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沉浮之萧后野史 作者:陈云深(晋江vip2014-09-09完结)
“我还记得林霄结案那日,他从前朝过来,在坤宁宫里坐了一日的功夫,阴着脸一句话都没说。往日若有什么烦心事,或我惹他不痛快了,他抱怨个两句也就完了。独那日,当真是一个字都没有,倒让我陪着跪了一日。也没过夜,到五更天的时候就起驾走了。自那之后,便再也不曾来过。总算好在除却父亲,咱们家并没什么人在朝里身居要职,如今这两年父亲除公务外,便深居简出,旁的事一概不问不理,面上似是落了下风,才叫局势略松缓了些。现下我远着皇帝,也就是落个无宠的名声,叫皇帝心里舒坦些罢了。不然,咱们的日子,哪得那般自在。”
宸贵妃听了这番议论,不觉一笑,说道:“听你说的也是头头是道,可就这样下去,我总是心有不甘,毕竟皇帝不过才四旬的人,这宫里又不断的添人,谁知道以后如何!”萧清婉说道:“我也明白姐姐忧虑,然而就算我现下走去软求硬泡,磨得皇上回转心意了。那疙瘩仍在他心里,便如人生了瘾疮,久后略有个引子就要发作起来,且凶险无比。不是他自己化解开,总是不行的。”宸贵妃叹道:“可是事儿都做下来了,还能怎么样呢?”
萧清婉不接这话,只随口问道:“心蕊的丫头,今年也该满周岁了罢?”宸贵妃见问,只得说道:“去年就满周岁了,你还送了贺礼过去呢。亏你还是做人家姨妈的,连这个也忘了。”萧清婉浅笑道:“倒真是给忘了,那时候妹夫还在任上不曾回来,她竟是在咱们家生产的。”
原来,孟心蕊自去年亦在萧府产下一女,因李十洲事前有话,且并未返京,萧鼎仁便替她取名为敏。孟心蕊的月子并孩子的满月都是在萧府做的,直至半年后李十洲回京复旨,方才回家去。
想起这事,萧清婉又道:“咱们姊妹情分,相互照应自是不消说的。妹夫又替咱们家的事辛苦了一场,很吃了些苦头,原也是该的。”宸贵妃却说道:“都是一条绳上的人了,也不必再同他们说这些外道话。”萧清婉点了点头,说道:“敏儿同缊儿年岁倒是相宜,我原想叫他们多多亲近些,只是现下事态不好,不好接她进来。”宸贵妃知她话中所指,便说道:“你想得也很好,不过两个孩子都还小呢,往后再做打算也不迟的。你还是先把宫里的事情料理了罢,弄成这么个僵局,说话行事也不方便。就说缊儿这个事,你有了主意,也得他老子答应才行。弄成这个样子,你张的了口么?”
萧清婉默然不语,半日才道:“我心里有数,姐姐不必担忧。”宸贵妃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另又想起一桩事来,说道:“你那药还按日吃么?近来可好些了?”萧清婉说道:“都按着日子吃呢,王太医也算着日子就送来的。也就那样罢,吃了药身上就松快些。不吃,又是老样子了。这是生琳儿的时候,月子里失了调养,也是没法子的事,只好将养着。”宸贵妃点头道:“你可保重身子,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当下,姊妹两个坐了一回,看看时候不早,钟粹宫那边早有人来请,宸贵妃便起身去了。
夜间落了一场急雨,因着今年回暖早,冬季的铺盖早早的收了,萧清婉又一时犯懒,没叫宫人重新取出,夜里睡时便着了些风寒。隔日起来,身上就不舒坦起来,头沉身重,喉咙也痛起来。她自家情知这是伤风,自谓是小病,又仗着往昔身子康健,并没在意,只叫青莺把坤宁宫收着的发散丸寻了一丸冲水吃了,只在宫里静养。
然而她现下已不比往昔,为着生东阳时身上落了病,到了今日也不曾大好,身子元气本就受损,如今又病上加病,更难痊愈。偏生今年的时气不好,才暖和了两日,便倒起春寒来,连着刮风下雨,到了三月天里竟还降了一场桃花雪,于养病更加不利。坤宁宫里虽又重新生起火盆,燃了地龙,也无济于事。她厌医的毛病又发了,下头的人得了她的吩咐,也无人敢自作主张去请大夫,只逐日吃着往昔收着的丸药。这药不对症,哪里能见效验。这般拖来拖去,竟至到了难以收场的光景。穆秋兰眼见皇后病体日益沉重,只怕弄出事来,便趁着一日她熟睡未醒,悄悄使人将王旭昌请来验看。
王旭昌替皇后诊了脉,只愁道:“若是一早就传我来看,这病早已好了。拖延到这个地步,我也不敢说了。只好先开几剂药吃着,看看再说了。”穆秋兰听了这话,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张罗炖汤熬药。
然而生病一事,最怕延误时机,何况她本又不是个大好的身子。饶是王旭昌医术高妙,那药吃下去,也如泥牛入海,不见半点消息。坤宁宫人只急的团团转,宸贵妃也日日来瞧,眼见如此亦是惊慌失措,衣不解带的昼夜照看,仍不见半点好转。
第二百六十四章
这日一早;赢烈醒来,见帐子里还是一片昏暗,便问道:“时候还早?”帐外值夜的宫人回道:“已是辰时二刻了,只是今日外头天阴;故而看起来还早些。奴婢等因看皇上今日不上朝,昨儿又没吩咐,故此没叫皇上起床。”因又问道:“皇上这便起身么?赢烈便说道:“这就起来罢。”
宫人听见吩咐;便即上前撩起了帐子;替他穿衣套靴。外头的宫人早已候下了;听见动静,便捧着金盆手巾、香茶、青盐等物进来,张鹭生也随同进来伺候。
须臾梳洗已毕,外头宫人便上来报称早膳已在明间内摆下了。赢烈移步过去,用过早膳,走到外间廊上。
才出门来,迎面一阵寒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肉一般,透骨冰寒。他不禁脱口一句:“好风!”又定睛望去,只见院中地下白白的一片,几株桃树已然开花,也落了一层薄雪,桃红白雪,交映生辉,原来昨夜里又降了一场雪。
赢烈立在廊上,看了一回,随口向身畔人说道:“这春雪来的有趣,这样的景致,倒也难得一见。白雪红梅见的多了,雪落桃红轻易却是看不着的。”一旁侍立的宫人都唯唯称是,张鹭生说道:“外头风大,皇上仔细让风扑了,还是进去罢。”
赢烈却说道:“近来朝事忙碌,难得今日有些空闲,又有这样的好景致,朕却想出去走走了。”张鹭生闻言,连忙吩咐人预备仪仗,又命掌管衣饰的宫人进去将皇帝的皮袍、斗篷、帽子寻出。
一时收拾妥当,张鹭生便请皇帝上步辇,赢烈却道:“朕倒想走走,不必坐辇了。叫他们在后头跟着,得走累了时,再乘罢。”张鹭生听了,又连忙传话下去。
当下,御驾便前呼后拥的出了养心殿。
走到外头,赢烈在宫中信步游走,只见两边红墙黄瓦皆蒙于白雪之下,瓦片上悬着冰凌玉挂,地上结着一层薄冰,虽是三月天气,倒很有几分寒冷。赢烈玩味着这般景致,也很觉有趣,不知不觉,就走了不少路途。
行到一处岔路边,他略觉腿酸,便问张鹭生道:“却是走到什么地方来了?”张鹭生连忙回道:“顺着这条路再往前走,就要到了坤宁宫了。”赢烈闻言默默,张鹭生忖度皇帝今日心情甚佳,便试探道:“不如,皇上到坤宁宫坐坐?也走了这么多路途了,该当是累了,去歇歇腿脚也好。吃上一盏热茶,搪搪这一身的雪气。皇上又许久没见皇后娘娘并太子殿下了,近来天气寒冷,不如去瞧瞧。”
赢烈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今日倒是很饶舌。”张鹭生吃了一惊,也不顾地下冰雪未消,连忙跪下,连求恕罪。赢烈顿了顿,方才说道:“起来罢,你也是一番好意,朕并无怪你的意思。”
张鹭生这才起来,衣襟摆子上已沾了许多雪泥,又不敢掸去,只是躬身立在一边。赢烈在原地站了一回,叹了口气,转身往另一条路去了。
自打林霄一案完结,他同萧清婉便生出嫌隙,虽则林霄乃是证据确凿,伏法被诛,算是死有余辜,然而若说此事背后并无萧家推波助澜,他也决然不信。赢烈其人,生平最恨被人逼迫,想及那日朝上,百官奏请降罪林霄之景,他便气结于胸,万般的不痛快。偏生萧清婉又是个最不肯服软的脾性,两厢里只顾僵持,竟至弄到无可收场的地步。到了今日,已成僵局,这夫妻二人各怀心思,也就只好如此。
他心中念起旧事,不觉怒气再起,迈大步向前行去,便不曾留意路上动静。一个小太监自前头跑来,因路上风大,只顾低头跑路,猛可儿的就撞在赢烈怀里。
赢烈吃了一惊,向后退了一步,旋即站稳,那小太监却滚在了地上。
张鹭生等宫人一见此状,登时大惊设色,慌忙上前询问。那跟随的一班侍卫,早已将那小太监摁在地下。
赢烈挥了挥手,叫身边人下去,便望着那小太监,见他穿的是坤宁宫的服饰,当即问道:“你是坤宁宫里的人,竟半点不知规矩?!这般胡走乱撞,所为何事?!想是皇后如今不管事了,放纵的你们一个个都不知礼数了!”
那小太监惊魂难定,跪在雪地里,哆哆嗦嗦,一个字也吐不出。
张鹭生见状,便望着赢烈的脸色,喝问道:“皇上问你话,你聋了?!为些什么事,竟在深宫大内这般奔走!”
那小太监这才回道:“回……回皇上的话,坤宁宫里的药吃完了,急等着用。奴才奉命去太医院抓药,因怕娘娘等的急了,这才走的匆忙。”
赢烈闻言,皱眉道:“怎么,是皇后病了,还是太子病了?”太监支支吾吾的回道:“是娘娘病了。”赢烈听了,虽略悬心,却也只道是为时气所感,寻常伤风,也不以为意,只随口问道:“皇后病的怎样?”
熟料,那小太监竟低了头,再不回话。赢烈见他神色慌张,面白眼赤,似有隐情,不禁疑心大起,当即喝问道:“朕问你话呢,你哑巴了?!皇后得了什么病,竟叫你慌成这幅模样!”那小太监这才打着颤说道:“因皇后娘娘有吩咐,奴才……奴才不敢说。”
赢烈闻听此言,登时怒不可遏,劈头就喝道:“糊涂的东西,这宫里究竟是朕说了算,还是皇后说了算?!如今是朕问你,你还不说么?!”张鹭生也从旁说道:“旁人倒罢了,现下是皇上问你,你快说了罢。”那小太监仍是迟迟疑疑不敢答言。赢烈见状,更觉大怒,向左右下令道:“将这东西送进掖庭局,着掖庭令拔了他的舌头!”
一众侍卫应了一声,便要上来捉人。那小太监这才急了,泣涕涟涟道:“皇上饶命,不是奴才不识礼,委实是娘娘有吩咐。娘娘得病也有十几日了,奴才只在殿外伺候,里头的事一概不知。只是听娘娘近身服侍的几个姐姐说起,娘娘病的十分沉重,近来更十分不好。只是娘娘下了严旨,不得向外乱传,奴才故此不敢说。”
众人听得这个消息,皆讶异非常。原来自萧清婉病下,坤宁宫上下将此事瞒得一丝风也不透,除却宸贵妃等几个与萧清婉素来相投的宫嫔,阖宫竟再无一人知晓皇后病重。此时听来,所有人不禁一怔。
然而虽是皇后身份尊贵,与皇帝不合却也是有目共睹。当下,众人皆不敢做声,只是望着赢烈。
赢烈却更无二话,立时便吩咐往坤宁宫去。张鹭生连忙传了步辇上来伺候,御驾一转,便往来路而去。
一行众人行至坤宁门上,守门的宫人望见,呆呆怔怔,竟至忘了行礼。待御驾到了跟前,方才回神,连忙下拜。
赢烈也不及去斥责降罪,直进至院里,方才下辇,快步往后殿行去。
待走进后院,只见廊下安放着小炉,上头炖着药锅,宫人们进进出出忙碌非常。见到皇帝到来,这一班人也如前院的宫人一般呆若木鸡,半晌才各自醒悟,齐齐拜下。
赢烈迈步进殿,入内只觉药香满室,青莺明月两个近侍正守在内室门前。见皇帝驾到,二婢过来拜见。赢烈大手一挥,低声喝问:“皇后如何了?!”那二人面面相觑,缄口不言。赢烈更加恼怒,撇开两人,就要往里进。
其时宸贵妃正在里头照料,听见动静,先一步出来了。与皇帝行礼过,便立在一边,只拿绢子抹泪,一言不语。
赢烈焦躁不已,问道:“究竟是怎样,皇后病了,为何瞒着不叫朕知道?”宸贵妃转开头,哽咽道:“娘娘特特吩咐了,不叫打搅皇上的清净,哪里还有人敢去说?”她将清净两字咬得极重,赢烈听着只觉刺耳,欲待驳斥,看她双眼红肿,花容惨淡,却也不忍再说,只是亲手打起帘子,走进内室。
这内室地上放着三个火盆,又燃了热炕,入内只觉一股热浪迎面而来,那药气也越发重了。为着避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