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沉浮之萧后野史 作者:陈云深(晋江vip2014-09-09完结)
氏裙下见红。却原来,苏氏为他这一推,惊了腹中胎儿,胎位不稳,出了下红。
赢烈虽是满心怒恨,却顾忌着她腹内孩子,只得连声命张鹭生传太医伺候,又下令将苏氏暂且挪入燕喜堂中待诊。
那苏氏腹疼如绞,早已软瘫在地,冷汗涔涔而下,一字也吐不出来。众宫人上来,七手八脚的将她送入里间,收拾了屋子,等太医来看。
少顷,王旭昌带了两个医婆应命而来,先到殿上见了赢烈。才要行礼,早被赢烈喝止道:“什么时候,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快进去瞧瞧,美人的胎可能保住?”王旭昌应喏,遂快步进去,验看了一回,便即出来叫了医婆进去伺候,他自家走上殿来见皇帝。
赢烈在堂上坐着,沉声问道:“如何?”王旭昌摇头道:“依臣所见,恐是保不住了。”赢烈面色沉郁,半晌才说道:“苏美人这胎也有近四个月了,怎么这等容易掉?”王旭昌说道:“美人身子孱弱,原不适宜怀胎产子,适才吃了惊吓,肚腹上又受了猛烈撞击,故而成崩胎之兆。恕臣直言,美人这胎,还是落下的好些。就是今日不落下来,也只是白受罪,早晚的事情。”赢烈无言,半日方才一声长叹,说道:“罢了,你去办差罢。”王旭昌便应命而去。
片刻功夫,只听燕喜堂中传出一阵妇人嚎哭之音,赢烈满心烦躁,郁郁不欢,走到殿外廊下,只见天上风起云涌,秋高气肃,一派萧条之景。只听他喃喃自语道:“落了也好,免得不好发落。”
张鹭生在旁侍立,并未听清皇帝话语,却也不敢上来问询。
须臾,御前便降下旨意:苏氏护胎不利,致使龙胎损伤,本当问罪,念起服侍尽心,贬为御女,囚居永巷。
第二百六十一章
这日傍晚,坤宁宫中正是上灯时分;萧清婉用过晚膳;看时候还早;又拿了《百家姓》来教赢缊识字。赢缊是个顽劣的孩童,跟着母亲读了两行,便不耐烦起来,闹着要下地玩耍。萧清婉不许;训斥了几句,赢缊便瘪嘴大哭起来。
正在缠闹之际,春雨端了点心盘子打外头进来。萧清婉见其内有桂花糕,正是赢缊最爱之物,便拈了一块哄住了他。赢缊一见点心,果然不哭了;吃了两块糕,又坐了一会儿,瞌困上来就被奶母抱了去。
春雨见太子去了,方才说道:“奴婢才从外头回来,御前传来的消息,说苏氏午后去养心殿面圣,不知出了些什么乱子,竟在养心殿小产了。皇上也不怜惜她,竟派了个护胎不利的罪状与她,将她贬成了最末等的御女,临了更叫她迁到永巷住去了。”
萧清婉闻说,浅浅一笑,自拈了一块玫瑰松子糖递入口内,说道:“这位份,方才合她的身份呢。”春雨不解,又说道:“往日瞧来,皇上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这后宫里也从来没人因小产被降罪的。这回也不知怎么了,竟为这样个缘故,就把人给贬了。里头也不知有没有什么故事。”萧清婉笑道:“是啊,不知道有什么故事呢。”
说着话,穆秋兰走了进来,上前问了安,就立在一边。萧清婉会意,便打发了春雨出去,叫她坐了说话。
穆秋兰谢过,在下头的脚踏上坐了,说道:“掖庭局已派人去查抄咸福宫了。”萧清婉淡淡说道:“既是她自家供认出来,自然要快些下手查找证据。那边安排下了么?”穆秋兰回道:“杏儿的回话,说都妥当了。”萧清婉点了点头,说道:“她倒是个利落稳妥的人,这两回的事情也多得她出力了。”穆秋兰又说道:“苏氏那胎,竟这般不稳当,只是被皇上推了一把,竟就掉了。”
萧清婉柳眉一扬,问道:“怎么,竟是皇上推的?”穆秋兰点头道:“不错,这事儿外头没人知道,还是张公公悄悄告与奴婢的。说皇上动了大气,一怒之下将她推倒,她就滑了胎了。其时御前并没几个人服侍,皇上又不许人出去乱说,故而外头无人知晓。”萧清婉笑容舒展,说道:“本宫原料苏氏身怀有孕,皇上看在那点骨血的份上,该当不会下了重手才是。岂料,皇上比我想得更狠呢。一时气起,竟就上去推她。”穆秋兰说道:“皇上大约也没料到会如此,只是苏氏的胎竟这般不稳当,一下子就掉了呢。”
萧清婉淡淡说道:“若要保,也是保得住的呢。”穆秋兰微微一怔,旋即会意,也不当面说破,只是默然不语。只听萧清婉又道:“她没了孩子,又犯了那样的重罪,皇上虽明面上虽不好直言发落,却也定然再不会理睬她了。本宫原先忧虑她若有个孩子在,收拾起来倒要多费些手脚。如今却好了,皇上倒替咱们把事省了。”说着,又盯着穆秋兰道:“待这事儿平息了,还得好生打发了她才是。”穆秋兰赶忙说道:“这个自然,娘娘放心,都在奴婢身上。料来一个小小的御女,又失了宠爱,这宫里再没谁会留意的。”萧清婉这才颔首道:“这便好了。”言毕,就不语了。
穆秋兰想了一回,又说道:“今儿襄亲王进了宫,御前传来的消息,似是带了什么要紧的人物来见皇上。皇上便是见了那人,才着了重气,这苏氏又正好撞了上去,两厢凑在一处,这才挨了那一下。”萧清婉说了一句:“差不多也是时候了。”便再不肯言语。穆秋兰见皇后心事沉重,不敢再聒噪,只在底下坐着。少顷,明月端了茶上来,萧清婉取了一碗在手,慢慢地吃着,在灯下出了一回神,直到人定时分,身子乏倦起来,方才进去睡了。
到屋里躺下,一时又睡不着,屋外起了风,只吹得檐下铁马叮当作响。她心里有事,给听差了,只认作是叩门声响,坐起身来,张口向帐外问道:“什么人敲外头的大门?”青莺在帐外值夜,听问,连忙回道:“是风吹了铁马,并无人来。”萧清婉心里略松了口气,这才重新躺下,挨了一会儿,慢慢睡去。
隔日起来,那贬斥苏氏的圣旨早已响彻六宫,后宫群妃无不讶然。然因苏氏平素为人尖刻,人缘极差,无人追究缘故,众人只幸灾乐祸一番就罢了。
掖庭局的宫人自咸福宫苏氏的住处抄出了许多证物,一道送至御前。
赢烈看了那些物件,果然有她昨日供述中所言的飘花翡翠镯,观其质地水头,绝非一个美人该有的,自己又并未赏过,内侍省记档中也并无后妃赏赐的记录。另有些东西,也如这翡翠镯儿一般,是来路不正的。又有几封书信,打开一瞧,果系林霄的字迹,观其内容,乃为调唆苏氏传抄御前秘事。
赢烈看了一回,并不置可否,只叫人拿了这玉镯去追查来路。
只半日功夫,那黄门内卫便送了消息进来,言称:“奴才等在京城西四街来盛玉器铺查到这对镯子的出处,据店中掌柜讲,乃是上月林府家人在这铺里选去的。因这镯子的料子极好,林家是花了大钱买去的,故而掌柜的还记得。”
赢烈听了这话,只得信了,虽觉自家眼皮底下出了这等事,面上甚是无光,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将苏氏送进掖庭局内审问。
这苏氏陷进此种境地,早已身不由己,腹中那块免死金牌已化作血水。为求活命,只好依着前头皇后所授,把一顶偌大的罪状扣在林霄头上。掖庭局细细盘问了一回,收录了口供,送回御前。
皇帝看过,见其供认不讳,当真是气恼交加,却又无处发泄。然因此事出在御前,苏氏又曾为他专宠,他不欲声张,且苏氏小产之后,又被贬黜,若赶尽杀绝,倒叫六宫心寒,只得将她撵到永巷,囚居起来,也就此轻轻饶过。然而萧清婉却不放心此心腹之患,隔了些日子,便暗使了手段,一副药打发了她。对外只道她为小产之后失了调养之故,永巷那地方终年阴冷,便是好人关进去,没几日也要生出病来,何况一个才小产的妇人,这缘故便也没人不信。况且苏氏已为皇帝厌弃,又是皇后的示意,宫里谁敢多嘴,讨这个不痛快。苏氏就此玉殒香消,无人问津。
再言三司将那赢综收监,立时开堂审问起来。
赢综是个富贵窝里出来的公子哥,在西北已然吃足了苦头,早已把往日那副乖戾脾性消磨的一干二净,且被赢绵收拢了去,便如提线傀儡一般,再无半分自己的主张。如今又上了公堂,一见那些刑具,登时魂飞天外,为免皮肉之苦,不待人问,自家便将赢绵事前教授的话语讲了出来。连同林霄曾与其父赢熙暗里有过几次勾结,送去多少银两,每一笔皆做什么使用,所费多少所余多少,皆讲的清楚明白。提审的三司官员,见他供述与林家抄出的账簿,竟一丝不差,连同林家原先那对不上账目的银两,也都查出了去处。赢绵更早将西北查获的银两、书信账簿等物,皆移交入刑部。经刑部官员验看,那十万银两正是先前朝廷治河丢失的那笔,而书信的笔记,亦系林霄亲笔,那账簿所载也同赢综供述无差。
案子查至此处,已非同一般,竟从贪腐案转成谋逆案。三司官员不敢怠慢,整日整夜无休无眠,将一应人犯的供状并各样证据整理归纳,具表上奏。
隔日上朝,赢烈才在龙椅坐定,底下刑部侍郎便出列陈述此案,进而言道:“据臣等查处,林霄确曾与逆臣赢熙勾结,见有庶人赢综、并西北货栈老板伙计人等供认不讳,另有账簿、书信为证。前年朝廷银库丢失的银两,亦在其内。想必是林霄为赢熙起事吞没,又因赢熙功败垂成,才将银两暂存入西北。”言罢,遂将一应证据转呈上去。
赢烈自张鹭生手里接过,看了一回,只见那表章所写,条理分明,一环一扣,无不落合关节。那起文件证物,更无疑处。虽觉此案委实蹊跷,人证物证来的过于齐全,四角俱全,八面玲珑,再挑不出一丝错处。待要不信,奈何铁证如山,不得不信这多年股肱之臣,也同逆贼做了一处。
便在此际,底下群臣齐齐拜下,领头的刑部尚书宋功泰跪地俯首道:“皇上,林霄上承天恩,不思回报,竟生不臣之心,行此谋逆之举,实属罪大恶极,今天道昭昭,令其落网,还请皇上严惩此贼,匡正法纪。”他此言一落,群臣亦齐声称道:“请皇上诛此逆贼,匡正法纪。”
赢烈眼见此景,心中大怒,虽恨林霄谋逆犯上,更恶此逼宫之势,然而林霄逆行,铁证如山,若不重处,则法度不存。他陷此局中,亦无法可施,堂堂一朝帝王,竟僵在此处。自他登基至今,已有十数载,头一遭生出这力不从心之感。
他心中虽震怒无比,却又无法可施,只得降下圣旨,依律惩处了林霄。
林霄首恶,凌迟处死。林氏一族,十五岁以上男丁皆于菜市口斩首弃市,其下则刺发充军,族内妇女发卖官媒。其党羽亲朋,受连累者,更不计其数。
这林氏乃是京中望族,圣旨一降,京城之中哭号震天,那菜市口地面的黄沙被鲜血浸透,数月不见消退。林霄其人,却于翌日毒发身亡,死在了监牢之内。
这两朝元老,竟落个此等凄凉下场,林氏一族就此黯然收场。
作者有话要说:这其实就是一场清洗……
最终卷 画终局
第二百六十二章
自林霄一案完结;天下安宁,四海清平;朝中上下;再无一件贪腐谋逆案发出,连奢靡浮夸之风亦刹减了不少。才处置过林霄,本初使者便已临朝,朝廷自是另有一番忙碌;好容易打发了去,西北边陲又来急报;赢绵只得再度启程前往。
诸般事由了毕;匆匆又是年下;这一年内赢烈竟至弄到应接不暇,虽于朝廷局势颇为不满;却也无暇他顾。直到来年春季,将在朝为官的萧氏族人狠狠发落了几人,方才罢了。然而萧氏人丁不旺,在朝为官者不过寥寥,且萧氏组训严谨,其子弟无不恭谨自持,却也挑不出什么大错来,说起发落,也不过只是贬职外迁就罢了。若要论起那所谓党朋,牵枝连叶的算起来,更不知要牵连多少,且也并无一个由头。赢烈虽是心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就势收手了。只是同皇后,越发的冷淡起来。
自此之后,朝中再无大事,春华秋实,北雁南归,夏雨菲菲,冬雪簌簌,时日匆匆,白驹过隙,弹指两年已过。
萧清婉自隔年端午时,诞下一女,赢烈取名琳琅,因她生于日出之时,遂封号东阳公主。他自家却连孩子的三朝、三腊,都没来看过一眼。
这两年间,武婕妤晋了贵仪,穆婕妤封了淑容,周美人亦封了昭容,便是连那恩宠甚少的安婕妤与简美人亦也封了嫔位、做了婕妤。宫里又选了一次,添了些新人进来,人多事多,未免又生出些争风吃醋的故事来。然而,这些人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