这样连着四五日找不到我,还不知哭成什么样了。想至此处,她心中一酸,颊上便有些热热的,便拽着枕巾在脸上擦了一把。胸口闷疼着,因知想亦无用,只好咬牙暂不去想他。
她在床上躺着,忽见那帐子上人影微一晃动,似是在床边守着的人起身去了,看那身形倒像是那个明玉。见她出去,萧清婉便忆起方才她说的那番言语,心内颇为踌躇:这小妮子嘴里说的倒且是好听,也不知有几分真几分假。皇帝知晓我如今正是形影相吊的光景,打发这样一个人来试探一二,也不无可能。然而我目□旁也确实并无一个可用之人,只在这屋里着急,是半点用也没有的。
这般想了片刻,还不见那明玉回来,她心中便定了个主意。先揭了帐子一瞧,果然外头并无一人,便披衣下床,只穿着睡鞋便往外去。走到外堂上,只见灯火昏暗,四下无人。原来,因坤宁宫宫人被囚,只来了五个御前的宫人侍奉,人手不足。这些宫人眼见皇后失势,皇帝又不过来,越发懒惰起来,到了晚上都各寻地方睡觉,并无人看守外堂。
萧清婉径自走出堂外,才走至门上,便觉一阵冷风扑面而来,身上登时打了个寒噤。原来到了后半夜,外头起了夜风,颇有些寒气透骨。萧清婉也不以为意,只步下台阶,在院中转了转,便在一株金桂下头停了。时下正是九月上旬,花开正好,夜风一吹,甜香满园。萧清婉抚树而立,心中不胜唏嘘:这金桂还是皇帝叫载在这里的,说是到了十月,好一道持螯赏桂,到如今却落得个花开落寞。她叹息了两声,便俯□子,在地上拿簪子抠了些土,将耳上的白玉塞子取下,丢在坑里,又将土埋上。
才直起身来,那明玉便已匆匆行至,嘴里还说道:“娘娘怎么走到这里来了,倒叫奴婢好找!”萧清婉见她来,面上浅笑说道:“不过是睡不着,出来走走。今夜的月色倒是很好,大伙都睡的早,没人出来赏月,当真可惜。”明玉听闻,知皇后是暗里讥刺众人躲懒偷闲,面上微红,也不好说什么,只作不懂,又说道:“这外头风凉,娘娘就这样出来了,不怕冻了身子,还是快些回去罢。”萧清婉颔首道:“也好,这会儿倒是起了些风,想必明儿是要变天了。”嘴里说着,便迈步往回走去。那明玉在后头耽搁了一会儿,便追了上来。
回至内室,萧清婉解衣歇下,一宿无话。
隔日,因着昨夜走困,又连日饮食少进,直到天色莹亮,萧清婉方才醒转。这一醒来,她便觉周身乏力,酸疼不已,脸颊滚烫,胸口闷涨。开口要茶,却连喊了几声都不见人来。无奈之下,她只得自家强撑着起身,穿了衣裳。两脚才踏在地上,便觉头上一阵晕眩,险不栽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